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工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军工帝国- 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么简单就行了?不会是耍我的吧!施维拉有点忐忑的问道:“这个,这个,皇帝陛下,冒昧的问一下,您为什么会选择和我们葡萄牙做盟友呢?现在海上最强大的好像是荷兰吧。”

    朱慈炅这个气啊,我倒是想跟人家合作呢,人家会尿我吗?送上去给人家做小弟还差不多,我大明会给人家做小弟吗,朕想当老大好不好?当然话不能这么说,朱慈炅假装气呼呼的道:“荷兰,朕很不喜欢,他们没有经过朕的同意,就占领了朕的台湾岛,这是强盗行径,你知道吗?等朕腾出手来第一个就要收拾他们!”

    不喜欢!好吧,这个理由的确很强大,大明这样强大的国家的确有资格不喜欢荷兰。

    去掉了心中唯一的疑问,施维拉马上热切的问道:“皇帝陛下,您能跟我们葡萄牙签订一个友好互助条约吗?”

    条约?朱慈炅听到这两个字就有点不高兴了,清政府和列强签订了太多的不平等条约,条约二字简直就是一种侮辱,朱慈炅下意识的把脸一板,冷冷的问道:“为什么要签订条约?”

    施维拉吓的一哆嗦,结结巴巴的道:“为了,为了,为了见证我们的结盟啊。”

    朱慈炅这才回过神来,哦,此条约非彼条约,这是一个平等条约,硬要说不平等的话,那也是对葡萄牙有点不平等。

    于是,他打了个哈哈,无耻的道:“哈哈哈哈,刚朕跟你开玩笑的,别怕,别怕,友好互助条约吗?好啊。”

    说着,他指了指朱由检,又指了指徐光启,介绍道:“这位是朕的叔叔,大明帝国亲王,大明帝国内阁总理大臣,摄政王朱由检殿下;这位是朕的老师,大明帝国内阁首辅大臣,徐光启大人,就由他们全权代表朕,和你签署这个友好互助条约吧。”

    朱由检听到这大臣二字不由翻了个白眼,我什么时候变成大臣了,我是摄政王好不。不过这总理二字他倒是比较喜欢,恩,内阁总理,就是总管内阁所有事物,这总理二字用的不错。

    施维拉可不知道朱由检在想什么,他对这两人倒是挺满意的,一个是内阁总理还是亲王,另一个是内阁首辅还是皇帝的老师,这两个人份量已经足够了,何况他们还得到了皇帝的授权,证明这个友好互助条约不是签着玩的,是真实有效的。他激动的道:“好,好,好,那就麻烦亲王殿下和徐大人了。”

    剩下的事情就不用朱慈炅操心了,徐光启将朱由检、施维拉还有曾德昭带到礼部衙门,双方共同起草了大明帝国历史上最具影响的《大明帝国和葡萄牙帝国友好互助条约》一式两份,一份中文的由内阁首辅大臣徐光启执笔,内阁总理大臣摄政王朱由检监督;一份葡萄牙文的由葡萄牙驻澳门总督施维拉执笔,大明工部屯田清吏司员外郎曾德昭监督。

    条约起草完毕以后,几经斟酌,交由崇正皇帝检阅几次之后才最终定稿,并在第二天举行了隆重的签约仪式。在朱慈炅的见证下,两国代表郑重的在条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条约全文如下:

    《大明帝国和葡萄牙帝国友好互助条约》

    第一条,葡萄牙帝国无偿供应玻璃制造技术给大明帝国,并协助大明帝国建立玻璃制造工厂。

    第二条,大明帝国指定葡萄牙帝国为唯一的贸易代理商,全权代理大明帝国商品在欧罗巴地区的销售,具体商品价格见附件一。

    第三条,葡萄牙帝国所有海外领地的矿产大明帝国具有优先购买权,具体矿产价格见附件二。

    第四条,大明帝国和葡萄牙帝国即日起结为盟友,所有对大明帝国或葡萄牙帝国的本土和海外领地的侵略行为,都视为对大明帝国和葡萄牙帝国两国同时宣战,两国将共同出兵维护盟友的利益。

    大明帝国代表

    内阁总理大臣,摄政王:朱由检

    内阁首辅大臣,礼部尚书:徐光启

    葡萄牙帝国代表

    澳门总督:施维拉

    大明崇祯四年,公元一六三一年,六月六日。

    这份条约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葡萄牙方面的代表略微有点单薄了,只是一个澳门总督而已,能不能代表整个葡萄牙官方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朱慈炅并不担心这个,这年头,谁的拳头大谁就有话语权,如果你葡萄牙敢不遵守条约,那么大明帝国会用拳头告诉你不遵守条约的后果。

    不过,后面葡萄牙一直都没有违背过这份条约,因为他们的确从中得到了无数的好处。

    这份条约也被后世史学家公认为大明帝国崛起的标志,从这份条约签署以后,大明帝国依靠海外贸易所得来的利益和葡萄牙各领地买来的矿产飞速的发展起来,从而奠定了称霸世界的基石。

    多年以后,退休的葡萄牙帝国内阁总理大臣施维拉曾在回忆录里写道:我这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有幸代表葡萄牙帝国与大明帝国签订了《大明帝国和葡萄牙帝国友好互助条约》,有人因此骂我丧权辱国,我想请问一下,如果没有这份条约,我们葡萄牙能与大明帝国同时屹立在世界之巅吗?相对于我们得到的荣耀和领地,让给盟友大明帝国的那点利益算什么?

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来了

    朱慈炅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翻阅着签署好的《大明帝国和葡萄牙帝国友好互助条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很想把慈禧太后拉到面前,让她好好看一下,什么才叫条约,清政府签订的那些能叫条约吗?那简直是卖身契!

    慈禧太后并没有出现在他面前,系统美女熟悉的声音却出现在他脑海:

    “叮咚,恭喜你完成第六个生存任务,下面开始发放奖励,火炮大全。”

    这火炮大全真的是大而全啊,朱慈炅只感觉脑袋里面被灌进了一团浆糊,眩晕的要死。

    他还没回过神来,系统美女的声音继续道:“叮咚,请注意,生存任务已经结束。”

    接着,系统美女罕见的酝酿了一下,然后用慷慨激昂的声音大声道:“骚年,去吧,去改变历史,扬我国威!”

    虽然知道系统美女不会回答,更不会在意他的反应,朱慈炅还是郑重的点了点头,一字一顿的承诺道:“我,会,的。”

    承诺过后朱慈炅略微有点失落,改变历史,哪里有这么容易啊,也许将有很长一段时间听不到系统美女的声音了,毕竟从穿越到现在,一直有系统美女默默的帮助他,现在系统美女突然间要消失好长一段时间了,他真的有点不习惯。

    要再次得到系统美女的帮助,只有努力去改变历史了,剿灭农民起义军、打败后金、称霸世界,这些都可以改变历史,但这些就没一件是能轻易做到的。

    现在最有希望解决的就是西北的农民起义军了,但是卢象升和孙传庭虽然已经配备了八万把新型燧发枪,并不是无敌的,燧发枪也有他的局限性,面对坚固的城池和严密的盾阵燧发枪的威力就发挥不出来,唯有靠火炮才能轰开这些乌龟壳。

    对了,火炮,系统不是刚刚奖励了火炮大全吗,朱慈炅赶紧在脑海里翻阅起来。

    或许是因为这是最后一次生存奖励吧,系统给的火炮知识真的很全,几乎囊括了黑火药时期所有与火炮相关的知识。

    首先是火炮的分类,火炮主要分为臼炮、榴弹炮、加农炮,分类主要考虑的因素有三个:

    第一,炮弹直径和炮管长度的比例,比例在1:13以下的都是臼炮,比例在1:14到1:40之间的一般都是榴弹炮,比例在1:40以上的一般都是加农炮;

    第二,炮弹的发射角度,臼炮一般都在55度到85度之间,榴弹炮一般都在15度到55度之间,加农炮一般都在15度以下;

    第三,火药的装填量,臼炮的装填量一般是炮弹重量的一半左右,榴弹炮装填量一般和炮弹重量相等,加农炮一般是炮弹重量的两倍左右。

    这三种炮的特点分别是:

    臼炮炮管薄,重量轻,射程短,威力小,能攻击隐蔽在障碍物后面的目标,一般用于近程打击敌方士兵;

    榴弹炮炮管较厚,重量较大,射程较远,威力较大,能攻击隐蔽在障碍物后面的目标,一般用于远程打击敌方士兵;

    加农炮炮管很厚,重量很大,射程较远,威力很大,射击角度基本与地面平行,一般用于摧毁敌方工事。

    还有臼炮一般都是滑膛的,也就是说炮管内没有膛线,榴弹炮和加农炮则是线膛的,炮管内刻有密集的膛线。

    然后是火炮的铸造方法,明朝这会儿可没有圆柱钢卖,所以炮管只能铸造。

    铸造炮管在这个时代难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的,因为炮管本身就很重,所以用沙模铸造就有点不现实了,必须用粘土制模,而且做好粘土模以后后还必须把粘土模竖直埋进土里,不然铁水还没浇灌完,粘土模就压碎了。

    这个粘土模太难制了,而且每个粘土模都只能用一次,而且铸造的成功率还很低,这就造成了火炮产量一直提不上来。

    幸好,系统总结了欧洲各国的模具制造方法,最后总结出了一个成功率很高的新型铸造方法,那就是给粘土中间加钢筋,就好像现代浇灌水泥一样,先把钢筋扎成型,再往上浇灌,这样模具的强度就大大增加了,成功率也会随之增加。

    而且,为解决外模和内模不同心的问题系统还给出了解决方案,那就是在外模底部中心留一个圆口,内模上加一根圆钢,把圆钢直插进圆口里,同心的问题就解决了,炮管成型以后只要将这个圆口车个丝出来,再拧个螺丝进去堵住就行了。

    最后是火炮的辅助装备,系统给的辅助装备主要是炮车和炮座。

    炮车当然不是汽车,而是马车,分为两轮的简易马车和四轮的装甲马车。炮座可不是一个死死的铁疙瘩,而是带有轮子,能让炮身360度旋转的炮座。

    说到这个炮车和炮座就不得不提一下炮耳了,这个炮耳指的是在炮管中部伸出来两个圆柱,就像炮管长了耳朵一样。大家如果看见过我国明清时期铸造的火炮就会发现,我们铸造的火炮基本上都是没有炮耳的。

    这个炮耳有什么用呢?其实作用很简单,就是固定炮管用的,两头用铁箍或者铜箍把炮耳压住,这炮管就跑不了了,这样就方便把炮管固定在马车上。像我国明清时期铸造的火炮,没有炮耳,就只能固定在笨重的炮座上,基本上不能移动,就算背着炮管上了战场,还要零时固定,而且开一炮,炮管基本上就跳走了,操作起来有多麻烦可想而知。

    在查看这个炮座和炮车的时候,朱慈炅还发现一个好东西,那就是简易轴承。这个简易轴承并不是现代常见的滚珠轴承,而是滚柱轴承。滚珠轴承里面全是光滑的圆钢珠,要在明朝把这东西加工出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滚柱轴承就不一样了,里面是光滑的圆钢柱子,对于有车床和磨床的朱慈炅来说,这个圆柱加工起来就简单了,车个光杆子出来,再磨一磨基本上就没问题了。

    其实滚柱轴承和滚珠轴承用在马车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滚珠轴承只是能调心而已,也就是说滚珠轴承一般是调心球轴承,如果用滚珠轴承轴在旋转的时候可以不与固定面保持90度垂直。马车上其实压根就用不到这个功能,反正车轴与车轮之间定死了是90度,用滚柱轴承和滚珠轴承是一样的效果。

    有了轴承这马车就轻便了,不然最少四五百斤的火炮,一辆马车最少要二三十匹马才能拉的动。你想啊,四五百斤的重量压上去,车轴和轴孔之间被压的死死的,那摩擦力,就跟黏住了一样,不来二三十匹马,怎么抵消那个摩擦力?

    装上轴承就不一样了,再重的东西压上去,轴承都是灵活的,基本上没有什么摩擦力,四五百斤的火炮,一般四匹马就足够了,就算是上千斤的也只要八匹马。

    臼炮还罢了,榴弹炮和加农炮真是好东西啊,但是朱慈炅在脑海里翻阅了半天,最后只能无奈的决定,现阶段还是以臼炮和20倍口径以下的榴弹炮为主吧。20倍口径以上的榴弹炮和加农炮,想想就让人绝望啊!

    是什么让人绝望呢?做个简单的计算就知道了:

    一般的炮弹直径最少十厘米,1:10就是一米,1:20就是两米,1:40就是四米,而且榴弹炮炮管的厚度最少是臼炮的两倍,加农炮炮管的厚度最少是臼炮的三倍,一米长的臼炮炮管最少都是两三百斤,两米长的榴弹炮炮管最少那是将近七八百斤,四米长的加农炮炮管最少那是将近三千斤,不说铸造和膛线加工的难度,光这重量就让人绝望了。

    当然这个炮管厚度是跟材质有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