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通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心经通解-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解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二日讲于台北市 
目  录

一、经名解释

二、般若性质 

三、经文浅解 
 (一)实相般若
 (二)观照般若
 (三)方便般若

四、咒文音义





    任何一种有系统、有义理的文字,都是由外举决定内涵的,经典也不例外。因此当我们了解了这一部经典的标题之后,也就会了解它的旨趣了。这里我们首先要讨论:什么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一、经名解释 

    般若:查字典注音为班若或钵惹,实际上应该读成钵瑞。这种发音是不是很标准呢?也不然,因为唐朝时代“般若波罗蜜多”的读音是“巴尼亚巴拉咪达”,这个音译跟梵文的原音是相吻合的。懂得梵文的人,他不会念钵瑞,而是念“巴尼亚”。

    般若的基本含意是智慧,其所以不翻译,是因为它虽然可以翻为智慧,但跟我们通常所谓的智慧,在程度上是有差距的。我们说某人很有智慧,那仅只是指他那六尘所积的表层意识。这里的般若并不仅是指表层意识,而是指心的原态与共相。既然找不到适当的中国文字来表达,干脆就不翻译了。

    一般法会中大多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为何“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不加上“摩诃”两个字?因为摩诃般若是全称,只用般若是简称,只要提到般若,就一定是摩诃般若。摩诃般若即是大智慧,大到什么程度?它是一切世间智慧的本源和实性。世间的智慧,是否离开了般若呢?它虽然已经不是般若的原态,但却也离不开般若,因为“烦恼即菩提”,当我们感受到烦恼的时候,就证明我们有生命、有觉性(菩提)。如果是没有知觉的植物人,还会有烦恼吗?为什么不用“摩诃”,表示它是简称,而“摩诃般若”就是具称,就像我们讲电视机是television,如果只说T。V。,别人也懂。

    波罗:正确的读音是“巴拉”,是彼岸、对岸,且含有解脱的意义。

    蜜多:正确的读音是“咪达”,是到达的意思。

    我们有时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有时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这也是简称和具称。“多”字只是在强化语气。有些人不懂,平常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念多了,他以为这是一句,经名则是多心经。佛法讲求“一心”,哪里有什么多心经呢?这就不正确了。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经名的全称,意思是:透过根本的、原本的、一切智慧之母的伟大智慧,到达解脱彼岸之心要的经典。在基本上,我们对《心经》应该有两种认知:

    一、《心经》是借着伟大的智慧,到达解脱彼岸的一种心态──法的现量的描述。

    二、《心经》是指靠着这伟大的智慧,到达解脱彼岸,这一类经典的精华、心髓。

    《心经》是《大般若经》的精华、心髓,也是借着伟大智慧,到达解脱彼岸的一种心态的叙述。因此这部经在中国流传最广,时间也最长。据说,玄奘大师在取经的过程中,经历过很多的危难,就靠这部经获得精神的力量,突破险阻艰辛,才能达成伟大历史使命的。

    我们在此只讲“般若波罗蜜”,而在佛教中有六波罗蜜──六种解脱法门。六种波罗蜜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又叫“六度”,“度”即前进、到达。这六种法门,都可以使我们到达解脱的彼岸,以“六度”为总纲,发为万行,即所谓“六度万行”。

    为什么这里只说般若波罗蜜,不谈其他五种?《大智度论》讲:“五度如盲,般若作眼。”布施而没有般若波罗蜜,只能创造痴福,可以上升天堂,福报享尽,依然堕落六道,那是不究竟的。为什么这里只说般若波罗蜜?因为般若波罗蜜既是解脱的必须条件,也是解脱的足够条件。

    般若波罗蜜涵摄其余的“五度”,自然就具足了“六度”的功德。有了般若波罗蜜,再行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的时候,当下离能所、泯理事、三轮体空、不种因、不造业、直证解脱。

    如果离开般若波罗蜜,他所行的只是人天小道,只能为来世造福,而无裨于解脱道。所以般若对解脱道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返回目录

二、般若性质 

    般若,又可分三种性质:

(一) 实相般若

    就法的实性、法的实相来讲,叫“实相般若”。“实相般若”就是法的“现量”和“证量”,佛的“法身”的当体。

(二) 观照般若

    虽然在观察,但不是用分别心,不是用第六识,而是用般若。用第六识,叫做“取相分别”;用般若,则对境不起认同心,所以叫“观照”;而“观照般若”就是用般若观照实相的当体。

    古德说:“万事万物,凡夫执实谓之有,二乘分析谓之空,菩萨眼见菩提、眼见佛性。”眼见佛性,你说什么不是佛性?如果用观照,那不用分别,当体即空。所以我们可以了解:“般若不但是实相的本身,也是一种眼见佛性的观照法门。”

(三) 方便般若

    所谓“舍方便,无究竟”,说到真理的究竟处,是无法开口的。否则,有你能听,有我能说;有能知的你,有所知的法;这与不二法门岂非南辕北辙?所以谈到真正的佛法,没有你开口的余地,才一开口,早已不是真实的佛法了。但要启发人们的觉性,是需要一把钥匙的,这就是方便。例如:文字般若,文章写得称性,让人读后茅塞顿开;说法辩才无碍,使听者断惑、除疑,走向光明之道,这都是方便。语言三昧、文字三昧都是方便,乃至禅宗的擎拳、竖拂、棒喝也都是方便。

    般若大致有这三种性质、三种作用:

    “实相般若”是真理的本体,“圆证佛性”是唯佛与佛方能究竟的。

    “观照般若”是以自己的摩诃般若,来照见自己的法性。有个很好的比喻说“如珠吐光,还照珠体”,好像夜明珠一样,自己发光,照亮自己的存在。所以摩诃般若所观照的就是自己。

    “方便般若”就是逗机说教、因病与药,以种种法救种种心的善巧方便了。了解了这些,再讨论下面的经文,就感觉很亲切、很简单、很明白了。

    经,古时印度人叫“速达辣”,音译为“修多罗”。中国也有四书五经,经典就是金科玉律,是人生的轨范。而佛经则是生命解脱路径的指标,犹如气象报告的经纬度,是最直截了当、最标准、最不会使你迷失的路线,循着这个路线前进,就可以到达解脱的彼岸。

返回目录

三、经文浅解 

    下面讲经文: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就经文来说,有两种解释:

    一、是观察自在、彻底断惑、法界即我、触目菩提的大菩萨。

    二、是寻声救苦的圣观自在──观世音菩萨。

    这里虽没有明确的标示,但两种意义都有;而在此所谓“观自在菩萨”,是泛指一切自观自在、观察自在的大菩萨。

    菩萨贵行,所谓“六度万行”;离开行,就没有证,也没有菩萨。坐在那里不动,是不能到达彼岸的。践行般若波罗蜜,有深有浅,因为践行的深浅,所以从登地菩萨到十地菩萨、从等觉到妙觉,都是由践行般若波罗蜜的深浅度来分证的,并非以任何标准来规定,也无须透过人评会议。

    前面所说“观照般若”,就是不用六识,也不离六识。法相宗的修行重点是把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转为“成所作智”,把意识转成“妙观察智”。“观照般若”是要使六识消融于般若,产生观照作用;观照作用就是“大圆镜智”。

    我们经常听说“一尘不染”,什么东西一尘不染呢?不是指你的色身,色身在现在这大都市里,每一秒钟都受到可怕的污染;“一尘不染”是指你的心。“染”,就是被它黏住了、波及了、污染了。如果你只观照而不认同,它就不会污染你了。我们用分别心,就会因见取而受染:耳朵犹如录音机,一首歌听几遍,虽然没有见过歌词、曲谱,也就会唱了,因为人脑有记录惯性。耳朵对声音,如胶似漆,于是就吸收了。眼睛对形象,就像录像机一样,见过一次面就“感光”了,下次再见到,“喂!老张你好……”,留有影像嘛!听、记、想,慢慢在原本心态的表层累积成一层原无的覆盖层,这六尘就构成了心垢,逐渐掩盖、埋没了原本的自我──真实的本心。“观自在菩萨”用自觉观察,借甚深般若波罗蜜的行证,所发露的智慧解脱心态,照见了五蕴皆空──一尘不立。

    “五蕴”又叫“五阴”(色、受、想、行、识)。“蕴”就是聚集。色、受、想、行、识,愈来愈多,于是我们从生到老,脑细胞的褶子也愈来愈多。小学毕业,只装了小学教科书;国中毕业,又装了国中的教材;大学毕业,又装了不同的内容,这叫做“蕴”。接受多了、经验多了、理解多了、常识多了,这就是“为学日益”。

    如果我们用分别法,则“色、受、想、行、识”每一样都可以写一篇很长的论文,而且大有内容,大有文章。如果我们用观照,则“色、受、想、行、识”原本不存在,原本非实有,毕竟“如幻如化,空无自性”。空,很多人认为是什么都没有,是断灭,其实不然。佛教说“空”,有很多种:二乘圣人所讲的“空”是“分析空”,分来分去,分到最后什么也没有了。菩萨的“空”是“当体空、般若空”。如果用三观的尺度来看,菩萨离二边、行中道,二乘偏空,凡夫执有。

    空,有两种解释:

    一、“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因,是一种动机或最初的影响力;缘是条件。由动机和条件组合的任何事物,都是原本空无自性的,“空”就是“无自性”。全世界所有研究形而上学的都公认:真实、真理是原本如此的,只能发现,不能创造;真理也是普遍如此的,并非在中国是真理,到外国就不是了;并非你信,它就是真理;不信,它就是罪恶。

    就我们所了解,在这大宇宙中,除了条件的组合,根本就没有任何永恒的个别事物的存在。所以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条件组合的东西,都是空幻不实的因缘假合。

    “空”不是没有,而是原本如此。诸相原本不有,再加上一个“无”字,岂非多余?“空”是什么?“空”就是指没有个别的自我,没有个别的自性。“空”是什么?它是万有的原因、创造的势能、发展的余地和不息的生命。因此森罗万象,一一从“空”里来,又到“空”里去;如水泡般,来实无来,去实无去。不二法门,岂有剩义?

    二、我们一讲到“有”,就形成窒碍;说“空”,极其自然。“空”是体用一元的,“空”就是余地,有道是:“忠厚留有余地步,和平养无限天机。”家里后面有院子,就可以种种花;前面有院子,还可以摆放盆景。假如前、后都没有院子,那就毫无发展的余地了。

    心空的人,度量大。量大的人,什么事都好商量;度量狭小的人,鲁仲连来了也没有用。所以“空”就是创造、发展的势能。因为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鸢飞,如果不空,有什么用?房子不空,怎么住?杯子不空,谁买?船若不空,一下水就沉了。所以只有“空”,才能使人不沉沦。般若慧便是“空”的妙用,契合空性,摒除自我执着,才有自在逍遥的人生。

    由于“空”,才能不断地创新。宇宙中每一秒钟都有新的星球形成,每一秒钟也有许多星球殒灭。森罗万象,全显“空”的体用。而修学佛法,首先就要“心空”。“心空”就是要空去尘垢──从生到死所累积的心垢,因此才说“为学日益”,求学,天天有心得;“为道日损”,学道得丢掉很多多余的东西,天天都在减损。要把那些舍不得的嗜好、孤僻、个性、我执、法执统统丢掉,丢到一物不存,如同桶底脱落,就是大事了毕了。

    所以说:“空,永远是大宇宙不断进化、不断开展、不断创新的无限势能。”如果不空,就如同一潭死水,了无生机了。

    佛法讲“空”,不是叫我们去分析“空”,把“空”当成一种学问,而是要我们“心空”。只有扫除五蕴、六尘所积的心垢,让心空了以后,自己原本的摩诃般若才会发露、呈现。如果用六识分别,把废知识、假常识堆满一脑子,每件事物都执着,摩诃般若就会被窒息、被埋葬了。

    一生怀才不遇,被埋没了,没有关系,人生如幻,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