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工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军工帝国-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崇正二年(公元1629年)八月,辽东巡抚袁崇焕上书:辽东后金军大部兵马集结西去,恐有绕道蒙古偷袭京师之嫌。

    朱慈炅自然不会和崇祯皇帝一样不信这个邪,三千营的斥候也传来消息,蒙古喀喇沁部已经开始集结兵马,有南下叩关之势,种种迹象表明,皇太极还是和史书所载的一样,忍不住要来偷袭京城了,这一战在所难免!

    他立即派出快马传旨,令各镇总兵速速赶来京城,他要召开御前会议。

    。。。。。。。。。。。。

    八月十五日辰时,崇正皇帝朱慈炅召集相关人员在乾清宫正殿议事,商讨京城防务。

    参与议事的官员有:

    太傅、中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内阁首辅领蓟辽督师孙承宗;

    京营提督秦良玉;

    辽东经略袁可立;

    五军都督府左都督、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

    都察院右都御史、兵部左侍郎领辽东巡抚袁崇焕;

    兵部右侍郎领蓟州巡抚孙元化;

    辽东总兵祖大寿;

    山海关总兵赵率教;

    蓟州总兵何可纲;

    昌平总兵尤世威;

    宣府总兵侯世禄;

    大同总兵满桂;

    其实朱慈炅和孙承宗早就商议妥当了,说是叫他们来商议其实就是让他们来听候调遣的,孙承宗直接将京城至遵化沿线的大小城池划分成一个个防区,各镇总兵派多少兵马倒哪个城池驻守,怎样协防,他都做了详细的安排,众将只要依计行事就可以了。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当然不是双方齐集兵马大干一场就完事了,还有牵扯到很多方面。孙承宗安排完各地的兵马,朱慈炅又开始安排其他方面的事宜。

    首先是坚壁清野,这个坚壁倒还好说,防御敌人攻城自然是要把城墙修坚固一点,多准备些防守器材。但这清野又是为了什么呢,打仗就打仗,为什么还要把城外给清理干净呢?

    原来,后金骑兵有个很不好的习惯,那就是他们不光爱打仗,还爱劫掠,或者说他们打仗的目的就是为了劫掠,每次大战他们所过之处都会被劫掠一空,不管是平民、牲口还是粮食、钱财,甚至是衣物,只要能抢的他们都要抢光。

    朱慈炅自然是不想让他们得逞,所以他令锦衣卫安排人手自京城到遵化沿线四处张贴告示,令城外所有平民,有关系能进城的就躲进城里,进不了城的全部迁往京城以南的天津卫附近。那里本来就有卫所,而且朱慈炅还准备把各地自动来勤王的军队集结在那里,并安排锦衣卫沿路埋设地雷,相信只要皇太极不是抽风了,就不会跑几百里路去人工排雷。

    最后就是安排防守反击了,有句俗话叫做来而不往非礼也,皇太极这么肆无忌惮的来偷袭京师,朱慈炅自然是要给他点教训。你来偷袭京城我就偷袭辽东,他令袁可立回去准备,一旦后金主力抵达京城,辽东便开始反击,不求把辽东全境都收复了,只要在皇太极回去救援之前把广宁拿下来那就是胜利。

    听说后金已经开始学习汉文了,他要让皇太极好好的温习一下,什么叫偷鸡不成蚀把米。

第二卷 第二十二章 战遵化上

    御前会议结束后,各镇总兵没有在京城作任何停留,纷纷赶回自己的驻地。八月底各路大军开始按计划调动,至九月初,各城守军基本到位,开始修葺城墙,加固城防。手雷也由锦衣卫押送到各个城池,基本上是人手一枚。

    这手雷使用起来倒是简单,拔掉保险销往敌人密集的地方扔就行了,不需要专业的训练,效果却比弓箭要好的多,无需瞄准,不用费劲,只要敌人敢靠近,保管叫他变成刺猬。

    ‘坚壁’的进程很快,到九月中旬就全部结束了,京城到遵化一线所有城池都严阵以待,只等后金前来‘偷袭’。

    这‘清野’的进程却是奇慢无比,或者说压根就没有什么效果。为什么呢?难道大明的农民都不怕死吗?

    当然不是,主要是那些地主舍不得他们的地,谁知道这仗要打多久,这万一要打个几年,这地不得荒废几年,那得损失多少钱啊。再说了他们也不大相信后金骑兵有那么无聊,会跑到乡下来劫掠,所以大多数地主都不肯走,别说是去天津卫了,就近的县城他们都不愿意去。

    这地主不愿意走,农民也不愿意走了,地都没得种了他们吃什么?

    弄的朱慈炅没法,只有把皇家设在天津的跑马场啊、狩猎场啊什么的全开放了,反正他没时间也没这个心思去玩。一人五亩,都去种去吧,第一年的地租都给免了,种出来都是你们自己的。

    就这样还是没有多少人愿意背井离乡,最后十多个县城将近一百万农民迁移到天津卫的都不到二十万!

    朱慈炅没辙了,想救他们都救不了,他们只有自求多福了,运气好点的或许能逃过一劫,运气不好的真是连人带牲口都会被抢走。

    。。。。。。。。。。。。

    苍茫的蒙古草原上,一万余骑穿着黄色软甲的女真骑兵正策马狂奔,轰隆的马蹄声震耳欲聋,狰狞的斩马刀寒光闪闪。

    他们的正前方是一个巨大的营地,数不清的蒙古包连绵数十里,这是这次出征大明的聚集地,满人部落和漠南蒙古部落有一大半都集结在这里,等候皇太极前来。

    集结的地方终于到了,皇太极右手一抬,将金黄的皮鞭高高举起,他后面的旗卫跟着举起了右手,而后所有人如波浪般的举起右手,一万多骑开始慢慢减速,最后停在离大营不到一里处。

    皇太极勒住战马,透过迎接他的满蒙王公贵族望向仿佛连绵到天边的巨大营地,心里不由升起万丈豪情。自从击败科尔沁部以后,他就是这片草原上的主宰了,现在,他要带着草原上的健儿向南进发,去占领中原的花花世界,去享受江南的明媚春光,去主宰整个天下!

    。。。。。。。。。。。。

    崇正二年十月初二,皇太极率领十万大军从蒙古喀喇沁部出发,越过破败不堪的长城,翻过连绵不绝的燕山,来到遵化和三屯营中间的山谷中,隐没在官道两边的树林里,不走了!

    他这是要组织一次浩大的燕山秋游吗?当然不是,他在等,等大明山海关的援军!

    他在经过长城的时候故意挖开了好几个缺口,并在缺口附近停留了一天,然后一直往遵化方向急赶了半天,这才折返到这个山谷里。

    他就是要让大明误以为他会直扑遵化,遵化守备松弛他是知道的,年前他曾拌成蒙古行商亲自去查探过,那破败的城墙还有那懒散的守卫,他根本不放在眼里。而且他还在遵化城里安排了内应,只要他大军抵达,便会在城里制造混乱,到时候他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轻松占领遵化。

    他之所以要制造直扑遵化的假象,就是要让大明的皇帝着急,过了遵化可就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了,到时候岂不是任他女真骑兵驰骋!大明皇帝肯定会匆匆的派人来支援遵化,而离遵化最近的就是辽东的山海卫了,大明能与他女真骑兵正面对阵的也就辽东的广宁铁骑,他要在这里设伏,一举歼灭关宁铁骑,然后他就可以大摇大摆的在大明京师四处劫掠了,再没有谁能追上他的铁骑,也再没有谁能阻挡他的脚步,他可以在大明的土地上为所欲为,而大明的皇帝只能躲在京城里瑟瑟发抖!

    他的算盘打的是好,这招围点打援用的也很不错,崇祯那会儿就上了他的恶当,山海关总兵率四千关宁铁骑火急火燎的赶往遵化支援,却在这里被他包了饺子,最后全军覆灭!

    但现在是崇正而不是崇祯,朱慈炅早就安排好了一切,他注定了只有在这里傻等!

    傻等了四天之后皇太极感觉不对劲了,这里离山海关就两百多里地,关宁铁骑就算是走路也该走到了!他恼怒的往地上吐了口唾沫,然后率兵直扑遵化,这回可不是假扑,而是真扑,第二天凌晨十万大军就抵达了遵化城外。

    皇太极按约定在城北一处高山上燃起了篝火,不久遵化城内也燃起了点点火光,那些可不是篝火,而是有人在放火烧房子!

    不过城中并没有皇太极想象中的混乱,不到一刻钟火就全部被扑灭了,放火的人也一个不拉全被逮住了。

    此时,遵化城的巡抚衙门内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城卫打扮的千户创进巡抚衙门,直奔后院而去。还未靠近后院,黑暗中突然窜出来一队锦衣卫,“铮铮铮”他们迅速拔出绣春刀,将来人围住,带队的小旗大喝一声:“什么人,敢跑这里来撒野?”

    那千户吓的一哆嗦,焦急的道:“我是守城的千户啊,城内突然有人四处放火,我是来禀报督师大人和巡抚大人的。”

    孙承宗已经年近七十了,一般都睡的不是很沉,其实脚步声刚响起的时候他就被惊醒了,这会儿他已经披着外套走出来了。

    他刚走到门外,又有一队锦衣卫从暗处窜出来,迅速拔出绣春刀,围在他四周,小心的戒备着,带队的小旗担心的道:“督师大人,小心刺客。”

    孙承宗轻轻将他拨到一边,淡定的道:“放心,不是刺客,他真是守城的千户。”

    那千户闻言,立马跪到地上,激动的道:“督师大人,您还记得我啊。”

    孙承宗右手虚抬,亲切的道:“起来吧,你刚说有人在城内放火,多少人啊,在哪儿放火?”

    那千户这才记起自己是来报信的,赶紧爬起来拱手道:“启禀督师大人,约有一百人,在城内的东北角和西北角放火。”

    孙承宗闻言想了想,又问道:“城外可有什么异常?”

    那千户又拱手回道:“城外倒是没什么动静,只有城北的一座高山上有人燃起了篝火,不知是不是早起的猎户。”

    这时孙元化也披着外套跑过来了,他闻言疑惑的问道:“太傅,您怎么看?”

    孙承宗撇撇嘴,不屑的道:“雕虫小技而已,肯定是后金大军来了,就在城北呢。”

    他的话刚落音,遵化城内的提刑官也跑来了,他跪到地上朗声道:“启禀督师大人,那些奸细招了,他们是金军的内应,准备放火之后趁乱打开北门。”

    孙承宗闻言点了点头,追问道:“暗号是什么?”

    那提刑官回道:“暗号是打开北门的人将十数个火把丢在官道两侧。”

    孙承宗闻言挥了挥手道:“嗯,辛苦了,下去吧。”

    说罢,他抬头望向天际,陷入沉思之中。

    过了大约一盏茶时间,他眼中历芒一闪,朗声道:“传令。。。。。。。”

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战遵化下

    此时,遵化城北三里外的密林里,十万后金大军牵着站马静静的等候着,皇太极拿着望远镜紧盯着北门方向,一言不发。

    终于,北门打开了,约一百来个平民装扮的壮汉迅速站到城门两侧,其中有十来个人将手中的火把丢在了北门前的官道两侧。

    皇太极见此情景,板了一天的脸终于松弛下来,他正要翻身上马,却突然想起了什么,又举起望远镜仔细看了一下。

    好像有点不对啊,这城墙上怎么一处破损都没有了?

    他沉思了一会儿,对身后的二贝勒塔拜道:“二哥,你领镶黄旗冲进去。”

    塔拜闻言,惊喜莫名,他可以说是这些贝勒里面最没用的一个了,其他贝勒都独领大军,风光无比,只有他一无是处,成天只能跟在八弟皇太极后面捡点小便宜,从未独领大军去痛快劫掠过一番。

    这次八弟竟然让他先上,这可是汉人的城池,里面不知道有多少财物,先拔头筹的肯定能赚个盆满钵满,他怎能不激动!我的,全是我的,金子,银子,美女,牲口,全是我的!

    皇太极的话刚落音,他便嚎叫道:“镶黄旗听令,全体上马,跟我冲!”

    嚎完,他立刻翻身上马,径直冲了出去,后面镶黄旗一万人马也纷纷上马,跟着他向遵化城冲去。

    皇太极在后面满脸黑线,这是偷袭,偷袭你懂不?有你这么冲的吗?好歹叫他们先把马蹄裹上啊!

    他正要抬手把塔拜喊回来,但想了一想,又把手放下了,这二哥是二了点,但这次却二的正好啊,如果有埋伏,偷偷摸摸冲上去和明目张胆的冲上去有什么区别?如果没埋伏,这样冲上去最多多费点手脚而已。遵化城里那些老爷兵他还真不放在眼里,城门都打开了,他不信这遵化还拿不下来。

    塔拜这个兴奋啊,手跟抽了疯一样的拍打着马臀,口里还胡乱的嚎叫着,跟个吃了兴奋剂的精神病患者一样。

    镶黄旗的精锐也被他影响,跟着嚎叫起来,这一万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