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宝藏论释+索达吉堪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格言宝藏论释+索达吉堪布-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时讲实话也会成为过失,歪曲事实的语言反倒成为功德。如在笔直的道路上也可能遭到劫难,而右旋的海螺却成为吉祥之物。
  在世间法方面,讲真话、著净衣、吃净饭等行为是崇高的美德。不妄语既是自性戒也是佛制的根本戒,然而功大于过的情况下适当的妄语也有特殊开许,戒律中讲的舍小取大即是以功德的大小做衡量的标准。比如一些人急于出家而遭到家人的反对,于是妄说到外地读书,又找一个好友作掩护定期转送书信,实则自己已于寺院出家为僧。一段时间后亲属才知他们出家的真相,见其志不可夺,无法挽回,只好任之。由此这种妄语反倒成为一种功德。又如一些初入密乘而未了知密乘戒的人,受灌顶后返家,旁人(非密乘中人)问及,他便净持不妄语戒,一五一十地详细汇报,甚至密名也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这种“不妄语”却导致了更严重的过患,真是因小失大。
  历史上也有许多歪曲事实而成为功德的事例。朱元璋称帝后,一日偕马皇后到御花园游玩,谈及往事感言:“想不到我朱元璋也有当皇帝的命,哈哈哈!”说罢手舞足蹈,以种种有失体面的动作博皇后欢心,此时朱元璋却忘记了身旁随行的两个侍从。趁其登山攀岭显露武艺之时,马皇后命令两个侍从一人装聋一人装哑。当朱元璋回到皇后身边时,猛见两侍从,心想:唉,我今日在下人面前如此失态,若传出去……遂起杀念,他便向两侍从问话,其一装聋,问牛答马,另一装哑,口中咿咿呀呀,手上胡乱比划。皇后笑言:“他俩一聋一哑倒也怪逗人的。”朱元璋闻言心下大慰,便打消了杀人灭口的念头。马皇后堪称智者,她的妄语救得两个无辜的生命,可谓“善莫大焉”!
  通常情况下,直人、直心、直话都受欢迎,但并非所有直的东西都好。比如说高速公路,笔直平坦,汽车行驶时,速度慢者每小时一百公里,快者每小时一百五十公里乃至更多。如此虽然可以节约时间,驾驶员也觉刺激过瘾,甚至有些飘飘欲仙的感觉,但出车祸时却惨不忍睹、令人痛心。一九九五年广州某一高速公路出车祸时,二十五辆车连连相撞,伤亡惨重。这即是笔直道路上遭到的劫难。而出产于印度加尔格达城的右旋海螺虽弯弯曲曲凹凸不平,却成为吉祥物。据佛经记载,右旋海螺为八吉祥物之一,若将之供奉于寺院或家中,能赐予吉祥。世事无常,变化多端,但万变不离其宗,凡事衡量功过,只要能利益众生,某些时候不妨也如右旋海螺般拐弯抹角地成办度生之事业。
  若无福分光有学,学问即将毁自己,
  犹如蚌壳有珍珠,因此彼者送性命。
  没有福分仅有学问的人,学问也有可能将他自己毁灭。犹如蚌壳内长有珍珠,它也正因此而断送了性命。
  对于人类,学问就象空气一样不可缺少,它能使精神和物质鄙薄的荒野变成肥沃的良田。比如佛法既能使自己得到解脱,也对众生的利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古今中外,诸多高僧大德依靠佛法得到共不共的成就,同时也利益了无量有情。但并非所有的知识都对人类有益。某些世间的学问不但对自他无益,反而会成为毁灭自我之因。若人往昔从未积累福德,无有福慧资粮,仅凭今生的勤奋学习而精通世间法或佛法的某一学问,对其本人来说,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害呢?这很难说。也许这种学问将毁坏他自己,成为堕入恶趣之因。比如某些精通电子科技的人通过电脑盗取银行巨款,而事发后却会受到法律的治裁。再如某些研究唯物主义无神论的专家,他们以所学攻击、诽谤佛法,以那三寸不烂之舌大肆宣扬无因果、无轮回的邪说,迷惑人心。又如从事军事武器研制的科学家,他们绞尽脑汁创造性地发明了各种残害众生的武器,虽得到军事部门最高的荣誉勋章,但却已成为地狱之堕石。这便是因往昔未积善业福报,今生也无修善的福分,故而引以为荣的学问反倒毁坏了自己。
  对修行人来说,有学问即如拥有如意宝,能成为学修佛法的正因助缘。但学佛后若以自己的小聪明作资本去坑蒙拐骗,假戏被识破后倒霉的还是自己。以前藏地有一些精通因明的佼佼者,他们在文革期间背弃佛法,舍弃上师三宝,借用因明的推理诽谤佛法。于批斗大会上他们大显身手,口皮翻动,唾沫横飞,大说特说,振振有词。当时许多人被蒙骗,纷纷为他们的“爱语”所摄服,便跟着起哄,高唱反佛教的“赞歌”。此类聪明人看似学问渊博,却应了麦彭仁波切的教言:“学问虽众多,却未达究竟,言论虽精妙,未知深胜义,此人极危险,害他且毁己。”
  仅仅有学问而不为自他谋福利者就如同蚌壳一样只会毁灭自己。蚌是生活在水中的一种软体动物,贝壳长圆形呈黑褐色,壳内有珍珠层能产生珍珠。正因为它体内藏有珍珠,故而被人挖取,最终丢掉了性命。
  过分亲近有学者,多半亦会生厌烦,
  如同甘蔗极甜美,若常食用则厌弃。
  过分地去亲近依止有学的智者,最终往往会产生烦恼厌离心。如同甘蔗虽然异常甜美,但若长期食用则会令人生厌而舍弃。
  依止善知识因根机的差别而有不同的限度,如地域的远近、时间的长短等。以佛陀为例,有的弟子经常亲近他能增长信心,如阿难尊者;有的经常亲近却反生邪见,如善星比丘。大多数人在长期亲近依止善知识后便不见其功,反见其过,或视若常人,不觉其贵而生厌离。善星比丘伴佛二十四年不离左右,其精研佛法通晓诸多佛理,因此自以为佛学造诣与佛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唯一的差别便是世尊头顶上有个光环,而自己没有。此外他再也看不出佛有什么功德,甚至觉得佛也是凡夫,同样要吃饭、患病,最后生起很大的邪见离开了佛陀。
  时值五浊恶世,人与人相处总免不了是非。有的人过分亲近侍奉上师虽未生邪见,但常遭受他人的嫉妒与诽谤,于是生起烦恼。回顾依止上师的心路历程,发现未得多大利益,便开始对上师生厌离心,此时他们即成为善星比丘的传承弟子。以前藏地的某些大德虽然信徒众多,但从不让他们过分地亲近自己,于行住坐卧皆密不人知。弟子们大多都会生起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故将之视如佛陀再世,偶尔被接见,尤感佛恩浩荡,沐浴更衣,觐见之时躬身低头以示恭敬。得受传法灌顶更是激动不已,心里如吃了蜜糖一般甜美,又如揣了只小兔久久不能平静。这些高僧之所以如是行持自有甚深的道理。因为佛菩萨度化众生示现人身,有许多方便善巧的行为常人难以理解,弟子若过分地亲近,通盘“了知”后就很容易生邪见。
  世间圣者也是如此。大学者孔子功德深广,众多志士慕名前来求学,但他的邻居却未见其功德而反生邪见。好比滋味爽口、甜美的甘蔗,初次品尝或偶尔吃一次会觉得香甜可口,味道上佳,但若经常食用便觉得无甚希奇,甚至见到就恶心。同样初次拜见高僧大德的人都会虔诚地求加持、求灌顶,但若朝夕相处,日子一久便觉得“不过如此,与我何异?”了知此理,无论做上师还是为弟子者都应适度地掌握分寸。
  性情尽管善良者,若常折磨亦生嗔,
  犹如檀香本清凉,若常磨擦亦燃烧。
  尽管有的人性情极其善良,但若常常被人折磨,他也会生起嗔心图谋报复。犹如檀香的性质本是清凉,如果不断地使之互相磨擦,它也会燃烧起来。
  若对禀性善良、性格和柔的人常时欺辱,至其忍无可忍之时,他也会进行有力的反击,甚至不惜生命,如言“逼急的兔子会咬人”。曾有一对夫妻,丈夫脾气暴躁,凡有怨气皆发向妻子,拳打脚踢已是家常便饭。妻子胆小怕事,性情柔弱,总是逆来顺受,任其折磨。久而久之,妻子越来越惧怕丈夫,日日小心侍奉,不敢出半点差错。一日,妻子做好晚餐静候丈夫归来,而丈夫却在外面与一帮酒肉朋友赌博酗酒,最后输得精光、喝得烂醉。待他跌跌撞撞地回到家中时已是半夜十二点。妻子一心等着他回来吃饭,不知不觉中已靠在饭桌上睡着了。丈夫见状狂笑着扑到桌边将桌子掀翻、踢垮,压向惊魂未定的妻子,丰盛的晚餐连汤带水泼到妻子身上,餐具尽碎。他又一把抓起妻子推到墙角,“我在外面卖命,你倒在家里享清福,眼看家里缺钱,你还做这些好吃的!我叫你吃!”说完抓起落地的饭菜配上老鼠屎往妻子嘴里塞。发泄完后,他自往卧室倒头便睡。其妻被折磨得昏死过去,整整一夜便在墙角度过,第二天醒来时浑身疼痛,动弹不得。丈夫见后破口大骂:“瞧你这副死样,真叫人恶心!懒得象猪,蠢得象驴,丑得象鬼!还不快给我收拾好!”说完头也不回地出门了。妻子痛不欲生,越想越气,她挣扎着起身干活。晚上丈夫归家时,她仍然笑脸相迎,似乎毫无怨尤。当晚,同样是半夜十二点,丈夫睡得很熟,手无缚鸡之力的妻子操起菜刀砍断了他的脖子,然后换上新衣坐待天明。当黎明的第一道曙光射进窗口之时,她便径直向公安局投案自首去了。
  古人言:“物极必反。”犹如檀香,虽本为凉性,但若将两段檀香木不断地磨擦,则会逐渐升温,超过一定的极限,它便会产生火花剧烈地燃烧起来。人与人之间相处也是如此,凡事不可做得太绝,欺人不可太甚,否则将导致毁灭性的反击。若一个国家经常侵略另一个弱小的国家,总有一天这个国家会自食其果直至毁灭。作为修行人更应精勤地守护三门,励力断除损毁他人的恶念和言行。
  天下国王虽众多,依法护国极少数,
  天上神仙虽众多,无如光明日月轮。
  普天之下虽然有很多国王,但真正能依靠佛法护持、治理国家的君主却极为稀少。如同天上的神仙虽然有很多,但却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太阳和月亮的光明。
  在我们生活的星球上有许许多多国家,二十世纪末,仅于联合国登记入册的国家竟达一百八十三个,而其中真正遵循佛陀的教导、依佛法治国的国家却非常稀少。如不丹、泰国、斯里兰卡等佛国与出世的佛法有着不解之缘。他们所有的法规都以佛法为依据,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学校等各部门经常都会组织集体性的佛学培训和禅坐实修。国中无论举行什么法会,僧王和出家人都居于上首,而总统、总理以及其它政府要员则心甘情愿地尾随于后依次落座,所有参加法会的在家众包括总统都要对僧众顶礼供养。佛教在缅甸虽然也很兴盛,但从以佛法治国这一点来看却差之千里。就算不完全以佛法统理国家,仅以仁德治国,不违因果规律、广行善法的国家也极为稀少。中国注重的是以国法护国,广宣“依法治国,全民安乐”的号令。这种作法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是十分必要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自身的安定,每一个国家都会建立一系列必要的法律制度。若任凭恶人恶事泛滥成灾,定将祸国殃民。虽然联合国强烈呼吁“各国人民团结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但却因许多国家不能以法治国而使之成为空谷回音。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仍在频频地爆发战争,其实那都是因嗔心和贪心增上而引发的灾祸。
  文人墨客大多喜好描写星宿,称它们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或者直呼某某神仙,如月亮和太阳便分别被尊为月神和日神。由此纷纷畅演了诸多神奇美妙的故事。夜晚繁星闪烁,遥望那璀璨的星星禁不住想高歌一曲,赞美它的神奇与美丽。但是当一轮满月冉冉升空之后,那皎洁的月光映地生辉,银光万缕遍洒大千,群星霎时黯然失色。而一轮红日由东方跃起之后,光芒万丈普照世间,因缘和合之时往往还会呈现七色的光蕴。此时则遍寻不见星踪,纵然群星的光芒聚集一处也无法与月亮和太阳的光芒相比。星星们大概也有自知之明,相形见绌又岂敢与太阳媲美。同样,佛国就象日月一样希有难得,无与伦比。
  何人能作害人事,彼者亦有利人力,
  如能折砍人头王,彼王亦能施国政。
  任何人如若能作害人的事,那么他肯定也有能力利益、保护人民。比如敢于砍下别人脑袋的国王,那他必定也能以善法行施国政。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知过能改者也就是逐渐靠近圣贤之人。古德云:“认识自己的过错并勇于改正的人也是一位智者,其弃恶从善便是一种莫大的功德。”有的人好事做不来,坏事也做不来,这种无关利害之人只有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而另一种作恶多端的人,若能醒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