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工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军工帝国-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往上加,就必须两个人推了,不过一直加到二十根两个人竟然还推的动!

    这东西简直太方便了,宋应星决定,所有车间主道还有车间之间的连接通道全部埋上轨道,这种大车做个几辆,这样整个工厂的零部件转运效率简直提高了十倍还不止!

    第二天他就屁颠屁颠的跑去找皇上汇报情况了,把这轨道平板车好一顿夸啊,最后总结起来就是:皇上真乃神人也。

    朱慈炅听的只想翻白眼,他让宋应星试制轨道平板车是让他往蒸汽动力上想,这货想的完全不是这个方向,他就想着这轨道平板车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这有什么神奇的,就是一个摩擦力不一样而已,木制轮子跟石头地面肯定是有摩擦力的,而且东西越重摩擦力越大,这铁轮子和铁轨道之间摩擦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要不把轨道压变形摩擦力就不会增加,推起来自然轻松,少见多怪。

    见这货完全想不到点子上,朱慈炅只得无奈的提醒道:“如果在平板车中间加四个轮子,然后用活塞推动这四个轮子会怎么样?”

    宋应星闻言先是眼睛一亮,然后又黯淡下去,他说出了自认为最关键的问题:“皇上,请恕微臣放肆了,那样的话蒸汽管道没法接啊,车子一动,送蒸汽的管子就断了。”

    朱慈炅摇了摇头,大声鼓励道:“要发明出新的东西就要大胆猜想,小心求证,你不能按常理去想,要大胆的想,不要怕想错,就怕不敢想。”

    宋应星闻言,用不可思议的语气道:“皇上,您不会是想要把锅炉放车上吧,那么大的东西,得造个多大的车啊?”

    总算想对方向了,朱慈炅兴奋的道:“要多大,总不会比朕的乾清宫还大吧,做大点有什么关系,又不是做不出来。”

    宋应星想了想,的确也没多大,做肯定是做的出来的,但那重量,他又有点犹豫的问道:“皇上,那车轮岂不是要做水盆那么大,那铁条岂不是要做大腿那么粗?”

    这就对头了,朱慈炅激动的道:“对啊,对啊,就做那么大,难道不行吗?”

    宋应星闻言一愣,渐渐的他的眼睛终于重新变亮了,而且越来越亮,对啊,谁规定不准做那么大了,想做多大就做多大,只要能用就行了,他兴奋的问道:“皇上,那把煤车和水车都放上面行吗?”

    朱慈炅激动的鼓励道:“可以。”

    宋应星接着激动的问道:“皇上,那在上面建个铁皮房子行吗?”

    朱慈炅肯定的点头道:“没问题。”

    宋应星仔细的想了想,再没有任何问题了,这等于是把烧蒸汽的房子整个都搬上去了,还能有什么问题。

    于是他迫不及待的道:“皇上,那微臣就先告退了。”

    朱慈炅压住内心的激动,郑重的嘱咐道:“恩,一定要注意安全,做好之后朕去查看一下,你再开动。”

    安全?连车都没见过的人自然不知道开车有可能会出车祸,所以宋应星听了皇上的这句嘱咐感觉有点莫名其妙,不过他也没多想,现在他满脑子都是会自己动的平板车,哪还有心思想其他的。

    他回到王恭厂之后立马把几十个比较爱设计点小东西的学生都召集起来,拿出炭笔和大纸画了个桌子那么大的草图,然后指着草图开始分配任务:

    你们几个给我做十二个轮子,先做两尺大,厚度大约三寸;

    你们几个给我做些钢条出来厚度和高度都做三寸,五尺一根,先做二十根;

    你们几个去烧锅炉的厂房那里看看,按最小的锅炉做个新的出来;

    你们几个去机床那里看看,找个最大的机床按上面活塞的大小再放大一倍,做两套活塞和连杆;

    你们几个做个煤车。。。。。。

    等所有简单的东西都分配下去了,他自己则开始设计起中间的连接部件来,这一开始就停不下来了,连工厂他都很少管,都交给那些有管理天赋的学生管去了,基本上一坐就是一天,有时候甚至饭都忘了吃了,觉也不想睡了,就在那儿比比画画,跟着了魔一样。

    人多就是力量大,不到十天,什么车轮、轨道、锅炉、活塞、煤车、水车等等部件全部都做好了,宋应星也把连接件做的差不多了,他直接将所有的零部件运到试射火炮的场地,然后把轨道往地上一埋,便在轨道上组装起来。

    宋应星带着几十个学生装装改改,日夜不停,五天之后竟然硬被他把所有东西都对上去了。

    他虽然忙的晕头转向,总算还没忘记皇上的吩咐,这车一装好,他立马跑到皇宫亲自去通知朱慈炅前来查看。

    朱慈炅没想到他半个月时间就把蒸汽机车给做出来了,看他那深陷的眼窝和满脸的胡茬就知道,这货肯定是废寝忘食的在搞。朱慈炅本来是想让他先去休息一天再试的,但看他那亢奋异常的表情,估计今天不试他会觉都睡不着,没办法,那就去试呗,话说他自己也很想看看大明做出来的第一台火车是什么样子,到底开不开的动。

    为了敢时间,朱慈炅也没有大摆仪仗,只是让曹化淳带了几十个锦衣卫和东厂的高手,然后坐着个普通的八抬大轿匆匆赶到了王恭厂。

    当他看到宋应星的杰作的时候,内心有点乱,首先肯定是激动,这可是大明乃至世界上第一台火车,说不激动那是假的;然后他感觉有点怪,宋应星竟然真的在上面盖了个铁皮房子,还是中式的,甚至连屋檐和门窗都跟普通平民住宅差不多!

    朱慈炅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好吧,先不要在意外观,只要能动就行。”

    他低声在曹化淳耳边交待了几句,便向火车走去。

    这时那几十个学生正围着火车头激动的品评呢,突然从后面走上来两排人,很‘客气’的把他们拉到一边,这些学生正要发怒,可以看拉他们的人,立马吓的捂住嘴巴不敢出声了。

    开玩笑,拉他们的可是锦衣卫的将军和东厂的番子,都是些管杀不管埋的浑人,骂他们,找死呢!

    这时候一个十来岁的小孩从锦衣卫和东厂番子排成的人墙中间慢慢走过来,由于宋应星不敢泄露皇上的行踪,所以并没有告诉这些学生皇上要来,这些学生一开始还不知道这小孩就是皇上,只是缩着脑袋站在一边不敢动弹,但有个眼尖的学生无意中瞟了一眼,五爪金龙!

    他赶紧一拉旁边的同窗然后立马跪到地上高呼道:“草民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会儿那些学生才反应过来,五爪金龙,龙袍,这是皇上!他们赶紧跟着跪下来齐声高呼道:“草民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慈炅对这些学生还是很看重的,说不定里面就会出几个大发明家呢,他很和蔼的抬手道:“大家都起来吧,朕只是来看看,你们都不错,能帮长庚这么快把火车做出来,朕很欣慰。”

    众人这才千恩万谢的爬起来,低头躬身站在那里,生怕冲撞了圣驾。

    朱慈炅来到火车跟前仔细的看起来,锅炉、汽机和煤水车都没什么好看的,他相信宋应星做出来的肯定没问题,他主要看的还是车架行走部件。

    他低头看了一圈,马上发现一个问题,我靠,忘记说刹车系统了,这古代的马车和人力车可不存在刹车的问题,所以宋应星压根就没想过要加刹车。

    怎么办呢?立马就加肯定是来不及了,那东西最少也要一两天才能做出来,他只得吩咐旁边的宋应星让人拉几车沙土过来,倒在轨道的前半段,来个土堆刹车法,以防止机车冲出轨道。

    趁着运沙土的时间,朱慈炅又仔细跟宋应星解释了一下刹车系统是个什么东西,该怎么做,宋应星闻言额头冷汗直冒,这么重的东西如果冲出去真不知道会造成什么后果。

    待轨道前半段都被沙土埋住了,朱慈炅立马激动的道:“长庚,可以开始了。”

    宋应星早就迫不及待了,闻言匆匆一礼后便招呼几个学生上了机车,打开锅炉猛烧起来。

    不久,机车上响起“呜呜”的鸣叫声,这是水烧开了。

    宋应星探头看向朱慈炅,朱慈炅坚定将头一点,然后宋应星回头毫不犹豫的打开了蒸汽阀门。

    “吱吱吱,咔咔咔。”中间的四组推动轮慢慢转动起来,随着推动轮的转动,火车终于动了,朱慈炅高兴的跳了起来,成功了,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火车诞生了!

    他还没来得及庆祝,却发现火车开始加速了,这还得了,轨道总共才一百米长,这一加速就会“嗖”的一下冲出去,他赶紧大呼道:“长庚,快,快关掉阀门。”

    宋应星听到呼声,赶紧一把将阀门关掉,然后紧张的看着前方,还好,火车刚移动起来并没有多大的惯性,在沙土掩埋的轨道上前进了十来米就停下来了。

    火车一停,宋应星马上打开房门跳下来,跌跌撞撞的跑到朱慈炅跟前,匆匆的行了一礼,激动的道:“皇上,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朱慈炅也难掩激动的心情,忍不住大笑道:“哈哈哈,好,你们做的很好,通通有赏,通通有赏。”

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枪械

    蒸汽机车研制成功后,朱慈炅对宋应星等人的技术简直有点刮目相看了,他原本以为这蒸汽机车最少也要研制几个月,来回折腾几次才能动起来,却没想到一次就成功了,虽然说还没有刹车,没有转向系统,但那都是他忘了跟人家说了而已,他稍微一提点,宋应星便心领神会,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些问题都会得到圆满的解决。

    回到皇宫以后,朱慈炅的心情仍然久久不能平静,他最初的几个亲信现在已经完全成长起来了,在某些领域甚至已经超越了他,只是缺乏他前世那种阅历,所以很难研发出新的东西,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爱因斯坦那样,拥有创造发明的天赋,能引领时代的进步。

    不过有朱慈炅这个‘见多识广’的皇上在,他们有没有创造发明的天赋其实并不重要,只要技术到家了,有时候需要的只是一个提示,他们便能把想象中的东西变成现实。

    这几年朱慈炅一直忙着对付阉党、收拾东林党、应付农民起义、打败后金收复辽东失地,没有太多时间考虑发明创造的问题,现在就不一样了,虽然不能说四海升平,但大明基本上已经止住了衰败的颓势,慢慢走向复苏,可以说大明已经没有后顾之忧,正是崛起之时,而这个时候,正需要无数的发明创造来推动大明的发展与进步。

    现在最需要的‘发明创造’是什么呢?自然是加强军队战斗力的东西,也就是武器。

    ‘发明’点什么武器好呢?朱慈炅开始回忆起前世的武器,什么飞机、坦克、导弹、原子弹。。。。。。,好吧,这些都不是很现实,要是能做出来自然可以横扫世界,全球无敌,但以现在的技术想都不用去想。

    现在能做的也就是火枪和火炮了,其实火炮也没多大改进的空间了,限于黑火药的爆炸威力,现在火炮的杀伤力其实主要还是靠炮弹的自身重量,也就是说炮弹越大杀伤力就越大,真正靠开花弹的爆炸威力,其实杀不了几个人。当然,如果能把成吨的黑火药投进敌军阵中,那也能造成巨大的伤害,不过一吨火药的体积,做少要造个口径超过一米的大炮出来,那种庞然大物重量起码是几十吨,造出来根本就搬不动,也不现实。

    所以,现在最现实的就是改进火枪,作为一个军工厂出来的工程师,对枪械自然是熟悉的不行了,什么手枪、机枪、冲锋枪,半自动步枪、全自动步枪、狙击步枪。。。。。。,他脑海里不知道装了多少种枪械,到底造点什么好呢?

    朱慈炅考虑了半天之后,准备先试制几种简单的枪械:

    首先是左轮手枪,其实这个左轮手枪毕懋康在年前就已经做出样品了,但他那个样品实在是太大了,就跟个手电钻一样,根本就不方便携带,朱慈炅准备让他改成正常手枪大小,虽然那样射距和杀伤力都会有所下降,但起码方便携带了,像炮兵、各级将领等不方便带步枪的,配上手枪之后,要敌人拿着刀枪剑戟等近战兵器冲过来,直接掏出手枪就能把敌人突突了。

    然后是左轮步枪,也是在毕懋康那个左轮手枪的基础上改进的,不用缩小,只要把枪管加的跟普通燧发枪一样长就行了,这种步枪朱慈炅是准备给骑兵用的,骑兵之所以一直没有配枪,就是因为现在的燧发枪上子弹太麻烦了,骑着马根本就没法换。这种左轮步枪就不一样了,一个转轮里就有六发子弹,还可以多配备几个转轮,开战之前就把几个转轮全装好弹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