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唯识学三能变思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论述唯识学三能变思想-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相应的无明称为独行不共。独行不共又分为两种:与二十随烦恼(忿、恨、覆、恼、嫉、诳、谄、害、矫、无惭、无愧、掉举、昏沉、无信、懈怠、放逸、散乱、不正知)不相应的独行不共无明称为主独行无明;与二十随烦恼相应的无明称为非主独行无明。'135' 

唯识学当中,不共无明是第七识末那识存在的主要根据之一,如果没有第七末那识,就不会有不共无明。所以把不共无明作为第七末那识存在的主要根据之一。《成唯识论》卷五称: 

 

不共无明,微细恒行,覆蔽真实。若无此识彼应非有。谓诸异生

于一切分恒起迷理,不共无明覆真实义,障圣慧眼。'136'

 

不共无明的性相细微难知,但它因为恒常的执持第八阿赖耶识为的见分为所依,在众生位永不间断,覆蔽无我的真理,使我们不能产生诸佛慧眼所见的无漏知见,沉沦在生死间。

(2)、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生起时要靠二缘:眼等六根和色等六境,这些都是染污意。如果没有第七识末那识,眼等六识就不能生起。《成唯识论》卷五说: 

 

眼、色为缘生眼识,广说乃至意、法为缘生于意识。若无此识,

彼意非有。'137'

 

(3)、佛经说“思量名意”,如果没有第七识末那识,起“思量”作用的“意”就不能成立。

(4)、如果没有第七识末那识,就区别不出无想定和灭尽定。无想定是外道为生无想天所修炼的一种禅定,修炼此定要灭除一切心相。灭尽定是佛教修炼的一种禅定,修炼灭尽定要灭除前六识及其心所。无想定和灭尽定都要灭除前六识,这是两种禅定的共同特点。这两种禅定的主要区别是:灭尽定无第七识末那识,无想定有末那识。

(5)、有情众生在修炼无想定时,前六识的心法和心所法都灭除了。如果没有第七识末那识,修炼此定的从生应当是无染(无烦恼)。无想定是外道修炼的一种禅定,自己为修炼此定即达涅盘,佛教认为并非如此。修炼此定仍有染污我执,可见有第七识末那识。

(6)、有情众生之心不管是善性、恶性,还是无记性,都有“我执”。这种“我执”是由第七末那识造成的。众生在行“善”时仍然存在有漏心,如果没有第七识,行“善”时的有漏心就不会存在。由此可见有末那识。

(三)、了别境能变
1、何为了别境
对于了别境;在《成唯识论》卷二云:了、谓了别,卽是行相。识以了别为行相故;'138'又《瑜伽师地论》卷十一云:了者,谓了相作意;'139''别者,分别;境者,即外境。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比起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了别的作用殊胜故,所以特以了别境来说明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功能。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在八识三能变中位居第三,因此叫做“第三了别境能变”。

2、了别境能变的差别
《唯识三十论颂》说:“次第三能变,差别有六种”。'140'说明第三了别境能变是前六识总的名称,它一一的自体有六种的差别,包括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种,此为随根得名,因为这六识依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而生;这六识分别缘取色、声、香、味、触、法六境,随境取名分别称为色识、声识、香识、味识、触识、法识,此为随境得名。这六识又可以区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前五识,第二类是第六识。'141'

(1)、前五识

对于眼、耳、鼻、舌、身前五识的得名、依缘《宗镜录》卷五十八'142'',作了这样的说明: 

  a、眼识,谓眼以色为缘,而生眼识。眼识依根而生,眼根因识能见,而能见者,是名眼识。

  b、耳识,谓耳以声为缘,而生耳识。耳识依根而生,耳根因识能听,而能听者,是名耳识。

  c、鼻识,谓鼻以香为缘,而生鼻识。鼻识依根而生,鼻根因识能嗅,而能嗅者,是名鼻识。

  d、舌识,谓舌以味为缘,而生舌识。舌识依根而生,舌根因识能尝,而能尝者,是名舌识。

  e、身识,谓身以触为缘,而生身识。身识依根,而生身根,因识能觉,而能觉者,是名身识。

  (f、意识,谓意以法为缘,而生意识。意识依根,而生意根,因识而能分别,以能分别前五根所缘色等五尘境界,是名意识。)

据《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一〈本事分〉说:前五识眼、耳、鼻、舌、身的五蕴,各以五根为所依,以色、身等为五尘为所缘,共成五事故,概括地叫做前五识。'143'而这前五识都依净色根'144'。眼等根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组合而成,是眼等识的所依。根有扶尘根和净色根之分,这里所讲的根是净色根。净色根是看不见的,但“有对”,即有障碍,属于物质范畴。

对于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前五识的基本特征,《瑜伽师地论》卷作了明确的说明:

 

云何眼识自性?谓依眼,了别色。彼所依者:俱有依,谓眼。等

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即一切种子执受所依,异熟所摄阿赖耶识;

云何耳识自性?谓依耳,了别声。彼所依者:俱有依,谓耳。等无间

依,谓意。种子依,谓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云何鼻识自性?谓依鼻,

了别香。彼所依者:俱有依,谓鼻。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一

切种子阿赖耶识;云何舌识自性?谓依庞大,了别味。彼所依者:俱

有依,谓舌。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云何

身识自性?谓依身,了别触。彼所依者;俱有依,谓身。等无间依,

谓意。种子依,谓一切种子阿赖耶识。'145'

 

在八个识中,生起的时候各自的根依都有不同的外境,具备一定的缘(条件)方能生起现行。八识具缘不同,生起的状况是如何的呢?下面列表说明这个问题:

 

眼识九缘(空、明、根、境、作意、种子依、分别依、染净依、根本依)

        耳识八缘(空、根、境、作意、种子依、分别依、染净依、根

九                本依)

  缘    鼻识七缘(根、境、作意、种子依、分别依、染净依、根本依)

生    舌识七缘(根、境、作意、种子依、分别依、染净依、根本依)

  八    身识七缘(根、境、作意、种子依、分别依、染净依、根本依)

识    意识五缘(根、境、作意、种子依、根本依、)

末那识四缘(根、境、作意、种子依)

阿赖耶识四缘(根、境、作意、种子依)

 

空即空间,眼识取境,须保持距离,否则不能取境,此谓空缘;明即光明,眼识取境,须要光明,否则不能取境,此谓明缘;根,眼识依于眼根而生起,谓之根缘;境,即外境。眼根触对色境,生起眼识,境为识之所缘缘,此谓境缘;作意即是注意,若不注意,则视而不见,此谓作意缘;种子,阿赖耶识含藏的眼识种子,为生起眼识的亲因缘,此谓种子缘;分别依,分别指第六识,眼识生起,依第六识分别外境,此谓分别依缘;染净依,染净指第七识,此识是意识之根,亦影响前五识,此谓染净依缘;根本依,根本指第八识,第八识为诸识根本,此谓根本依缘。

以上九种缘,为生起眼等八识的条件。这和四缘之说并不抵触。九缘,种子缘就是四缘中的亲因缘(因缘),境缘就是四缘中的所缘缘,而其馀的七种缘,全是增上缘。九缘之中,还少了一个等无间缘,但等无间缘、是在心识连续生起的时候才有的,此处的九缘生识,是在生识的横切面(不包括时间因素)来看,所以不把等无间缘列入。如心识连续生起,加上等无间缘,就成十缘了。

在八种识中,眼识缘色尘生起需要具备九缘;耳识生起,需要具备八缘,即在九缘中减去明缘。因为耳识缘声境,耳朵听声音不需要光明,黑暗中也可以听;鼻识缘香境、舌识缘味境、身识缘触境,都是 “合中取境”,'146'不需要光明和距离,所以在九缘减去空、明二缘,只须要七缘;意识取境,需要具备五缘,即根(第六识以第七识为根,亦以第七识为染净依) 、境、作意、根本依和种子依缘;末那识取境,只需要具备根 (末那识依阿赖耶识为根缘,复以阿赖耶识为根本依缘)、境(末耶缘第八阿赖耶识) 、作意、种子依四缘;阿赖耶取境识,需要具备四缘,即根缘(赖耶识依末那识为根) 、境(其境为根身、器界、种子) 、作意、种子依缘。

(2)、第六意识

第六意识是遍缘识,所以能缘无为有为等一切诸法。第六识意识分为五俱意识和不俱意识两种。与前五识同时俱起的意识称为五俱意识,亦称明了意识,因为这种意识能够明了缘取相应的外境。不与前五识同时俱起而单独生起的意识称为不俱意识。

五俱意识又分五同缘意识和不同缘意识两种。五同缘意识是与前五识同时俱起并同缘一境的意识。不同缘意识虽然与前五识同时俱起,而所缘境却不相同。

不俱意识又分为五后意识和独头意识两种。五后意识是五俱意识之后的相续现行意识。独头意识是不与前五识同时俱起而单独生起的一种意识。

独头意识又分为定中意识、独散意识、梦中意识三种。定中意识是修炼禅定时的意识,这种意识前五识都不生起,只有缘境的意识。独散意识,又称为散位独头意识,不与前五识俱起,只是回忆过去或追想未来等单独生起的意识。梦中意识是作梦时的意识。但此识在睡眠、闷绝、无想定、灭尽定以及无想天等五位,就间断不起。'147''这就是所谓五位无心的理由。其关系如下:

 

 

                                 五同缘意识

五俱意识… 明了意识

                                不同缘意识

第六意识               

             五后意识

不俱意识                 定中意识 

                         独头意识    独散意识

                                     梦中意识

 

据《宗镜录》卷五十所说,第六意识有六识、意识、攀缘识、巡旧识、波浪识、分别事识、人我识、四住识、烦恼障识、分段死识十种不同的名称:

 

一、六识;谓从根得名;二、意识;谓能筹量是非;三、攀缘识;

谓能应涉尘境;四、巡旧识;谓遍缘五尘;五、波浪识;谓念念流散;

六、分别事识;谓能辨前境;七、人我识;谓所在坏地;八、四住识;

谓爱业牵生;九、烦恼障识;谓令正解不生;十、分段死识;谓感报

终尽心境别。'148'

 

3、了别境能变的自性行相和三性分别
前六识以什么为它的自性行相呢?前六识都是以了别境界为它的自性,以了别境界为它的行相。在谈到前六识的自性行相和三性时,在《唯识三十论颂》卷一说:

 

了境为性相,善、不善俱非。'149'

 

颂文中的“了境为”三字应重读,即了境为性,了境为相。性者体性,指识体的自证分;相者行相,即是作用,指能缘的见分。本来了别外境只是前六识的行相,以其体性微细难知,故以用显体,故双云了境为相,了境为性。

这六个识,通于善、恶、无记三性。此六识生起,与十一个善心所相应者,就是善;与二十六个烦恼心所相应者,就是恶;与善或烦恼心所均不相应者,就是无记。本来前五识只是感觉器官,没有善恶的分别,但以第六识的五俱意识与之俱起,五俱意识随着前五识缘境而了解分别,这时前五识随着第六识的引导,亦就通于三性了。

4、了别境能变相应的心所和受俱分别
在诸心所当中,与前六识相应的心所有多少呢?在谈到前六识的相应的心所和前六识的苦、乐、舍三受的受俱分别时《唯识三十论颂》卷一说:

 

此心所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皆三受。'150'

 

前六识与五个遍行心所、五个别境心所、十一个善心所、六个根本烦恼心所、四个不定心所,共三十一个心所相应,现分别叙述如下:

(1)、遍行心所

遍行心所,在上述“异熟能变”相应的心所里面已经说明,在此略过。

(2)、 别境(Viniyata)心所

别境心所,六位心所的第二位,所谓别境,以此五心所所缘之境,各别不同,非如遍行同缘一境。欲所缘者为所乐境,胜解所缘者为决定境,念所缘者为曾所习境,定所缘者为所观境,慧则于四境拣择为性。此五种心所,乃必作之心,善恶皆然。此五心所,具一切性(善恶无记)、一切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