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52铁血中华- 第2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任何一个有实权的皇帝,控制地方的杀手锏莫过于人事权。曾家兄弟在守丁忧的两年多的时间中当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遥控指挥,可官场上的事情基本都是人走茶凉。随着曾国藩远离指挥中心,又有皇帝公开的不信任表态,能够影响湘军中的大人物们或许就会试图让湘军摆脱曾家兄弟的控制。胡林翼很看好曾国藩,他不能接受其他人站出来成为湘军的新首领。

    胡林翼脑海中翻腾的都是如何应对此时的想法,然而湘军胡林翼手下的将领却根本不考虑曾国藩的事情,多隆阿、鲍超、李继斌等人在此次湖口之战中立下大功。升官加爵就在眼前,把打扫战场的事情都交给手下,他们几乎是前后脚的到了胡林翼这里,开口就是“大人,您此次立下如此大功,属下恭喜大人了!”

    若是一个人这么说,还没办法完全影响胡林翼的心思,可两个、三个、四个大将跑到胡林翼的大帐,如同商量好般说出了同样的言辞,即便胡林翼原本因为曾国藩的事情而感到心情沉重,到了后来也有点忍俊不止的意思。这些将领们明着是恭喜胡林翼要加官进爵,其实他们真正在乎的是自己大胜之后的好处。这原本是人之常情,经过部下反复“提醒”,大胜之后的欢快心情也在胡林翼心中占据了上风。

    刚与众将说了一会儿话,亲兵带了曾国藩的信使进了大帐。由于经常与曾国藩书信来往,胡林翼都认识了曾国藩的信使,所以心中忍不住有些遗憾。看来曾国藩要说的应该是离开的事情了。

    打开信件一看,胡林翼登时变了脸色。曾国藩的确在说离开的事情,不过那仅仅是一句简短的话,在这句话之后,曾国藩告诉胡林翼,光复军在江西攻击了抚州。抚州失陷,守抚州的曾国华等八千兵马下落不明。对于这个巨大的变数,曾国藩要胡林翼小心些。光复军已经占据了广东一年多,此时应该有余力出兵北上了。

    “你和我到后面去!”胡林翼指着信使说道。周围众将用奇怪乃至震惊的目光看着胡林翼,这得是多大的事情啊,还要背着众将偷偷与信使商谈。

    胡林翼顾不得这么多,曾国藩书信中有个词吓住了他。抚州距离江西省会南昌不过百余里地,此时太平军石达开所部进军浙江,放弃了在这一带与湘军的拉锯战,从南昌到抚州可以说是畅通无阻。所以曾国藩这句“下落不明”实在是微妙,看似给人无限遐想的同时,却又非常明确的指出了唯一的可能性。到了后仗,屏蔽了众人,胡林翼连忙问道:“那边的仗到底是怎么会是。”

    信使明显得到了曾国藩的命令在此时需要说实话,他连忙答道:“胡大人,光复军二日内攻克抚州。只在抚州停顿了一晚,就抛下抚州城逃往广东。曾国华大人以下,都被他们给杀了。”

    “都被杀了?”胡林翼仿佛是提出质疑,又像是自言自语。

    不管胡林翼是什么个意思,信使答道:“是,城外发现了大坑,里面都是湘军兄弟的尸体。我离开的时候,还没听说曾国华大人的下落。”

    听了信使的话,胡林翼突然起身呵斥道:“你怎么敢假传消息?就不怕掉脑袋么?”

    信使一愣,胡林翼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吃错药了么?可胡林翼好像没吃错药,他很清楚自己在说什么。只听胡林翼继续喝道:“我问你呢,你为何要假传消息?!”

    这下信使吓得立刻给跪了,“胡大人,你若是不信可以派人去南昌,去找曾大人一问即可。曾大人派我来给胡大人传信,我可没有假传消息啊!”

    胡林翼瞪着信使,仿佛是想用目光审查出信使身上的“假”来。因为胡林翼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他的小舅子陶廷玉在赣州被杀后剥皮楦草,根据调查,光复军一日内攻克赣州。现在又搞出个二日内破抚州。守抚州的曾国华等八千人马不可能在光复军的攻击下“下落不明”。距离南昌不过一百多离地,能够逃出抚州城的话很快就能逃回南昌。这个“下落不明”的意思是“全军覆没”。

    曾国华是曾国藩的三弟,太平军一度在江西攻陷很多城池,隔绝了曾国藩与后方的消息。曾国华就跑去武昌,向胡林翼祈求部队救援。胡林翼给了曾国华五千人马,曾国华带领这批人一路攻克了咸宁、蒲圻、崇阳、通城、新昌、上高六县,打通了交通线。这次进军抚州,曾国华带领的就是这支颇为军功的部队。没想到,这支部队连同曾国华一起交代在抚州。

    太平军已经够难缠了,没想到与太平军一比,光复军更胜百倍。

    信使走了几天,曾国藩就从南昌到了九江。胡林翼在码头上见到曾国藩,开口就问:“曾公,可有温甫下落?”

    温甫是曾国华的字,胡林翼还抱着一点幻想,光复军并没有能够全歼八千湘军的么凶悍。

    曾国藩摇了摇头,却没有接这个茬。“胡公,粤匪现在一分为三。韦泽占据两广,洪逆守在江宁。皆是据有土地,不可速胜之辈。当下只有石达开挟匪众在外打仗,想剿灭粤匪,需从石达开、洪逆、韦泽,这么一个次序入手。切不可同时与之开战。”

    胡林翼听的明白,这是曾国藩在确定未来的战略。文人说话就是含蓄,不能招惹韦泽,在曾国藩说来就是“切不可同时与之开战”。其实胡林翼在小舅子变了人皮灯笼之后,也没想与韦泽同时开战,而曾国藩更是没有同时开战的打算。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韦泽这次主动凑上来要打曾国华。

    此时再吹毛求疵已经毫无意义,胡林翼说道:“曾公,我晓得了。不如咱们进城详谈。”

    曾国藩摇摇头,“不必了。江西各地都有人参我不守孝道,贪恋权位。守丁忧时不赶紧动身,而是留在南昌。所以我也不在九江停留,就这么回家了。”

    湘军在江西打仗时军纪很坏,所到之处抢掠,杀人,实在是干的太多。这时代兵不如匪是个常态,曾国藩与胡林翼就当没见了。可两人指挥湘军江西作战,粮饷都要江西地方供给,江西地方上官员哪里肯给湘军效力。除了直接拒绝向湘军提供后勤供应之外,军纪败坏、侵扰乡里,以这些为借口的弹劾奏折是雪片般飞向北京。平心而论,这些也不能都称为瞎话。在江西不向湘军提供后勤补给之后,湘军只能强化抢掠江西地方来凑齐补给。

    胡林翼心中也很委屈,他很想对江西那帮地方官员大喊,“你们若是肯乖乖提供补给,湘军自然就会减少抢掠的次数。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们怎么就不懂呢?!被抢都是你们的错啊!”

    江西的官员明显是粪坑里头的石头,脑子又臭又硬。在皇帝明显表示了对曾国藩的不信任之后,曾国藩不守丁忧的行动更是被攻击的上佳靶子。连曾国藩都顶不住压力,只能赶紧逃回湖南。胡林翼也不想再给曾国藩增添麻烦,他说道:“既然如此,曾公,你要多保重!”

第97章 天国分崩(十九)

    咸丰皇帝在人事权上面很有一套,既然江西地方官员极力弹劾湘军。而湘军也需要江西地方上的钱粮支持,那咸丰皇帝就让湘军暂时听命于江西地方官员。湘军作为客军的时候,江西地方官员还能以各种理由拒绝向湘军提供粮草供应。现在湘军听命于江西地方官员,那江西地方就没理由拒绝提供粮饷给“自己的军队”。

    在曾国藩离开之后,湘军名义上的最高领导者就成了胡林翼。不过这最高领导者更多的只是一种说法或者是恭维。湘军采取的是兵为将有的制度,各个营官掌握着兵权,他们不听话,谁也没办法。而咸丰则命胡林翼带兵尽快顺流而下攻打江宁。

    在湘军的军事会议上,胡林翼拿出了曾国藩提出的战略,“想剿灭粤匪,需从石达开、洪逆、韦泽,这么一个次序入手。切不可同时与之开战。”

    “大人,江西局面都到了那个模样,已经不可能在江西打仗了!”此次在攻下九江的战役中立下大功的李继斌说道。

    胡林翼的手下纷纷表示赞同,咸丰皇帝的确让湘军听江西指挥,可这种做法说白了就是糊弄人的权术,湘军不认,江西官员更不会认。所以该不提供粮草的,还是不提供粮草。该抢掠江西地方的,照样抢掠江西地方。这种情况下,想在江西作战就需要自带干粮。此时胡林翼的部队刚打完大仗,立刻就去江西参加围攻石达开的战役,这要求明显不靠谱。

    经过一番争论之后,胡林翼的手下都认为,此时最需要的是带兵回武汉休整。休整几个月之后,部队从长江以北进发,先伙同淮北的江忠源一起攻下淮南,然后与湘军水师配合,共同拿下安庆。那时候湘军就能顺流而下,直扑江宁,消灭太平天国。

    这战略倒是看着有可行之处,首先就是部队可以避开被湘军折腾的稀烂的赣北地区。胡林翼身为湖北巡抚,掌握着湘军眼下最大的粮草与兵源的供应地。从湖北的角度出发,湘军应该直接从湖北进军安徽,而不是舍近求远跑去江西作战。

    此时湘军也知道了光复军进入江西作战的事情,他们就更不想去江西打仗了。若是打着打着,突然遭到光复军从背后发动的进攻,谁能受得了这个。而且有了攻克九江的经验,胡林翼手下的湘军对战胜太平军颇有信心。而且胡林翼本人虽然与曾国藩关系不错,但是他手下的湘军将领无疑更喜欢湘军的祖师爷江忠源。去长江以北作战,让符合了大伙的期待。

    胡林翼固然还是很注重曾国藩的观点,但是他也不可能完全不管部下的态度,强行推行他的想法。加上部下们此时首先要求回湖北休整,胡林翼最后只能同意部下的请求。

    到了八月初,太平军发现湘军攻克九江之后没有继续发动进攻之后,终于有点放下心来。此时部队整编已经完毕,五军主将以及副将们纷纷到位。尽管失去了石达开带领的十几万西征军,太平天国的守城部队以及野战军加起来不到十五万。其中野战军总数不过六万余人。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没有了那些三心二意的人,天国剩下的这些将领未必忠于天王,却都忠于天国。此时洪天王也就是在天京城里头作威作福,大家也懒得与这位名声已经稀烂的天王计较。这项艰难的工作自然有五军主将之首的林凤祥负责。五军主将只需要根据战场局面的变化,做出相应的举措即可。也就是说,五军主将开个会,就能决定这些固守天国外围军区的行动。这些军事行动无须接受天王洪秀全的干涉。

    九江失守,损失了名将林启荣以及两万精锐兄弟,这的确令人遗憾。可韦泽送来了150门青铜炮,还留下了铸造炮弹,训练炮兵的说明书。其实不用这些在太平天国的兄弟眼中“额外”的馈赠。这150门大炮带轮子的炮架就让林凤祥喜出望外。亲自试过之后,林凤祥发现这些火炮能够随军行动,遇到难走的道路之时甚至可以拆卸开来,用马匹或者人力运输。其速度不会比部队行军慢。这完全解决了困扰林凤祥很久的火炮问题。

    当然,林凤祥的部下还喜滋滋的向林凤祥表功,这次没给韦泽剩余的火炮款项,为林凤祥省下了几万两银子。这件事让林凤祥大怒,韦泽可不是林凤祥他们能够得罪起的人物。谁知道以后林凤祥还有什么事情要求到韦泽那里的,这次没给钱的事情可就是韦泽拒绝以后林凤祥请求的最佳理由。

    可除了痛骂属下之外,算命先生出身的林凤祥也知道此次的事情已经无法善了。若是韦泽真心想和林凤祥继续打交道的话,他的部队也不会那么轻松的不管不问,直接撤军回广东。韦泽那边看来也没有什么继续合作的强烈愿望。林凤祥只能对自己说,暂时先满足于得到这些火炮的“意外之财”好了。

    此时江西,常州,皖南三个方向暂时平静下来。太平天国长江以北的两个方向就显得热闹起来。第一个方向自然是清军江南江北大营中江北大营那部分清军渡江,在江苏长江以北地区重建了江北大营。当然,这个江北大营距离原先的江北大营未免太远。可这也是清军反击的信号。

    第二个方向则是江忠源带领的淮军,他们一直派兵顽强的进攻寿州,并且对已经开始松动的淮河防线进行渗透。自打1853年韦泽驻扎安庆,以安庆为据点开始占据安徽之后,太平天国的北方防线还从来没有感受过如此巨大的压力。

    所以五军主将的军事会议召开地就设在安徽巢湖。这里一直是太平军粮草供应中心。在会议上,五军主将都认同了林凤祥提出的建议,“分化石达开与杨辅清的联军,尽可能先拉人回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