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工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军工帝国-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有,他知道这样下去,纵使不败,怕也要损失惨重了。

    他寄予厚望的高迎祥和李自成一个都没出现,远处的喊杀声依旧没有停歇,王嘉胤不禁有点怕了,这万一要是高迎祥和李自成都被击溃了,那边的官军再反过头来加入正面战场,他可就危险了。

    想到这里,他面色阴晴不定的看着战场,数次想下令撤退,话到嘴边,却又收了回去,毕竟高迎祥和李自成那边可是四万骑兵啊,同等数量的步兵怎么可能抵挡的住,他们获胜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旁边的张献忠见王嘉胤这个样子,知道这位大王还心存侥幸,他可没那么傻,骑兵就是靠冲锋的优势速战速决,要是被步兵黏上了,那就没什么优势可言了,高迎祥和李自成这么久还没来,肯定是被对方黏住了。

    八万人的对战,一旦黏到一起,要分出胜负怕是要打到明天早上去了,但眼前这局势,正面战场肯定是坚持不到明天早上的。

    于是,张献忠委婉的提议道:“大王,您看这天都快黑了,我们与官军之间短时间内怕是分不出胜负的,不如我们先撤回去休整一下,择日再战吧。”

    王嘉胤其实也知道高迎祥和李自成那边怕是没什么戏了,他一直犹豫不决还有一个原因,他丢不起这个人啊!

    来的时候他可是牛皮哄哄的好像是来砍瓜切菜一样,现在打成这副模样,叫他脸上怎么挂的住?

    听到张献忠的建议,他总算是找到了一个台阶,对啊,这天都快黑了,还打个屁啊!

    他假装犹豫了一下,然后点头道:“恩,献忠说的有道理,来人啊,传令,弓箭兵上前百步,排五排一字长蛇阵,间距三步。”

    传令兵立马跑去传令去了,众将闻言不由松了一口气,终于要撤退了,他们总算不用去面对卢象升那个疯子了。

    弓箭兵上去肯定不是投入战斗的,双方的人焦灼在一起,你一蓬箭雨过去,到底是想射敌人呢,还是想射自己人呢?这弓箭兵排在战场后方肯定是接应己方军队撤退防止敌方追击的,弓箭手一般都是间距一步,王嘉胤却让他们间距三步,站这么散就是为了让退下来的士卒从他们中间穿过去。

第四卷 第十五章 伤亡惨重

    本来一场好好的围歼战打成这个样子,王嘉胤是一刻也不想多等了,弓箭兵刚一排好阵型,他便意兴索然的下令道:“鸣金,收兵。”

    “哐哐哐哐”巨大的铜锣声传遍整个战场,农民起义军如同潮水般的向后退去,曹文诏、张弘业、王承胤等将领齐齐看向卢象升,卢象升摇了摇头,向后一招手,立刻有个传令兵打马奔到他身边。

    他看了看对面排的整整齐齐的弓箭手,叹息了一声,无奈的下令道:“鸣金,收兵。”

    传令兵领命而去,不久大营中也想起“哐哐”的铜锣声,关宁铁骑和天雄军的新兵们开始向大营前退去,几个幸存的传令兵默默的来到卢象升的身后,等候着他的命令。

    卢象升看着集结远去的贼寇,冷冷的下令道:“传令所有参战人员全部回营休息,京营亲卫,装好子弹,上好刺刀,打扫战场,但有敌方活口全部就地处决。”

    又一个传令兵领命而去,卢象升这才调转马头缓缓向大营踱去。

    此战关宁铁骑伤八百余人,亡一百余人,几乎被打残了。天雄军更是阵亡五千余人,除了留守大营的一万运输兵,几乎人人带伤,连主帅卢象升都受伤十余处,可以说完全被打残了。

    王嘉胤手下的起义军也好不到哪里去,除了弓箭手和留守大营的五千刀盾兵其余参战人员也几乎人人带伤,更为可怕的是,短短一个时辰不到,竟然被卢象升那个屠夫领着一帮新兵蛋子杀了他们两万余人。

    卢象升简直太可怕了,一上战场就跟发了疯一样,到处乱砍,历史上好像还没出现过这么不要命的主帅,更没有出现过这么疯狂的文官。他那浑身浴血的身影成为大多数参战义军的噩梦,从此他在农民起义军中有了个响亮的外号,山西总督卢象升外号:卢阎王!

    卢阎王此时也不好受,这一仗虽然算是打赢了,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他并没有捞到多少便宜。他没有胜利的喜悦,反而有一点担忧,面对一股贼寇就打成这个样子,后面可怎么得了啊,平阳府那还不知道有多少股贼寇呢!

    再怎么不舒服,这奏折还是要写的,他在亲卫的协助下草草的包扎了一下伤口,再换了身衣服,便取出笔墨纸砚,就着昏黄的油灯写起了奏折。

    他并没有过多的夸耀自己的战绩,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对贼寇王嘉胤部的描述上,在他看来,这个王嘉胤实在是太厉害了,短短的三年时间就让他拉起了十多万人的队伍,而且还操练的有模有样,一般屯卫都没他们战斗力强,此人不除,必将成为大明的心腹大患。

    所以,他向朱慈炅提出建议:马上集合山西所有兵马,就在阳城与王嘉胤决一死战!

    那崇正皇帝朱慈炅又会怎么答复他呢?

    王嘉胤的厉害自然不用卢象升来提醒,朱慈炅对王嘉胤的了解比卢象升还全面,这家伙可以说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祖宗!看看崇祯朝的农民军领袖就知道了:

    崇祯元年到崇祯四年,农民军里势力最大的就是王嘉胤本人;

    崇祯四年到崇祯六年,农民军的老大是他手下的大将紫金梁王自用;

    崇祯六年到崇祯九年,农民军的老大是他手下的另一员大将闯王高迎祥;

    从崇祯九年开始,直到明朝灭亡,农民军主要有两股劲旅,一股是继任闯王李自成,另一股是八大王张献忠,而这两人同样是王嘉胤的手下!

    用现代的话说,王嘉胤就是明末农民起义军之父,农民起义军领袖的伟大导师!这么重要一个人物,朱慈炅自然是极其重视的,当他收到卢象升第一封奏折的时候就开始考虑怎么剿灭王嘉胤了。

    他知道就凭卢象升手下新招的十万大军肯定是不行的,就算给他配齐了四万把燧发枪也不行,打不过你人家不会跑啊!一旦让他钻入莽莽群山之中,那就不要想逮到他了,李自成就是靠这招躲过了一次次围剿,最后成功的掀翻了崇祯皇朝。

    要剿灭他就必须出其不意,这次就是个很好的机会,卢象升就算赶到泽州估计也拿王嘉胤没有办法,甚至他很有可能打不过王嘉胤,毕竟他手下的天雄军还刚操练不到半个月,战斗力肯定没有王嘉胤手下的贼寇强。

    所以王嘉胤肯定不会逃跑,他甚至会想尽办法来歼灭卢象升的天雄军,以图一劳永逸。如果在这个时候突然让卢象升的战力翻倍,反过头去突袭一把,十有**能把王嘉胤干掉。而且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现在可都在王嘉胤军中,如果能连带他们也收拾了,那就真的是一劳永逸了,没了这些人领导,农民起义军就不足为虑了。

    朱慈炅越想越觉得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好机会,怎么加强卢象升的战斗力呢?燧发枪肯定是要给他送的,这次的两万把干脆就先全部给天雄军算了,反正现在大部分贼寇都在山西,陕西那边多等几个月也没有问题。

    然后,还要给他派去增援,这个增援还不能太多,如果太多了,王嘉胤肯定望风而逃。也不能派太少,如果太少了,形不成战力,派去了也起不到什么作用。这增援还必须是精锐中的精锐,如果不能形成绝对优势,一击致命,王嘉胤还是跑了。

    想来想去就只有派京营精锐最合适了,反正这会儿后金也不大可能来搞偷袭,皇太极那货正在建什么六部衙门呢,至少几个月内他是不大可能抽身来偷袭的。

    所以,朱慈炅决定派两万京营精锐前去增援卢象升,正好把两万新做的燧发枪也一并给他送过去,另外再附带四万颗手雷。

    兵源确定以后,这个领兵的将领却又让朱慈炅很是头疼了一把,他手底下的五虎上将全被他派去各省当总督了,就史可法还在京师,但人家也忙的很,毕竟手下新招了五万人马,才刚开始操练呢,还要安排各地的防御,一时半会也走不开。

    当然京城还有个更有名的名将秦良玉,但人家是卢象升的老上级,你把人派过去,不是摆明的不相信卢象升的能力吗,这样也不妥。

    至于王征南,还是算了吧,毛都还没长齐呢,让他领兵,别到时候把自己都走丢了。

    最后朱慈炅只得让兵部右侍郎孙元化客串了一把,挂了个总兵衔,领着两万京营精锐前去支援卢象升。这孙元化以前好歹在辽东领过兵,也曾跟后金干过几仗,统帅两万兵马还是绰绰有余的。

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战后事宜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卢象升就穿戴整齐出现在大营中。他虽然负伤十余处,但重要部位都有盔甲保护,再加上他武功高强,所以都是些皮外伤,稍微抹点药,包扎一下,过几天就没事了。

    他之所以早早的起来是想看看天雄军的新兵们伤的怎么样了,情况比他想象的要严重,有些新兵伤的太重了,可以说身上被砍几个口子那都不算什么,甚至被敌军捅上几个窟窿都还不算严重,最严重的是那些肠穿肚烂和缺胳膊少腿的,被伤成这样,这个人基本上就算是废了。

    卢象升挨个将重伤员看望了一遍之后,又来到战场巡视了一番,望着满地的尸骨,他不由在心里感慨道:“古语有云:‘一将功成万骨枯’,我这才刚开始呢,尸骨就不止万具了,唉,或许等我功成的时候这满地的尸骨早已成为冢中枯骨了吧。”

    当然,现在不是感慨的时候,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处理呢,他叹息了一声,打马往帅帐而去。

    回到帅帐,平复了一下心情,他便朗声道:“来人。”

    自有亲卫应命而入,等候差遣。

    他下令道:“去通知曹文诏、张弘业、王承胤和张叔嘉速来帅帐议事。”

    亲卫应命而去,不一会儿曹文诏和张弘业等人相继来到帅帐。

    这几个也受了点伤,但也是些皮外伤,甚至还没卢象升严重。他们猛是猛,但还没有卢象升那么不要命,没有冲进万军从中一顿乱砍,所以伤的比较轻。

    卢象升一一询问了一下众人伤情,然后便下令道:“曹将军,等下你去统计一下重伤人员,那些重伤致残的都登记一下,等过几天伤情稳定一点就给他们发放遣散费,让他们回家去吧。”

    曹文诏拱手应命道:“末将遵命。”

    卢象升紧接着从怀里掏出两张银票,对张弘业道:“张将军,你等下点上一千骑兵和一千运输兵,从北面绕道去泽州,找日兴隆分号兑换二十万两白银,然后多买些伤药,一并运回来。”

    张弘业上前接过银票,应命退了回去。

    卢象升又对王承胤和张叔嘉道:“王将军、张将军你们等下各领两千运输兵,去把战场上的尸骨掩埋一下,贼寇就地挖个大坑埋掉就行了,我军将士则必须运到大营后面的孤山上挨个掩埋。你们派人通知一下各营的千总、把总,手下有认识阵亡将士的,就去辨认一下,尽量给每个将士都立个墓碑吧。”

    王承胤和张叔嘉一齐拱手应命道:“末将遵命。”

    卢象升又想了想,感觉没什么纰漏了,这才挥手道:“你们先去忙吧。”

    众将一一告退,卢象升则拿起毛笔疾书起来。

    他要写的东西很多,比如死者的抚恤金、伤者的遣散费、立功者的奖赏,这些都必须先汇报兵部,兵部核实了以后再上报皇上,皇上批准了户部才会发放银子,不然一分钱都没有。

    这伤者的遣散费卢象升可以先垫付上,毕竟重伤致残的也就几百人,十万两银子已经绰绰有余了。但死者的抚恤金就不行了,那可是五千余人,这个他可垫不起,一垫上去剩下的人就要喝西北风了。

    现在朝廷很有钱,相信这点抚恤和奖赏应该很快就能发下来,赏罚分明士气才会高昂,如果士兵们拼死拼活最后屁都没捞到,那就让人心寒了。

    其实明朝的兵源素质还是很高的,虽说屯卫基本上就是农民,但祖上总会留下来一些战场经验,卫所的指挥使和千户也会时不时组织军户中的青壮年劳力操练一下,基本上稍加训练就能成军。

    但崇祯朝那会儿朝廷太穷了,别说抚恤和奖励了,就连粮饷都没有,军队不哗变就算不错了,士气那自然是低的可怕。

    现在崇正朝就不一样了,我们的小皇帝宛如神明般的一击,将江南士大夫集团一网打尽,抄没贪腐的资产无数,光银两就有上亿,暗中更有无数的皇室产业在疯狂赚钱,大明可以说是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