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正理论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六十正理论释-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已二、广说分二:一、明所知实际之规则;二、由心通达之规则。
  庚一、明所知实际之规则分二:  一、明依缘而生与无自性并不相违;二、明由执相违当出生一切过失。
  辛一、明依缘而生与无自性并不相违
  论曰:由谁了知彼,谓见缘起生:缘生即不生,  一切智所说。
  第一句是问,第二句是答,第三句是明缘生之体,第四句是明说彼法者。过:若是由于了知无自性即断除烦恼,那么,由谁来了知彼无自性耶?答曰:谓现见缘起生法者。因为由于如实了知观待法的义,即能现见。问曰:彼缘起所生,岂不唯是生吗,如何说彼不生耶?此是互相矛盾,故不应理。答曰:我们说彼缘起生法,犹如影像,是说即不是由自性生,并不是说毕竟不生。这有何相违之处耶?是故说缘起生和不生二种的境是不同的。由于不生是说非真实生、非实有生和非自性生,缘起所生者谓是虚妄而生。任何一法,若从因缘而生,即说彼是无自性生。如经(7)云:  “诸因缘生即不生,由于彼生无自性,故说缘生即是空,知空性者不放逸。”这是一切智所说,故不相违。有些许缘起所生法决定是完全不生的善知识们,于此论释,应善观看。又有人由于破四边生时于彼所破上不须加胜义简别,便误认为应成派一切时处于所破上,都不便加胜义简别的谬论,也可由此论义而破除之。
  辛二、明由执相违当出生一切过失
  论曰:为倒知所伏,非实执为实:执着诤论等,次第从贪生。
  由于被执诸法宝有的颠倒了知之所压伏,于缘生非谛实义而执为谛实的补特伽罗,是从贪着诸法实有而生,由于执着自宗和破除他宗,而引起的诤论和斗争等次第,皆由贪着诸法实有而生,所以不应执着缘起与无自性是相违的。
  庚二、由心通达之规则分二:一、正说;二、彼说应理。
  辛一、正说
  论曰:彼谱圣者等,无宗无诤端:诸圣既无宗,他宗云何有。
  由具通达中观离戏论的功德的诸圣者等,若执自宗实有,则为成立自宗,须与他宗兴起诤论。但是,由于以正理观察决定无此事,故无自宗。所以诸圣者等无有诤端。问曰:彼等圣者虽无自宗,岂不见有为破他宗而造论典吗?由有破他宗,所以也有自宗。答曰:若宗有自相,自宗或他宗当成立,但是,中观诸师以正理观察,无有少许的实有宗可得。既无少许宗可得,如何有破他宗耶?无有宗故,烦恼定当破除。
    过:此《六十正理论》中说无有所立宗,如何《中论》中许有破四边生的宗耶(8)?巴草译师说:  “《中论》中唯有破他的宗,《六十正理论》中是说无有所成立的宗。”菩提智说:  “唯破他宗也是为破他的邪分别而安立的,非有自宗。”有说有宗是有应成宗,无宗是没有自续宗;有说有宗是在没有以理智观察的显现前有,无宗是在理智前无。有说有宗唯是名言(9)中有,无宗是胜义中无。别有诸师说,有宗是对他说有,无宗是对自宗说无。向汤沙巴说:  “应成师在观察真性时不用自续宗,在观察世俗时决定用自续宗。”
  以上诸师所说,大致已作观察,唯有菩提智的宗义还要加以分析。试问破他的邪分别的立宗者是有耶,或是无耶?若是无有,那么,在他人前也没有立宗者;如果是有,则中观师若不立破他邪分别的宗,那么,破实事师自宗时的宗,除实事师自己的宗外,也没有立故。问曰:这个问题,与汝宗有唯生,没有从自生他生之义相同。答曰:不相同,因为同时的唯他,在名言中虽是有的,而因果前后的他,在名言中则是没有的(10)。
  有些见《回诤论》说“然我全无宗,故我唯无过”的论文,便说完全无有。说此语者,只是依文而起的增上慢,因为自续中观师并不是没有见到此二句论文,但他们并未这样许可。而有些人未见该论远离相违之义,仅取部分文句,便许完全无有,这就难得避免,以空性狮子吼不能摧伏说实有的狐等之过失,还以为自己是在智者众中。这种把计完全无有的过失,作为功德来赞叹龙树阿阇黎和世尊,实际是侮辱和毁谤正法及大师。又在未起无见之前,许诸法是有,而后来了解彼完全无有,这种了解究竟是无因无缘耶,或有因有缘?若是无因无缘,则在破他邪分别时何故不以无因无缘而破,为什么还要成立他共许之因等宗。若是有因有缘,何故不许是生见的因由?因此许无宗有宗者,即是如前所说唯就理智前有无而说。(明句论)中说清辨阿阇黎也是由这个原因而成自语相违故(11)。
  辛二、彼说应理
  论曰:若计有所住,曲惑毒蛇缠:谁之心无住,不为彼等缠。
  或谓:若无有宗如何能断烦恼耶?答曰:贪等烦恼任何一种之住处或因,若计为实有所得之执有时,彼即是在能住贪等烦恼行的稠林之中;能断善根;恶见相应。曲即是曲折而住三途之毒蛇,若随彼实执毒蛇所说之处而行,当被彼所缠缚。谁的心通达诸法无自性,则心无所住,所以即不为彼等毒蛇所缠缚。
  丁三、明执实有则不能断除烦恼分三:一、正说;二、明彼堪可悲悯;三、明圣者与彼相反。
  戊一、正说
  论曰:诸有住心者,惑毒何不生:何时住中间,亦被惑蛇缠。
  诸耽着诸法实有,有所住心者,贪欲等烦恼大毒如何不生,唯应生起。
  问曰:为什么?答曰:可意则起贪,不可意则起嗔,增益诸法实有则起痴。就由这个原因,何时虽住无贪无嗔之中间,安住舍位时,亦要被痴烦恼蛇所缠缚故。
  戊二、明彼堪可悲悯
  论曰:如童执实有,旗影像起贪:世间愚昧故,系缚境笼中。
  何时有此痴暗生起,尔时亦如儿童(12)对虚妄不实之影像执为真实容貌而注目影像,与作怒咬之态而起贪爱。世间人等,于非实有而愚昧执为实有故,因此即系缚在如影像的境笼之中,作诸恶行,受大苦恼。所以此即为诸正士堪可悲悯的境故。
  戌三、明圣者与彼相反
  论曰:圣者于诸法,智见如影像:于彼色等境,不堕事泥中。
  圣者的智慧眼是由于无明翳障已经清净,故于色等诸有为法,了知犹如影像。由于智眼见已,于彼可意色等境,即不堕于生死事泥之中,而得解脱。亦如熟习名言者,了知诸法犹如影像。
  丁四、明于境笼挂碍与不挂碍的差别分二:一、略示;二、广说。
  戊一、略示
  论曰:异生贪爱色,中间即离贪:遍知色体性,具胜慧解脱。
  欲界诸异生,犹如不知名言的儿童耽着影像一样,而贪爱可意色,即沉没于境的污泥之中。又有异生已得四静虑和四无色的心,虽然超越欲界,但是由于未能通达真性而住中间,即远离贪着可意色的现行。诸现证色的自性空,具足胜慧的圣者,由于永断贪爱种子,即得解脱生死。
  戊二:广说
  论曰:执净起贪爱,反之则离贪:已见如幻士,寂灭证涅盘。
  欲界诸众生,执色等为净,即起非理作意而生贪爱。色与无色界众生,即与彼相反,由起不净作意,则远离现行贪欲。而诸圣者已见如幻化士夫,自性空寂,即现证涅盘。
  乙四、解脱之胜利分二:一、别说;二、结尾。
  丙一、别说分二:一、断德;二、证德。
  丁一、断德
  论曰:倒想起热恼,烦恼睹过失:通达有无体,知义即不起。
  由于对诸有为法生颠倒实执的想,则感生死痛苦而起热恼,及贪欲等烦恼诸大过失。若了知彼缘起义的补特伽罗,即不起彼等烦恼过失。问曰:如何彼不起耶?答曰:由于通达有体法和无体法的自性不可得故,决定遍知有体和无体法自性皆空。
  丁二、证德
  论曰:有住则生宣、及离贪欲者:无住诸圣者,不贪离贪非。
  若有执有为法实有的见,即是生起贪欲等之住处——因。欲界众生从彼则生贪欲,诸修无常者虽离贪欲,但由愚痴而成住。唯现证诸法无自性,见无生烦恼住处的诸圣者,于可爱境则不贪,并且作非可爱乐想。故离贪欲,亦非由愚痴而住,因为烦恼所住的因已不存在故。
  丙二、结尾
  论曰:诸思维寂溅,动摇意安静:烦恼蛇扰乱,剧苦越有海。
  过:汝言当超越有海,那么,什么是有海耶?答曰:由贪欲等烦恼蛇,周遍扰乱而密集剧苦。谁能越渡有海耶?是诸瑜伽师先在资粮和加行位时,思维一切法自性寂灭,则能令动摇分别犹如猿猴一样的意识亦得安静,并且能息灭诸心心所的趣转和行动,像这样的瑜伽师当得解脱。在思维无自性时,虽然通达如幻的空有二聚,但是,由于二现未曾寂灭,所以不是现证非异门的胜义谛(13)。
  甲三、造论的善根回向
  论曰:以此之善根,回向诸众生:集福智资粮,显得福智身。
  当知此颂含有回向因、所为和回向三义。以造此灭除二边的《六十正理论》所生的三门之善根为因,愿获得最胜色身和最胜法身。由何法而得彼身耶?是在后得位时,修习施戒等福德资粮,在根本定时通达无我慧和修智慧的因——供养纸墨花等,令积集智慧资粮出生的。有何所为?即是为尽虚空际一切有情。过:由作何事?答曰:闻思极其圆满究竟后,积集无余色身的因——福德资粮,和法身的因——智慧资粮。有许在佛果位时身与一切智慧,唯是在他面前安立而有,非是由佛自相续所摄。彼等所说非是善说。因为在十地最后心本是由自相续所摄,而在彼十地最后心的第二刹那,相好庄严之身,并非间断或往他相续之中。或者当成立彼相续中也不许可完全无有的宗。
  过:诸说法者的显现,由于无自显现,故唯有他显现。答曰:若是这样,则念我入根本定时也无自显现,因此根本定也是唯他显现了,则单说“后得位他显现”即不合理。是故,彼等说者,是不了解:由于自显现上一切有为显现尽皆寂灭和自相续中有智慧并不相违。问曰:现证一切法与不许无显现岂不相违吗?答曰:不相违,因为在异生位,现量的所量境尚且不一定是显现,何况在圣者位!过:不是彼有亲的所证与能证,和兼带的所证与能证吗?答曰:亲证离戏论,而障尽即所有的一切垢也就兼带地断尽了。因此,有些以为佛陀若有自显现,即未断尽无明。佛陀虽无自显现,但与现证一切所知法全不相违。彼等以为相违者,是错误地认为,若是现证,必定有显现。
  正理自在圣龙树,缘起离边教海中:
  随行正理以慧棒,能取百味酥精华。
  依达真性善知识,安住具种空性种:
  闻思此教之舌根,取此真翼胜甘露。
  安住无上胜乘道,越渡久远疑惑处:
  从正士语河流来,是勤大甘露语库。
  实执三有大海来,善渡断常边见河:
  欲至正见平原地,应入此教大船中。
  噫嘻暇得贤种姓,逢说胜道善师友:
  正信直际甚深义,获得如理思维时。
  显我随一切生中,依具百德善知识:
  净意受持三学道,如理思维无懈怠。
  外被火坑所雷绕,能碎骨肉成灰尘:
  铁房猛火燃烧住,诽谤正士愿不作。
  欲成智者谤智者,欲具律仪说他过,
  欲成贤士寻他失,如此恶友愿不逢。
  如是以此白净善,愿有边执诸众生:
  现证缘起中观义,速获无缘法身位。
  此《六十正理论释》摧毁一切邪说,是从具足无缘智慧和无量大悲,特别是宽人共许证得缘起诸法犹如水中月影的一切智吉祥上师仁达瓦,和他的上首弟子护持三学如爱眼珠,特别是对于我这个平常众生,不忍我随过失转,具足大悲心的一切智贤慧名称(14)大师前,听闻教授获不退转信心者盛宝(15)由于精进戒律受持三藏的诸大善知识的劝请,及受持四教(16)的僧幢大师给以纸墨顺缘的帮助,在跃阿兰若中作此论释。愿由作此释的善根,回向证悟无倒中观正见的甚深教义。

  译后记:一九六二年十一月二日译于中国佛学院。
  胜义谛一科,释中没有标出,是否刻版有误,尚待研究。
  一九八五、一九八六年重校于北京。

(1)违缘:无谛实是实有的违品。
(2)果色十一:五根、五境及无表。
(3)此处略去“自照亦照他”五字。
(4)月称释曰:“彼魔能障碍圣者的智慧命根,也是三界大地之主,有四颠倒大臣,为贪等烦恼眷属之所围绕。一切众生斥为非圣者,是趣入非妙行的随行者。能令轮回有情增长无量故名无明”
(5)三德: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