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部经-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目录
 第一篇 根本五十经篇
  第一 根本法门经
  第二 一切漏经
  第三 法嗣经
  第四 怖骇经
  第五 无秽经
  第六 愿经
  第七 布喻经
  第八 削减经
  第九 正见经
  第十 念处经
  十一 狮子吼小经
  十二 师子吼大经
  十三 苦蕴大
  十四 苦蕴小经
  十五 思量经
  十六 心荒芜经
  十七 林薮经
  十八 蜜丸经
  十九 双想经
  二十 想念止息经
  二十一 锯喻经
  二十二 蛇喻经
  二十三 蚁垤经
  二十四 传车经
  二十五 撒饵经
  二十六 圣求经
  二十七 象迹喻小经
  二十八 象迹喻大经
  二十九 心材喻大经
  第三十 心材喻小经
  三十一 牛角林小经
  三十二 牛角林大经
  三十三 牧牛者大经
  三十四 牧牛者小经
  三十五 萨遮迦小经
  三十六 萨遮迦大经
  三十七 爱尽小经
  三十八 爱尽大经
  三十九 马邑大经
  第四十 马邑小经
  四十一 萨罗村婆罗门经
  四十二 鞞兰若村婆罗门经
  四十三 有明大经
  四十四 有明小经
  四十五 得法小经
  四十六 得法大经
  四十七 思察经
  四十八 憍赏弥经
  四十九 梵天请经
  第五十 魔诃责经

 第二篇 中分五十经篇
  五十一 干达罗迦经
  五十二 八城经
  五十三 有学经
  五十四 哺多利经
  五十五 耆婆迦经
  五十六 优波离经
  五十七 狗行者经
  五十八 无畏王子经
  五十九 多受经
  第六十 无戏论经
  六十一 庵婆檗林教诫罗喉罗经
  六十二 教诫罗喉罗大经
  六十三 摩罗迦小经
  六十四 摩罗迦大经
  六十五 跋陀利经
  六十六 鹑喻经
  六十七 车头聚落经
  六十八 那罗伽波宁村经
  六十九 瞿尼师经
  第七十 枳吒山邑经
  七十一 婆蹉衢多三明经
  七十二 婆蹉衢多火喻经
  七十三 婆蹉衢多大经
  七十四 长爪经
  七十五 摩犍提径
  七十六 删陀迦经
  七十七 善生优陀夷大经
  七十八 沙门文祁子经
  七十九 善生优陀夷小经
  第八十 鞞摩那修经
  八十一 陶师经
  八十二 赖吒恕罗经
  八十三 大天捺林经
  八十四 摩偷罗经
  八十五 菩提王子经
  八十六 鸯掘摩经
  八十七 三大爱生经
  八十八 鞞诃提经
  八十九 法庄严经
  第九十 普棘刺林经
  九十一 梵摩经
  九十二 施罗经
  九十三 阿摄恕经'阿摄罗耶那'
  九十四 瞿哆牟伽经
  九十五 商伽经
  九十六 郁瘦歌逻经
  九十七 陀然经
  九十八 婆私吒经
  九十九 须婆经
  第一百 伤歌逻经

 第三篇 后分五十经篇
  一0一 天臂经
  一O二 五三经
  一0三 如何经
  一O四 舍弥村经
  一O五 善星经
  一O六 不动利益经
  一O七 算数家目犍连经
  一0八 瞿默目犍连经
  一O九 满月大经
  一一O 满月小经
  一一一 不断经
  一一二 六净经
  一一三 善士经
  一一四 应习不应习经
  一一五 多界经
  一一六 仙吞经
  一一七 大四十经
  一一八 入出息念经
  一一九 身行念经
  一二O 行生经
  一二一 空小经
  一二二 空大经
  一二三 希有未曾有法经
  一二四 薄拘罗经
  一二五 调御地经
  一二六 浮弥经
  一二七 阿那律经
  一二八 随烦恼经
  一二九 贤愚经
  一三O 天使经
  一三一 一夜贤者经
  一三二 阿难一夜贤者经
  一三三 大迦旃延一夜贤者经
  一三四 卢夷强耆一夜贤者经
  一三五 小业分别经
  一三六 大业分别经
  一三七 六处分别经
  一三八 总说分别经
  一三九 无诤分别经
  一四O 界分别经
  一四一 谛分别经
  一四二 施分别经
  一四三 教给孤独经
  一四四 教阐陀经
  一四五 教富楼那经
  一四六 教难陀迦经
  一四七 教罗喉罗小经
  一四八 六六经
  一四九 大六处经
  一五O 频头城经
  一五一 乞食清净经
  一五二 根修习经


第一  根本法门经

  北传 中阿一0六、想经(大正藏一、五九六页。)乐想经(大正藏一、八五一页。)本经,如其名,说一切法之根本法门,因为凡夫最初不熟知一切法,对一切法,抱种种之悦乐想。解脱之阿罗汉,熟知一切法,有灭尽贪、嗔、痴故,而无患这些事。又如来知喜是苦之根本,灭一切渴爱而成正觉者。

中部经典

归命彼世尊  应供等觉者

第一篇 根本五十经篇

初品 根本法门品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往郁伽罗村幸福林沙罗王树下。尔时,世尊呼诸比丘曰:“诸比丘!”彼等比丘应世尊曰:“世尊!”世尊乃言曰:“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示一切法之根本法门。谛听!善思念之!今将说之。”“愿乐欲闻!”彼等比丘应诺世尊。世尊曰:
  “诸比丘!世间上无闻之凡夫,不承认诸圣者1,不熟知圣者之法,不以圣者之法为导,不承认诸真人,不熟知真人之法,不以真人之法为导;而从地以想地,从地以想地而思惟地,思惟于地,即从地思惟“此地是我所有,”随喜悦地。其为云何?我说:“因彼不熟知'其'故也。”彼从水以想水,从水以想水而思惟水,思惟于水,从水而思惟,即思惟“此水是我所有,”随喜悦水。其为云何?我说:“因彼为不熟知'其'故也。”至于火、风、生、者,诸天、生主、梵天、极光天、偏净天、广果天、阿毗浮'胜者'、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所见、所闻、所思、所知、唯一性、种种性、一切,亦如是。关于涅槃,亦从涅槃以想涅槃,从涅槃以想涅槃而思惟涅槃,思惟于涅槃,从涅槃而思惟,即思惟“此涅槃是我所有”,随喜悦涅槃。其为云何?我说:“因彼不熟知'其'故也。”
  诸比丘!复有比丘,有学7而心尚未成就,勤求最上瑜伽寂静。彼从地以知地,从地以知地而令彼不思惟地,令不思惟于地,不从地而思惟,即不思惟“此地是我所有,”随不令喜悦地,其为云何?我说:“因彼熟知'其'故也。”关于水……乃至……火……风……生者……诸天……生主……梵天……光音天……偏净天……广果天……阿毗浮(胜者)……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所见者……所闻者……所思者……所知者……唯一性……种种性……一切,亦如是。关于涅槃,亦从涅槃以知涅槃,从涅槃以知涅槃而不思惟涅槃,不思惟于涅槃,不从涅槃而思惟,即不思惟“此涅槃是我所有,”随而令彼不喜悦涅槃,其为云何?我说:“因彼熟知'其'故也。”
  诸比丘!复有比丘,是阿罗汉而诸漏已尽,修行圆满,所作已作,已舍弃重担,到达彼岸,断存在之结,正智而得解脱。彼亦从以地知地,从地知地而不思惟地,不思惟于地,不从地而思惟,即不思惟“此地是我所有,”随不喜悦地。其为云何?我说:“因彼熟知'其'故也”;关于水……乃至火……乃至涅槃,亦如是。从涅槃以知涅槃,从涅槃以知涅槃而不思惟涅槃,不思惟于涅槃,不从涅槃而思惟,即不思惟“涅槃是我所有,”随不喜悦涅槃。其为云何?我说:“因彼熟知'其'故也。”
  诸比丘!复有比丘,是阿罗汉而诸漏已尽,修行圆满,所作已作,已舍弃重担,到达彼岸,断存在之结,正智而解脱。彼亦从地以知地,从地以知地而不思惟地,不思惟于地,不从地而思惟,即不思惟“地是我所有,”随不喜悦地。其为云何?乃已灭尽贪欲、脱离贪欲故也。关于水……乃至……火……乃至涅槃,亦如是。从涅槃以知涅槃,从涅槃以知涅槃而不思惟涅槃,不思惟于涅槃,不从涅槃而思惟,即不思惟“涅槃是我所有,”随不喜悦涅槃。其为云何?乃灭尽贪欲、脱离贪欲故也。
  诸比丘!复有比丘,是阿罗汉而诸漏已尽,修行圆满,所作已作,已舍弃重担,到达彼岸,断存在之结,正智而解脱。彼亦从地以知地,从地以知地而不思惟地,不思惟于地,不从地而思惟,即不思惟“此地是我所有”随不喜悦地。其为云何?乃灭尽嗔恚、脱离嗔恚故也。关于水……乃至……火……乃至……涅槃,亦如是。从涅槃以知涅槃,从涅槃以知涅槃而不思惟涅槃,不思惟于涅槃,不从涅槃而思惟,即不思惟“此涅槃是我所有,”随不喜悦涅槃。其为云何?乃灭尽嗔恚、脱离嗔恚故也。
  诸比丘!复有比丘,是阿罗汉而诸漏已尽,修行圆满,所作已作,已舍弃重担,到达彼岸,断存在之结,正智而解脱。彼亦从地以知地,从地以知地而不思惟地,不思惟于地,不从地而思惟,即不思惟“此地是我所有,”随不喜悦地。其为云何?乃灭尽愚痴、脱离愚痴故也。关于水……乃至……火……乃至……涅槃,亦如是。从涅槃以知涅槃,从涅槃以知涅槃而不思惟涅槃,不思惟于涅槃,不从涅槃而思惟,即不思惟“此涅槃是我所有,”随不喜悦涅槃。其为云何?乃灭尽愚痴,脱离愚痴故也。
  诸比丘!又,如来、应供、等正觉者,从地以知地,从地以知地而不思惟地,不思惟于地,不从地而思惟,即不思惟“此地是我所有,”随不喜悦地。其为云何?
  我说:“因如来为熟知'其'故也。”关于水……乃至……火……乃至……涅槃,亦如是。从涅槃以知涅槃,从涅槃以知涅槃而不思惟涅槃,不思惟于涅槃,不从涅槃而思惟,即不思惟“此涅槃是我所有,'随不喜悦涅槃。其为云何?我说:“因如来熟知'其'故也。”
  诸比丘!又,如来、应供、等正觉者,从地以知地,从地以知地而不思惟地,不思惟于地,不从地而思惟,即不思惟“此地是我所有,”随不喜悦地。其为云何?因'如来'如是知“喜乃苦之根本,”知“从存在而有生、而有众生之老死也。”是故,诸比丘!于此我说“如来断尽一切渴爱,由离染、由灭、由舍、由弃,而证觉无上正等正觉也。”关于水……乃至……火……乃至……涅槃,亦如是。从涅槃以知涅槃,从涅槃以知涅槃而不思惟涅槃,不思惟于涅槃,不从涅槃而思惟,即不思惟“此涅槃是我所有,”随不喜悦涅槃。其为云何?因'如来'如是知“喜乃苦之根本”知“从存在而有生,而有众生之老死。”是故,于此我说:“因如来断尽一切渴爱,由离染、由灭、由舍、由弃,而证觉无上正等正觉也。” 
  世尊如是说已,彼等比丘欢喜世尊所说,信受奉行!

第二 一切漏经

   北传 中阿一0、漏尽经(大正藏一、四三一页。)一切流摄守因经(大正藏一、八一三页。)增阿三四、六、净诸漏(大正藏二、七四0页。)本经,说灭一切漏(烦恼)之方法,这大约分为依见灭,和依知灭,依其见灭者,即舍邪见;依知灭者,此分为六种,说由防护、用、忍、避、除、修习而舍离。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住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呼诸比丘曰:“诸比丘!”彼等比丘应世尊曰:“世尊!”世尊乃言曰:“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示防护一切漏之法门。谛听!善思念之!今将说之。”愿乐欲闻!”彼等比丘应诺世尊。世尊曰:“诸比丘!我说由知、由见而有诸漏之尽。非由不知、不见也。诸比丘!以由何知、何见而为有诸漏之尽耶?曰:是由知、见有正思念耶?无正思念耶?因有不正思念,则未生之诸漏生起,已生之诸漏增长。诸比丘“因有正思念,则未生之诸漏不生,已生之诸漏被舍离。诸比丘!有漏由见而舍离、有漏由防护而舍离、有由用而舍离、有由忍耐而舍离、有由回避而舍离、有由遣除而舍离、有由修习而舍离也。
  诸比丘!如何漏由见而舍离耶?曰:世间上无闻之凡夫,不承认诸圣者,不熟知圣者之法,不以圣者之法为导,不承认诸真人,不熟知真人之法,不以真人之法为导,不理解应作意之法,不理解不应作意之法。彼不理解应作意之法,不理解不应作意之法,于不应作意之法而作意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