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八九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三

一九○ 大品第十一(134)释问经第十八

      丘,应该断除三法,修习三法,才能够成为达到适当的,可以灭除妄想之正道的行
      者。是哪三法呢?一是喜,二是忧,三是中性感觉。佛陀说:喜有二种,可以修习
      的与不可以修习的。如果喜会增长邪恶不善之法,减少善法,则应该立即断除;如
      果喜会减少邪恶不善之法,增长善法,应该具足正念正智,知道何时应修习。同理
      ,忧也是如此。佛陀说:中性感觉有二种情形,可以修习的与不可以修习的。如果
      中性感觉会增长邪恶不善之法,减少善法,应该立即断除;如果中性感觉会减少邪
      恶不善之法,增长善法,应该具足正念正智,知道何时应修习。是的,佛陀!是的
      ,善逝!是的,大师!佛陀所说的法,我已经知道了。因为听了佛陀所说的法,我
      断除了疑惑,没有犹豫。”
  58。 时,天王释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帝释天对于佛陀所说,很欢喜地接受。
  59。 复问曰:r 大仙人!一切沙门、梵志(9)同一说、一欲、一爱、一乐、一意(1228)耶?”
      帝释天又问:“佛陀!是否所有的修行人、婆罗门都教导相同的教法,守持相同的戒
      律,有相同的欲求,追求相同的目标呢?”
  60。 世尊闻已,答曰:“拘翼!一切沙门、梵志不同一说、一欲、一爱、一乐、一意也。
      ”
      佛陀回答说:“帝释天!并不是所有的修行人、婆罗门都教导相同的教法,守持相同
      的戒律,有相同的欲求,追求相同的目标。”
  61。 时,天王释复问曰:“大仙人!一切沙门、梵志以何等故,不同一说、一欲、一爱、
      一乐、一意耶?”
      帝释天又问:“佛陀!为什么不是所有的修行人、婆罗门都教导相同的教法,守持相
      同的戒律,有相同的欲求,追求相同的目标呢?”
  62。 世尊闻已,答曰;“拘翼!此世有若干种界,有无量界。彼随所知界,即彼界随其力
      ,随其方便,一向说此为真谛,余者虚妄。拘翼!是故一切沙门、梵志不同一说、
      一欲、一爱、一乐、一意耳。”
      佛陀回答说:“帝释天!这个世界包含有各种不同的界。不同的众生执取不同的界,
      由于众生强烈的执着,他便会说:只有这个才是真理,其他的都是虚妄的。帝释天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修行人、婆罗门都教导相同的教法,守持相同的戒律,有相

一九一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二

一九二 大品第十一(134)释问经第十八

      同的欲求,追求相同的目标。”
  63。 时,天王释闻已,白曰:“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此世有若干种
      界,有无量界。彼随所知界,即彼界随其力,随其方便,一向说此为真谛,余者虚
      妄。大仙人!以是故,一切沙门、梵志不同一说、一欲、一爱、一乐、一意耳。唯
      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如佛所说法,我悉知之。我断疑度惑,无
      有犹豫,闻佛所说故。”
      帝释天听了之后,说:“是的,佛陀!是的,善逝!是的,大师!这个世界包含有各
      种不同的界。不同的众生执取不同的界,由于众生强烈的执着,他便会说:只有这
      个才是真理,其他的都是虚妄的。佛陀!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修行人、婆罗门都教
      导相同的教法,守持相同的戒律,有相同的欲求,追求相同的目标。是的,佛陀!
      是的,善逝!是的,大师!佛陀所说的法,我已经知道了。因为听了佛陀所说的法
      ,我断除了疑惑,没有犹豫。”
  64。 时,天王释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帝释天对于佛陀所说,很欢喜地接受。
  65。 复问曰:“大仙人!一切沙门、梵志得至究竟,究竟白净,究竟梵行(54),究竟梵行讫(1229)
      耶?”
      帝释天又问:“佛陀!是否所有的修行人、婆罗门都依止于究竟,得到究竟安隐,是
      究竟的梵行者,圆满究竟的目标呢?”
  66。 世尊闻已,答曰:“拘翼!不必一切沙门、梵志得至究竟,究竟白净,究竟梵行,究
      竟梵行讫。”
      佛陀回答说:“帝释天!不是所有的修行人、婆罗门都依止于究竟,得到究竟安隐,
      是究竟的梵行者,圆满究竟的目标。”
  67。 时,天王释复问曰:“大仙人!以何等故,不必一切沙门、梵志得至究竟,究竟白净
      ,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讫耶?”
      帝释天又问:“佛陀!为什么不是所有的修行人、婆罗门都依止于究竟,得到究竟安
      隐,是究竟的梵行者,圆满究竟的目标呢?”
  68。 世尊闻已,答曰:“拘翼!若有沙门、梵志于无上爱尽,不正善心解脱(173)者,彼不至究
      竟,不究竟白净,不究竟梵行,不究竟梵行讫。拘翼!若有沙门、梵志于无上爱尽

一九三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三

一九四 大品第十一(134)释问经第十八

      ,正善心解脱者,彼至究竟,究竟白净,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讫。”
      佛陀回答说:“帝释天!如果修行人、婆罗门无法彻底解脱渴爱,他们就不是依止于
      究竟,得不到究竟安隐,不是究竟的梵行者,无法圆满究竟的目标。帝释天!如果
      修行人、婆罗门能够彻底解脱渴爱,他们就是依止于究竟,得到究竟安隐,是究竟
      的梵行者,圆满究竟的目标。”
  69。 时,天王释闻已,白曰:“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若有沙门、梵
      志于无上爱尽,不正善心解脱者,彼不至究竟,不究竟白净,不究竟梵行,不究竟
      梵行讫。大仙人!若有沙门、梵志,于无上爱尽,正善心解脱者,彼至究竟,究竟
      白净,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讫。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如佛所
      说法,我悉知之。我断疑度惑,无有犹豫,闻佛所说故。”
      帝释天听了之后,说:“是的,佛陀!是的,善逝!是的,大师!如果修行人、婆罗
      门无法彻底解脱渴爱,他们就不是依止于究竟,得不到究竟安隐,不是究竟的梵行
      者,无法圆满究竟的目标。佛陀!如果修行人、婆罗门能够彻底解脱渴爱,他们就
      是依止于究竟,得到究竟安隐,是究竟的梵行者,圆满究竟的目标。是的,佛陀!
      ,善逝!是的,大师!佛陀所说的法,我已经知道了。因为听了佛陀所说的法
      ,我断除了疑惑,没有犹豫。”
  70。 时,天王释闻佛所说,善受善持,白曰:“大仙人!我于长夜有疑惑刺,世尊今日而
      拔出之。所以者何?谓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故。”
      帝释天听完佛陀的话后,谨记在心,说:“佛陀!长期以来,我心中的疑惑,已经被
      佛陀拔除了。为什么呢?因为佛陀是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者。”
  71。 世尊问曰:“拘翼!汝颇忆昔时曾问余沙门、梵志如此事耶?”
      佛陀问说:“帝释天!你曾经向其他的修行人、婆罗门,问过这些问题吗?”
  72。 时,天王释答曰:“世尊!唯大仙人自当知之。大仙人!三十三天集在法堂(27),各怀愁
      戚,数数叹说:‘我等若值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者,必当往见。’大仙人!然我等
      不得值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已,便行具足五欲功德。大仙人!我等放逸,行放逸
      已,大威德天子于极妙处,即便命终。大仙人!我见大威德天子于极妙处,即命终
      时,便生极厌,身毛皆竖:‘莫令我于此处速命终!’”
      帝释天回答说:“佛陀!您是知道的。佛陀!三十三天之天众共集于法堂,常常心怀

一九五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三

一九六 大品第十一(134)释问经第十八

      忧愁地说:‘如果我们能够遇到佛陀出世,我们一定要去拜见佛陀。’佛陀!当我们
      尚未能遇到佛陀出世时,我们便享受五欲之乐。佛陀!我们是如此懈怠,具足伟大
      德行、福报的天子就在这样懈怠的情形下命终。佛陀!当我看见具足伟大德行、福
      报的天子在这样懈怠的情形下命终,心生畏惧,毛发竖立,心里想:‘千万不要让我
      这么快在此命终!’”
  73。 “大仙人!我因此厌、因此忧戚故,若见余沙门、梵志在无事处、山林树下,乐居
      高岩,寂无音声,远离,无恶,无有人民,随顺燕坐,彼乐远离,燕坐安隐,快乐
      游行。我见彼已,便谓是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即往奉见。彼不识我,而问我言
      :‘汝为是谁?’我时答彼:‘大仙人!我是天王释。大仙人!我是天王释。’彼复
      问我:‘我曾见释,亦见释种姓,以何等故名为释?以何等故为释种姓?’我便答彼
      :‘大仙人!若有来问我事者,我便随所能、随其力而答彼,是故我名为释。’彼作
      是说:‘我等若随其事以问释者,释亦随其事答我。’彼问我事,我不问彼;彼归命
      我,我不归命彼。大仙人!从彼沙门、梵志竟不得威仪法教,况复得如是问耶?”
      “佛陀!我因为心生畏惧,毛发竖立,所以当我看见有修行人、婆罗门住在偏远、
      没有人为干扰或没有危险之处,或在安静的树下、深山石洞中禅坐思惟,并且很欢
      喜安隐地住在那样的地方,我便以为是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者,并前往拜见。可
      是他们不认识我,问我说:‘你是谁?’我回答说:‘大师!我是帝释天。大师!我
      是帝释天。’他们又问我:‘我们已经见到帝释天,为什么你被称为帝释天呢?’我
      回答说:‘大师!如果有人来问我问题,我能够以我的能力回答问题,所以被称为帝
      释天。’他们又说:‘我们向帝释天提出问题,帝释天回答我们。’〔因为〕他们问
      我问题,我没有问他们问题;〔所以〕他们是我的弟子,我不是他们的弟子。佛陀
      !从这些修行人、婆罗门的身上,我连他们的教法都没有听到,何况问他们这些问
      题呢?”
  74。 时,天王释而说颂曰:
      “释往释往已,释今作是说,远离意所念,除疑诸犹豫。
      久远行于世,推求索如来,见沙门、梵志,在远离燕坐,
      谓是正尽觉,往奉敬礼事。
      云何得升进,如是我问彼,问已不能知,圣道及道迹。

一九七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三

一九八 大品第十一(134)释问经第十八

      世尊今为我,若意有所疑,所念及所思,其意之所行,
      知心隐及现,明者为我说。
      尊佛尊为师,尊无着牟尼,尊断诸结使,自度(331)众生。
      觉者第一觉,御者最上御,息者尊妙息,大仙自度度。
      故我礼⊕大雄⊙,稽首人最上,断绝诸爱刺,我礼日之亲(113)。”
      于是,帝释天说以下之偈颂:
      “今天我与天众来到此地,因为佛陀的说法,使我能远离染浊之念,去除心中
      的疑惑犹豫。
      长期以来,我来来往往寻求佛陀,看见修行人、婆罗门在偏远、没有人为干
      扰之处禅坐思惟,便以为是佛陀,而前往礼敬奉事。
      我问他们,应该如何修习才能再生至更高贵的地方,但是他们不知道什么是
      趣向圣者的正道。
      今天,佛陀知道我覆藏于心中的所思、所念、意向与疑惑,而为我说法。
      尊者佛陀是大师,是阿罗汉,断尽一切束缚烦恼,能使自己与他人得度者。
      尊者佛陀是最殊胜的觉悟者,是至高无上的调御者,是最究竟的寂静者,能
      使自己与他人得度者。
      所以我礼敬一切人中,无以伦比、断尽渴爱的大雄佛陀。”
  75。 于是,世尊问曰:“拘翼!汝颇忆昔时,得如是离,得如是欢喜(1230),谓于我得法喜耶?
      ”
      于是,佛陀便问:“帝释天!对于我所说的法,你曾经得到如此的满足,如此的欢喜
      吗?”
  76。 时,天王释答曰∶ “世尊!唯大仙人自当知之。大仙人!昔一时天及阿修罗而共斗
      战。大仙人!天及阿修罗共斗战时,我作是念:令天得胜,破阿修罗,诸天食及阿
      修罗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