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工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军工帝国-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百步。

    皇太极是铁了心的不先冲,他望着对面的阵型,不由暗自可惜道:”你们怎么不再排前面一点呢?在上前一百步,我保管轰的你们屁滚尿流。“

    当然,他也只能想想而已,人家昨天都知道他火炮能射这么远了,自然是不可能再上前百步。

    他这边只能想想,朱慈炅这边就不光是想想了,孙元化指挥炮兵将四十二门五一八式榴弹炮运到刀盾兵后面,一字排开,填药上弹,将射程调到最远,一切准备就绪,就等朱慈炅下令了。

    皇太极见对面半天没动静,以为他们今天又想对耗呢,耗着就耗着呗,等双台子堡里的祖大寿耗的没粮食了,他就可以轻松的将堡里的四万明军收拾了,到时候,嘿嘿,又能俘虏几万奴隶了,稳赚不赔。

    朱慈炅从望远镜里看到皇太极轻松的表情,不由举起右手对皇太极做了个开枪的动作,然后朗声道:”传朕口谕,让孙元化马上开炮。“

    孙元化接到口谕,立马大喝一声:”点火,开炮!“

    ”嗤嗤嗤嗤“一阵引信的燃烧声过后,”轰轰轰轰“一排散弹像乌云一样罩向敌阵。

    皇太极正悠闲的举着望远镜到处乱瞄呢,突然对面阵中传来一阵火炮的轰鸣声,他只感觉眼前一暗,紧接着”噗呲“、”哐当“、”啊“一阵嘈杂的声音传进他的耳朵了,己方大阵中的骑兵起码倒下几百个!

    他心里不由”咯噔“一下,火炮?还这么远的射程,怎么玩?

    没等他想出对策,对面又是一阵轰鸣,己方阵中又倒下几百个。

    所有后金骑兵都露出恐惧的表情,他们虽然不怕死,但这种莫名其妙的死法实在是太恐怖了,所有人都紧张的望着头顶,生怕一个铁球飞过来,自己就直接躺地上了。

    皇太极此时已经吓的冷汗都流出来了,这么站着吃炮弹自然是不行,他望对面的阵型,冲上去吗?那么密集的防守阵型,冲的开吗?就算冲开了,还有几个人能回来!

    他才犹豫了一下,对面又是一蓬散弹轰过来,又是几百人不见了!

    皇太极一咬牙,心有不甘的道:”传令,所有人撤入大营,正黄旗、镶黄旗在营门后布阵抵御,其他人收拾营帐,把火炮抬上马车,准备撤退。“

    传令兵四散,不一会儿所有后金骑兵全部退入大营,然后就开始拆营帐,抬火炮。

    朱慈炅在望远镜里看到这个情景,不由气急败坏的道:”皇太极,你无耻!打不过就逃,算什么英雄!击鼓,进军,火枪兵靠近敌营两百步就开始叠浪前进,其他兵种保持阵型,整体跟上。“

    传令兵四散,不一会儿,大阵中想起低沉的鼓点声,所有明军在各自将领的指挥下,踩着鼓点向后金大营踏步而去。

    正黄旗和镶黄旗的金兵不由握紧了手中的兵器,准备和明军展开肉搏,眼看着明军距离大营还有两百步远,对面突然有一排人整齐的冲到最前面,举起手中的枪,”啪啪啪“一阵弹雨飞过来,前面的骑兵立即倒了一排。

    紧接着,对面不停的响起”啪啪啪“的声音,一排排的火枪兵交替前进,前冲,开枪,装弹一气呵成,子弹像下雨一样往正黄旗和镶黄旗的骑兵罩过来,金兵像下饺子一样,一排排的倒下去。

    皇太极眼中罕见的露出了惧色,他大喊道:”快,鸣金,全军撤退。“

    很快大营里响起”哐哐哐“的鸣金声,后金骑兵像潮水一样向后退去,很多军帐都被他们扔下不管了,不一会儿后金大营就变成了一座空营!

    朱慈炅在望远镜里看到这情况,不由一拍龙椅的把手,大骂道:”不战而逃,不要脸!“

    此时,一旁的秦翼明问道:”皇上,追不追?“

    朱慈炅白了他一眼,没好气的道:”追什么追?步兵追不上,骑兵就三万,追上去送死吗?传朕口谕,打扫战场,派出侦骑,跟在建奴后面,看她们逃到哪里去了。“

    传令兵四散,前面孙承宗等人开始组织人手打扫战场,侦查敌情。

    战场还没打扫完,斥候来报,皇太极已经逃到双台子堡和四万步兵汇合了。

    不久,又有斥候来报,皇太极竟然带着步兵一起跑了,向海州卫方向逃去!

    朱慈炅闻报,目瞪口呆,这家伙也太干脆了吧,一发现打不过,马上跑路,压根就不要一点脸面!

    其实,皇太极逃跑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早在天启七年,皇太极率军进攻宁远,被袁崇焕指挥大炮轰的伤亡惨重,他立即率军返回锦州,到达锦州第二天就下令全军撤退,压根就没有丝毫犹豫。

    在他眼里,只有利益,面子能值几个钱,努尔哈赤就是死要面子,硬攻宁远,结果,真死了!皇太极自然不会做这种傻事,他精明着呢,没有好处他就跑,绝对不死要面子活受罪。

    皇太极这一跑,这场战斗就算是结束了,朱慈炅本来以为皇太极至少会抵抗几天,等实在顶不住了才会跑,可是才轰了几炮人家就毫不犹豫的跑了,让他感觉跟一拳打到棉花上一样,心里难受了一长截。

    他正在这难受呢,孙元化突然跑过来,躬身行礼道:”启禀皇上,发现他们放火炮的位置了,火炮已经被搬走了,地上只留下一排大坑。

    她不由好奇的问道:“一排大坑,什么意思?”

    孙元化解释道:“这证明他们用的还是原来老式的底座,搬到一个地方之后都要零时固定,而且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都是死的,不能转动,移动位置也很麻烦。”

    朱慈炅闻言不由暗自庆幸:“还好,还好,他们还不会造炮车,要让他们造出炮车来,那就更难对付了。”

    不久,孙承宗竟然领着祖大寿过来了,祖大寿对他那个感激涕零啊,弄的朱慈炅浑身只起鸡皮疙瘩。

    原来祖大寿见后金军撤走了,也不敢打开城门,只能派出斥候去查探情况,结果正好和孙承宗派去的斥候碰上了,祖大寿这才知道,皇上竟然亲自领军来救自己了,自然是赶紧跑来西平堡谢恩。

    朱慈炅实在见他没一点事就放心了,崇祯朝他那次被围,结局太惨了,朱慈炅真不忍心看到那样的事情发生。

    随着皇太极的不战而逃,一场原本该轰轰烈烈的大战就这样草草收场了,皇太极可以说创造了有史以来各种大战的最低伤亡记录,几十万人的对战,才伤亡一千多人,不得不说,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第五卷 第十一章 继续碉堡

    击退皇太极以后,朱慈炅并没有让人追击,而是让全军就地休整,等候命令。第二天一早他又召集所有将领前来开会,不过这次他后面挂的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张巨大的辽东地图,他手里拿的也不是炭笔,而是一根光滑的白木杆。

    朱慈炅见所有将领都差不多到了,便指着地图开口道:“现在皇太极已经退回海州卫,与我军相距数百里,下一步我们怎么办,是进攻还是防守,大家都议议吧。”

    众将闻言,开始盯着地图沉思起来。

    过了不知道多久,朱慈炅感觉腿都快站麻了,众将竟然没有一个开口的。朱慈炅有点不耐烦了,他扫视了一圈,发现大家都有点畏缩不前,一副深恐冒犯龙颜的样子,唯有孙承宗眼神激动,跃跃欲试。

    朱慈炅直接走过去,把白木杆往孙承宗手里一塞,不容置否的道:“太傅你对辽东最熟,你先说说吧。”

    说罢,一转身,将椅子反转过来,面朝地图,直接一屁股坐了下去。

    孙承宗接过白木杆,犹豫了一下,然后面色一正,躬身行礼道:“请恕微臣冒犯。”

    朱慈炅抬手向地图引了引,催促道:“朕赦你无罪,赶紧上去说说吧。”

    孙承宗这才拿着白木杆,越过朱慈炅,来到地图前,指着地图道:“微臣认为,现在皇太极新败,对我们的火炮有所顾忌,肯定不会轻易出城来与我军决战。我们可以先在三岔河边上修一座堡垒,然后已这个堡垒为依托,不断修复四周的卫所和堡垒,编出一张严密的防御网,让皇太极不得寸进。同时我们还可以派兵直捣盖州卫,皇太极主要的防守重点应该是北面,南面的盖州卫没有太多的兵马,只要我们将盖州卫拿下,整个辽东南部就可以慢慢收入囊中了。到时候辽东军,山东军和皮岛总兵毛文龙手下的东江军之间就没有什么阻隔了,三军完全可以联合起来与建奴作战,收复辽东全境就有希望了。”

    还修碉堡啊,你们就不觉得麻烦吗?朱慈炅又扫视了一圈,发现众将都若有所思,不住的点头,竟然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意见!

    既然这些久经沙场的武将都觉得可行,那这个方法肯定是可行的,朱慈炅拍板道:“那就按太傅的意思来吧,大军明天起拔,去三岔河边修堡垒,去把盖州卫拿下来。”

    现在集结在辽东的大军有孙传庭的十万秦军,还有五万京营精锐,还有辽东军十二万左右,朱慈炅和孙承宗商量了一下,决定留下两万辽东军驻守三台子堡、西平堡、镇武堡一线,其余二十五万大军则护着原来修三台子堡的五万民夫前去三岔河边修筑城池。

    第二天一早,大军起拔,朱慈炅没有去管大军怎么走,具体的事物都交由孙承宗去安排了,他自己则坐在龙辇上,拿着望远镜四处张望,将孙承宗的安排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将来自己领军打仗做准备。

    孙承宗一向老成持重,对行军的安排也一丝不苟,虽然皇太极已经被轰的屁滚尿流,不大可能在半路上埋伏偷袭,但孙承宗还是派出了所有斥候,在三台子堡、海州卫和盖州卫三城间的广大区域里来回查探。

    皇太极是没有来偷袭,但是他也没有老老实实的呆在海州卫,据斥候来报,他竟然派出了两万左右的步兵和一万左右的骑兵护着二十来门火炮,赶到盖州卫去了。

    孙承宗暗道一声可惜,后金一向不怎么重视防御,盖州卫原来就五千守军,派个五万人马前去攻城,轻轻松松就能攻下来。他原本想着一到修筑三岔河堡的地方,马上分兵五万前去进攻盖州卫,有二十万大军在海州卫和盖州卫之间挡着,皇太极就算想去救援也救援不了。但现在皇太极竟然分兵前去驻守,攻起城来就麻烦多了,五万人马肯定不够,最少要十万。

    攻城原本就是个最令人头疼的事情,当双方的兵员素质差不多时,攻城方必定伤亡不小,现在皇太极还运去二十门大炮,攻城伤亡肯定会大增。但盖州卫必须去攻,而且,不管伤亡多大都要攻下来,这次好不容易把皇太极的气焰压下去了,还有皇上率十五万大军御驾亲征,前来相助,如果再拿不下盖州卫,那以后就更没什么希望了。

    孙承宗的纠结朱慈炅并不知道,他又没率军攻过城,对攻城的难度没有直观的认识,他只有一点可怜的热武器作战经验,还是从电视里看来的,要比起行军打仗,指挥作战来,他可能连祖二愣子都不如。

    好在三台子堡之围已解,祖大寿也救出来了,现在完全不用那么着急,可以先建好三岔河堡再去进攻盖州卫,有堡垒为依托就不用把二十万大军都留在这里阻挡皇太极了。只要留下五万人马,皇太极就别想短期内攻下三岔河堡;只要留下十万人马,皇太极估计会一点进攻的**都提不起来。这样剩下的人马就可以全部去攻击盖州卫了,完全不用担心攻城的时候皇太极会突然从后面窜出来,搞两面夹击。

    孙承宗将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想法一一汇报给朱慈炅,看皇上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没,朱慈炅能有什么办法,他主要是来指挥热武器作战的,攻城什么的他还真不懂,最后,只能按孙承宗说的来,先建堡垒,建完堡垒再说。

    孙承宗不愧是修堡垒的行家,在他的指挥下五万民夫和十万辽东军通力配合,采石、挖土、烧砖、砌墙一气呵成,十五万人齐上场,四面的城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拔高,不到十天时间,墙体就已经完工了。

    一般这个时候皇太极就要出场来拆碉堡了,但这次他没有来,因为旁边还有个闲的发慌的崇正皇帝朱慈炅呢。修堡垒他插不上手,那就只能演练步炮协同作战体系了,他一天到晚带着孙元化和孙传庭拉着五万京营精锐和十万天雄军到处操练,枪声和炮声就没停歇过。

    皇太极如果这个时候跑过来,那就只能出演最佳陪练了,他认为自己是天生当主角的料,当陪练这种事情他怎么会做呢,所以,他不来。

    墙体建完接下来就是修女墙、箭垛、城门、角楼等附属设施了,这些如果要精雕细琢的话,那可能要几个月时间,但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