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回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回巢- 第3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阿奕是越哄越娇的性子。被顾莞宁这么一哄,哭的更起劲了,泪珠一个劲儿地往外涌。

    阿娇趴在亲爹的怀里,咯咯笑着看热闹。

    太孙最疼孩子,却也见不得儿子哭成这样,皱眉沉声道:“男子汉大丈夫,磕着碰着也要撑着,哭哭啼啼地像什么样子。不要再哭了。”

    阿奕哪里听得进这些,将头埋在顾莞宁的怀里,继续哭泣抹泪。

    太孙还要再说,顾莞宁不乐意地瞪了过来:“阿奕额头都被磕红了,一定很疼,哭几声也是难免。你这个时候还训斥他,他能不委屈么?”

    太孙哭笑不得:“我才说一句,你就护上了。之前还说孩子由我来管教。像你这样护短,我还管什么?”

    顾莞宁坚决不承认自己护短:“我哪里护短了!”

    就这还叫不护短?

    前世也是如此。

    她表面看似严苛,其实最护着儿子,大事小事都要过问,几乎将所有重任都担在了自己身上。殊不知,越是这样护着,孩子无法真正独立。

    阿奕性情软弱,优柔寡断,和顾莞宁这个亲娘看似严厉实则骄纵的教育方式不无关系。

    当然,这些实话是万万不能实说的。

    太孙立刻从善如流地改口:“是是是,你从不护短。是我这个当爹的心肠太硬了。阿奕疼得厉害,哭几声也是应该的。”

    顾莞宁笑着白了他一眼,低下头,继续哄着哭哭啼啼的儿子。阿奕趴在娘亲香软的怀里,听着顾莞宁的温柔轻语,哭声渐渐小了。

    顾莞宁先松了口气,再一看,阿奕竟已经睡着了。眼角边还挂着两滴眼泪呢!

    顾莞宁失笑不已,轻轻伸手,为阿奕擦拭眼边的泪痕。然后将他放到床榻上。

    阿娇也有些困了,用小手不停地揉着双眼。不一会儿,就将小眼睛揉得红红的。小嘴也打起了呵欠。

    太孙心中溢满了怜爱,俯下头,亲了亲女儿的小脸。然后小心翼翼地抱着女儿在屋子里来回走动,一边轻拍着后背哄个不停。

    温暖的烛火下,太孙那张温柔俊美的脸孔,被一层朦胧的光晕笼罩。

    这安宁美好的一幕,也深深地烙印在顾莞宁的心里。此生永难忘怀!

第六百四十一章 拜会

    隔日,平西伯夫人领着儿媳顾莞华一起登门拜会。

    平西伯府和定北侯府是姻亲,顾莞华是顾莞宁嫡亲的堂姐,感情深厚。于情于理,太子妃都要亲自见一见这对婆媳。

    丁夫人性子爽利,说话直接,见了太子妃也未拘谨,笑着裣衽行了全礼:“臣妇见过太子妃娘娘。”

    太子妃气度雍容,微微一笑:“丁夫人不必多礼,快些起身。”又笑着对顾莞华说道:“你怀着身孕,不用行礼了。免得伤着孩子。”

    孕期已有六个月的顾莞华,肚子着实不小,一张秀丽的脸庞丰润了不少,气色颇为红润。

    太子妃这般亲切礼遇,顾莞华心知是沾了堂妹的光,忙笑着谢恩:“多谢娘娘体恤。”

    太子妃笑道:“女子怀孕,最是辛苦。丁夫人坐下说话,顾氏也一起坐下。”转头吩咐宫女:“去请太孙妃过来说话。”

    过了片刻,顾莞宁便来了。

    隔了数月没见,顾莞宁骤然见到顾莞华,心中十分欢喜。走上前拉住顾莞华的手,上下打量一番:“大姐,你怀孕倒是没遭什么罪,气色看来极好。”

    姐妹两个未出阁之前,便十分亲厚。各自出嫁后,见面的机会少了,感情却未变淡。

    顾莞华反手握住顾莞宁的手,抿唇笑道:“公婆都待我极好,夫君也对我处处体贴。我每日闲着无事,只管吃喝睡养胎,哪里还会养不好。”

    日子过得好坏,只看一眼便知分晓。

    顾莞华神色安详,眉宇间毫无郁色,整个人胖了一圈,显然过的很好。

    顾莞宁看在眼里,心中颇为满意,对丁夫人也客气了几分:“丁夫人难得登门做客,今日就留在府中用午膳吧!”

    太子妃立刻笑道:“还是你想的周全。我这就吩咐下去,让厨房准备宴席。”

    丁夫人颇有些受宠若惊,忙起身谢了恩典。

    平西伯府和定北侯结了亲事,和太子府也是姻亲。平西伯父子即将领兵,一路守护太子前往冀州平乱。

    经此一事,平西伯府和太子府的关系也更加紧密。丁夫人此次登门拜会,不无示好之意,特意带了身怀六甲的儿媳顾莞华来,也是想着能借机和顾莞宁套些近乎。

    虽有心理准备,丁夫人还是没料到效果这般好。

    ……

    太子妃和丁夫人闲话片刻,便对顾莞宁笑道:“你们姐妹两个也有些日子没见了吧!去梧桐居里待着说些私房话,待午膳的时候再过来。”

    顾莞宁也未推辞,笑着应了一声,便领着顾莞华去了梧桐居。

    丫鬟们很识趣地退下,留下姐妹两个在一起说话。

    “二妹,太子妃娘娘待你真好。”顾莞华由衷地叹道:“做婆婆的待儿媳到这一步,委实是举世难寻。”

    丁夫人对她也算宽厚了,不过,和太子妃也无法相提并论。

    顾莞宁笑着嗯了一声:“母妃待我确实很好。”

    沈氏没给她的亲情,都由太子妃补齐了。

    顾莞华上下打量她一眼,笑着说道:“本来我还想问问你过的如何。瞧瞧你现在的模样,倒是不必再多嘴了。”

    顾莞宁开起了玩笑:“我现在是何模样?”

    顾莞华微微一笑:“眉目柔和,安宁幸福。”

    昔日那个倔强高傲满身都是棱角的顾二小姐,如今变得从容镇定,眉间少了冷冽和一丝疾世愤俗的戾气。也变得更优雅更美丽。

    这是被人捧在掌心全心呵护着才会有的模样。

    可见,太孙待她极好,太子妃待她也极好。

    顾莞宁抿唇一笑:“看来,往日的我实在不讨人喜欢。”一点一滴的改变,不必别人说,她自己也十分清楚。

    她喜欢现在的自己。

    顾莞华和顾莞宁相视而笑。

    岁月静好,安谧幸福。

    谁不愿过这样的日子?

    ……

    闲话几句后,顾莞华便叹道:“公公此次带兵去平匪乱,夫君也要随着一起去。一来一回,不知要多久。怕是连孩子出世也赶不及了。”

    她自是舍不得丈夫离开身边。可丁骁年轻气盛,满腹雄心壮志,一心想要建功立业,哪肯错过这样的好机会。坚持要随着平西伯一同前去。

    顾莞宁笑着安慰道:“姐夫上进有出息,不是那等坐在家中混吃等死的纨绔之辈。大姐心中应该高兴才是。”

    顾莞华很快振作起来:“你说的是。他是将门出身,想要出头,就得亲自领兵打仗,立下军功才行。我们顾家的百年基业,都是这么来的。是我太过儿女情长了。”

    顾莞宁目光微闪,意味深长地说道:“姐夫的前程,大姐不用操心。有我和殿下在,将来少不得他的锦绣前程。”

    顾莞华一怔。

    她也是细心敏锐之人,自是听出了顾莞宁的言外之意。

    很快,顾莞华反应过来,低声道:“夫君心中一直仰慕殿下风仪。只是平日殿下常在宫中,夫君又时常住在军营里,没多少亲近的机会。”

    和聪明人说话格外省心省力。

    顾莞宁笑了一笑:“以后总会有机会的。”

    姐妹两个点到为止,很快又将话题扯了开去。

    “你有些日子没回侯府了吧!”顾莞华随口问道。

    顾莞宁无奈地一笑:“我现在被阿娇阿奕绊住了手脚,出府少之又少。算来,已经有两个月未曾回看望祖母了。好在孩子如今都断了奶,我想着过几日再回去看看。”

    顾莞华苦笑一声,欲言又止。

    顾莞宁心知有异,立刻问道:“莫非是府里出什么事了?”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顾莞华又叹了一声:“就是前些日子,大哥又和母亲争吵了一回。”

    “母亲总在小处刁难大嫂,大哥心中一直憋着闷气,大嫂也是个能忍的,一直隐忍不发。结果前些日子站得久了,动了胎气。大哥气得不得了,便和母亲争执了起来。”

    “母亲从未见大哥发这么大火,又是心虚又是恼怒。在府中不敢张扬,便到丁家来找我诉苦。这几日,我也在为此事发愁呢!”

    ……

第六百四十二章 启程

    简而言之,吴氏又开始不安分了。

    顾莞宁对吴氏毫无好感。不过,她敬重长姐顾莞华,也不便当着顾莞华的面说吴氏的不是,只淡淡说道:“你如今身怀六甲,大伯母倒是舍得用这些琐事来烦你。”

    顾莞华又岂能看不出顾莞宁眼中的冷意,忍不住苦笑一声:“二妹,我们姐妹自小一起长大,说话也没什么可顾忌的。”

    “我娘的脾气,你也是清楚的。以前我没出嫁的时候,时常劝她,她倒是能听进一些。可现如今,我嫁到了平西伯府,做了丁家的儿媳。总不便时常回娘家。她私下里做的那些事,我看不惯,却也无法时时相劝。”

    “大哥和她怄气,数日都没和她说话。她在我面前哭泣抹泪,说大哥一心向着媳妇,不孝顺自己的亲娘,说大嫂心机太重,没将她这个婆婆放在眼底。还说要让吴表姐早日过门,娘家侄女总比儿媳贴心。”

    说到这儿,顾莞华又是一声长叹:“她这般糊涂,我也不知该怎么说她了。”

    顾莞宁毫不客气地点评:“大伯母确实糊涂。”

    可不就是糊涂么?

    太夫人摆明了器重长孙媳,不喜吴莲香。顾谨行和崔瑶夫妻情深,断然容不下别人。也就吴氏还想着让吴莲香过门做妾了。

    顾莞华蹙着眉头,低声道:“她铁了心要让吴表妹过门,我是劝不动她了。只盼着祖母能拦下她,别让她做出糊涂事来。”

    顾莞宁哂然一笑:“这你就不用担心了。有祖母在,大伯母翻不出风浪来。你若是不放心,等过几日,我就回府一趟,和祖母说一说此事。”

    顾莞华听了这话,也没觉得不妥,反而松了口气:“有劳二妹了。”

    ……

    两日后,太子启程离京。

    平西伯父子率领五万精兵,随太子一起奔赴冀州。

    太子此次代天子出巡,阵势隆重。太孙领着魏王世子韩王世子文武百官,一起送大军出了城门。

    “父王此行千里,奔波劳苦,”太孙敛容拱手,神色肃穆:“儿臣在京城,企盼父王此行顺利,安然归来。”

    太子略一点头,当着百官的面撑足了东宫的颜面:“孤一定会平安回京。你在宫中,代孤多向你皇祖父尽孝。朝政之事,也要多上心。”

    太孙正色应下:“儿臣谨遵父王之命。”

    有资格和太子道别的,也只有寥寥几人。

    太孙说完之后,魏王世子韩王世子也分别行前,道了珍重。

    至于一众官员,文臣以傅阁老为首,武官中便以兵部尚书为首,各自上前和太子作别。

    ……

    待大军启程后,太孙才回宫复命。

    元佑帝近来连连动怒,心火虚旺,气色有些晦暗,坐在龙椅上,额头满是皱纹,老态毕露。

    太孙回禀完之后,说道:“父王已经前去冀州安抚民众,平西伯父子也已领兵一同前往平定民匪。不出数月,一定能安然归京。还请皇祖父稍安勿躁,保重龙体。”

    元佑帝看着长孙,叹口气道:“阿诩,朕近来时常焦躁不安,精力不济,整夜难眠。朕是真的老了。”

    太孙立刻道:“皇祖父正值盛年,何谈一个老字。”

    “我们祖孙两个在此说话,不必学臣子们虚伪奉承那一套。什么万岁,那都是说着好听罢了。人哪有常长生不死的。”

    元佑帝的声音沉了下来:“身为天子,操心劳碌,殚精竭虑,非常人能比。耗尽心神,寿元也难及常人。朕已经比先皇和先祖都活得久了。”

    大秦开朝以来,皇帝能活过五十的寥寥可数。

    元佑帝确实已经算高寿。

    太孙很清楚元佑帝的寿元只剩三年左右,听着元佑帝这番话,心中沉甸甸的,分外不是滋味。面上还得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笑着说道:“孙儿还盼着过几年,让阿奕住进宫来陪伴皇祖父。皇祖父可别说这样的丧气话。”

    提起曾孙,元佑帝的眼中有了笑意:“朕每个月才见阿奕一回,心中也着实惦记。等阿奕满了四岁,就让他进宫来。”

    阿奕满四岁的那一年,就是元佑帝驾崩归天之时。

    这一天,是永远都不会有了。

    太孙心中隐隐作痛,口中应得十分利落:“好,等阿奕四岁,孙儿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