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工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军工帝国-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迎祥来火了:“他娘的,卢阎王,你太狂了,三万步兵,一万骑兵就敢来挡我五万多骑兵的路,真当你高爷爷是纸糊的吗?”

    正好此时耳边传来李自成焦急的喊声:“舅舅,怎么办?”

    怎么办?自然是干挺他丫的!

    高迎祥向后大吼道:“传令,全军减速,排长方阵,每排两百骑,横距半步,纵距五步。”

    随着他的吼声,高字帅旗慢慢向下移动,全军开始减速,传令兵调转马头向后奔去。很快后面的骑兵迅速向两边散开,密密麻麻的排了一排又一排。

    等距离谷口还有大概一里远时,高迎祥也不管后面排的怎么样了,直接大吼道:“全军加速,给我冲。”

    高字帅旗猛然向前斜指,前排的骑兵齐声大吼道:“冲啊。”加速向前冲去。

    此时卢象升照样是横刀立马,一人矗在大阵的最前面,他见贼寇开始冲锋立马抬起右手大喝道:“两翼准备,第一排准备。”

    随着他的命令,第一排枪兵立刻举起燧发枪对准前方,同时两边的山岭上出现一排又一排的火枪兵,同样举起了燧发枪对准中间的贼寇。

    高迎祥压根就没注意两边,只是盯着对面的卢阎王,蒙头往前冲去。

    当贼寇接近到两百步时,卢象升猛然将右手挥下,大喝一声:“放。”

    “啪啪啪”两翼和中间都升起一阵烟雾,前方和两侧的贼寇像割麦子一样倒下去一排。

    卢象升毫不停歇的大喝道:“第二排放,第三排放。。。。。。第十排放,第一排放,第二排放。。。。。。。”

    高迎祥悲愤的看着不远处的卢象升,他终于明白那晚上的弹雨是怎么回事了,射程这么远的火枪,这样轮流不停的放,他纵有五六万骑兵又能怎么样?再给他五六万也冲不上去啊!

    此时,火枪阵前一百步到两百步间已经完全被伤亡的人马给堵住了,到处都是人尸和马尸,到处都是受伤的义军的惨叫声,到处都是失去驾驭者的战马,后面的义军根本就冲不上来,而且两边山岭上还有无数的火枪手在肆意的收割着,高迎祥终于奔溃了,他悲嚎一声:“撤。”然后便调转马头向来路奔去。

    此时高字帅旗已经易手几次了,每当举起的亲卫倒下,总有另一个亲卫去接过帅旗,继续高举,现在听到高迎祥的悲嚎声,那帅旗终于倒下了,不是被打倒的,而是举旗的亲卫自己放倒的,他将帅旗往后打横,扛在自己肩上,调转马头就跑。

    这其实是一种旗语,帅旗前驱,全军冲锋,帅旗后倒,全军撤退,看到帅旗往后倒下,所有义军无不掉头就跑,他们早就扛不住了,只是怕擅自逃跑会被督战的头领砍掉而已,现在主帅都下令了,他们自然是毫不犹豫的跑路。

    一路逃窜一路被两侧的火枪攻击,当高迎祥和李自成逃出峡谷的时候,能逃出来的也差不多都逃出来了,五万多人马冲进去,最后逃出来的竟然不到两万!

    高迎祥也顾不上伤感了,那卢阎王还不知道会不会追上来呢,还是赶紧跑路吧。

    卢象升这边倒是想追,但整个峡谷到处都是人尸、马尸和到处乱窜的战马,骑兵压根就冲不过去,步兵倒是能过去,但中间怕是要被那些发了狂的战马踩死踩伤无数,而且步兵冲过去又有什么用,追的上人家骑兵吗?

    他只得无奈的下令道:“传令,火枪兵退后百步修整,总兵曹文诏率领一万骑兵上前套住所有狂奔的战马,而后参将王承胤和张叔嘉分率一万长枪兵和一万长戟兵上前打扫战场,所有马尸收集起来当军粮,所有贼寇全部就地掩埋,不要留活口。”

    并不是卢象升真的跟阎王一样嗜杀,这次贼寇来的可都是骑兵,轻伤的肯定都骑马跑了,留下来跑不了的肯定都是重伤员,能不能救活还不知道了,何必去浪费珍贵的药材呢。再说了,他们既然当了贼寇,就要有被朝廷剿杀的觉悟。

    传令兵开始四散传令,不久曹文诏就领着一万骑兵冲进峡谷,开始套马。由于战前卢象升就交待过,尽量射人不要射马,所以幸存的战马还是比较多的,最后一统计,竟然有两万余匹,这样算来,天雄军终于达到三分骑兵七分步兵的标配了。

    曹文诏率人将幸存的马匹全部套走以后,就是长枪兵和长戟兵的事了,卢象升望着尸横遍野的山谷,不由想起了当今皇上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这以后将是火枪和火炮的天下,什么骑兵、弓弩都将被历史淘汰!”

    当初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卢象升是很不以为然的,要不是他是皇上,卢象升都想上去呛他几句,开什么玩笑呢,骑兵和弓弩一直都是战场上的主宰,怎么可能被淘汰!

    现在他信了,这还光是火枪呢,轻骑兵就已经无可奈何了,等装备了威力更大的火炮,重骑兵都将饮恨当场,这以后果然是火枪和火炮的天下!

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锐初成

    高迎祥率军在峡谷遇袭以后领着残兵败将一路退入洪洞县城,他一边修整,一边派人急报王自用:卢阎王太凶猛,我所率的骑兵队伍已然被他打残,望速率义军主力前来相助,不然洪洞恐怕亦将不保。

    且不说那王自用率领三十六营的二十多万主力到了哪里,卢象升尝到了燧发枪的甜头之后,胆子是越来越大了,他刚打扫完战场便命人通知赵城的张立位和王国忠,留下一千火枪兵守城,其余人马速速带着攻城器械到洪洞城下与他汇合!

    于是,当天晚上,高迎祥便发现卢阎王追上来了,而且还不止四万人马,起码有**万!

    这一夜,洪洞里的义军可以说彻夜未眠,**万朝廷大军兵临城下,谁能安稳的睡着啊,一个不好可就有头睡觉没头起床了!

    卢象升并没有连夜发起进攻,两日之内连下三城,还伏击了贼寇的骑兵,手下的将士可以说已经累到不行了,让他们休息一晚也无妨,反正贼寇的主力一两天内是不可能赶到洪洞的,可他**万大军攻一个洪洞县却不需要一两天!

    他这不是盲目自信,要城里面是两万多贼寇的步兵,他可能一两天还攻不下来,因为步兵中有刀盾兵,甚至有巨盾兵,只要组成盾阵,燧发枪的威力就大打折扣了,攻城战中己方并不能占据绝对优势。但现在洪洞县里面大部分都是骑兵,骑兵可很少有举盾的,他们是不可能组成盾阵的,没有盾阵,他们就是移动的靶子!

    所以,卢象升下令让手下的将士好好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早上还让他们有条不紊的吃了早饭,这才开始攻城。

    一方是好吃好睡,连战连胜的官军,一边是仓皇逃窜,连觉都睡不安稳的贼寇,这攻城战的结果可想而知。而且卢象升为了迅速拿下洪洞并没有四面围攻,如果将四面围住,城里的贼寇肯定会拼死反抗,那时候就要费一番手脚了;只狂攻一面的话,城里的贼寇一旦顶不住便会逃跑,反而容易得手些。

    高迎祥果然无心恋战,卢象升在北面狂攻了一个时辰之后,他便领着两万骑兵从南门逃跑了,至于原来守城的贼寇,那就只能降了。

    卢象升并没有继续追击,前面可是平阳府的治所临汾城,是山西有数的大城,贼寇留下了近万人把守,而且王自用所率的贼寇主力算算时间也快到临汾了,别跑过去一头给撞上了。

    现在天雄军虽然历经了几战,但正式操练却没有多长时间,完全是赶鸭子上架,硬撑的,真要遇到了二十多万贼寇还不知道干不干的过呢。

    卢象升这边不主动进攻,贼寇那边自然不会傻傻的跑过来攻城,燧发枪那攻击距离,想想都让人绝望,在平原上还可以用盾阵抵挡,你要跑去攻城,那简直就是去给人当靶子。

    双方就这样在洪洞和临汾一线开始了漫长的对峙,卢象升乘机把天雄军拉到平阳以北操练了一番,相继收复了石楼、永和、大宁等地,天雄军的战阵和配合越来越熟练逐渐达到了京营精锐的水准。

    卢象升并没有急于向临汾发起进攻,皇上可是说了,等王恭厂扩建完成,就要开始试制新式火炮了,到那时,有火炮之助,临汾的城墙再高都没用!

    卢象升和天雄军这边暂且按下不表,且看看孙传庭和秦军的情况。

    话说孙传庭上任陕西总督之后并没有像卢象升一样随意的划拉了一些卫所将十万大军招满,而是亲自跑去榆林附近招兵去了。

    这榆林可不得了,榆林明朝那会儿不叫榆林市而叫榆林镇,是明朝九边之一,从明初开始,榆林就重兵云集之地,历年来与蒙古鞑靼部征战不休,武备从来就没有松懈过。

    榆林镇的面积不大,自西南向东北虽然有两百多里,整个辖地却像一个勺子一样狭窄,最窄的地方都不到十里宽,但就这么一块狭长的小地方却有三十多个卫所,屯军之多可想而知!

    这里的百姓可以说都是军户,自明初开始就不怎么种地,传统职业就是当兵,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军饷。平时街坊邻居聊天,谈论的也不是你家种了多少地,我家收了多少粮,而是东家老头子打过哪些地方,西家小子砍了多少人头,民风之彪悍那可不是吹出来的。

    据说李自成纵横陕西那会儿就在榆林吃了几次闷亏,他实在气不过,派了十万大军前来征讨,结果一个小小的榆林县城硬是打了八天才打下来!劝人家投降,人家直接一句:“吾榆林之人,男不知耕,女不知织。县官转饷以食我,垂三百年来矣,忠义节侠著于九边,肯为贼屈耶?”,榆林人的忠勇可见一斑。

    还有决定明清气运的锦州决战,吴三桂带着明军主力无耻的跑了,关宁铁骑也撤回了宁远,引得锦州十万明军炸了营,一路向南仓惶逃窜。唯有三万秦军将士岿然不动,最后剩下几百人时竟然决死突击皇太极的中军,吓得御营正黄旗都跑了一大半,最后皇太极不得不拔刀亲自上阵,才转危为安!

    榆林人可以说是明朝职业军人的典范,孙传庭要招兵自然是要招榆林兵。

    这些年正逢大明经济不景气,边军的数量日渐压缩,榆林三十多个卫所,边军竟然不到三万!以当兵为生的榆林人都快活不下去了,正好这时候孙传庭来招兵,榆林军民自然是兴奋到不行,压根就不用去喊,一窝蜂全来了。

    按一个卫所五千军户计算,榆林大概有十五六万军户,除去三万边军,应该只剩下十二三万兵源了,但来报名的十五万都不止,害得孙传庭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才把没招上的五万多人劝回去!

    这榆林兵的素质自然是不用说,稍加训练阵型、阵列就排的像模像样,行军、扎营更是不用孙传庭管,因为他们好多都是军帐里长大的!

    崇正四年这会儿陕西的贼寇原本就不多,大部队都跑山西平阳府那边吃香的喝辣的去了,留下的都是几千人一股的流寇。对全是榆林兵的秦军来说这些贼寇就是一盘盘菜,剿起来那叫一个轻松加愉快,遇到贼寇的时候都不用孙传庭动员,他们自己就嚎叫着冲上去了,那速度,好像前面有钱捡一样。对于榆林兵来说,贼寇的人头可不就是钱嘛!

    后面祖大弼这个二愣子来了更加不得了,一天到晚带着这帮嗷嗷叫的榆林兵到处找贼寇,一遇到贼寇就争先恐后抢的不亦乐乎,搞的陕西境内的贼寇闻风丧胆,但凡有点办法的都跑山西去了。

    所以,不到三个月时间,陕西境内基本上见不到义军的踪迹了,整个西北的义军几乎全部聚集到了山西平阳府。

    义军主力三十六营是二十多万,卢象升的天雄军和孙传庭的秦军加起来也是二十余万,现在天雄军和秦军都逐渐成型了,战斗力已经超过了义军。貌似只要让孙传庭在西线发起攻击,直奔临汾以南,就可以来个铁壁合围,将义军主力清剿干净了。

    会是这样的吗?本卷终了,且看下卷分解。

第五卷 第一章 震惊洋人

    京城的六月已经有点热了,早晚还好,凉风习习,很是舒爽,但是一旦太阳升起来,气温就急剧上升,烤的人火热火热的。朱慈炅现在也是火热火热的,当然这个火热说的不是他的身体,而是他的内心。

    葡萄牙终于派使者来协商贸易问题了,而且来的人还是新任的澳门总督施维拉,别看澳门就一点点大,而且还是跟大明租借的,他这个总督可是实打实的部级高官,相当于大明的六部尚书了。

    能派一个总督过来,证明葡萄牙人对大明已经相当看重了,当然欧洲列强是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饿狼,他们对你看重并不一定是好事,但这个葡萄牙却不一样,至少现在不一样,因为现在他们的本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