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工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军工帝国- 第3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单派一路,还是两路并进呢?

    这个问题其实不用多想,两路并进的效果肯定要比单派一路的好,因为沙俄驻军的总数不会变的,一路大军要面对五十万敌人,还有点危险,派两路的话沙俄就必须分兵,危险性相对来说就小的多了。

    想到这里,朱慈炅双手往地图上一按,蹭的一下站起来,朗声道:”曹化淳。“

    曹化淳还是一如既往的守护在门口,他闻声立马躬身疾步走进去,拱手道:”微臣在。“

    朱慈炅接着朗声道:”准备发电报,你拿纸记一下。“

    曹化淳闻言,立刻飞快的准备起笔墨纸砚,他几乎每天都要写圣旨或者记电文,准备起来自然是轻车熟路,很快,他便提笔恭立在一旁。

    朱慈炅清了清嗓子,然后朗声道:”令卢象升调集大军,于四个月内攻取沙俄第二十二、第二十三、第二十四、第二十五号棱堡,十天后巳时准时发动进攻,配合孙传庭打通西南两线,将西域铁路和西伯利亚铁路连接起来。“

    沙俄修筑的棱堡实在是太多了,卢象升他们很难一一打探到棱堡的名字,朱慈炅干脆就让他们以数字编号来区分,这样的话,电报里面传递起来就方便多了。

    曹化淳飞速的将皇上的旨意记下,然后又提笔恭候起来,他知道皇上应该还有其他旨意,光这一条的话,根本就不需要记在纸上。

    果然,朱慈炅一见他写完,紧接着又朗声道:”令孙传庭调集大军,于四个月内攻取沙俄第十八号、第十九号、第二十号、第二十一号棱堡,十天后巳时准时发动进攻,同时沿这四个棱堡的方向将铁路线向叶泥河流域延伸,五个月内,一定要把西域铁路和西伯利亚铁路连接起来。“

    下完这两道旨意,朱慈炅停下来想了想,接着又继续朗声道:”令史可法率禁卫军第二军团,赴嘉峪关接替边防军第四军团防务,镇守嘉峪关、哈密卫到雷姆河一线防务。令侯拱极率边防军第四军团交接防务后即刻赶赴雷姆河前线,接收孙传庭调遣。“

    说完这些,朱慈炅再次停下来想了想,又继续道:”再派人传朕口谕,令忠贞侯秦良玉派五万人马去东大营接收禁卫军第二军团防务,去吧。“

    他之所以派史可法率禁卫军第二军团远赴嘉峪关,主要还是想锻炼一下史可法,老是让他留守京城,不但对他个人发展不利,同时,禁卫军第二军团也容易养成懒散的习惯,这次正好前线作战任务并不是很重,不需要禁卫军第一军团去支援,让他率禁卫军第二军团去支援一下,就当是练兵了。

    当然,也不能一下就将他派上战场,毕竟史可法和禁卫军第二军团都还未经受过战火的洗礼,陡然派他们上去,伤亡率必然会高于久经沙场的侯拱极所率的边防军第四军团,先让他们去嘉峪关一下熟悉一下战场的气氛,下次再让他们上战场应该能好点,毕竟明军将士也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能避免的伤亡,自然要尽量避免。

    朱慈炅的旨意刚一传达下去,明军立刻开始了大规模的调动,禁卫军第一军团、禁卫军第二军团和边防军第四军团的换防自不必说,那就是交接一下防务而已,并不需要动什么脑筋。

    卢象升和孙传庭那边就没这么简单了,他们的任务可是出兵去攻打沙俄的棱堡,面对棱堡恐怖的防御力,不管多厉害的将领都不敢等闲视之。

    还好,朱慈炅下的任务并不重,东路大军和南路大军都只需在四个月内攻取四座棱堡,时间上是很充裕的。

    卢象升和孙传庭接到旨意后都不约而同的召集各军团主将商议起来,每次在作战之前都开会讨论具体战术已经成为明军的一个优良传统,这使得明军往往能以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战果。

    话说一个主帅怎么没点主见和担当,老是要去争取下面人的意见岂不显得无能?

    并不是说卢象升和孙传庭的能力不行,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人再厉害,也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再说,他们手下的将领也不是臭皮匠,而是身经百战的宿将,考虑自然更周全。

    四个月攻取四座棱堡对卢象升和孙传庭来说都不是难度太大的任务,很快,他们便制定出详细的作战计划,一场大战就此慢慢拉开序幕。

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时刻警惕防偷袭

    侦骑四布,尘土飞扬,西伯利亚平原南部,沙俄与喀尔喀和原瓦刺旧地交界的荒原上,数十万大军正排着整齐的阵列,缓缓前行。

    这股大军排的是横宽纵窄的长方阵,宽度约莫有十余里,纵向也有数里,整个大军在行进过程中没有一丝杂乱,步声阵阵,蹄声隆隆,威风煞气,骇人以极。

    这么齐整的阵型,一看就是不可多得的精锐之师,那空中高高飘扬的数杆日月龙旗告诉敌人,这正是大明帝国的正规军团!

    潜伏了将近一个月的南路明军出击了,远处,侥幸未被明军侦骑清理掉的沙俄斥候无不打马狂奔,疯狂逃窜,太可怕了,太可怕了,如此声势浩大的队伍,棱堡能挡住吗?

    这一刻,所有侥幸逃生的沙俄斥候都被吓到了,他们只想快点逃回去,将这个可怕的消息告诉自己的统帅。

    在大阵中部,那杆日月同辉的龙旗下,大明帝国南路军统帅孙传庭正拿着望远镜注视着前方,按地图上的标注,沙俄的十八号棱堡应该就在前方不远处了。

    约莫一刻钟后,一片连绵上百里的土丘出现在孙传庭的望远镜中,这片土丘中部的豁口处,一座棱堡若隐若现。

    终于到了,他将望远镜往左一转,在左前方不远处果然有一条小河,离小河不远,还有一片茂密的树林,树林和小河间有一块平整的草地,正是扎营的好地方。

    此时,已经有数十骑侦骑在那片树林中穿梭,并没有人传出示警信号,也就是说,树林中没有任何敌军伏兵。

    孙传庭见此情景,立马放下望远镜,朗声下令道:”传令,全军向左,在左前方的小河旁扎营,面朝敌人棱堡方向,秦军居中,边防军第一军团居左,边防军第二军团居右。“

    传令亲卫四散,很快,大军开始转向,并且慢慢分成三股,这次,孙传庭只带了三十万大军,边防军第四军团被他留在雷姆河北岸驻守新建的城池,而边防军第三军团则在保护修筑铁路的藩属**团。

    不过,前面的棱堡规模并不是很大,根据侦骑的探报,沙俄第十八号棱堡是一座中型棱堡,最多也就驻扎五千守军。

    话说三十万大军围殴一个只有五千守军的棱堡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呢?

    如果纯粹是为了拿下这座棱堡,三十万大军的确有点夸张了,派一个军团过来就绰绰有余了,但是,沙俄在西伯利亚平原的驻军可不止五千人,而是五十万,如果单单派一个军团过来,很有可能被敌人偷袭。

    戈洛文能想到用偷袭战术将明军各个击破,卢象升和孙传庭也不是傻子,自然也想的到,怎么会不防范呢。

    棱堡并不是普通的城池,其恐怖的防御力可不是开玩笑的,要将其攻克只有两个方法,要么用时间磨,要么用人命填。

    用人命填这个战术不到逼不得已一般将领都不会用,一座五千人规模的中型棱堡如果用人命去填,最少都会造成数万人的伤亡,十座就是数十万,一百座就是数百万,也就是说,如果用人命去填,两百万明军伤亡殆尽都拿不下西伯利亚,傻子才会这么干。

    用时间去磨的话就要小心敌人的援军,当你正在攻城的时候,敌人从后面扑上来,那是相当危险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军队去抵御,很有可能会造成全军崩溃。

    孙传庭可是明末历史上有数的名将,就算皇上让他全面出击,他也会想办法留下后备力量防止敌人偷袭,更何况皇上压根就没有催逼,给他的时间还相当的宽裕,他自然更是稳打稳扎,力求不给敌人任何机会。

    三十万大军已经是他能够抽调的极限了,不光是攻城部队要防止敌人偷袭,后面的大本营和正在修筑铁路的藩属**团同样要防止敌人偷袭,如果前面没事,后院却起火了,那比攻城部队崩溃的后果更严重,所以,后面必须留下两个军团驻守,而且还必须时刻保持联络,随时注意敌军动向,一旦敌人偷袭后方,就必须全力回头支援。

    三十万大军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如果沙俄不集结大军全力来攻,是撼不动这三十万人马的,如果沙俄集结大军全力来攻也不怕,三十万大军虽然不一定干的过,稳住阵脚还是没问题的,到时候不管是让后面的留守部队前来支援,还是发出电报让卢象升的东路大军从东北方向包抄,都能让沙俄大军吃不了兜着走。

    总之,在防止敌人偷袭方面,孙传庭是小心小心又小心,他可不想阴沟里翻船,因为一时疏忽而断送了大好局面。

    面对棱堡的恐怖防御力,他同样慎之又慎,皇上要求的是十天后巳时准时发动攻击,他收到电报后第五天就出发了。

    其实,沙俄第十八号棱堡离南路明军大营并不远,快马加鞭也就一个多时辰的距离,步骑混合行军的话一天时间差不多到了,他之所以提前五天出发,并不是为了提前发动攻击,而是为了多造点攻城器械,尽量避免手下将士的伤亡。

    三十万大军在离沙俄十八号棱堡大约十里外的小河旁扎下大营之后,便开始紧张有序的制造攻城器械。

    为了防止敌军偷袭,孙传庭对制造攻城器械的士兵同样做了周密细致的安排,秦军、边防军第一军团和边防军第二军团都是五万骑兵五万步兵,他并没有一股脑全部派去做攻城器械,而是分批次轮流上阵。

    每一轮都是五万骑兵伐木,五万步兵制造攻城器械,其他骑兵和步兵则轮流休息警戒,两个时辰一轮换,这样既保持了人马的体力,又保证了伐木和制造攻城器械的效率,同时还能保证时刻都有十万大军处于备战状态,不给敌人偷袭之机。

    戈洛文是想偷袭来着,他一收到明军出发的消息,便派出侦骑时刻在远方望,总想找机会给明军来下狠的,可惜,孙传庭安排的太周密了,无论是后方的大本营还是中间的修路队伍,无论是大军行进还是扎营制造攻城器械,明军时刻都保持着高度警惕,想偷袭压根就没门!

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御诚可怕

    沙俄第十八号堡垒,第三层,塔楼上,沙俄守将,陆军少将安德烈正用望远镜注视着西南方明军的大营,看着那连绵数十里整齐的军帐,他只感觉心里一阵发毛。

    数数日月龙旗的数量就知道,对面是明军三个正规军团,整整三十万大军,那可是三个明军正规军团啊!而且,正中那个,日月龙旗上竟然是日月同辉,那可是大明帝国最强战力,一等军团的标志!

    作为反哈布斯堡联盟列强的将领,他自然对大明帝**团等级的划分熟悉无比,根据大明帝国历次大战的表现盟国对大明帝国正规军团的战力做出了大概的评估。

    大明帝国的三等军团,战力等同于盟国的精锐部队,也就是说,各国如果集结十万精锐与大明帝国一个三等军团在野外作战,胜负只在五五之数。

    大明帝国的二等军团,战力完全碾压盟国的精锐部队,也就是说,各国十万左右的精锐部队如果在野外遇到大明帝国的二等军团,那么,赶紧跑,绝对干不过!

    大明帝国的一等军团,那是恐怖无比的存在,其战力已经无法用同等数量的精锐部队去评估,像上次,戈洛文元帅就遇到了大明帝国的一等军团,远东军十万人马去偷袭人家一万人马驻守的普通卫所,狂攻了几天,不但没有攻下来,反而损失了将近两万人,剩下的几乎个个带伤。

    那是怎样的意志,那是怎样的战力啊!

    不是说大明帝国的一等军团总共才三个吗,而且还有一个是他们皇帝陛下的禁卫军团,一般是不直接参加战斗的,怎么自己就这么倒霉,偏偏遇上了一个!

    如果可以的话,他真想带着手下跑路,但是,他不是戈洛文元帅,戈洛文元帅可以率军疯狂跑路,跑了几千里,一句战略撤退就没事了。

    他就不一样了,如果他敢率军撤退哪怕几里,戈洛文元帅绝对会用猪肉钩子吊死他!

    不过,还好,戈洛文元帅已经率援军潜伏在棱堡附近了,元帅大人还派人送来了亲笔信,让他安心守好棱堡,援军会在敌人围攻棱堡的时候抓住机会偷袭,击退大明帝国这三个军团绝对没有问题。

    安德烈对于棱堡的防御力还是很有信心的,就算眼前是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