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述说唯识二十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03述说唯识二十颂+-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颂子就是具体解释这些事儿的,说为什么亲近善友,听闻正法,会使我精进而上进得正念呢?
            

     我刚晓去亲近善士──老和尚,老和尚就是能教的说法者,我刚晓是他所教的闻法者,我们是二者展转相互影响,互为增上缘,使得说法者老和尚与闻法者刚晓二者的心识皆成决定。为什么呢?因为“唯识”只否定“离识实境”,并不否认“不离识境”,更不否定自相续,自相续就是我刚晓的生命相续,不否定自相续之外还有他相续!他相续就是除了我刚晓以外的一切有情生命的相续,大家都算。也不否定自相续有心识之外他相续也有心识存在。我在承认刚晓的生命相续(的自心识)之外也还有老和尚生命相续(的心识)存在。二者互为增上缘,产生听法、说法以及其它等等。
            

   这个很好理解,我承认我刚晓心识还承认大家的心识,我不可能只承认我刚晓心识而不承认你们的心识。难道真的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我刚晓有八识五十一心所,老和尚也有八识五十一心所,彼此可以作增上缘:我听法者刚晓的八识五十一心所作增上缘,使得讲法者老和尚的心识起活动,为我说正法,讲法者老和尚的心识所说的法又为增上缘,使我听法者刚晓的自心识之上,变起相似的影像为亲所缘缘而攀缘之,这里是耳识缘声,意识缘声音所表的名、句、文的意义,这些都是自识所变的亲所缘缘,老和尚心识所变现的,只是增上缘或者疏所缘缘。
            

     这里大家一定得分清:我刚晓的心识所缘的,只是自识所变现的“亲所缘缘境”,不能亲缘老和尚的心识所变现的“增上缘”和“疏所缘缘、”。这个大家懂不懂?
            

     不懂啊,那这样吧,我举个例子。比如,我说了一个事儿,从我口中发出声音,你们都听见了,对于你们来说,好象我的声音就是外境,其实呢,我的声音只能做你们耳识的疏所缘缘,你们的耳识依仗这疏所缘缘,从自识另变一个相分声境,做亲所缘缘。甲听懂了,则甲就是他自己的心识把我口中发出的声音变作了“亲所缘缘”,这亲所缘缘就成了人家甲自己的知识,以后就可以活学活用;而乙没听懂我的话,则我的声音对乙来说,就只是“增上缘”或“疏所缘缘”,为什么是增上缘呢?因为我说话的声波毕竟刺激了你的耳膜,聒得你不能够睡觉。为什么是疏所缘缘呢?虽然说你听到耳朵里了,但不能触动你的心灵(意识)以发生感应,我的声音“就象跑电了的电池”。
            

     大家可能要问了,为什么我们听你刚晓的声音时,不是直接听你刚晓发出的声音,而是大家自己在心识上变现的“似刚晓的声音”,真的这样吗?
            

     大家看,都在听我说这二十颂,但大家各人的领略保证都不会相同,有人领略深些儿,有人领略浅些儿,至于是不是有人完全听不懂,我估计大概不会有吧~~即使有人完全听不懂你也别说出来,不然的话,不但我好没面子的,你脸上也不光彩。
            

     既然大家各人的领略都不相同,而我刚晓只一个人,发出的是唯一的声音,所以只能说是大家各自心识的变现不同。不好意思,佛经上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都不相同。还有华严会上诸大声闻如盲如聋,这都是因为虽然耳识所闻相似,但意识的领会不同。
            

     所以,说法者,或善士或恶友,与听法者的二识决定,这“二识”是正善之识与邪恶之识。二识不是由外在的善恶知识、邪正法决定的,而是由内在的心识变现所决定的。
            

     我再说一下。若亲近善友,以善友所说的正法为增上缘,我依赖这增上缘在自己的心识上变现“正法境”而缘,于是正善(性)之识得以决定(成立)。若亲近恶友,则恶友所说的邪法就成了增上缘,因为有这邪法增上缘,于是就在我的心识上变现出“邪法境”,没有“正法境”可缘,我的心识就只能缘这“邪法境”了,于是邪恶(性)之识得以成立。
            

     这么一来,对于说法者来说,说法者的心识变现或正或邪的“见分”、“相分”活动,就是说正法邪法,以这为增上缘,使得闻法者的心识上,就变现出似此或正或邪的“见分”“相分”,并且缘它,于是,说法者和闻法者的二识皆得决定(成立),而不必非得有识外之境。对于听法者来说,以说法者的心识所变的正法邪法为增上缘,在自识上变现亲所缘的正法邪法而缘之,于是,“自正性之识”或“自邪行之识”也得以决定。
            

     总之,虽然没有外境,但由于彼此的心识可以互为增上缘,增上缘就不是亲因缘,也就是说,善士、恶友所起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自己。所以,唯识无境的道理毫无问题。
            

     外人听到这儿,忽然觉得世亲的话有了毛病,急忙插话:停一下,你说即使没有外境,二识也可以决定成立,前边儿你还说,我们目下所对应的境界其实与梦中的境界并无二致,可是为什么醒时所造的善恶之业感的果很明显,而梦里造的业果报极其微劣甚至不感果呢?就象你若现在杀了人,一定枪毙你,但你只是做梦杀了人,谁来枪毙你?既然都是杀了人,可是醒时杀人要枪毙而梦中杀人不枪毙,怎么能说醒时与梦时其境界毫无二致呢?
            

     世亲说:刚才你承认我说的目下的一切与梦中的境界并无二致对了呀~~现在怎么又反悔呢?人总不能颠三倒四吧~~
            

     外人说:刚才我没想到这问题。
            

     既然人家问了,而且又哭凄凄的,世亲只得解答。就是后两句颂子——心由睡眠坏,梦觉果不同。
            

     世亲说,这就涉及到眠心所了。在做梦时,眠心所使得你的心识昏昧,思虑不清,这时,你的意识及思心所不能作出审虑思、决定思和发动思。但是,当你醒时,心识不受眠心所影响——其实是眠心所在这时影响力太小,忽略不计了,因为与意识相应的心所法是五十一心所全部,一会儿这几个心所影响大,一会儿那几个心所影响大——所以缘境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然势力强盛,造善造恶,审虑思、决定思、发动思都有。所以,你醒时杀了人,人就杀了,但梦中杀了甲,可甲还活着。
            

     所以,梦中造业与醒时造业,虽然都不需要实在的外境,但梦时心识由于眠心所影响,而使得它不同于醒时的心识,心识不同,那么所造的业自然也不同,造的业不同,当然感的果也就不同了。这完全讲得通的。
            

     梦时的心识由于眠心所的影响,势力昏昧,所以造的业也羸劣,感的果也就微乎其微;醒时心识,没有眠心所搀杂,力量很大,感果就很明显。这个与外境根本没有关系。
            

     这后半颂,其实是说,果报的轻重是看心力的大小的。在醒时,心力强猛,而梦时呢,由于眠心所的搀杂,使得心力较若,所以梦中杀人与醒时杀人果报不同。重点儿在心力的大小,大家可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我们要举一反三,可不要学得太呆板了。比如说,有人不问梦,而说魔症病等怎么办?你就没法了。你是个魔症儿,你杀了人,一个正常人杀了人,都是杀人,果报不同,这还是心力的关系。
            

     在世亲的二十论以及窥基的疏中,还就有部、萨婆多部等的不同之处作了相应的解说,大家可以了解了解。
            

     下面是又站起来了一个愣头青,来提了一个问题:
            

     若外境虚幻,那么我杀一只羊呀、牛呀什么的,到底有罪吗?因为按你世亲的说法,根本就没有牛羊可得,何来的杀牛杀羊之罪呢?其实这个事儿呢,你只要懂了前边儿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说就不成为问题了。既然愣小子这么问,一定是根本没听懂前边儿的东西。世亲只得又解答:
            

     由他识转变,有杀害事业,如鬼等意力,令他失念等。
            

     这就是第十八个颂子。 愣小子这么问:按你世亲所说;唯有心识,而没有实在的外境,那么,就不会有身业、口业;既然心外无法,根本无牛羊可得,则哪儿来的牛、羊被我杀呢?可是现实中呢,我确实能造身业、口业,也有牛羊被我杀死。你世亲不是在睁大俩眼说瞎话吗?
            

     那是从人的角度说,再从牛羊的角度说:若根本没有我刚晓这个人,牛羊怎么会被我刚晓杀死呢?假如说你是阎王爷,我刚晓杀了牛羊,牛羊死后找你阎王老爷让给伸冤,可你确最后证明根本就没有刚晓这个人,你阎王老爷不成了混球一个吗?牛羊不会答应吧~~
            

     杀生之罪绝对不可否认,若有罪,就该有能杀的我刚晓,被杀的牛羊,二者缺一不可。若牛羊根本没有,杀生也不会有罪!我刚晓没有,杀生罪也是成立不了的!
            

     咱先不说世亲怎么解答,大家想想,这二愣子的话有没有问题。
            

     大家不说~~那我来说。二愣子说,若牛羊根本没有,杀生也不会有罪。大家想想,若牛羊根本没有,你又如何杀牛羊,杀生之事根本就不成立么~~何来的杀牛羊之罪?杀生了才有杀生之罪,杀生之事不成立,杀生罪当然也就没有。从人的角度来讲,没有牛羊可得,我杀什么~~杀生事成立不了;从牛羊角度来说,没有我刚晓可得,有谁来杀牛羊?杀生事照样不成立。所以无论从人的角度还是从牛羊角度来说,根本不会有杀生之罪。
            

     然而,实际上呢,杀生之事是随处可见的,“千百年来锅里羹,冤深似海恨难平,若问世间刀兵劫,但听夜半屠门声”,这又为什么?
            

     下面我们看世亲解释。
            

     一个事物要想成立,需具四缘,你知道吧?
            

     愣小子说,当然知道了!亲因缘、增上缘、等无间缘、所缘缘。
            

     世亲说,太好了,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杀生这件事的四缘。
            

     我刚晓杀羊,亲因缘是什么呢?是我刚晓所生起的杀羊心念;等无间缘是我刚晓所起的杀羊心念的心念相续,念念相续;所缘缘是羊;增上缘是羊的被杀心念,这被杀心念从哪儿来?是我刚晓生起的杀羊心念,产生的转变力量。也就是前边儿说的,在承认刚晓的心识相续的同时,也承认牛羊的心识相续。不但承认自相续,还承认他相续!就从这儿来!其实这道理还是上边儿颂子的“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
            

     这增上缘的力量可能大家不好懂,我再举个例子:比如在一辆长途客车上,忽然,有几个刀客(方言,即强盗),一个刀客拿了把攮子,就是匕首,逼在了甲的脖子上,这时候甲会不会害怕?甚至能吓得尿一裤子,这就是刀客的心念所产生的力量(使得甲尿了裤子)!
            

     羊被我杀,亲因缘是羊的被杀心念,就象甲产生的被刀客杀的心念一样;等无间缘是羊的被杀心念的相续,念念相续;所缘缘是我刚晓、刀;增上缘是我刚晓的杀羊心念。
            

     从我刚晓来说,四缘具备;从羊来说,四缘具备,所以,羊被我刚晓杀了,杀生成立。
            

     愣小子又说,照你这么分析,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你的分析中只突出了心念、心识,是不是说,杀生不动手也能行?
            

     世亲听到这儿,哈哈大笑: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得天下灵(英)才而教之,不亦乐乎”,世亲认定他了:我一定要把他收为学生!
            

     杀生不动手也行,对这个呢,我们来看看世间的气功师之类,或者修行有点儿小神通者,这事儿是完全可以的。至于说我们为什么不行,那是因为我们这些儿人的心念不集中,不能专注。
            

     世亲高兴了,就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