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俗人一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俗人一枚- 第3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说过啊。今年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获得者不是上海的寒冷嘛,挂了七科红灯的留级生。报纸上都在报呢。这家伙,偏科偏得也太严重了。不过他在复赛的那篇《杯中窥人》的确写得不错,讽刺辛辣,有几分鲁迅的影子,除了有几分刻意的掉书袋外。”

    作为一个拥有文学梦的文学青年,王勃怎么会不知道“新概念作文大赛”?他上辈子之所以想追逐文学梦,就是受到了寒冷以及寒冷《三重门》的影响。他在大一的时候偶然捡了本《三重门》翻了翻,读完之后,觉得不过尔尔。而后马上一想:这种水准的东西都能成为年度畅销书,让寒冷登上作家富豪榜,他若是写一本更好的,更有思想性和文学性的大作,那还不爆红啊?

    结果……结果证明光有好书,哪怕是让大学的文学教授都拍手称道的好书还不行,远远不行!还需要炒作,需要一个“新概念作文大赛”作为成名的助推器!不论是最开始的寒冷“韩三”,还是后来居上,走得更远的郭今民“郭小四”,都是如此。前世的王勃,最遗憾的就是没能参加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不然,他也有可能像前两者那样成为王勃“王小五”,改变华夏新生代文坛的格局。可惜,当他明白这点的时候,已经二十好几,“垂垂老矣”,已经不符合在华夏“出名要趁早”这条金科玉律了。

    见王勃知道“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事,唐素珍便点了点头,道:“你知道就好。怎么,有没有兴趣参加今年的新概念大赛?”

    重生后的王勃从来没有想过要靠卖文赚钱或者出名,直到这两天他开始琢磨“剽窃”——哦不,应该是再创造《三体》这件事。有过上辈子的教训,王勃知道,哪怕他真能再创造出《三体》这部旷世巨著,如果不在文坛弄点影响力,搞点波澜出来,鬼晓得《三体》能不能及时发表!即使能发表,也不知道要被冷藏多少年。而他却不能等。他最缺的就是时间!

    前世,《三体》首部曲《地球往事》是2008年出版的。但是上辈子王勃对“刘电工”本人和他的《三体》关注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知道对方在2006年就把书稿交给《科幻世界》的主编姚海军了。“刘电工”自己曾在很多个场合说过,《三本》这本书,他前前后后酝酿了十年,但是将其写出来,变成文字却相当的快。他每天可以写三千字。《三体》三部曲一共九十万字,也就是说“刘电工”真正用于写作的时候,还不到一年。如果他是在2006年开始写《地球往事》的话,意味着从1995年到2005年的这十年间都未动笔。一直在用他的那颗被外星人“入侵”过的大脑一砖一瓦的构筑着“三体世界”。现在是1999年,王勃最迟需要在一两年内赶在“刘电工”动笔之前,最好在对方把“三体世界”首部曲的大致框架在头脑中想象完整之前将《三体》的首部曲发表出来。把“三体世界”彻底打上他王勃的标签。然后他才可以优哉游哉,慢工出细活的写第二部《黑暗森林》和第三部《死神永生》。

    如若不然,要是“刘电工”已经把整个“三体世界”首部曲的所有细部构思完成,甚至已经开始动笔,这时却发现市面上竟然出现了一本不论框架结构,还是故事内容,乃至包括主要人物的名字都几乎一模一样的一本书……呵呵。王勃并不想颠覆这位未来华夏科幻界的泰山北斗,领军人物的科学观和世界观,从一个虔诚的唯物主义者和科学主义者变成一个神神叨叨。疑神疑鬼的神秘主义者!

    “刘电工”发表《三体》后一朝成名天下知,在长达六年的时间内再未发表过一本有分量的作品。以前那个龟缩在山西娘子关水电站的那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写科幻文”的他开始成为各种媒体的常客,宠儿。穿梭于无数的签售会。座谈会和讨论会之间,差不多彻彻底底的变成了一个生意人。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不得不说是整个华夏科幻界的遗憾和损失。

    而要想让《三体》写出来后快速发表,借“新概念作文大赛”这个在学生中有绝大影响力的赛事的东风,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经唐素珍的提醒,王勃已经在心头下定决心要参加今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了。不过,现在的他经常爱搞点“既要当biao子,又要立牌坊”的名堂。明明心头想到不行,说出口的话却成了:

    “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呃。唐老师,我……恐怕不太够格吧?”

    “怎么不够格?别小瞧自己!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哈!”唐素珍有些意外的看了王勃一眼,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说,“对了,你这段时间写的文章有很大的长进,变得让我都有些不认识了。我一直奇怪,你是如何做到的。你是不是在暑假读了大量的书?”

    “嗯,那个……是的!今年的整个暑假,我都差不多泡在图书馆看小说。白天看,晚上看,没日没夜的看。古今中外的名著,各种散文,杂文看了好几十本。然后,我便感觉自己像脱胎换骨了一样。唐老师,别说你不认识我,有时候我连我自己都不太认识了,呵呵。”王勃呵呵一笑,信口雌黄的道。

    “难怪不讲!”唐素珍了然的点了点头,而后又说,“今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报名时间从5月10号就开始了,到11月的25号截止。今天是11月16号,没有几天了。你要参加的话这两天之内就尽快写一篇不超过5000字的文章寄到《萌芽》杂志社。我看你这学期写的周记里面就有不少的好文章,你可以选一篇精彩的,修修改改。还有,寄的时候最好寄挂号信,寄平信的话万一耽误了截稿日期就那就又要等一年了,不划算。对了,这是我从《萌芽》杂志给你减下来的报名表,你仔细填一下,到时候和你的文章一起寄过去。”说着,唐素珍拉开办公桌的抽屉,将一份报名表样的东西递给了王勃。

    “谢谢唐老师。我要是得奖了,我一定请你喝酒……呃,请你吃饭。”王勃见唐素珍连报名表都给他准备好了,赶忙道谢。他请人喝酒请习惯了,出了口之后,才感觉不妥,于是又急忙改口。

    唐素珍笑着白了王勃一眼,而后点了点头,开心的说:“行,那老师就祝你马到成功,一举夺魁好了。”

    走出教师办公室后,王勃没有立刻回教室,而是来到空中走廊,面朝东北方,对那位远隔千里的“刘电工”在心头默默的“致歉”:

    “大刘,《三体》绝不是你这颗外星人头脑的顶峰!没了《三体》,你一定可以创造出另外一部天马行空,想象力奇绝的科幻大作!《三体》你就别费脑子再想了,交给俺好了。俺绝不辱没它!定会让其获得比前世更加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力,更加灿烂和光辉的荣耀!”

    ———————————————————————————————

    十分感谢“隔壁王二爷”兄弟1888起点币的厚赏!

    感谢被遗忘的眼神,万州烤鱼,晒太阳的鱼321,生死看淡不服就gan,大黑点子,涛的飘时代,苏州悟道,point119,魔法门wog,落日邪陽,王大锤丶yiku,許我滿城永寂,见酒拎壶冲,清风烟雨遥,大叔369369,0o会上树的猪,痴心男子,开心大大土豆,鹏一,昨天去年,苏小执的故事,烦死人了,等待新的轮回,立冬有夏25位兄弟姐妹的慨慷解囊!

    谢谢所有订阅,投推荐票和投月票的朋友!

    你们一点一滴的支持,是瞎子坚持下去的无限动力……(未完待续。)

427,敲门砖

    月初,求月票,求推荐票,求看dao版的正版订阅吧……

    ————————————————————————————————

    王勃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将“新概念作文大赛”初赛的文章写了出来,其实也不叫完全写了出来,就像唐素珍提醒他的那样,他直接在自己的周记本中找了篇,然后添枝加叶,自由发挥,将原来一千多字的小文变成了一篇近五千字的长文。

    这篇文章的题目,叫《谈革。命》,对头,就是前世2012年寒冷在自己博客中发表的那三篇在文化界甚至学术界引起了好一番争论、嘴仗和笔仗的三篇《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中的第一篇!王勃为什么要选这一篇呢?有句话叫做“语不惊人死不休”,他要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中引起波澜,造成轰动,进而得奖,为他后面的旷世巨著《三体》造势,铺路,那种“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娘娘腔文章不行,他需要发聋振聩!让人读者,尤其是评审老师眼睛一亮,耳目一新的东西,只有不走寻常路!选来选去,只有后世他看过的在网上和现实舆论中引起巨大讨论和热议的“韩三篇”了。

    总体说来,王勃上辈子比较欣赏的同龄人很少,但寒冷这个独立独行,挂了七科红灯,大学门都没进去,但身上却有着作家。知名赛车手,商业导演等诸多头衔的家伙却要算一个。寒冷博客上的文章,他都有关注并拜读。其中的不少文章。读起来也够畅快和过瘾,比如他的“韩三篇”。寒冷文章中的不少观点,王勃个人不一定完全赞同,但是他佩服对方在绝大部分中国文人要么不发声,当哑巴,要么阿谀奉承,当御用文人。唱赞歌拍马屁时,那种敢说真话,敢当刺头。敢对一些社会敏感问题进行揭露、讽刺的胆量和勇气!

    最后,对方所写的一些杂文的文笔真的不赖!颇有点鲁迅和李敖的遗风。

    “韩三,不好意思了。俺要在文坛出名,要为俺的《三体》造势。需要一块敲门砖。只有借你的《韩三篇》一用了。不过,以后等俺在文坛出了大名,俺一定会粉你的。你以后拍的那啥《后会无期》,尽管很烂,俺也会去电影院正版支持的。”

    既向山西娘子关的“刘电工”道歉后,王勃又在心头默默的面朝东方,朝魔都的那位此时大概正在埋头修改《三重门》的寒冷说了句sorry。

    文章写好之后,王勃又用新的稿子工工整整的誊写了一遍。然后第一时间去邮局寄了个挂号信。寄了之后,心头便开始祈祷。祈祷他这个“假狂生”写出的“真狂文”,能够在数千份稿件中脱颖而出,一鸣惊人!

    接下来的几天,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王勃便贡献给了他的“三体世界”。他开始在笔记本上列写大纲。大纲完成后又写细纲,包括《三体》三部曲中所有的主要人物,涉及到的科学理论,点子,各种伏笔,**,转折,乃至前世那些在网络上耳熟能详,他现在都能记住的关键名词,“智子”,“水滴”,“人体计算机”,“用文火”“面壁者”,“破壁人”,“二向箔”,“四维空间”,……想到什么记什么,越多越好,越细越妙。他像一只辛勤的工蜂,又如一只不知疲倦的蚂蚁,一点一滴,一匹砖一片瓦的构筑着心中那个叫“三体”的世界。由于王勃的精神太过集中,思维也太过专注,以至于好几次上课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全神贯注,埋头奋笔疾书的他一直都无动于衷,充耳未闻,让讲台上的老师尴尬不已,有些下不了台。但对于他这个全校的知名人物,两次重要考试的第一名获得者,又不好说他什么,更“不敢”讽刺。久而久之,一般的老师也就让他“任我行”,懒得管他了。

    如此过了约莫一周,整个“三体世界”的框架就被王勃大体的搭建完成。他随时可以正式动笔行文了。

    不过,出于慎重,也是出于练笔,试水的考虑,王勃一开始并未直接写《三体》,他打算先写一个短篇投给《科幻世界》,试探一下反应。毕竟,前世的王勃写过几十万字的传统纯文学,更是写过两三百万字的网络文学,但是科幻文,而且是那种正儿八经的硬科幻却从来未有涉足过。虽然在过去的一个星期当中,对于由他自己来写《三体》而让“刘电工”无《三体》可写,他一直信心满满,拥有超越“刘电工”的豪情壮志,但是真事到临头,从没写过科幻文的他还是颇有些心虚。上辈子,喜欢天文,爱探索宇宙,进而对硬科幻这个题材的小说一直十分偏爱的他尽管通读过“刘电工”所有的短篇,中篇和长篇,不少优秀的篇章更是品读鉴赏过多次,然而毕竟只是读过,他的眼睛也不是照相机,也没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看一本书是一回事,将一本书原封不动的默写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况且,王勃内心的骄傲让他不仅仅只是想做台“复印机”。他要的是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超越和提升,将《三体》水准提升到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至高境界。在构筑“三体世界”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