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俱舍论疏-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本業道。散心非彼斷等對治。由斯無有此類律儀。非如別解脫從別緣制)論。從恒時者至蘊·處·界得。釋第五節。正理論云。從恒時者。謂從過去·現在·未來·蘊處界得。如與此戒為共有心(解云。既心緣三世斷彼惡戒。所得律儀亦於彼處發)太法師云。理實而言。過去蘊處界自發過去定·道心俱戒。現在蘊·界·處自發現在定·道心俱戒。未來蘊處界自發未來定·道心俱戒。以戒從現在有情處得故。三世各別發。以定·道心通三世一時得。故戒亦三世一時得。故言從三世蘊處界得。故正理論。云從恒時者。謂從過去·未來現在蘊·處·界得。如與此戒為俱有心。法師此釋铡病
    若如法師此釋。即是得恒時。非是恒時得。即與共有心別。如何論云如俱有心。又云以戒現在有情處得故。若爾與別解律儀何別。論。由此差別至加行·後起。已下四句分別。第一句是得別解律儀非定·道。第二句是得定·道非別解。第三俱句。第四俱非。如文可解。論。非於正得至防護過現。正婆沙文云。正得三種戒時。現無七支不善。言從現根本處得者。不分明也。應言從現起業處得。處是起業道處。正理論云。有言非得善律儀時可有現在惡業道等。故應別立此四句文。謂應說言。有一類法於彼唯得別解律儀非二律儀。乃至廣說。第一句者。謂於現在得前後近分及遮罪遠離。餘隨所應皆如是說(准此。加行·後起者是惡業加行·後記。非是受戒時加行·後起)於業道等處置業道等聲。故前四句義亦無失。由如是理亦能防護過現業道等。非唯防未來。以業道等聲。說彼依處故。若異此者。則應但說防護未來。律儀但能防未來罪令不起故。非防過現已滅。已生。律儀於彼無防用故。
    論。諸有獲得至異相云何。下一頌。第十明律不律儀支。因多少。論曰至支因說不定。總釋有情必同支。因不定。八種律儀必普緣一切有情處發。支即不定。或四。或七。因或上·中·下等。論。支不定者至名律儀支故。釋支不定。此丘比丘尼具有七支。餘戒唯有身三·語一。謂五戒·八戒·十戒不同。四根本業道名律儀支故。論。因不定者至後三因說。釋因不定。因有二種。一無貪·無瞋·無癡三因。二上·中·下三因。若無貪等三因。若就體明別。即三因所發戒別。若就人明戒。無一住律儀者。不從三因發律儀者。必俱起故。若上·中·下因。無一住律儀者。發一種戒從三因發。上·中·下心不並起故。若就別戒。別時。即容有也。頌中言支。因。不定者。就上·中·下因說。論。或有一類至勤策戒。句數分別。如文可解。論。無有不遍至不全息故。釋定遍有情無不遍也。若一切眾生中。留一有情擬行殺盜婬等。戒總不發。以惡意樂不全息故。論。若人不作至別解脫律儀。釋全息惡意樂也。若不作五種定限。則惡意樂全息。若作五種定限隨有一定。則惡意不息。論。謂有情支處時緣定。列五名也。論。有情定者至當離殺等。釋有情定。若言家獸不殺。野獸即殺。非怨不殺。怨即殺等。是有情定。論。言支定者至當持不犯。釋支定也。謂若五戒二百五十戒等。於中。隨簡一戒云不能持。即不戒發。論。言處定者至當離殺等。釋處定也。謂我若於自國即不殺等。若於他國即行殺等。名處定也。論。言時定者至能離殺等。釋時定也。唯近住限一日夜。餘戒皆從盡形。若限年月戒即不發。
    論。言緣定者至能離殺等。釋緣定也。如文可解。論。如是受者至相似妙行。總結也。若作上五種定限。律儀不發。但得妙行。諸經中說得戒者。是引持言。論。於非所能境如何得律儀。問也。若於此有情能殺等發願不殺等。可得律儀。他方拢思吧辖绲厮斜娚l洞艘磺斜囟ú荒軞ⅰH绾戊侗说貌粴⒌取4瞬粴⒌炔挥墒苄牟恍袣⒌取U摗S善侦队星橹凉实寐蓛x。答也。以發起增上於一切眾生不損命意樂故。於一切眾生得於律儀。論。毘婆沙師至有得捨過。敘婆沙釋也。婆沙反釋。若唯於能殺等境得律儀者。如此處羊是能殺境。上界天非是能殺境。於此生中。或有天作羊時應處得戒。羊作天時應捨於戒非此得捨緣。如何得捨。婆沙一百一十七第二師釋。大同此論。論。彼說不然至例亦應爾。難婆沙釋。若能境有增減。即戒有得·捨。如草有生枯。戒亦應增·減。論。彼言不爾至性不同故。婆沙釋也。能不能境。同一情性。若殺不殺。境有增減。戒有得捨。生草變枯其性有異。若生草枯損無罪故。戒無得捨。論。若爾有情至於理不然。重破釋也。若謂生草後枯不同故戒無減者。有情般涅槃已既無前性。如何不減。此是論主述古問答。雜心論中亦同此論。論。前所說因於理為善斷取前解不全捨惡意樂故因。論。若爾前佛至無減前過。敘婆沙問答也。此是其問。
    論。以一切佛至無減前過。答也。婆沙一百二十云。問若別解脫律儀唯於現在有情處得。非於去來蘊界處者。則諸如來應正等覺律儀不等。所以者何。過去諸佛出現世時。無量有情為律儀境。彼有情類已入涅槃。釋迦牟尼於彼境上不得律儀境。今釋迦佛出現世時。無量有情為律儀境。彼有情類已入涅槃。慈氏如來於彼境上不得律儀。境有寬狹。律儀亦爾。豈不諸佛律儀不等(此是各別發戒家難)答應作是說。律儀境界雖有多·少。而律儀體前後無異。俱從一切有情境處總發得故(此第一師境別戒同答)有作是說。三世如來律儀不等亦無有失。問若爾施設論說當云何通。如彼說。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悉平等。答由三事等故名平等。一修行等。謂諸如來皆皆於過去三無數劫勤修四種波羅蜜多究竟圓滿得菩提故。二利益等。謂諸如來等於無量應化有情作利樂事此究竟故。三法身等。謂諸如來皆具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大悲十八不共等勝功德故。由此三義故言平等。非律儀體無多少異。又由根等故說等言。以一切如來皆住上品根故。又由戒等。一切如來皆得上品戒故。此是別別有情戒各別也。有餘師說。一切如來應正等所有律儀。皆於一切有情處得故說等言。非體無異。謂過去佛律儀所從諸有情境。設今猶在。釋迦牟尼從彼境上亦得律儀。然無此理。釋迦如來應正等覺律儀所從諸有情境。設當在者。慈氏如來從彼境上亦得律儀。然無此理。故說等言亦無有失(此第三師意。前後佛所發戒境各別不同。如一有情前年住現在蘊。與今年住現在蘊體各別故。前佛戒境至於後佛必無此理。假設至今亦能發戒。以力停故名之為等。今論主同第三釋也)。又次下文云。此中有說。彼七支戒一一於一切有情處得而所得是一(云云。同前第一師)有說。此七支戒一一於一切有情處得而所得各異。如有情數量。所得戒亦爾(此師所說一一有情各得七支。三善根同。是第二師也)有餘師說。別解脫律儀隨因差別成二十一。此中有說。二十一種。一一於一切有情處得而所得不異(云云)有說。此二十一種。一一於一切有情處得而所得各異。如有情數量。所得戒亦爾(已上三牒說皆無評文也)下文又云。問有於外物中得律儀不。若有得者。所得律儀應有增減。謂生草枯時。酒味壞時。應減。即彼生時。熟時。應增(云云)如是說者。於外法中亦得律儀。問若爾律儀應有增減。答無增減。以總得故。謂此律儀總於一切生草等上得一無表。而世間無有無生草等時。總於一切蒲桃等酒。則不壞時得一無表。世間無有無諸酒時。是故律儀無有增減。准此評文。故知一切有情上同發七至為正。又准道理此說為正。所以得知。且如眾生無邊。即有無邊七支無表。此等無表非俱有因。各別四大所造。一念戒體既無邊故。能造四大又多於戒。是對礙法。如何六尺之身容爾所四大。故知總發於理為善。論。已說從彼至例此應知。此下明不律儀支因。如文可解。婆沙一百一十七云。如是說者律儀漸得非不律儀所以者何。律儀難得。以難得故漸受漸得不律儀易得。以易得故頓得頓受。
    論。此中何名至名不律儀者。簡住不律儀人。謂屠羊等但起盡壽。恒有害心名住不律儀者。若限以年月起於害心。不名住不律儀者。論。論。由彼一類至名不律儀者。此釋名也。有兩釋。一以住不律儀事業故。二成就不律儀故。論。言屠羊者至當知亦爾。重釋也。為活命故要期盡壽恒欲害羊名屠羊者。餘典刑等亦要期盡壽恒有害意名典刑者。論。遍於有情至得不律儀。敘婆沙問答也。於中有二。一難普於一切有情得不律儀。二難發一切支。此即初難。論。由彼至親至有損害心。答也。由彼作害一切羊意樂故。至親作羊亦起害心。故。普於彼得不律儀。
    論。既知至親至可有害心。重難也。本欲害羊既知至親。現不是羊。如何於彼可有害心。論。又拢責o至得不律儀。引拢y也。至親可為羊。於彼得惡戒。拢裏o作羊理。如何得惡戒。論。若觀未來至得不律儀。又重難也。至親有未來羊體觀彼有害得惡戒。羊等有未來拢H體觀彼未來無害心。應不於羊得惡戒。論。於羊等現身至得不律儀。答也。既於現羊起惡心。如何不得不律儀。論。於母等現身至應求異理。難絕也。於羊現身有惡意不觀當身現不發不律儀。但觀現羊發不律儀。於現至親無有惡意。應不觀當羊發不律儀。此二既等。應求異理。正理救云。如是等例於理不齊。無善意樂故。有惡意樂故。謂彼正受不律儀時。無正思惟眨埔鈽肺耶敳缓σ磺杏星椤S行八嘉┬撞鈽贰N耶斊蘸σ磺杏星椤J码m主羊惡心寬遍。是故容有觀未來羊。於現拢H亦發惡戒。非觀來世拢爸劣H。於現羊身不發惡戒。論。又屠羊等至具支不律儀。第二難發一切也。論。彼遍損善至故得具支。答也。彼遍損七支善意樂故。得七支不律儀。論。若爾彼人至具發七支。重難也。如有先受二三學處不捨此善。後屠羊者豈得七支。今詳。此人不發惡戒但得處中。不遍損惡意樂故。
    論。毘婆沙者至不律儀人。述有部宗也。
    論。經部諸師至唯除八戒述經部宗。彼宗善惡戒七支不具於境不遍。皆容名住律儀不律儀人。唯除八戒。彼宗八戒必具支故。論。由隨彼量至互相遮故。如先受五戒發願唯殺或兼盜等。由隨彼量唯摺粴⑸鹊脷⑸炔宦蓛x。不可亦遮不妄語等。隨所期限互相遮故。由此善惡二戒俱得缺支。亦得名為住二戒者。如說犯戒不捨者亦名犯戒。亦名持戒。正理論云。若汝意謂如善律儀有不具支。此亦應爾。謂如有受近事近住勤策律儀雖不具支。而亦得彼缺支攝戒。受不律儀亦應如是。此例非等。律儀不律儀用功。不用功。得有異故。謂諸善戒要藉用功。善阿世耶方能受得。以難得故。理數必應非受一時總得一切。若諸惡戒不藉用功。惡阿世耶便能受得。非難得故。理數必應隨受一時總得一切。以於欲界不善力強。惡阿世耶任叨鹪熘T重惡。不待用功。善阿世耶易毀壞故。隨受一種便總得餘。善則不然。故例非等。理見穢草不用功生。要設劬勞嘉苗方起。
    論。已說從彼至未說當說。自下有一頌。第十一明得惡戒處中方便。論曰至便發惡戒。釋由二因得諸不律儀。由二因得。一者生在不律儀家。由先現行殺等加行·者。二雖復生在餘家。由初要期受殺等事便發惡戒。婆沙一百一十七有三說不同。或有說者。亦由受得。謂手執殺具誓從今日乃至命終常作此業以自活命。爾時便得此不律儀。復有說者。雖執殺具自立誓言。然彼不得此不律儀。由二緣得。一由作業。二由受事。由作業者。謂生不律儀家最初作彼殺生等業。爾時便得此不律儀。由受事者。謂生餘家為活命故懷殺害心。往屠羊等不律儀所。作是誓言。我從今者乃至命終。常作汝等所作事業以自活命。爾時便得此不律儀。復有說者。此亦最初作彼事業時方乃獲得此不律儀。此論依第二師義。雜心正理亦同此。論。得餘無表至諸福業事。已下釋得餘處中無表由三因也。此是初因。謂由田也。不簡心之輕重。但初施園等即發無表。論。二者由受至常施食等。第二因也。等者。等施衣等及惡業等。此由受者。不簡輕重及未作業。要期誓受即發無表。論。三由重行至行善行惡。第三因也。此業無依及非誓受。必須重行乃發無表。論。由此三因起餘無表。總結三因。
    論。如是已說至未說當說。自下第十二明捨差別。於中有五。一捨別解。二捨道定。三捨惡戒。四捨處中。五捨非色。論。且云何捨別解律儀。下兩行頌。第一明捨別解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