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工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军工帝国- 第3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后,他的计划中明军并不是一路出击,而是两路同时出击,而且两路明军都将同时攻击数坐棱堡。

    他计划由孙传庭率四十万大军防守大后方,守住通古斯城、雷姆城这两个后勤基地和西域以及叶泥河主干这两条防线,而他和曹文诏则各率三十万大军,分别从叶泥河流域和鄂毕河流域对西伯利亚发动攻击。

    这两路大军将分别由海军的战舰转运到六个个集结点,每个集结点周围都有十余座沙俄棱堡,而明军将以集结点为中心,对周围的棱堡发动突袭。

    两路大军就是十二个集结点,而这十二个集结点周围囊括了沙俄所有的棱堡,以明军的兵力,再加上装甲战车相助,完全可以同时攻击两到三座棱堡,十余座棱堡,也就是十天左右的时间,再加上转运的时间,一个集结点大概也就是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两路大军各六个集结点,加起来就是三个月时间。

    对于这份计划朱慈炅还是相当认可的,因为他知道装甲战车这种怪兽冷不丁出现在战场,敌人绝对防不胜防。

    当然,也不是说装甲战车在这个时代就是无解的,前面就说过,一个简单的陷阱战术就能让装甲战车掉坑里出不了,但是,这种战术是需要时间去总结和实施的,三个月时间,就算沙俄能总结出来战术,也没时间去实施了,要挖出能让数十辆装甲战车掉下去的坑,那可不是几天的事情。

    在卢象升的这份计划中,还有一个关键,那就是热气球,他需要很多的热气球,因为热气球不但可以标定炮弹的落点,还可以预警。

    原来卢象升他们之所以不敢疯狂推进就是怕被敌人集中优势兵力偷袭,但有了热气球预警之后就不一样了,只要在集结点周围的战略要点升起十来个热气球,敌军想偷袭那简直就是做梦。

    卢象升在作战计划的后面还列了份装备清单,因为这次大战所要用到的装备以前大多是没有的,必须临时赶制,清单中计有:

    大号孔明灯,也就是热气球,三十个;

    大号装甲战车,也就是带火炮的,六十辆;

    中号装甲战车,也就是带鹤嘴锄的,六十辆;

    小号装甲战车,也就是光带装甲防护的,一百二十辆;

    最后还有神威大炮四百门,这个神威大炮一等军团是有装备的,但是,卢象升的计划中参与进攻的一等军团只有天雄军和关宁军,其他四个军团都没有,而在棱堡攻城战术中第一步的火力压制就必须用到神威大炮,所以,他又追加了四百门。

    这份清单中的装备要在接下来几个月时间里生产出来并不是很难,但是,这其中却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除了神威大炮是工部铸炮厂生产的,其他装备都是大明皇家机械集团生产的。

    这就涉及到经营规范化的问题了,朱慈炅可不想他刚提出经营规范化,立马又让大明皇家机械集团无偿生产这么多装备,那样简直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对今后的经济发展也不利。

    这次他是铁了心要规范化经营,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于是,在他的督促下,大明历史上第一份装备采购计划出炉了,采购方是大明兵部,生产方是大明皇家机械集团,采购的内容就是卢象升在清单上列出的大号孔明灯、大号装甲战车、中号装甲战车和小号装甲战车。

    当然,采购计划上不能用些这么老土的名字,朱慈炅特意为这些东西定了名,分别是,热气球、火炮车、开山车和装甲车。

    军需采购这边其实跟卢象升没有多大关系,他主要负责的是前线的战斗,至于粮草、辎重和装备,他从来没有操心过,自有兵部甚至皇上为他准备,他将计划上交以后,便开始着手准备计划的实施了。

    这个计划的重点就在于装甲战车和热气球这两样新式装备的应用,明军以前并没有用过这些东西,自然要组织人员进行培训。

    按这些装备的配置,一辆火炮车需要三个人操作,一辆开山车需要两个人操作,一辆装甲车同样需要两个人操作,而一个热气球最少需要五个人操作,而这样算下来,每个军团至少要培养一百三是五个操作人员,卢象升直接一个调令,令天雄军、关宁军等五个将参与进攻的军团各调两百门炮兵前来京城培训。

    然后,他又组织年轻将领开始训练装甲战车攻城战术,好在这次本来就准备培训年轻将领,他已经将西伯利亚前线的将领带回来一大半了,倒是不用再调任过来了。

    卢象升不光是要考虑人员培训的问题,还有一件事情也相当重要,那就是大明陆军军官学院教程的选择,这也是皇上交待下来的事情,他可不敢怠慢。

    这下,他就忙到不行了,白天,他要和曹文诏一起训练将士,晚上他还要和孙传庭、孙元化、秦良玉等人一起挑选大明陆军军官学院教程一天过的甚至比战场还累。

    要说大明陆军军官学院教程选起来还真费劲,因为现在正处于冷兵器和热兵器交替时期,而且明军装备的基本上都是热兵器,原来的兵书基本上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战法,怎么办呢?

    本章完,且看下回分解。

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与热武器作战

    冷兵器时期的兵书就一定不适合热武器时期的战斗吗?这个倒不尽然,如果涉及到排兵布阵的兵书,那的确是不怎么合适,但是,冷兵器时代还有一类兵书却是放之古今皆可用的。

    这类兵书用后世的说法就是阐述军事理论的著作,这类兵书并不拘泥于武器,而是着重描述战略战术、治军思想、战争问题等理论性的知识,让人从思想层面去理解战争,谋划战略,制定战术,这些与热武器作战并不矛盾,反而是战斗中必须具备的理论基础。

    这类兵书的代表作当属《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可以说是古代军事理论和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其中很多话都被视为作战必备的经典语录,被历朝历代名将所推崇。

    比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又比如: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再比如: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等等等等,可谓字字珠玑,句句发人深省,这种军事巨著自然要学习,不管是冷兵器作战还是热武器作战都能作为指导作战的核心思想。

    像这样的军事理论著作还有很多,虽然没有《孙子兵法》那么全面,却也极具代表性。

    比如《吴子兵法》,主要主张就是把政治和军事结合起来,对内修明文德,对外做好战备,两者必须并重,不可偏废,《吴子兵法》的作者吴起也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和《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合称”孙吴“,《吴子兵法》与《孙子兵法》又合称《孙吴兵法》,可见其在兵法领域的重要性。

    还有兵家权谋类的始祖《六韬》,军法制度的代表作《尉缭子》,军事条例的鼻祖《司马法》,等等都是难得的军事理论著作。

    孙元化找来了很多兵书,除了军事理论类的自然也有实战类的,但是,绝大部分介绍的都是冷兵器排兵布阵,鲜有热武器作战方法。

    这个也不奇怪,毕竟热武器出现的时间还不是很长,真正意义上应用于战斗中也就是从明朝开始的,而且一开始的时候还不是战场上的主导武器,直到崇正朝,明军才舍弃大部分冷武器,转而以热武器为主,这么短的时间,要总结编写出很多兵书自然是不现实的。

    当然,也不是说介绍热武器作战的兵书一本都没有,抗倭名将戚继光就曾编写过两本兵书《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其中都有关于热武器应用的方法,极具参考价值。

    还有崇正五年,朱慈炅令卢象升和秦良玉等将领联合编制的《步兵操典》,那更是介绍热武器作战方法的经典著作。

    最后,孙元化、卢象升、孙传庭、秦良玉等人挑选出总共八本兵书作为大明陆军军官学院的教程,并奏陈皇上,请皇上定夺。

    这次朱慈炅并没有马上批准,倒不是说他对这些兵书不满意,主要是他们选的兵书太少了,准确的说是介绍热武器作战方法的兵书太少了。

    为此,朱慈炅特意召集孙元化和卢象升等人前来商讨,解决兵书不足的问题。

    于是,又一次御前会议召开了,参与人员不多也就孙元化、卢象升、孙传庭、秦良玉和曹文诏,地点就选在乾清宫,朱慈炅的私人书房。

    大家都明白,皇上迟迟没有将大明陆军军官学院的教程批示下来,肯定是这些兵书不合皇上的意,果然,会议一开始,朱慈炅便开口问道:”初阳,还有没有别的关于火器作战的兵书?“

    孙元化闻言,心里咯噔一下,他也知道,关于火器作战的兵书太少了,问题不是他不想找,实在是没有啊。

    他惶恐的道:”皇上恕罪,微臣翻遍了历朝历代关于兵书的记载,实在是找不出几本关于火器作战的兵书。“

    朱慈炅闻言,淡淡的道:”这也不能怪你,火器出现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而作为主要作战武器的时间更短,找不到相关兵书也是正常的。“

    孙元化闻言松了口气,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兵书只有那几本,让他去找更多的,那根本就不可能嘛。

    朱慈炅口气一转,继续道:”但是,现在大明不管陆军还是海军装备的基本上全是火器,欧陆列强的主要武器也是火器,以后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也是以火器为主,要培养火器时代合格的陆军军官,光是《步兵操典》、《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显然是不够的。“

    众人闻言,无不面露愧色,是啊,现在战场上用的都是火器,但是介绍火器作战的兵书却没几本,这样怎么培养出合格的军官。

    朱慈炅扫视了一圈,见众人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不由鼓励道:”大家不要气馁嘛,这其实是件小事。“

    这还小事呢,大明陆军军官学院培养出来的军官可是大明陆军未来的骨干,如果没培养好,可直接关系到大明陆军的战力,用《孙子兵法》里面的话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可是关系到大明生死存亡的大事。

    朱慈炅的意思并不是说军官培养的事情是小事,他紧接着解释道:”兵书不够,可以编嘛,诸位都是久经沙场的宿将,编一两本兵书应该不是很难吧?“

    众人闻言,无不陷入沉思。

    对于他们来说,编本兵书是不难,他们的作战经验可不是盖的,而且他们也不是没文化的莽夫,像卢象升和孙传庭可都是进士出身,但问题是编些什么好呢?

    半饷之后,卢象升终于忍不住小心的问道:”皇上,请恕微臣愚钝,这战场之事纷繁复杂,要全部写出来,没得几年甚至是十几年恐怕成不了书,这样的话,是不是有点迟了呢?“

    朱慈炅闻言,摇头道:”不用全写出来,缺什么就写什么嘛,比如说,现在大明的火药武器层出不穷,恐怕很少有人全部都会操作吧,这就是个问题,可以编一本《火器基础》来介绍这些武器的性能、使用方法和维护方法等,这样所有培训出来的军官不是就能懂得各种武器的运用了。还有,装甲战车也将成为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而所有兵书上都没有关于装甲战车战法,你们可以编一本《装甲战车战法》来介绍一下嘛。还有,现在火枪和火炮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你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步兵操典》改进一下嘛,这样一来不就差不多了?“

    众人闻言,无不点头不已,的确,没必要什么都写出来,很多兵书都是互补的,只要把其中缺乏的写出来就行了。

    最后,朱慈炅征询了一下大家的意见,确定下来,由孙元化和秦良玉负责编写《火器基础》,由孙传庭和曹文诏负责编写《装甲战车战法》,卢象升事多,提供一些参考经验就行了。

    至此大明陆军军官学院的教程最终确定下来,总共十本,分别是《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尉缭子》、《司马法》、《步兵操典》、《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火器基础》、《装甲战车战法》,军事理论和火器作战方法各五本,理论与实际结合,可谓相得益彰。

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过冰河大明兴

    崇正十五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几年下的更大一些,刚进入十一月,京城便下起了鹅毛大雪,而且一下就是几天,地上的雪越积越厚,足足积了一尺多深还未曾停歇。

    如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