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52铁血中华-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雷虎这样死搅蛮缠的做法,柯贡禹明显很不耐烦,不过柯贡禹也是永安建制的时候就在永安城里头的老兄弟,他不仅与东王杨秀清有接触,除了天王洪秀全之外,柯贡禹与北王韦昌辉与南王冯云山都有一定的接触。

    想了想,柯贡禹说道:“雷老虎,东王的确是太平天国里头第一的人物。当年行军打仗,练兵治军都厉害的很。这可不是齐王在瞎说话。不过我真的没想到东王现在竟然对兄弟们下手如此之狠。至于齐王,咱们跟着他这么久,齐王是什么样的人,你我都清楚的很。他有事情从来是公开说,自打参谋部建立之后,大事小事都是公开的。我这么说,杀李广飞的事情是你办的,你现在回头看,会觉得那是乱杀么?”

    提到了军事法庭,雷虎脸上的肌肉忍不住颤动了一下。李广飞色迷心窍,偷了三张地图给捻军女首领温悦薇,不管大家觉得李广飞到底有如何的可恨、可怜甚至是可笑之处。但是军事法庭的对李广飞的罪行以及审判都是公正的。哪怕是原本不想李广飞死的雷虎也只有遗憾,却没有军事法庭的怨恨。

    见自己的话说中了雷虎的心坎,柯贡禹继续说道:“雷老虎,咱们齐王办事从来都是如此。就如同这次北王的事情,齐王若是想夺了齐王的兵权,他也会在总参谋部里头直接说。绝对不会像东王这样玩手段。更不会夺了北王的兵权之后,再从后头算计北王。不管东王怎么想,他这么干就不对!”

    听到这里,雷虎叹了口气,“你说的是啊。原本我以为总参谋部还有军事法庭有时候办事太慢,也太麻烦。可现在看,若是没有了这总参谋部与军事法庭,东王想收拾谁就能收拾谁!”

    柯贡禹听雷虎的话里头颇有后怕的感觉,他冷哼了一声,“哼!所以不管你怎想,我是要跟着齐王走。参谋部也好,军事法庭也好,有了这东西咱们兄弟们才能不落得北王那么一个下场。你怎么想?”

    雷虎听着柯贡禹这话里头竟然有怀疑的意思,他忍不住瞪了柯贡禹一眼,不过也就仅仅瞪了一眼而已,瞪完之后雷虎说道:“齐王做的事情让人放心,我当然也是跟着齐王走!”

    “那就好好打仗,赶紧东进,离天京城越远越好!”柯贡禹说道。

    说完之后,柯贡禹又看了雷虎一眼,他绷着嘴唇思忖了一阵,这才终于说道:“东王在咱们军中都有巡察,虽然这次咱们离开安徽的时候把巡察都给留在安徽了,不过我觉得咱们兄弟里头只怕也有东王信得过的人。雷虎,以后你说话要小心点,若是齐王被东王给下手处置了,咱们兄弟的日子只怕没有那么好过!”

    听了这话,雷虎的眼睛瞪大了,他用不可置信的声调说道:“谁是东王信得过的人?”

    柯贡禹看着雷虎这一惊一乍的模样,颇为不满的答道:“我怎么知道?可能这只是我瞎猜,不过小心些总是没错的。东王可不是没有敲打过齐王,咱们身为属下的,就算是帮不上什么忙,好歹也不要给齐王添乱才好。”

    雷虎这次到没有过度的惊讶,他皱着眉头想了一阵,这才说道:“我知道了!”

    说完了这些,两人有开始谈论起这次攻打常州的军事行动。刚讨论了一阵,却见有侦查部队的参谋骑着马穿过警卫圈靠近过来。侦察参谋带来了消息,常州清军没有固守,一支三千多人的清军从常州出发,向着雷虎这边靠了上来。

第94章 东进(十)

    “常州三千守军倾巢而出,出城之后与粤匪血战。粤匪偷袭常州,守军不得不撤向宣城。”咸丰皇帝对着军机大臣们一字一句的说道。

    满清的大臣原本在皇帝面前就跟狗一样,军机大臣不过是受皇帝青睐的狗,也没有特别的与众不同之处。自打太平军造反以来,军机大臣们不知道多少次被被骂的狗血淋头,此次看着皇帝的模样,大家知道这通怒骂是少不了的。习惯成自然,军机大臣们心里头也就无所谓了。

    虽然心里头无所谓,不过大家表面上还得诚惶诚恐。所以军机大臣的脑子都开始急速运转,揣测起皇帝的心思来。

    江南江北大营被击破之后,四万清军与江苏巡抚吉尔杭阿在九华山的一万多清军汇合,一路败退,五万多清军向宣城与湖州方向退却。

    败退的清军并非没有机会撤往常州,可他们偏偏撤往宣城一带,这摆明把常州当成了牺牲品。即便是朝廷要责怪江南江北大营之败,那也需要一段时间。常州距离镇江很近,太平军不会就此放过常州。一旦常州被攻陷,通往苏杭的门户大开,朝廷为了不然局面恶化,只能暂时放过对江南江北大营战败的处罚,让那些败军之将“戴罪立功”。虽然不能让这帮人完全逃脱惩处,却好歹能给他们赢得一点喘息的时间。

    偏偏太平军行动迟缓,拖了大半个月都没有进军距离镇江百里之遥的常州。江南江北大营又得到了转机,江南大营的统领向荣在战败后自杀,勇敢的承担起责任来。咸丰这皇帝再牛,也不可能到幽冥之下把一个死人严加惩处。在此打败之际,拿已死的向荣做法,只能进一步打击清军的士气。所以咸丰皇帝只能严惩江北大营的统领江宁将军托明阿等人,将其下狱。

    惩处江南江北大营的事情暂且解决,那帮将领们总算是暂时卸下心头头重压。可常州就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来面对太平军气势汹汹的攻势。军机大臣没有一个是傻瓜,常州守军的把戏也谈不上多高明。军机大臣们对这些同僚的心态是洞若观火,不过若是把他们扔在那个位置上,这帮人也未必这么干。满清讲的是“守土有责”,不管什么原因,放弃守城的下场就是死。军机大臣也能理解那帮逃命的家伙,韦泽现在名声赫赫,守常州是必死,常州守军又不肯投降,他们也只能选择曲线逃命。

    怎么理解同僚的苦处现在都不重要了,打败仗的乃是那群废物,天天挨骂的则是这群在皇帝眼前的大臣。对军机大臣们来说,前线的战局如何发展都是以后可以处理的事情,眼下的首先工作是先安抚住皇帝。每一位军机大臣都开始考虑现怎么打消咸丰皇帝的怒气,

    不过军机大臣们想错了,咸丰皇帝心中恰恰没有愤怒。几年来接二连三的坏消息让这位年轻的皇帝的神经麻木了许多,也大条了许多。现在吸引了咸丰全部注意力的是更加危险的局面。

    小刀会正在上海造反,江南江北大营又已经被攻破。韦泽又开始东进。不用想,最终目标定然是攻向上海。小刀会已经有了数万之众,攻占了松江等地,韦泽的部队抵达上海,就能与小刀会合兵一处。那时候韦泽带领的束发粤匪就有十万之众。光想想一下这个数量,咸丰就觉得头痛欲裂。

    攻下江苏南部,就能顺势进攻浙江。十万虎狼之师在悍匪韦泽带领之下定然会把江浙搅得天翻地覆。江浙一旦糜烂,满清的财源就会断绝。那时候大清江山就摇摇欲坠。至于常州守军怎么办,咸丰倒是不在乎了。平心而论,江南江北大营近十万人都挡不住韦泽,咸丰真的不认为常州三千兵马就能击溃韦泽的数万大军。

    “有曾国藩的最新奏章么?”咸丰冷冷的说道。

    军机大臣托和络??穆荫立刻答道:“回万岁爷,曾国藩奏折上说,水师仅存湘潭五营二千余人,陆师仅存湘潭与留防平江之勇二千余人。因此,急需招募兵员,修造战船,购置枪械,进行休整补充。”

    皖北的江忠源受命建立淮军,在李鸿章的辅佐下,淮军建立速度非常快。到了1854年10月初,已经有了两万四千人。在江忠源的奏折中,他正在对这支淮军加速训练。而且太平军在皖中一带有近十万人,多数都是韦泽一手拉起来的人马,加上皖北的捻军们跟着韦泽北上,在北方大肆抢掠一通之后返回皖北。捻军们领导地方,竭尽全力的抗税,与清军不停纠缠,江忠源的两万四千余人只能固守宿州。守住淮河以北,不让太平军北上。

    其他地方的清军都是屡战屡败,在这一片失败之中,只有湖南曾国藩建立的湘军发起了反击。在湘潭击破太平军西征军南路部队,便乘势追击,太平军在湘军的进攻下,节节后退,几至不能遏止,最终在常德勉强守住。

    咸丰对曾国藩的战报印象很深,他命道:“曾国藩的战报上说,粤匪的水军被他全歼。现在长江之上已经没有能与曾国藩敌对之粤匪。那就命曾国藩带领水军顺江之下,沿途夺取据点固守,直逼江宁!”

    这命令把几位军机大臣给吓了一跳,托和络??穆荫试探着说道:“太平军控制了从九江到镇江之间长江两岸,若是仅仅靠水军顺流而下实在是过于冒险。而且曾国藩本人的老窝在湖南,他带领水军这么孤军深入,后勤补给从哪里来?韦泽东进常州的目的明显是要进军苏州,曾国藩靠水军即便到了江宁城下,最终还得顺流而下去休整,江苏的地方不可能听曾国藩的。到时候的补给怎么办?”

    然而皇帝发话了,军机大臣舒兴阿立刻表示对咸丰的支持。“万岁爷说的是,若是曾国藩从长江上游打下去,紧闭江宁。粤匪定然会调动贼军前去营救,离江宁最近的乃是粤匪匪首韦泽,他定然得回兵救援。岂不是能够立刻救了苏州么?”

    这帮军机大臣们都是北方人,对于水战一窍不通。虽然听舒兴阿说的非常有道理,心里头却也没有谱。只是咸丰发话,这帮人自己也拿不出别的办法,不管心里面如何打小鼓,却也乐的把责任由发号施令的咸丰来承担。

    所以有人立刻开始草拟命令,把咸丰的旨意文字化。

    而在此时,咸丰又说道:“江忠源数次举荐左宗棠,就让左宗棠做团练大臣到浙江组建团练。”

    举荐左宗棠的人很多,江忠源只是近期最卖力的一个,咸丰既然如此命令,军机大臣们也不反对,立刻开始草拟调令。

    而此时,韦泽也已经带兵进驻常州。东王杨秀清并没有一味的削弱韦泽的实力,打破天京之围的时候,江南江北大营的清军被击溃,杨秀清安排韦泽东进,战略目的之一就是要彻底击溃这些清军,至少是驱逐这些清军。不让他们再次威胁到天京城。

    总参谋部认为,在这个阶段中,若是退到宣城一带的清军试图反扑,就先牵制住清军进攻的部队,利用太湖的水上运输,切断清军的退路,对那些胆敢进攻的清军实施包围歼灭。韦泽已经把自己的战略构想告诉了东王杨秀清,而且韦泽觉得自己的部队里头肯定有东王埋伏的人,韦泽也不担心自己的计划不被杨秀清理解。

    此时韦泽满心欢喜的乃是自己终于可以逼近上海,从而与洋鬼子充分做买卖了。在这个时代,没有任何中国人能比韦泽更理解怎么与洋鬼子做买卖,韦泽对次极有信心。

    韦泽夺取了常州之后,就向东王杨秀清询问,由谁来镇守镇江,这个想法就颇有私心了。若是韦泽继续驻守镇江,那还得在天京城遭到进攻的时候负责支援。把镇江这个烫手山芋扔出去,韦泽就可以专心向东,实施自己的战略。

    奏章递上去之后,杨秀清却没有立刻回复。韦泽也不敢自己带兵离开镇江,若是他不在镇江的话,杨秀清突然命令驻守镇江的守军直接划归杨秀清指挥,那可就赔大了。失去了张应宸的一万人,韦泽还能顶的住,若是再被弄走一万人,韦泽可就真的顶不住了。

    就在此时,曾国藩收到了咸丰皇帝的圣旨。圣旨中命令曾国藩派遣水军顺江而下,击破太平军在长江上的防线,威逼江宁,并且以水军在长江上游弋,切断太平军在长江上的运输线,隔断长江。圣旨中格外强调,必须阻止江宁城顺利从长江北岸得到粮食与物资的补给。

    拿着这道圣旨,曾国藩的眉头皱成了一个疙瘩。如果是在三个月之前,韦泽还没有扫平江南江北大营的时候,曾国藩也曾经有过这样的计划。那时候湘军在湘潭击破了太平军,正在势如破竹的反击,曾国藩志得意满,野心勃勃的想带领水军攻到江宁城外,配合江南江北大营一举攻破江宁。

    可现在江南江北大营已经不复存在,当初野心勃勃的计划已经成了一个非常危险的行动。

第95章 东进(十)

    “曾公,左宗棠的信里面怎么讲?”胡林翼看曾国藩放下书信之后,忍不住问道。

    在距离田家镇不远的清军中军大帐,湘军的四大头子,曾国藩、曾国荃、胡林翼、塔其布正在商讨未来的战争。

    接到了咸丰皇帝的圣旨之后,曾国藩立刻写信给左宗棠,再次言辞恳切的请再次成为湖南巡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