《倪柝声-隐藏的玛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倪柝声-隐藏的玛那-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必须在神面前有准确的习惯。如果我们是不准确的人,我们就亏损了神的准确。如果我们有不准确的习惯,读圣经就读不出什么东西来。我们必须看见圣经是何等地准确,准确到一个地步,不许可弄不清楚!我们必须在神面前接受准确的训练。
(三)不要好奇
第三,我们可以寻求准确,但是千万不要好奇。神的话都是准确的,但是我们不可存着好奇的心去寻求它。如果以好奇的心去寻求神的话,就完全失去属灵的价值。圣经是一本属灵的书,必须用灵才能懂得。如果我们寻求准确的目的是为着满足好奇心的要求,而不是为着满足属灵的要求,那我们的路就走错了。可惜有许多人读圣经,是一直在那里寻找奇怪的事。例如有人花很多功夫去证明分别善恶树就是葡萄树,这样的读圣经并没有用处。我们要记得圣经是一本属灵的书,我们要摸着生命,摸着灵,摸着主。我们看见了属灵的东西,我们也就看见圣经字面上的准确,因为所有属灵的东西都是准确的。如果不从追求属灵的东西出发,那就错了。
有些人爱往好奇的路上走,连读预言也是为着好奇。他们读预言,不是为了等候主再来,却是光要知道将来的事。这中间属灵和不属灵的分别太大。如果我们这个人是好奇的,那就所有属灵的、有价值的东西,一落到我们身上,都变作不属灵的、死的东西了。这是非常严重的。我们在神面前要分别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不大有价值的;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无关紧要的。是主耶稣说,律法的一点一画都不能废去;也是主耶稣说,律法中有更重要的事(太23:23)。律法是准确到一个地步,连一点都不能废去,但是,律法中也有更重要的事。那些好奇的人,专把轻的事情拿来读,如果一直这样往轻的路上走,他们就成了轻的人。他们这种情形,就是主耶稣所说的,把骆驼吞进去,把蠓虫滤出来。他们会把最小的滤出来,却把最重大的吞进去。这样读圣经,是完全走错了路。这一种错,是从我们好奇的性情来的。所以我们的性情如果不更改,我们就不能盼望读得好圣经。
上面所说的主观、马虎、好奇,是我们人所常有的毛病。我们必须在神面前把这些毛病校正过来,成为一个客观的人,准确的人,不好奇的人。这些客观、准确、不好奇等等的性格,不是一次两次、一天两天的事,是要我们不断地训练自己,成为一种习惯才行。我们一拿起圣经来读,就是客观地在那里读,就是准确地在那里读,就是不好奇地在那里读。这样,当我们的性情、习惯对了的时候。我们读圣经才能读得好。
上章目录下章

乙要进入圣灵的三件东西
要把圣经读得好,还必须进入圣灵的三件东西。特别是读新约,明显地有三件专一的东西要我们进入。
第一,圣灵要我们进入祂的思想。我们要明白圣灵的话,我们的思想就必须进入圣灵的思想。特别是书信,要我们进入圣灵的思想,我们才能明白。
第二,圣灵在圣经里还有祂的事实,很多基本的事实,也要我们进入。我们如果不能进入这些事实,就也没有法子明白神的话。特别是四福音和使徒行传,圣灵要我们进入当时的事实。
第三,还有一件东西是圣灵要我们进入的,就是灵。有许多地方,不只要进入那个思想,还要进入那个思想的灵;不只要进入那个事实,还要进入那个事实的灵。这,在福音书里有,在使徒行传里也有,在书信里也有。
以上这三件东西,是每一个读圣经的人都必须进入的。这三件东西,只有有学习的人,有对付的人,才能进入。我们不把它们列在读圣经的方法里,因为这是人的问题,这还是我们受训练的基本问题。
现我们来看应该怎样进入这三件东西。
一要进入圣灵的思想
圣灵写圣经的时候,有祂自己的用意,有祂自己的思想。读圣经的人该学的功课,不是在乎光读那些话,也不是在乎光能记得那些话,乃是在乎能摸得着圣灵当时写一段圣经的用意在那里。读圣经,第一件事不是寻找解释,乃是要知道圣灵当时写圣经的用意是在那里。我们要记得:话语的价值不是在于话语的本身,而是在于话语所表明的意思。主耶稣对撒都该人说:“你们错了,因为不明白圣经……”(太22:29)撒都该人不是不读神的话,乃是不明白神的话。我们读的时候,要明白圣灵说那话的用意在什么地方。因此,我们的思想必须受相当的对付。
(一)要和圣灵的思想合流
读圣经的人,必须是客观的人,必须是不凭着自己的思想的人。圣灵有一个思想,人的思想要进到圣灵的思想里去,要能和圣灵的思想合流。圣灵这样想,我也这样想。像一条水流一样,圣灵是主流,我是支流。圣灵像一条大江,我像一条小溪。溪水与江水合流,大江往东流,小溪也往东流。小溪虽小,但若能跟着大江流去,就也能达到广阔的海洋。
圣经里有的地方注重事实,有的地方注重灵,有的地方注重思想。注重思想的地方有灵、有事实;注重事实的地方有灵、有思想;注重灵的地方有事实、有思想。我们碰着思想的时候,必须客观到一个地步,能跟着圣灵的思想而去。可是有的人就不能,你教他把自己的思想跟着圣灵的思想,他至多作十分钟,再多就不行了。他勉强跟着圣灵想十分钟,他自己的思想就禁不住要出来。这种人是主观的人,是不能读圣经的人。所以,人的受对付,是读圣经的基本条件。
人在读圣经的时候,需要用自己的思想,可是人的思想必须和圣灵的思想有同一个方向,同一条路线。圣灵往哪里走,我也往哪里走。要找出圣灵在这一句里面,在这一段里面,在这一章里面,在这一卷里面,祂思想的路是如何。要整个的思想跟着圣灵去,找出圣灵说什么话,圣灵想什么事,祂主要的思想是什么,分枝的思想是什么。当我们在那里读一段圣经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得问:圣灵写这一段圣经的用意到底在哪里?我们如果不知道圣灵在写圣经的时候是什么意思,那么将来我们引用这些圣经节,可能都会引错,都不是圣灵本来的意思。读圣经不光是读字面,不光是能记、能背,也不是零零碎碎地明白一点意义就够。读圣经乃是读圣灵在那个时候所想的,或者说,圣灵藉着保罗、彼得、约翰等人在那里讲的时候,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人的思想和圣灵的思想能合流,才能明白圣经。
有一个故事:有一个信主的人,他特意从埃及走到巴勒斯坦,他要按着以色列人所经过的四十二个站走去。以色列人回头,他也回头;拐弯,他也拐弯。他跟着这条路线走,果然走到了。后来他写了一本书,说他那时是怎样走的。他的路不是他自己定规的,他是跟着摩西走。我们读圣经的的确确也该这样。我们不要自己定规路线,我们必须跟着圣灵走。保罗到耶路撒冷,我们也到耶路撒冷;他在那里怎样感觉,怎样思想,我们也在那里怎样感觉,怎样思想。我们不该有独立的路线,我们必须跟着写圣经的人的路线,跟着圣灵的路线。当时写圣经的人想什么,现在读圣经的人也想什么。写圣经的人受圣灵的感动怎样想,读圣经的人受圣灵的感动也怎样想。我们的思想若跟着圣灵当时的思想走,我们就能懂得到底圣经怎么说。
(二)要找出干和枝
圣经里面的话,有的是正文,有的是解释;有的话是主要的,有的话是附带的;有的话像树干,有的话像树枝。我们不要跟着枝子走而忘记了干,也不要只注意干而忘记了枝。我们要看圣灵在这卷书里到底讲什么,怎样讲法,祂一共提起多少件事,经过多少话,才达到祂的目的。要把这些一步一步地想下去。要跟着圣灵的意思走。祂有祂的正文,祂还有祂的解释。祂讲话讲到一半的时候,有几句解释的话出来,这是枝子。可是枝子也不会一直长到天上去而不回来。祂解释了五节、十节,又回到树干来。我们不要一直注意在解释里,也要随着圣灵回到主题来。书信的话,往往是一段正文,插进一段解释。我们必须分清楚什么话是树干,什么话是树枝,才能读得懂。我们读的时候,不可一路冲过去。当圣灵拐弯解释的时候,我们也得跟着拐弯,当祂回到正文的时候,我们也得回到正文。我们要十分地细嫩,十分地不相信自己,完全没有肉体的把握,才能跟得上圣灵的思想。
圣经的话有干,有枝,而枝干之间,又互相联系,成为一个整体。比方:圣灵在写罗马书的时候,祂不是光要给我们三章二十三节,或者六章二十三节,或者八章一节。全部罗马书包括了一个完全的意思,一个完全的单位,里面一点残缺都没有。所以我们不可断章取义地只拿几节圣经出来讲。借用是可以的,但是要分清到底是借用或者是解经。如要借用,也必须明白上下文是什么。不然的话,就犯了断章取义的错误。
我们的思想有了训练,我们就能学习用思想来定住光,光的照亮是霎时之间的,必须用思想来定住它。我们的思想如果没有受训练,没有学会进入圣灵的思想,那么当启示来的时候,就没有思想来定住光。所以我们的思想必须受训练,必须完全客观,完全跟着圣灵走。圣灵说话有祂的路。比方:罗马书一、二两章说到人的罪,三章就有救赎,四章就有信,五章就有罪人,到六章罪人死了,到七章有两个律,到八章就说到圣灵,九至十一章是比方,十二章是说到基督徒和教会,十三至十六章说到一个得救的人的各种各样的行为应该怎样。我们读的时候,要懂得圣灵当时说这些话的意思。我们要注意,圣灵在每一段里都有祂主要的思想:先说了人的罪,才说到罪的解决,和神的义的成功;再后说到信,和信的难处是人的行为。此外,还不只是人的罪的问题,还有人的问题,所以六章就说到罪人(旧人)的钉死。要解决人的罪,是藉着相信主的替死;要解决罪人,是藉着相信与主同死。九至十一章拿以色列人的事作比方,把神的恩典和信解释了。十二章说到奉献的基督徒的情形。……从第一章一直到十六章,充满了保罗的感觉。这是干。至于枝,在第一段里就有分枝:圣灵在那里解释人的罪,祂把外邦人说一下,也把犹太人说一下,然后仍旧回到祂主要的思想来。我们读圣经,总得随着圣灵的思想走。
(三)两种训练的方法
为了训练我们的思想,可以采取下面两种方法:
第一,分开正文和解释。我们不妨去查新约,把凡是圣灵解释的地方用括号括起来。括号中的话,就是枝,括号以外的就是干。那些没有括号的圣经节,我们如果一条线地读下去,就能找出主要的意思在那里。
我们拿罗马书来试试看。一章一节:“耶稣基督的仆人保罗,奉召为使徒,特派传神的福音。”这明显地是罗马书开端的话。看二至四节:“这福音是神从前藉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论到祂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这是解释福音,所以是枝子。这三节可以加上括号。读第五节:“我们从祂受了恩惠并使徒的职分,在万国之中教人为祂的名信服真道。”这是正文。我们把全卷罗马书这样作下去,就能看见那些是全卷罗马书的正文。或者我们在正文的字旁用一种颜色的笔画线,在解释的字旁用另一种颜色的笔画线也好。起头的时候不要读解释。先把正文分清楚,然后再读解释。先找出圣灵主要的意思是什么,然后再把一个一个释解加进去。这个福音是什么?是“神从前藉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神是先预言福音,后来差主耶稣来成全。成全的时候,福音里面分两部分:一是肉体的部分,一是属灵的部分;一个是活在地上作马利亚的儿子的生命,一个是活在天上作神儿子的生命。四福音讲到肉体方面,书信讲到属灵方面。我们读的时候,把第一节读了就读第五节,而把二至四节留到后来读。总是先读正文,后读解释。这样,我们就开始进入使徒当初的思想。全部圣经,特别是书信,都应该这样读。每一个作神的仆人的人,都必须知道每一卷书的本文是什么,解释是什么。这是第一步的工作。
这第一步的工作有什么好处呢?这样作,就能看见在这一段经文中的道理有多少是主要的意思,有多少是解释。我们站起来做话语执事的时候,我们就也有主要的意思,也有解释。虽然我们作话语的执事赶不上当初使徒们那样完全,那样高深,但在原则上是一样的。我们把圣经的正文和解释一分清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