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大师证道歌浅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永嘉大师证道歌浅释-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来有些卖弄学问的人,说《证道歌》是荷泽(神会)作的。你看永嘉大师和荷泽大师二位都过去了,他们自己本身并没有说这个歌是我作的,那个歌不是你作的,从来没有争过,后人就要这么多事,来蒙混视听、张冠李戴,弄出一些麻烦。实际上《证道歌》是永嘉大师作的,因为古人著作不一定留名,后人就吹毛求疵,故意扰乱视听,说是荷泽作的。永嘉大师的道德学问在当时是不可多得的,他的智慧辩才也是无人能比,因此他所写的《证道歌》非常好,又简单又明了,令人读诵起来,菩提心油然而生,智慧灯不期然而点起。
 
我到美国初讲《金刚经》,并没有留下笔记或注解,当时都是中国人听,听过就算了。以后讲《心经》,每个礼拜讲一句、二句,或三句为一段落,每一段落用八句偈颂来注解,即成《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那时每个礼拜讲一次,因为平时人都忙,也没有人来听。我住在一个地下室,没有窗户,只有门,地方非常潮湿,也不见太阳、太阴或星星,在那里讲了《金刚经》。后来搬到萨得街,讲《心经》。接著就讲《永嘉大师证道歌》,我用文言写下解释,然后再讲解,后来有人把它写出来,就成为《永嘉大师证道歌诠释》。你们想知道我过去所讲的法,可以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也可以研究《永嘉大师证道歌诠释》。
 
谈起《证道歌》,我一研究佛法时,就非常欢喜它,所以就把它读到能背得出。因为欢喜它,就把它做为我到美国来后第三次的法布施,为大家讲说。洛杉机这么多学生、青年人,研究《永嘉大师证道歌》是很需要的。这次有人问我讲不讲经,真是要我的老命,以前录音带比我现在讲的经不知好得多少。那时精神充足,身体也没有这么多病痛,讲法时很有毅力,也有一种创作的气派,所以讲出来的法,没有萎靡不振的样子,不会把人讲得想睡觉。你们为甚么还要我讲?有了录音带,我可以躲懒偷安了,可是这些弟子还是不放过我,所以又来催。今天我坐到座上,灵机一动,想起讲一讲《永嘉大师证道歌》也好,大家听了以后,都学著唱一唱《证道歌》,好令人听了早开悟。
 
‘大师’,怎么叫大师呢?大,因为他宏范三界,教化众生。师,即人天师表;又者,他以法为师,一切的佛法都是他所效法的,好像对师长一样;他又以法施人,以佛法来布施给一切众生,这也是师的意思。师就是一种榜样、模范、准则,一般人都应效法的,所以叫大师。
 
这位大师从四岁出家,便时时刻刻用功修行,寻师访道,所以《证道歌》里说:‘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游江海’,就是各处寻访善知识;‘涉山川’,登山爬岭到名山大川,为著寻师访道,访友求明—访善知识,求明眼人来指导,所以说:‘寻师访道为参禅’,就是要了生死,为学参禅这个法门。‘自从认得曹溪路’,自从他明白曹溪这个向上一著,最后的心印法,‘了知生死不相关’,他就明白生死的问题,一点问题都没有了。
 
‘证’就是证得,也就是有所证明,证明道是可以证、可以修、可以行的。证,也是印证,就是证据之意。印证—修道的人自己开悟了,自己不能给自己印证,必须要找有道的高僧、大善知识、过来人来印证,这才可以证明。不能自称开悟了,证果了;若自己说自己开悟证果了,这叫‘未证言证,未得言得’,没有证果,自说证果;未得真正智慧,自说得到了,这在佛教里犯了大妄语,一定会堕拔舌地狱。因为这样,所以自己不能自立为祖师,必须要由明眼善知识和祖师来给你印证,才可以入祖师位。
 
‘道’,韩愈说得很有道理,‘由是而至焉是谓道’,从这儿走到另外一个地方,就是一条道路,可是他说的是人行的道路,我们现在讲的道是人修的道路。修这个道是要在里面修,而不是在外面修,所谓内圣才能外王,内里有聪明睿智,有圣人的智慧,外面才能教化众生。
 
中国有仓颉造字,仓颉是菩萨再来,他怎么会造字呢?因为他有天眼通,所以造中国字多数用象形,象形就是字与形相符。好像‘道’字,上边二点代表一个阴数,一个阳数,二点如把它一撇一捺,就是个‘人’字;要是一撇一捺中间分开,就成一个‘八’字;再要一撇短一点,一捺长一点,变成‘入’字,所以道字顶上二点就有这么多变化。现在这儿顶上二点代表阴阳,也代表人,人字分开了,分开为一阴一阳,二点下边再加一个‘一’字,这个‘一’字是怎么成的呢?无缘无故就有个‘一’字吗?‘一’字是从‘○’字化出来的,○字中间断了,伸开来就是一。上边二点也可说是○字断成二段,就变成一阴一阳,这‘一’里就包括阴阳,一字是○字变化出来的,然后又加上自己的‘自’,意为修道在自己。若和上面两点一横合在一起则为‘首’字,首就是人生第一件大事。首者头也,像头一样,最重要的是了生脱死的大事。了生脱死在自己,而不是到外面去找,不是向外驰求,所以自己要修行;首字旁边和下边加个‘走’字边,合起来为‘道’字。道就是要修行,修就要行—要实行,所以有个走字边,这是道的大概意思。
 
道字上面二点代表阴阳,也代表人的两个眼目,或两个耳朵,或两个鼻孔,这都是一种表法。不论眼睛、耳朵、鼻子,都在自己身上,所以不要到外面用功夫,要在里面用功夫。所谓道—外面有有形的道,里面有无形的道;有形的道是受生死的道,无形的道是了生死的道。永嘉大师写的《证道歌》,是了生死的道,这是每个人自性里面所应该修的道。
 
‘歌’是歌唱,他这篇《证道歌》不是用诗、文章、赋或词写出,而是用歌的型式写出来,可以用来唱的。唱歌做甚么?可以陶冶人的心性,令人提发本有的智慧,你能触类旁通,就能因这个歌的音声而悟道,这是永嘉大师的用意。
 
本来禅宗这个法门是离言说相,没有甚么可说;离心缘相,心里想都想不到;离文字相,没有文字可写。既然如此,为甚么永嘉大师没事找事做,写出这首《证道歌》来?岂不是多余的?不是的,他虽明知禅宗离言说相、离心缘相、离文字相,扫一切法,离一切相,一法不立,可是还要用言语歌词来表露它,以便接引不懂的人,令他由歌颂上引起兴趣,可以说是抛砖引玉,用心良苦。所以不需要说的,他也说;不需要写作,他也要写出这首歌,来鼓励大家发菩提心,这是他的用意。
 
本来修行是连言说都没有的,又怎会有歌呢?既然没有歌,又怎会有歌中的解释、诠释,这岂不是多余的?可是我见永嘉大师不怕麻烦,多此一举来接引众生,我也就不自量力,不顾自己的孤陋寡闻,以管窥天,用少知少见的见解,多造一个赘疣,写出很简单的注解,这是我写《永嘉大师证道歌浅释》的动机。
 
这歌唱起来令人有一种开悟的感觉,很顺口的,也很容易念,不论大人、小孩、男的、女的,都很容易会念。我头一次遇到这篇歌的时候,欢喜得不睡觉也不困,不吃饭也不饿,甚至没有衣服穿也不管了。我就这样天天唱它、念它,不知不觉地也就能背出来。可是我讲了以后,一般人是不是像我这样地高兴呢?当年在三藩市讲《证道歌》时,没有人这样子注意,没有人高兴得不吃饭、不睡觉。由此可知,每个人的根性不同,有人喜欢读这部经,有人喜欢读那部经;有人说这部经说得好,有人说那部经说得不好。这都是错误的观念,佛所说的经典,没有那一部谓之好,那一部谓之不好。佛所说的法都是第一的,都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如果我们能以求世间法的心来求佛法,不必全分,只要有求世间法的一半诚心就够了。你看世间求名求利的人,天天计算怎么可以得到名,得到利,名利双收,怎么可以出风头,又怎么可以令人相信我。他们求财色名食睡,于自己所欢欢的世间法,无所不用其极;同样地若求出世间法,能这样念兹在兹,寤寐思惟来计划,你说怎么会不成道业?怎么会不成佛?就因为一般人,求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的心很积极,而修行则没有那么恳切,没有那么虔诚,虽然也拜佛、念经、听经,但是,总而言之,没有求世间财色名食睡那样不顾一切,所以我说有一半的诚心就不得了啦!各位想一想,人们天天上班,只有万佛圣城的人上班没有代价,是真正抱著牺牲的精神为佛教服务。世间人上班,那一个能不求代价义务上班?找一找!若是求出世间法,有求世间法那种诚心的一半,那就用不完了,见到世间人这种情形,我不由得有所感触。
 
‘浅释’,即显露出来,把道理说得更浅显、更清楚一点,令人一看就容易懂,并不是高谈阔论,只是管窥之见、蠡测之智(好像用竹管子看天,以蚌壳来测度大海的深浅一样),来解释《证道歌》。
 
《证道歌》是一个修行的方法,我们若是能依这个方法去了解、认识,也可以证道。这首歌的命题若按天台七种立题而言,是人法立题,永嘉大师是人,证道歌是法,以法来证道。
 
在中国大丛林里,常有人打斋供众,打斋是请大家吃饭。有时居士请居士到斋菜馆吃饭,虽然也是请人吃饭,但没有供佛及僧,在道场里请斋是供佛及僧。三宝是福田,供佛的功德不可思议,供法、供僧也如是。我们学佛法的人不要贪口味,在中国大丛林里,菜饭都是很清淡的,油盐不多,菜式更是简单。平时没有人打斋供众,就是清菜淡饭,修行人不贪美味,减轻食欲,遇到有人打斋供众便不同。打斋供众有罗汉斋,这是最普通的,和大锅菜饭差不多,比平时的菜料好一点而已;再来是如意斋,那就是斋主多出一
点供养金,如意斋就是随心如意,吉祥高兴,也是打斋供众,和大家结法缘;最上等的是上堂斋,上堂斋是要请住持法主上堂说法,这堂佛事,在丛林里非常重要,所有庙上住的四众弟子都要参加这仪式。所说的法语,说完了要写在一块揭示牌上挂出去,或一个半月,或一星期,若是有人天天供斋,就天天换。上堂说法时很热闹,道场钟鼓齐鸣,然后为斋主——功德主说法,现在只将名词和意义说给大家听。因为今天本来有人要供上堂斋,但供上堂斋要多一点人,出家人要多,方丈和尚要有拂尘、拄杖,好几种法宝都要带齐,上堂给大家说法。金轮圣寺从来没有人上堂说过法,所以今天没有预备好,不能做这堂佛事,等下次来,如果有人还有兴趣,可以奉行这个仪式。
 
永嘉大师四岁出家,就学习经律论三藏法,对天台教有深刻的研究。他俗家姓戴,这位大师可说未染世缘,没有到社会磨炼过,他是很精纯的,纯洁无染,所以做出的歌词,言言真实、字字珠玑,不像一般注解或写作,絮絮叨叨的,因为他没有染污,所以纯洁清净。《证道歌》既浅显又深奥,文辞没有令人不懂的地方,可是道理非常奥妙,佛法大意都表露无余。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七日开始讲《证道歌》时,我先写了十四句偈颂,发愿以最恳切至诚的心来解释歌词。
 
宣化清净身口意    皈命顶礼佛法僧
乃至十方三世佛    过去现在未来中
诸尊菩萨摩诃萨    西方东土历代祖
古往今来贤圣灯    惟愿三宝垂加护
启我正觉转法轮    见闻精进证不退
倒驾慈航救同伦    一切众生皆灭度
还我本来法性身    觐见威音古慈亲
 
‘宣化清净身口意’,我们的业是身口意所造出来的,身业不清净,容易造业;口业、意业不清净,也容易造业。身业容易犯的是杀盗淫,意念所犯的是贪嗔痴,我们平时想是想非,听是听非,或参杂在是非的场合里,都是贪嗔痴。所谓‘是非场,绝勿近’,是非的场合绝对不要去接近;‘邪癖事,绝勿问’,人家说是是非非的问题,不要去问怎么回事,你去问正是受不清净业所趋使,因为‘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
 
天地给我们身体、灵性,是叫我们正当地做,不是叫我们到这里尽做些不合法的事。学佛的人应该回光返照,看看自己天天做些甚么,是不是在佛教里争名争利,争出风头,争第一,争权夺利?若是这样的话,简直不配做个佛教徒;佛教徒要卑躬折节,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如果我们能做到这六大宗旨,才是真正的佛教徒,才是意业清净。
 
口有四业:绮语、妄语、恶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