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白话杂阿含经11good!》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1白话杂阿含经11good!-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礼足之后,退在一边,向佛陀详细禀告自己的疑惑。
    佛陀告诉比丘:“宇宙人生,森罗万象,众生所能了解体验的只是根、尘二法,
根本无我、无我所。我现在就为你说明,你要专心聆听,好好思惟。
    什么是根、尘二法呢?就是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
法,这六根对六尘的根、尘二法。
    比丘!若有人说:‘宇宙人生,并非只有沙门瞿昙所说的根、尘二法,我认为

265 合手声譬经

266 守护六根如来禅

另有其他二法。’这人只是信口开河、随便说说而已,真要他详加解释,只有越
说越迷糊,因为那并非他能知能识的境界。
    为什么呢?缘眼根触色尘,才有眼识产生。”
    “比丘!眼根是色身的一部分,是肉质的水晶球体,是色境接触心识的入门
处,是众缘汇聚所产生,有坚实的质感,能领受软硬、滑涩、轻重的性质,称为
眼肉形内的地界。
    比丘!眼根是色身的一部分,是肉质的水晶球体,是色境接触心识的入门处,
是众缘汇聚所产生,有津液润泽,能领受流动、黏结的性质,称为眼肉形内的水
界。
    比丘!眼根是色身的一部分,是肉质的水晶球体,是色境接触心识的入门处,
是众缘汇聚所产生,明亮、有温度,能领受冷热的性质,称为眼肉形内的火界。
    比丘!眼根是色身的一部分,是肉质的水晶球体,是色境接触心识的入门处,
是众缘汇聚所产生,可轻飘动摇、灵活转动取角,能领受支持、推动的性质,称
为眼肉形内的风界。”
    “比丘!譬如两手合击,产生掌声。掌声从无到有,又从有归于散灭,生无
来处,灭无去所。掌声只是因缘和合所呈显的现象,当因缘离散,掌声也随着变
灭消失。
    同理,缘眼根触色尘生眼识,眼、色、识三事和合生触,缘触同时产生受、
想、思,这些现象也都是因缘和合所生,本质无常、无我,若强要说‘我’,也是
无常、无主体的我,非永恒、不稳定、迁流转化变动不居的我。
    为什么这么说呢?比丘!生、老.、死、没、不断在三界六道轮转受生的现象,
都是众缘和合所呈显的,无常变易,没有主体,故说无我。”
    “比丘!生、老、死、没、受生,这一切现象,如魔术师变化的幻术,如阳
炎幻化出野马奔驰的错觉,片刻不停的变易、耗损、磨灭、消失,一切法,生无
来处、灭无去处。所以,比丘!对这一切不实来、不实去、当体即空的现象,应
当如实知其集、灭、味、患、离,然后离欲而心生欢喜,并于一切时正知正念:

267 合手声譬经

268 守护六根如来禅

万法当体即空,所谓常、恒、住、不变易之现象当体即空,无我、无我所。
    譬如一位视力良好的人,提明灯入空室,于空室中观察,看清空室中并无一
物。就像这样,比丘!收摄心法住四念处,于六尘缘影的一切现象不住不着,念
念明觉,知见其集、灭、味、患、离,随顺三依一向,离欲心生喜乐,并于一切
时正知正念:一切法随缘转化,刹那时顷尽朽,无常变易,无有实性,故常、恒、
住、不变易法空,我空、我所空。因此断我执,趣向解脱。”
    “就像眼根的因缘作用一样,耳、鼻、舌、身、意等五根,触声、香、味、
触、法等五尘,生耳、鼻、舌、身、意等五识,根、尘、识和合生触,缘触生受、
想、思,这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所生,缘起性空,无我也无常。知见其集、灭、
味、患、离,随顺三依一向,离欲心生喜乐,并于一切时正知正念:一切法随缘
转化,刹那时顷尽朽,无常变易,无有实性,故常、恒、住、不变易法空,我空、
我所空。”
    佛问:“比丘!你认为如何?眼根是常,还是无常?”
    答言:“眼是地、水、火、风四大因缘和合而成,随着因缘的聚散流转而变异
生灭,所以说眼无常,世尊!”
    又问:“若无常的话,是苦吗?”
    答言:“ 无常,是苦。世尊!”
    又问:“一切法,若无常、苦,则是变易不定的生灭现象,一个入佛教法、如
法修习的修行人,有可能在这些变动不居的生灭现象中,见到我、我所、或恒常
不变的相吗?”
    答言:“一切法,因缘所生,随缘聚灭,不可能在其中看到我、我所、恒常不
变的相,世尊!”
    佛告比丘:“耳、鼻、舌、身、意五根的情形,也和眼根一样无我、无我所、
不相在。
    多闻正法、依法修习之圣弟子,正知正念,善护眼根,知一切法,因缘所生,
无常、苦、空、无我、无我所。故于眼、色、识和合触的眼触入处生厌,厌离故

269 合手声譬经

270 守护六根如来禅

不生喜贪,不生喜贪故不染着,不染着故不为境界系缚,自境界解脱,并如实知
见自己已解脱:一切烦恼系缚已尽,清净梵行已立,贪、瞋、痴已断,不会再于
三界受生。
    对于耳、鼻、舌、身、意五根的情形,同样善守护、善修习,离断一切欲贪,
清净解脱。”
    当时,这位比丘听闻世尊所说“合手声譬经”的教示之后,独一静处,专精
思惟法义,住不放逸,一直到自知不受后有,证阿罗汉。


【第三四篇】
梵行清白
    当作是学:关闭根门,如善男子难陀;
    饮食知量,如善男子难陀;
    初夜、后夜精勤修业,如善男子难陀;
    正念、正智成就,如善男子难陀。

271 梵行清白

272 守护六根如来禅

'经文' 印顺本入处相应二二0经、大正本二七五经、佛光版二七四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其有说言‘大力者,其唯难陀1! ’此是正说。其有
说言‘最端正者,其唯难陀!’是则正说。其有说言‘爱欲重者,其唯难陀!’
是则正说。诸比丘!而今难陀关闭根门,饮食知量,初夜、后夜精勤修习,正念
正智成就,堪能尽寿,纯一满净,梵行清白。”
    “彼难陀比丘,关闭根门故,若眼见色,不取色相,不取随形好。若诸眼根
增不律仪,无明闇障,世间贪忧恶不善法,不漏其心,生诸律仪,防护于眼;耳、
鼻、舌、身、意根,生诸律仪,是名难陀比丘关闭根门。”
    “饮食知量者,难陀比丘于食系数,不自高,不放逸,不着色,不着庄严,
支身而已。任其所得?为止饥渴修梵行故;故起苦觉令息灭,未起苦觉令不起故;
成其崇向故;气力安乐无罪触住故。如人乘车,涂以膏油,不为自高,乃至庄严,
为载运故。又如涂疮,不贪其味,为患苦故。如是,善男子难陀知量而食,乃至
无间独住,是名难陀知量而食。”
    “彼善男子难陀,初夜、后夜2精勤修业者,彼难陀昼则经行3、坐禅,除
去阴障,以净其身;于初夜时,经行、坐禅,除去阴障,以净其身;于中夜时,
房外洗足,入于室中,右胁而卧,屈膝累足,系念明相,作起觉想;于后夜时,
徐觉徐起,经行、坐禅。是名善男子难陀,初夜、后夜精勤修习。”
    “彼善男子难陀胜念、正知者,是善男子难陀,观察东方,一心正念,安住
观察;观察南、西、北方,亦复如是,一心正念,安住观察。如是观者,世间贪
忧恶不善法不漏其心。彼善男子难陀,觉诸受起,觉诸受住,觉诸受灭,正念而
住,不令散乱。觉诸想起,觉诸想住,觉诸想灭;觉诸觉起,觉诸觉住,觉诸觉
灭,正念而住,不令散乱。是名善男子难陀,正念、正智成就。”
    “是故,诸比丘!当作是学:关闭根门,如善男子难陀;饮食知量,如善男

273 梵行清白

274 守护六根如来禅

子难陀;初夜、后夜精勤修业,如善男子难陀;正念、正智成就,如善男子难陀。
如教授难陀法,亦当持是为其余人说。”
    时,有异比丘而说偈言:
    “善关闭根门,正念摄心住,饮食知节量,觉知诸心相,
      善男子难陀,世尊之所叹!”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读经笔记'

    我这么听闻:
    有一段时期,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有人说‘最有权势的人,非难陀莫属!’这是正确
的说法。有人说‘容藐最端正的人,非难陀莫属!’这是正确的说法。有人说‘爱
欲最重的人,非难陀莫属!’这是正确的说法。
    诸位比丘!现在难陀判若两人,他已经能够关闭根门,饮食知量,初夜、后
夜精勤修习,成就正念、正智,能够这样终其一生,心志纯全,心意识明觉,身、
、意行清净,完全持守奉行出家人应该修习的戒律。”
    “难陀比丘,因为能善巧关闭根门,守护六根,所以当眼根接触色尘时,不
取着色尘的显相,不贪爱外相。如果眼根在触境时,不能善巧摄护,而生起贪、
瞋、痴念,那么心意识就会被无明覆盖;然而难陀比丘,于眼见色时防护眼根,
念念明觉,离贪、瞋、痴念,不随境转,所以世间的贪爱、忧愁、恶不善法,不
能乱其心。对于耳、鼻、舌、身、意根,也是一样,于触境时善防护,念念明觉,
离贪、瞋、痴念,不随境转。
    这样,称之为难陀比丘‘关闭根门’。”
    “饮食知量的意思,就是难陀比丘在吃东西时,细嚼慢咽、数念而食,不自
我炫耀,不纵容口腹之欲,不爱恋美食,不讲究气派,只求维持色身的正常运作

275 梵行清白

276 守护六根如来禅

而已。随顺托钵化缘所得而食,明白饮食
    是为了充饥止渴,以便修行清净梵行;
    以便在生起饥渴的苦受时速令熄灭,未生起的苦受令其不生起;
    以便成就正法正律,正向涅槃;
    为了让身心有力无事、安住于喜乐清净的境界,触境明觉不造恶缘。
    好比车辆的保养,涂抹膏油以润滑车轴,不多、不少、刚刚好,只为了方便
载运而已。好比以膏药涂抹疮伤,不是贪着其滋味,只为了止息痛苦而已。
    就像这样,善男子难陀,节制、知量而食,乃至念念明觉,称之为难陀比丘
‘知量而食’。”
    “善男子难陀,初夜、后夜精勤修习的意思,就是难陀比丘
    白天时,经行、坐禅、念念明觉,去除五阴无明覆盖,以清净身心;
    于初夜时,经行、坐禅、念念明觉,去除五阴无明覆盖,以清净身心;
    于中夜时,至房外洗足后,入于室内,右胁而卧,屈膝累足,左足叠放在右
足之上,系念光明想,安止在明相中休息,作意醒来(何时出定)的觉想;
    于后夜时,身体缓缓觉醒、缓缓起身,察觉当下一切的起心动念及身行。起
床后,经行、坐禅。
    这样,就称之为善男子难陀‘初夜、后夜精勤修习’。”
    “善男子难陀胜念、正知的意思,就是
    善男子难陀,观察东方,一心正念,安住于明觉中;观察南、西、北方也是
一样,一心正念,安住于明觉中。如此遍满四维上下,念念明觉,世间的贪爱、
忧愁、恶不善法,就不会再使心意识流出烦恼、痛苦了。
    善男子难陀,明觉诸感受的生起,明觉诸感受的持续、变异,明觉诸感受的
止息、寂灭,一心正念,不随境转,无所取着于一切因缘生灭的无常现象,心意
识明觉、坚固、不动摇。
    明觉诸想法的生起,明觉诸想法的持续、变异,明觉诸想法的止息、寂灭,
一心正念,不随境转,无所取着于一切因缘生灭的无常现象,心意识明觉、坚固、

277 梵行清白

278 守护六根如来禅

不动摇。
    明觉诸觉想的生起,明觉诸觉想的持续、变异,明觉诸觉想的止息、寂灭,
一心正念,不随境转,无所取着于一切因缘生灭的无常现象,心意识明觉、坚固、
不动摇。
    这样,就称之为善男子难陀‘正念、正智成就’。”
    “所以,诸比丘!应当以难陀为学习的榜样:关闭根门,守护六根,如同善
男子难陀一般;饮食节制、知量而食,如同善男子难陀一般;初夜、后夜精勤修
习,如同善男子难陀一般;正念、正智成就,如同善男子难陀一般。如我教导、
传授难陀的修行方法一般,你们也应细按照这些修行方法为其他人演说。”
    这时,有位比丘就说了偈言:
    “善巧关闭根门,守护六根;
      一心正念,不随境而转,安住于寂静涅槃中;
      饮食节制、如量而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