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实之道--佛法修持生活上的省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如实之道--佛法修持生活上的省思-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它将每个事物化为成就的契机。
  〔节译〕
  佛陀提到十二种苦,也可以缩为三种苦,或是根本的一种苦。十二种苦是:生、老、死、哀、悲、苦、忧、绝望、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蕴)炽盛。三种苦是:一般疼痛和痛苦的苦(苦苦),无常的苦(或谓变坏逼恼之坏苦),执取五蕴的苦(或谓众缘所造、生灭迁流之行苦)。一种苦是:依缘(条件制约)的存在是苦——或者说五蕴就是苦。
  大部分说来已很清楚了,但也许我最好再将这似乎神秘难解的五蕴解释一下。这是佛法当中对一个人的分析。五蕴是:色蕴(形体),受蕴(感受),想蕴(分别),行蕴(习性的造作),和识蕴——没有一个是坚固稳定、恒久、或是由任何不变的自体组成的。我们有时会将它们说成一个心理和生理之间的互动过程。形体,显而易见的是指身体:它只是一些物质,无数不断振动的粒子团,不断地在形成和破灭的过程中;它没有知道任何东西的能力。剩下的四个:受、想、行、识——相当於心的部分,能够知道事物。五蕴是依赖其它事物而有的,而彼此也依缘而存在。五蕴在一起而创造了—个个体——一个组合的个体,就好比天空中翱翔的飞机或天鹅—般,处於内部构造不断地相互影响、作用,和对外在条件不断回应的—种状态中。
  因此,心影响著身,身影响著心。这个组合的个体依靠条件而生起,它根据条件而生长或发展,也因条件持续而持续。心的部分包括了认知(看、听、嗅……等)的作用(识蕴)、分别的作用(想蕴)、愉悦或不愉悦感受的作用(受蕴)、和贪嗔喜恶的作用(行蕴);而这些心的作用得仰赖根门(眼、耳、鼻……)、对象(尘境)、和两者(根尘)的「接触」——这三个条件具足,才会接著发生。以眼根为例:没有眼睛你看不到;没东西(对象)你也看不到;面向前方,眼睛就看(接触)不到背後。如果,你发展了觉知力,在禅修当中培养了内观的洞察力,你将会看到你的世界,你的经验的整个范围,其实就只是这「五蕴」;而「苦」则来自於你对它们的执著——来自於这个不健康的心态。
  我们的经验世界是这些「蕴」复杂的运作:心依色身而住,经由根门和对象(尘境)接触时而生起,伴随著对尘境的认知、分别、生起感受、接著习惯性的反应,来为这个经验赋予了色彩。这些过程发生之快,就好比将一些静止的画面(照片)或声音的振动快速传动所产生的结果一样,不过是一种错觉罢了。这是自我的一种错觉。
  为了明白这个事实,你必须慢下来,仔细地观察你自己。继续观察下去,你将会看出现象本身,只是不间断的一种流动,没有实质的物质存在,都只是不停地移动;而如果你试著去执著、抓取或排拒它,必然带来挫折和沮丧。观察这些念头、感受和经验的整个过程,「自我」便会开始褪去,对自我的「执著」也同时减低。心态的转换和一种跳脱的自在逐渐产生;你开始明白事物的真实特性(实相)。内观洞察力的累积便是智慧的建立。了知事物如其本然的实相,满足之心生起;你既不会想去改变它也不会贪执它——这便是一个健康的心态。
  佛陀初转法轮时所说的四圣谛,事实上是他在达到完全的觉悟之前,必须彻底了解、用功、体验和明白的。四圣谛是:苦;贪爱——苦的起因;苦的止息;和达到苦的止息的道路(方法)。佛教的治疗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对苦的回应;和包括道德生活、心的训练和智慧的—个完整方法。
  对我们而言,在心的训练当中,「禅修」是最重要的练习——这是让心宁静和澄清净化的过程。你可以想像沉没在湖底的珍贵珠宝:当狂风暴雨激起了骇浪惊涛,你完全无法往船边的湖面仔细搜寻,没有机会赞美闪亮耀眼的宝石。泥沙让湖水混浊,汹涌的波浪拍打著船身激起水花,再耀眼的宝石依然完全晦暗。但是,一旦暴风雨过去,湖面转为宁静澄澈,泥沙沉淀;毫无困难,你可以安稳地划过湖面,往两边仔细察看。现在,绚烂夺目地足以令人眼花撩乱——宝石毫无阻隔地绽放出光芒。
  同样的,混乱和波涛汹涌的心让我们原有的智慧失去光明而晦暗。当然,要在心上用功,要处理心的问题,可没像湖中珠宝这个比喻那么简单。毕竟,智慧的缺乏,助长了奔忙不息的心;使得我们没有办法静静地坐在那儿,等到心自自然然地安静下来。还好,禅修可以帮助我们——禅修的训练包含了专注和洞见(内观),或者说是宁静和清楚——二者同时作用,也彼此增上。在「森林静居」这儿,通常我给的建议是:先以慈悲观的专注来让心宁静下来;接著才是毗婆奢那(Vipassana)的练习,也就是所谓的内观禅修——这是经由念住的培养才得以发展的。
  当我们坐著禅修,会经验到痛苦的感受。它也许像针刺,或是膝盖的疼痛;也可能是不愉悦的心念或记忆。用功的方法和处理的方式,端看在你的修习中强调的是什么:要看是强调专注还是内观。这两种情况当然都可以看到痛苦,但是如果只是单纯地训练专注、让你的心宁静下来,那么你的工作就是要避免停在苦受上,藉著回到你禅修的所缘上来加大、加多专注的强度。
  练习慈悲观,以慈爱的心来看待痛苦会有所帮助;这会软化你对於痛苦的态度,并且把你带回到禅修的所缘。在专注的修习当中,痛苦对你而言形同一种阻力;你会明了这样地处理阻力(忽略它,而拉回到专注的所缘),对於你正在做的,将带来能量和让你的心更加锐利。请您务必清楚这并非一种压抑,你不要想去否认你的痛苦或者甚至想排除它,你只要以更大的强度专注在你的禅修所缘上;以这种已经形成的痛苦——藉著这种阻力来鞭策自己。
  而当你发展内观(洞见)时,则把痛苦当作念住的对象、看著它。内观的练习最重要的是发展一种专注的「觉知」;对於每一个经验都只是保持「知道」。这样的过程,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技巧)可以帮助你;而你最好能熟悉这样的修习,如果你了解了、有了兴趣,就在正确和适当的引导下练习下去。只要以这种方式看到了痛苦,它便失去了力量。有时候它会完全都不见了,如果没有,你只要觉知它只是感觉,只是感受,你放松,那么不舒服就会减轻。然後,你开始检视它,你会发现它不是「痛苦」,它不是个静止不变的「东西」,而其实是各种经验不断在改变、移动的一种连续过程,不断地流进流出。现在你是在洞见实相的路上。当你以这种方式用功,你更能平稳地面对痛苦,你从它身上学习。你的「痛苦」可以教你很多很多;你将看见它不曾刹那静止;你会明白:由於你的恐惧和不喜欢而促成了它,你甚至还抓著它不放,而且隐藏其後的那个愚痴无明的心总是希望它们(痛苦)不要那样——这种不健康的心态。突然间,这些可怕的经验正转为你的成就因缘,你一步一步地赢了。
  这就是内观(洞见)修行的美好;它利用每一个事物,为每个事物带来作用和生命,将每个事物化为成就的契机。无论什么感受、什么经验生起,你的责任就只是提起注意力观察著它。不用对它作任何事,不要在心中加上任何欲望——希望它变一变;而是要对於事物所呈现的,觉得满足,念住地看著它就好。日常生活当中也一样,要念住、保持觉知、看著它而满足。事物就是如它们所呈现的,它们不可能是其它。之前它们也许可以是,但是它们现在就不是。它们是如其本然。未来它也许会完全不同,但是此刻它就是如此,它如其本然,它很好。它就是我们此刻确实有的全部,没有别的了——在这儿,我们将发现智慧的踪迹。因此,放下有所得的心,只留下满意、知足,保持念住,明了事物的真实特性(实相),具足一个健康的心态。放下吧!愿您快乐。


 
 


 巴山诺法师(Ven。Pasanno):什么是重要的

巴山诺法师(Ven。Pasanno):什么是重要的 
 

  列德·培理(Reed Perry巴山诺法师)出生于加拿大曼尼托巴的拉巴斯(La Pas;Manitoba)。他在温尼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innipeg)念历史系。毕业后,在印度旅行了一段时间;然后从那儿去了泰国。
  一九七四年,为了得以继续待在泰国,他决定利用出家身份来达到这个延签的目的。于是他在普连毗婆奢那寺(Wat Pleng Vipassana)依若纳西立瓦塔那法师(Phra Khru Nanasirivatana)为戒师受了具足戒而成为比丘。没想到,他却开始对寺院的修道生活产生兴趣。出家的第一年,他的老师就带他去见阿姜 查;他因此请求允许留下来并接受训练。
  巴山诺法师是国际丛林寺院(Wat Pah Nanachat)最早的住众之一;出家后的第七年担任该寺的住持。在他任内,国际丛林寺院无论在规模上或是在声望上,都有相当大的进展。在泰国,巴山诺法师已成为众所皆知、受人崇敬的一位法师。
  译者按:巴山诺法师现为美国无畏山佛法道场(Abhayagiri Buddhist Monastery)的住持。 

  什么是重要的
  这篇开示译自泰语,是巴山诺法师於一九八七年九月,在曼谷附近的佛陀蒙通 Buddhamonton(Buddhamandala佛坛)以泰语所作的开示。当时正值泰皇菩弥博陛下(His Majesty King Bhumibol)六十大寿庆典前夕,而在一场作为献礼的——为期一周正式的禅修指导与修道会当中,所作的开示。
  如果在我们心中,少了实相真理的富有,
  那么当我们死了,他们一把火将我们火化了,
  我们生命的价值
  不过是我们制造的那么一点骨灰罢了。
  佛陀贡献他的教导给这个世间,目的是为了呈现一条明了实相(谛、真理)的道路——法。他一生的舍离,我们才得以亲身明了这个实相。就事实而言,这些教导仍然在我们身边;这也显示:这些教导长久以来一直为人们(包括出家在家)所善用著。然而有件事很重要,我们必须了解:亲身去思惟、体验这些教导,而让它们的真正价值得以显现——这是必须的。以这样的亲身思惟和体验,如果做得正确,我们会明白这些教导所贡献的圆满、清凉和宁静。
  身为外国人,待在泰国这儿,我发现过著这种佛教僧侣的生活相当地有益处。有时候人们到我们的寺院国际丛林寺院来参访,问我出家多久了,我告诉他们:「超过十年了。」他们总会问:「出家生活好吗?」我回答:「如果没有一点好,为什么我要花超过十年时间过这种日子?我有很多其它事可以做的,不是吗?」这是因为我「亲身」看到了自己所生活的这个方式(这条正道)——它的价值所在。
  如果对自己内心的过程没有清楚了解,我们就会创造出各种问题与麻烦。我们变得激动、烦恼、被各种情绪拖著跑。为了达到个人和全球的和平,我们必须明了这些状况:必须看清楚内心的运作习性。这便是法的作用与价值。
  思惟佛法的正道时,有件事很重要:我们必须明了绝对没有所谓的义务或胁迫这回事。这条正道,我们可以选择走或不走;关於这一点,我们有完全的自由——佛陀只是提供我们、将这条道路介绍给我们。没有个外在的审判官在检视我们,看我们走或不走。他只是指出什么会导向真正的成功、导向解脱、安祥和智慧;也指出什么会导致失败和困惑。没有任何外在的权威正在作绝对的声明: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对或错;如果我们选择不跟随,也没有人会惩罚我们。不过呢,要观察——观察在我们的心中,那个总是在那儿的、总是知道我们正在做什么的那个东西。
  因此,重要的是,我们得一起思惟看看,如何真正地利用佛陀的教导而让自己能够明白佛陀教导的真正价值。关於四圣谛和八正道,我们都已经听过很多次了。也许我们听著听著,只是将之视为当然、有这么回事罢了;我们认为它们不再那么重要了。但是,这些教导事实上却是关於「佛陀正道的核心」。佛陀四十五年的教化,他未曾改变或丢弃它们。
  上个星期在我们寺里,我因为扭伤脚踝而没办法跟大众一起经行禅修。静坐时段我和大家一起共修,接著的经行时段,我就回到自己寮房。我利用这些时间温习一些我们平日唱诵的经文。有很多次我读诵了佛陀的第一次说法——初转法轮经(the 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