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工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军工帝国- 第2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就不一样了,皇上和皇后的孩子那可是她们的亲孙,想怎么带怎么带,想带多久带多久,多么令人期待啊!

    所以,秦明月一回到坤宁宫,两宫皇太后立马就搬过来了,百般呵护,千般宠爱,连朱慈炅都被赶到了一边。

    忙你的国事去,生小孩的事情你懂什么!

    实在无聊了就住到后宫去,多给我们生几个小孙孙出来!

    好吧,这两位都是母后,惹不起,朱慈炅只能交出皇后的照顾权,华丽的败退了。

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属冶炼

    被两宫皇太后赶出坤宁宫后,朱慈炅终于从即将初次当爹的狂喜状态中回过神来,对于两宫皇太后给出的两个建议,忙国事还是住后宫,这个其实不用选择,两者并不矛盾,白天忙国事,晚上还不得住后宫,坤宁宫又不让他住了。

    这个国事倒先不忙,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研制精密机床,但是系统给出的知识太庞大太复杂了,已经远超出了这一时期的技术水平,如果一点点去跟人解释,估计几年甚至几十年都讲不完,想做出精密机床更是遥遥无期。

    朱慈炅考虑了很久,感觉只有将所有的知识分类,教给专业人才去研究,然后由自己根据各类知识的研究进度,将之凑在一起,才有可能在短期内制造出精密机床的雏形,至于这个雏形离后世普通机床有多大的差距,那就要看现在的技术水平和各类人才的接受能力了。

    这个类怎么分呢?其实机床的结构要说复杂也并不复杂,无外乎一个动力源,一个传输动力的机构和最后加工执行作业的金属切削刀具。

    就按机床的结构,将所有知识分成三类,这应该是最简单也是最合适的分类方法了,如果硬要按学科去分,那就不是研发机床了,而是建立一个科学体系,难度之高,在这个时代想都不要去想。

    第一个,动力源,这个并不复杂,以前用的是蒸汽动力活塞,现在要改成用电驱动的电机,这个电已经有了,专业人才也有了,就是徐孚远和夏允彝,至于电机,就交给他们两个去研发吧,难度应该不是很大。

    第二个,传动装置,这个也不复杂,以前用的是齿轮传动,现在要改成减速机,减速机说白了就是齿轮箱,只是将特定的齿轮封装在一起罢了,这只是个结构上的问题,技术上并没有什么难度,交给王徵去做,应该很快就能做出来。

    第三个,金属切削刀具,这个难度就大了,以前用的是高碳钢,现在要改成工具钢,这个工具钢可是一种合金钢,涉及到锰、硅、铬、钒、钨、钴、钼等元素的提纯,在这个时代可以做到吗?朱慈炅心里还真没底。

    但是,这个合金技术又不得不去攻克,因为前面两项也跟合金有关,比如说电机中必须要用到的硅钢片就是一种合金,又比如齿轮箱中的齿轮最好也用加入了铬、钨等元素的合金做,可以增强硬度,增加耐用性。

    看样子,这精密机床的成败,或者说精密机床到底能做成什么水平,最终还是由这个合金冶炼所决定的,必须先搞清楚,现在的大明合金冶炼到了什么水平,有没有元素提纯这个概念,才能着手其他方面的研究。

    要说这方面的行家,那非宋应星莫属,朱慈炅立刻下旨,令宋应星进宫面圣。

    宋应星接到诏令以后,是颇为惊奇的,貌似好像听说自从皇后有喜之后,皇上都快高兴的疯了,什么事都不管,只管一心陪着皇后,这会儿怎么突然又招他入宫见驾呢?

    当然,惊奇归惊奇,并不代表他不想去,接到诏令他立马丢下所有事情,匆匆赶往皇宫。

    宋应星可是朱慈炅亲信中的亲信,两人见面自然没有那种君臣间的疏离感,一番君臣见礼之后,宋应星甚至还不忘恭贺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皇后有喜,天下之福啊!“

    朱慈炅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他一同在会议桌旁坐下来,这才感慨道:”朕也是一时高兴过了头,差点连国事都忘了,还好两位母后提醒,朕才幡然醒悟,国事为重,国事为重啊。“

    宋应星却是罕有的辩驳道:”皇上,请恕微臣斗胆了,皇后有喜,那也是国之大事啊,皇上如此关心也是正常的。“

    朱慈炅含笑摇头道:”好了,好了,不说这个了,朕这次找你来可有重要的事情相询。“

    宋应星立马脸色一正,拱手道:”请皇上垂询。“

    朱慈炅想了想,满怀希冀的问道:”长庚,你可知除金银铜铁外,还有其他类似属金的东西?“

    这个问题简直掉宋应星饭碗里了,他不加思索的道:”回皇上,微臣知道,大地生五金以利用天下与后世,这金属性的东西主要有五种,一曰黄金,二曰银,三曰铜,四曰铁,五曰锡,又有铅、倭铅等辅之,其种类不胜枚举!“

    我靠,他竟然锡和铅都知道,还知道有其他金属元素,不过这倭铅又是什么东西,朱慈炅反而不知道了,他好奇的问道:”倭铅又是何物?“

    宋应星毫不奇怪的解释道:”倭铅古书本无之,乃近世所立名色,皇上没听说过那也是正常的,这倭铅主要是用来制黄铜的。这世间用的铜,开采后经过熔炼得来的只有红铜一种。但是如果加入炉甘石或倭铅共同熔炼,就会转变成黄铜;如果加入砒霜等药物,可以炼成白铜;加入明矾和硝石等药物可炼成青铜;加入锡的得响铜;加入倭铅的得铸铜。“

    这下朱慈炅明白了,搞了半天倭铅就是锌啊,为什么用倭字呢,难道这东西是从东瀛传过来的?不大可能啊,东瀛这会儿落后的要死,怎么可能在冶炼技术上比大明还先进,他好奇的问道:”此物为何叫倭铅呢?难道是从倭寇那里得来的?“

    宋应星闻言,面露古怪,尴尬的摇头道:”呃,皇上,这个倭并非倭寇之倭,而是猛烈的意思,由于此物很像铅而又比铅的性质更猛烈,所以把它叫做倭铅。“

    朱慈炅嫩脸一红,这倭字竟然还有其他意思,他倒是孤陋寡闻了,不过听宋应星这口气,难道这个时代已经知道怎么提炼锌了?他又好奇的问道:”那这倭铅从何而来?“

    宋应星详细的解释道:”这倭铅是由炉甘石熬炼而成的,每次将十斤炉甘石装进一个泥罐里,在泥罐外面涂上泥封固,再将表面碾光滑,让它渐渐风干。千万不要用火烤,以防泥罐拆裂。然后用煤饼一层层地把装炉甘石的罐垫起来,在下面铺柴引火烧红,最终泥罐里的炉甘石就能熔成一团了。等到泥罐冷却以后,将罐子打烂后取出来的就是倭铅了。“

    靠,古代版的真空加热还原法!

    这个都会,看样子这个金属冶炼和金属提纯在这个时代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了,要发展起来并不是很难。

第十五卷 第八章 钻研技术

    金属冶炼和金属提纯在这个时代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就好办了,朱慈炅还生怕他说出来的东西宋应星听不懂呢,现在看来,大部分知识宋应星应该都听的懂。

    不过金属的提纯可不止加热还原这一种方法,还有很多都需要加入酸碱助剂才能还原出来,不知道这个时代有没有酸碱助剂这种东西呢?

    朱慈炅想了想,继续问道:”长庚,你可曾听说过有一些水一样的东西可以溶解金属性的东西?“

    这个宋应星还真知道,他不假思索的道:”这个微臣曾听说过,有一种叫绿矾油的东西,初时跟水一样没有任何颜色,但是如果将铜末丢进去,铜末会迅速溶解,而绿矾油则会变成蓝绿色。“

    晕倒,这绿矾油不会就是硫酸吧!

    朱慈炅立马追问道:”你可知绿矾油的制法?“

    宋应星点头道:”唐时的炼丹家孤刚子在其所著《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九中就记载着“炼石胆取精华法”,这个微臣是看过的。“

    这个宋应星,光看些这杂书,难怪他科举屡试不第,最后也只是个举人,不过这种人才好啊,要的就是这种人才。

    朱慈炅兴奋的追问道:”那你做过绿矾油吗?“

    没想到,宋应星却是羞愧的道:”皇上请恕罪,微臣听闻这绿矾油不但能溶金铁,连血肉都能溶,所以不敢尝试,未曾做过。“

    那肯定就是硫酸无疑了,朱慈炅点头安慰道:”恩,小心无大错,如果以后需要试制这种腐蚀性的水剂须得带上橡胶手套之类的防护物,这样就不会伤及自身了。而且为了观测方便,最好用透明的玻璃瓶或者玻璃管来做容器。“

    宋应星闻言,眼冒精光,频频点头,那模样,好像恨不得马上就试试。”

    朱慈炅见宋应星这副模样,知道这货钻研的劲头又上来了,他干脆直接问道:”长庚,你最近几个月抽的出时间吗?“

    宋应星想了想,小心的问道:”不知皇上所说的时间是多少时间?“

    朱慈炅微笑道:”自然是越多越好。“

    宋应星又想了想,直接咬牙道:”皇上,请恕微臣斗胆,您也知道微臣这功名,现在的职位已经到头了,官场实在不适合微臣,不如微臣卸了这职位,专心来为皇上研制东西。“

    朱慈炅闻言,颇有些惭愧的道:”长庚,这个,朕虽然是皇上,有些规矩还是要讲的,你为朕,为大明做出了诸多巨大的贡献,这职位却一直停留在原地,实在是,唉。“

    宋应星闻言慌忙解释道:”皇上,微臣不是这个意思,微臣内心里其实还是对技术上的东西比较感兴趣,这当官,微臣真的兴趣不大,反正工部有不少干吏足以胜任微臣的职位,微臣带的学生也都起来了,就算微臣现在撒手也不会有一点问题,所以微臣想丢下一切俗事,专心钻研技术,还望皇上成全。“

    朱慈炅闻言,皱眉沉思起来,宋应星对大明做出的贡献简直太巨大了,绝对不能委屈了他,这合金技术又必须有专人来研究试制,怎么才能既让他专心钻研,又得到应有的尊重呢?

    给他挂个闲职吗?这个貌似有点不妥,随着大明的急速扩张,到处都要人,到处都需要官员,现在朝廷上下,各部衙门挂闲职的基本上已经绝迹了,除非是那种酒囊饭袋,实在一无是处才谋不到实职的官位,现在给他挂个闲职,这不寒碜他吗!

    想来想去,最后朱慈炅脑海里冒出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给大明各学院设立院长一职,最初是正五品衔,地位等同于各部郎中,按照个人贡献还可以再往上升,以此来鼓励大家钻研技术,做学问!

    想到就去做,以他现在的威望,谁敢跳出来反对,于是他亲切的拍着宋应星的肩膀道:”长庚,那就先委屈你当一下大明理工学院的院长,也是正五品衔,俸禄翻倍,其他事情不用管,只管研究冶金技术,朕再给你十个副手的名额,都授正七品衔,协助你研究,至于人选,你自己去挑,只要你看上的,有没有功名都行!“

    宋应星闻言,激动的道:”多谢皇上恩典。“

    朱慈炅点了点头,指着旁边的书桌道:”恩,去取纸笔来,朕跟你说说到底要研究什么东西。“

    宋应星闻言,迫不及待的蹿到书桌跟前,飞快的取了笔墨纸砚,摆到会议桌上,刷刷几下将墨磨好,提起笔静候起来。

    朱慈炅整理了一下思路,缓缓的道:”朕想让你研制的是一种名为工具钢的合金,所谓合金就是将几种不同的金属按一定比例融合在一起,像青铜,就是铜和倭铅的合金,这种工具钢合金,强度远超高碳钢,是制作各种机床刀具的上好材料,但是,其融合的金属却是古书中都没有记载的,需要一样一样去试制,这些金属分别是锰、铬、钒、钨、钴、钼。“

    朱慈炅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桌子上比划,将这些字一一比划给宋应星看。

    如果说现在朱慈炅想将那种金属先提纯出来,那非钨莫属,因为里面钨丝,外面玻璃,就是电灯泡啊,现在电、电线、玻璃都有了,就缺钨丝了,就算工具钢一时半会儿做不出来,能把灯泡做出来那也是了不起的进步啊!

    朱慈炅想了想,继续道:”第一个,你先把钨想办法提炼出来,钨是一种钢灰色或银白色的金属,主要是从黑钨矿和白钨矿中提炼出来的,在大明的湖广一带有大量的白钨矿,白钨矿颜色为灰白色,也有黄褐、绿和淡红色等,带油脂光泽,一般呈双锥状的八面体或板状晶体,晶面有时可见斜条纹,也有的晶体呈皮壳状、肾状、粒状和致密块状。“

    为了加快进度,朱慈炅也懒得打哑谜了,直接将钨矿的所有外形属性和产地一股脑全倒了出来,然后,他又继续道:”这钨的冶炼方法主要有苏打烧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