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五十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正德五十年- 第9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现在,

    但是他们也并未打算反对,大明朝的文人,实际上并不迂腐,更不因循守旧,而他们之所以竭力反对某些事情,往往就是因为这些事情冒犯了他们的利益——比如说开海允许国家和其他大的老百姓进行海运贸易,使得他们这一小撮而人无法对海洋贸易进行以走私为主要方式的垄断,他们便竭力反对!

    比如说郑和下西洋,国家直接进行海洋贸易,赚了大钱,府库充盈无比,各种用丝绸瓷器交换回来的珠宝珍奇堆积如山,一直用到正德年还没用完,这还没冒犯文官儿集团的利益呢,只不过是国家自己赚钱了,却没分润给文官儿们而已,就遭到了文官儿们的竭力反对,并且各种污蔑泼脏水,说是七下西洋,劳民伤财,实际上当时的永乐帝也不傻,七下西洋花费的钱财如果是一分的话,那么换回来的那些海外的珍奇,价值就达到了十分甚至是十二分!

    大明朝的胡椒价格大幅度下降,就是从郑和七下西洋开始。

    等永乐帝一驾崩,被文官儿们调教的乖顺无比的仁宗朱高炽一登基,便是废止了下西洋,而到了正德年,早期的兵部尚书刘大夏更是一把火儿把郑和七下西洋辛辛苦苦才描绘而成的海图和建造宝船的设计图给烧了。非但如此,他们还在史书中对七下西洋一事横加诬蔑,使得后人还是以为下西洋乃是劳民伤财之举。

    这等案例,不胜枚举,比如说征收商税,比如说厘清天下土地,比如说官绅士民一体纳粮……太多太多了。

    但凡是跟他们有利益冲突的,那是一定要拼死反对的,若是皇帝强要坚持,那就破口大骂,骂死他,骂的他在史书上也抬不起头来!

    但是皇子听政这件事,对他们却是没什么利益上侵犯,是以这些文官儿也就懒得管了,而且这相当于是皇帝和诸位文官领袖妥协的成果,他们想反对也没那么容易。

    再说,今上这么多皇子,不用这个法子,他们还真是想不出一个法子来能选出合格的太子了。

    嫡长子?算了吧!这些年为了这个件事儿文官们跟皇上干了多少架了?

    也不是不想着拥立嫡长子为太子,只是实在是没办法了。

    要是能立不早就立了?

    文官们之所以会在这件事上让步,其决定性因素,还是在正德这位强势的皇帝身上!

    说白了,这是帝王家事。臣子掺和进去,那是要杀头的!这些年来,因为这件事儿而被牵扯从而下了锦衣卫诏狱最后身死家灭。甚至是诛灭三族的官员,可是不在少数,所以这些官儿们都不想牵扯的太深。

    这一点。杨慎就很聪明,他提出来立刻立太子,却是没说要立谁,而是把这个交给正德去选择,立谁都行,只要是有个太子就行。

    所以当时虽然正德皇帝很是恼他,但是事后想起来,心里的气儿却是顺了很多。

    这会儿朝堂之上。那些一品二品的大员,都是不在,便也无人约束,嘈杂一片。

    有几个六部的给事中,他们只有七品,在这朝堂之上几乎算是官儿最小的,虽然权柄甚重。但是品级摆在这里,而大明朝堂之上的站序,就是按照品级的高低站序的,品级高的,距离御座最近。品级最低的,就只好是站在殿门口儿了。

    这会儿已经是深秋快进了冬天了,北京城的冬天可不是好捱的,更何况大明朝正好是赶上最倒霉的小冰河时期,那就更比现在都冷了几分。

    这会儿殿门打开着,冷风嗖嗖的往里头灌,虽说当了这么些年的官儿了,朝服里面也都加了衣服,膝盖肘弯儿处也都是加了棉垫子了,这几个给事中却还都是给冻得哆哆嗦嗦的,清鼻涕直往下淌。

    吏科都给事中,正德四十九年二甲第一名也就是俗称传胪的黄岘黄大人这会儿抽了抽鼻子里淌出来的清鼻涕,趁着别人不注意用袖子擦了一擦,这位丰神如玉的黄大人这会儿也是冻得受不了,他心里暗骂一声,打眼儿往外面一瞧,身子一震,便是赶紧回身小声儿道:“快别吵了,大人们来了!”

    众人一听,赶紧也往外瞧,便是看到殿门之外,以杨慎为首,二十余个一品二品的文臣武将再加上一些公侯勋戚,也是按照品级高低向这边缓缓走过来。

    这些大员们衣着都是极为的庄重,杨慎穿着一品的径五寸大独科花大红色公服,头上戴着展角各长一尺二寸的黑色帕头,腰间悬着一品素玉腰带,脚上蹬着皂靴,手中端着象牙芴板,腰板儿笔挺的走在最前面。再看看那些公侯伯们,也都是戴着七梁冠,八梁冠,穿着公服,很是肃穆。

    瞅见他们,这些官儿们顿时便是反应过来,只怕今儿个朝会上是会有大事发生的。

    一众大员走进了朝堂,朝堂中乱糟糟的气氛顿时是为之一清,大伙儿都是闭上了嘴,队伍也排得齐整了许多了。

    这些大员们都是提前进了紫禁城,不到四更天就来了,去往御书房讨论御前听政的那十位皇子的人选的,但是却没想到,本来以为会挺顺利的事儿,却是一波三折。这些大员们哪个不是身上有些牵连的?自然都是有自己的私心,说话可不是都是公允的。而且皇帝招他们商议听政皇子人选的消息,早就是穿了出来,那些京中成年了的,自认为有些希望的皇子们,都是心思活泛起来,便利用中间的这间隔,早就是不知道做了多少工作,这些有资格讨论皇子人选的大员们,多多少少都是受到了一些暗示。

    因此在方才讨论的过程中,简直就是各抒己见,争论的极为的激烈,支持哪个人的都有,是以这般吵了整整一个早晨,也没争出个所以然来。正德到最后也看明白了,肝火大动,又是一番雷霆震怒,将这些大员们给狠狠申斥了一顿,然后让他们滚回去再好好想想。

    大员们被申斥了一番,心情自也是不好,一个个阴沉着脸,一言不发。

    等大员们各自站回到了自己的位置,朝堂上便也安静下来,众人心中都有各自的盘算,却是不说什么话。

    没过一会儿,一声尖利的叫声传来:“皇上驾到!”

    然后便是正德皇帝在一群内监宫女儿的簇拥下,从后殿拐了出来。

    百官跪迎皇上,问了安,免礼起身,看到站在御台一侧的那个身影就是心里满是疑窦——御台一侧那个白白净净的太监,大伙儿都认识,怎么是刘吉祥啊?

    按理说,皇帝上朝,旁边站着的那位,总该是司礼监的啊,怎么御马监太监刘吉祥站着了,这不合规矩啊?

    却原来是那一日正德皇帝呕血昏迷,刘吉祥在旁边儿伺候的很是小意讨喜,也让正德颇为的欣慰,是以这几日便没有让他去御马监盯着,而是一直留在宫中伺候着。今日更是带他前来上朝,对于一个并不疏运司礼监的太监来说,这乃是极为荣耀的事儿,现如今宫里头已经有传言。

    刘吉祥刘公公现如今得宠,怕是要把林雄奇给顶了,如司礼监,听说,皇上还要把东厂交给他执掌呢!

    这几日宫里的消息都传坏了,刘吉祥春风得意,他们这些阉人,得志便是猖狂,也藏不住什么事儿来,眼下便是红光满面。

    朝臣们再往御座上一看,心里便是长长地吁了口气,皇上虽然面色阴郁,脸色却不是很难看,说明这病确实也不重。

    当然也有盼着正德赶紧去的,心里自然就失望无比了。

    正德今日的装扮也是非常的隆重,头顶戴着冕冠,象征天子的十二旒彩珠串成的珠帘随着他的动作,便是微微叮当作响着

    这等衮冕,乃是帝王最为正式的装束,一般只有在祭拜天地、宗庙及正旦、冬至、圣节时候才穿戴,,祭社稷、先农、册拜亦如之。

    他的身上,穿着玄黑色的衮服——日月在肩,星山在后,龙华在两袖,威严无比,帝王之风显露无疑。

    正德静静的往下面瞧了片刻,便摆摆手,刘吉祥会意,尖着嗓子道:“圣上龙体微恙,今日临朝而不议事,只传圣旨三道!列位臣工,跪迎圣旨!”(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五三二 正德北行

    《正德五十年》最新章节。。。

    正德本来今儿个都不想上朝,不过为了安定群臣之心,还是出来见了一面,不过他现在是见了群臣就生气,当真是话不投机半句也多。

    群臣哗啦啦的跪了一地,刘吉祥还是第一次享受这等感觉,他扫了一眼跪了一地的群臣,只觉得胸中一股难以形容的气势便是洋溢了出来,这等名为掌控和权势和感觉,让他迷醉。

    “第一道圣旨!”他取出圣旨,缓缓展开,尖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英国公张仑执掌京营三大营数十载,劳苦功高,卿年岁也大了,理当回家荣养,诏令,传旨,令寿宁侯张燕昌回京,执掌京军三大营军务。着,令成国公朱辅即刻启程,前往广东,执掌南征大军!钦此!”

    这道旨意一念完,站在武将勋戚这一序列第一个,甚至比江彬还要靠前的英国公张仑,顿时是面如土色。

    张仑乃是第三代英国公,现如今大明朝的公爵,只有五位:黔国公、魏国公、定国公、成国公、英国公!

    这五位,都是被太祖和成祖册封的。当然,后来的英宗宪宗孝宗也都各自册封过,比如说保国公朱永,宁国公周能等,但是这些基本上是一世而绝,便是后代袭封了,也是降职为侯爵。

    其中魏国公和黔国公,乃是当初朱元璋册封的,而除了对大明朝忠心耿耿的魏国公徐达这一脉和远镇云南,距离京城实在是太远的黔国公沐英之外。明太祖朱元璋册封的那二十二位大明奉天开国推诚宣力武臣国公爷,基本上都被这位杀人不眨眼的主儿给杀干净了。而永乐朝册封的那八位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国公,也是获罪的获罪。被撤销的撤销,能挺到现在的,只有定国公和英国公这两支了。

    其中定国公这一支。乃是从魏国公中分出来的,第一代定国公乃是第二代魏国公徐辉祖的弟弟,而徐辉祖和徐增寿,都是永乐大帝的徐皇后的亲弟弟。

    徐辉祖忠于建文帝,四年靖难过程中,屡屡带兵迎战永乐帝,永乐帝吃亏吃的最狠的几次,都是徐辉祖带兵打的。

    而徐增寿则是恰恰相反。这个小舅子特别向着自家姐夫,徐增寿袭父荫担任左都督职位,建文帝疑燕王朱棣反,曾向徐增寿发问。徐增寿道:“燕王和先帝同气,富贵已极,怎么还造反呢?”

    后来四年靖难,徐增寿屡次向朱棣密告京中部署。后为建文帝所发觉。燕军渡过长江后,建文帝将徐增寿召至御前,当面质问,徐增寿不能答,建文帝大怒。将其当场诛杀。朱棣即位后,追封其为武阳侯,谥忠湣;后进封定国公,其子徐景昌继嗣。

    洪武诸功臣,惟徐达子孙一门两国公,分居两京。

    而英国公一脉比起定国公来也是丝毫不逊,这一脉乃是张玉的子孙,张玉随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其中多立有战功,后于东昌之战中为救朱棣,力战而死。朱棣称帝后,以为靖难第一功臣,追赠为荣国公,谥忠显。明仁宗加封为河间王,改谥忠武,与朱能、王真、姚广孝等靖难功臣同享成祖庙廷。

    张玉长子张辅,袭封英国公,次子封文安伯,三子封太平侯,从子张信,世袭锦衣卫指挥同知,而女儿,则是朱棣的昭懿贵妃。

    一家一公一侯一伯一贵妃,可谓是荣耀无比。

    而张辅那就不用说了,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平定安南,改为交阯,此后又是四次平定叛乱,宣德年间,率军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之后随英宗在土木堡战死。

    到了大明朝的中期,大明朝第一公爵,同时也是大明朝第一勋戚的位子,不是魏国公和定国公,而是英国公。英国公不但是勋戚荣耀,而且还有实权,这一代英国公从正德十年开始,开始已经掌握京军三大营,手底下数十万大军,便是当初刘瑾权势最盛的时候,也是不敢得罪他。

    此人也是颇为的兢兢业业,执掌京军四十二年,除了生病实在是没法儿起床的时候,无一日不是早起去巡视,而京军在这些年中也并未爆出什么军官贪污,士卒苛刻之类的消息,可说是朝野间都是颇为的赞誉,却没想到,这次却被皇帝干净利索的给‘归家荣养’了,说得好听,不就是免职了么!

    张仑面色惨然,心中满是悲愤和不平,他执掌京军四十几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可是这么说撸就给撸了,谁能受得了?也只能感叹一声,雷霆雨露,都是君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