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52铁血中华- 第3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左宗棠尽量用这个角度去看问题,如果是身为下属而迟到,那可就糟糕了。他问道:“这与偶然必然有何关系?”

    黑成刚虽然不太理解为何左宗棠对迟到为何如此没反应,却能看出自己选择的话题不合适。他立刻换了一个话题,“我打仗不是很行,对打仗的道理也不是那么清楚。只能用些在课堂上听来的话和左先生聊聊。”

    左宗棠知道光复军热衷于办学校,虽然不教四书五经,但是好歹让孩子们上学,帮着百姓认字。这是他勉强能认可光复军的地方。只是听黑成刚竟然要用打仗来讲道理,左宗棠心中忍不住起了鄙视黑成刚的意思。与左宗棠讲军事道理?这摆明了是要自取其辱。从外表上看,黑成刚虽然皮肤还算是有些光泽,可那晒得黝黑的肤色,粗糙的手掌,都证明他是个吃过不少苦的人。这样的一个人是不可能是读书人的。

    黑成刚坦然说道:“我们陛下给我们讲课的时候说过,人不能追求上限,而是要确定底线。孙子说胜可知而不可为。孙子兵法里面通篇都在讲,我们一定会做错事,我们为什么要遵循战争的规律,目的是让我们尽量少犯错。至少也得知道我们错在哪里……”

    听完了这话左宗棠登时就懵了,不知不觉之间,左宗棠的有些下垂的眼角都上挑起来。他忍不住打断了黑成刚的话,“这是何人所讲?”

    黑成刚对左宗棠的震惊有点意外,但是他还是很礼貌的答道:“这是我们的陛下韦泽同志在军校授课的时候所讲述的内容。”

    左宗棠不吭声了,黑成刚所说的内容已经是境界的不同。寻常的武人学习孙子兵法是想学习如何打胜仗,只有左宗棠这种极少的人物才能读明白孙子所讲的是少犯错。黑成刚绝非是重要人物,如果是重要人物,就不会让他以身犯险。光复军一个普通的将校就能在军校里头学习到孙子兵法的真意,至少是学习到了孙子兵法自我认知的境界,这可是骇人听闻的事情。

    黑成刚见左宗棠不再说话,他也不管此时左宗棠怎么想,而是先把自己的理念说完,“我们必然会犯错,所以我们努力的方向是少犯错。如果不管怎么努力,都是不停的打败仗,那只能说明一件事,我们或者是认错了自己,干了自己其实不想干的事情。或者是我们找错了行当,这行当真的不是我们能干的。又或者是我们走错了路,踏上了一条一定会打败仗的路。”

    这话一出,左宗棠脸色登时就难看起来。他现在屡战屡败,这当然可以从各个角度去找偶然的理由。就如同前几天被捻军重兵包围,部队虽然逃了出来,可菏泽却丢失了。或者是光复军突然出兵徐州,楚军的老窝被连锅端掉。如果说找理由,左宗棠可以找到无数理由。他其实不是没有反思过,如果当时清军能够听从他的建议,在韦泽脱离太平天国的时候集结重兵把韦泽的军队给歼灭掉。哪怕是让太平天国肆虐江南,也不能让韦泽成了气候。那现在的局面就会大大不同。

    但是反思来反思去,左宗棠也发现,其实满清因应当时的问题做出了当时觉得最有利的选择。要是现在非得说当时就是用了最糟糕的策略,那完全是事后诸葛亮的说辞了。

    采取了当时看最好的选择,导致现在走到了穷途末路。那黑成刚的话就没错。理由只可能是两个,第一个自然是包括左宗棠这帮人是真心不想挽救满清,第二个是包括左宗棠这帮人干了他们不适合的行当。第三个则是左宗棠投奔了一定会覆灭的满清。左宗棠并不相信第一个理由,他也不认为自己和江忠源等人真的没能耐。那么剩下的就是第三个理由,左宗棠他们投错了效忠对象了。

    黑成刚不傲慢,不狷介,只是就事论事。但是这种态度直指根本,反倒让左宗棠感受到了空前的羞辱。左宗棠长得狮鼻阔口,此时因为脸上肌肉扭曲,那神色狰狞宛如暴怒的狮子。

    拼命压制着自己的愤怒,左宗棠勉强用还算正常的语气说道:“黑先生倒是非常能言善辩啊!”

    黑成刚摇摇头,“左先生,我在16年前投奔拜上帝教,那年我14岁。我14岁前能记得的只有一件事,我饿。我天天都快死饿了。偶尔几次能吃饱的时候我就在想,我什么时候能够不挨饿呢。左先生,我不知道您能不能想像得到,那时候我能饿成什么样子。当了兵之后,我吃上饭了。那时候我认为我饿是因为我没有起来打仗。打了这么多年仗,我现在才明白,天下人和我一样挨饿的太多了。我们光复军到一个地方,就把地分了,就让大家能安心种地,种了地就有饭吃。不仅大家要有地种,平时农闲还要有工作,有了工作就能挣钱,挣了钱还能买更多的东西。我们光复军是和这些挨饿受穷的老百姓在一起,所以才能越战越强。那么左先生,我想问问您是和谁站在一起呢?”

    左宗棠能看得出,黑成刚语气虽然平淡,可说的是真心话。其实左宗棠也很清楚,老百姓们在挨饿。作为以今亮自诩的人,让左宗棠真的无视这个现实,他也实在是做不到。但是承认这个现实,左宗棠又不甘心。因为承认光复军的正义,就是承认左宗棠的不正义。喉结上下蠕动了一阵,左宗棠憋出一句话,“两国交兵各为其主。”

    黑成刚继续说道:“左先生,我听说你以今亮自比,想来是极为佩服诸葛亮的。诸葛亮是丞相,能够安民。想来你也是以安民为己任。我们再回到前面那个偶然性与必然性的问题。老百姓没饭吃,今年不饿死,明年也会饿死。总之,不是天灾死,就是**死,那这就是世道有问题了。世道有了问题,我们就得把这世道变变。不然的话,我们大家除了死没别的路可走啦。那左先生,我想问,您觉得是光复军能领着百姓活下去,还是满清能领着百姓活下去。”

    左宗棠还在努力对抗,他努力平静的说道:“我却没见过光复党治下何等模样,我怎么知道谁能领着百姓活下去?”

    黑成刚听完之后倒是欣然点头,“既然如此,那您何不现在就到我们光复党的解放区看看。您去一看不就清楚了。”

    对这样的邀请,左宗棠愕然了。至少从黑成刚嘴里说出来,去光复军那边参观就跟出去游学般轻松。这是在开什么玩笑呢!左宗棠冷笑道:“这也算是变着法子劝降么?”

    黑成刚摇摇头,“左先生,我前面说过,您这样有骨气的人是劝降不了的。人大不了就是一死,我觉得您不怕死。我们就算是拿您在湖南的家人威胁你,我相信左先生还是非常爱惜您自己的名声。”

    “哼!”左宗棠冷笑一声,此时湖南已经落入光复军手中,若是光复军真的拿左宗棠的家人要挟,左宗棠当然不会投降。不过心中动摇也是难免。光复军说不用左宗棠的家人要挟,左宗棠心里面也不知道该觉得光复军是有点底线,或者是该觉得光复军这是另一种要挟。

    黑成刚继续说道:“投降是一方不愿意用武力反抗另外一方,但是行动上不敢反抗,未必等于是心里面认同。所以我们现在希望左先生能够认同我们的理念,加入为那些吃不上饭而饿肚子的百姓这边来。一起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饭吃,有衣穿,有钱用。”

    让左宗棠公开说百姓都去死,他还真的说不出来,所以面对占据了左宗棠也比较认同的大义的光复军代表,左宗棠只能悻悻的说道:“若是你等有如此心思,为何不去报效朝廷。”

    黑成刚笑道:“这还是个偶然性与必然性的问题。满清的制度,现在这个世道,根本不是为了解决老百姓吃不上饭,穿不了衣,没钱用的问题而存在的。满清其实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算是知道了,认识水平也很肤浅。满清的制度是为了维护旗人集团而存在的。左先生你在满清这边当了这么大的官,你肯定清楚这点。”

    军事,做人的认知水平,包括对政治的认识水平,被一个穷苦出身的人在道理上完全压倒,是左宗棠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事情。黑成刚坦然指出满清政权本质的时候,左宗棠感到无言以对。

    但这种劣势让左宗棠忍不住要辩护,虽然知道很丢份,左宗棠还是冷笑道:“难道韦泽就是和老百姓站在一起么?”

    黑成刚坦然说道:“没错!我们光复党里面的人都是穷苦人,我们当然和穷苦人站在一起!”

第104章 捻军(十六)

    “我等穷出身的人,在这个世道里头若是不能混出的名堂来,那就只能一辈子受穷!所以还请诸家兄弟跟着我干了这一票。”一个中年男子带着阴恻恻的表情说话,虽然表情阴暗,可他的声音里面有着难以扼制的激情,而这种激情无疑鼓动了旁边一众人等的情绪。

    “捻军尚且能打下如此地盘,我等该怎么做才好?”旁边的人问道。

    那中年男子满是激情的说道:“光复军几年来一直没有北上,只是左宗棠战败,眼看捻军就要对徐州动手,所以光复军才北上夺取了徐州。我已经派兄弟前去与光复军联络,只要光复军答应把济宁给了我们,我们就起兵反了大清!现在徐州丢了,捻军眼瞅着就能占据河南,大清自顾不暇,哪里还有能耐管我们。咱们这几万人马就能占了微山湖以东的地盘。那时候兄弟们各个都能当个县令,知州、知府。咱们也开疆建国。”

    这个未来的蓝图虽然构架的很激动人心,不过这位中年男子的手下明显没有这样的信心,他们很是担心的问,“大哥,咱们也要争天下么?”

    中年男子自信的笑道:“济宁在大清和光复军之间,咱们现在只要能拉住光复军,他们不打咱们,咱们就能在这里称王。以后若是光复军能赢,咱们投奔了他们,怎么也能混个功臣,吃香喝辣。若是大清气数不尽,能挺过来,那咱们就接着跟大清。但有一条,我们若是没能占住这济宁,那谁都不会把我们当回事。只要我们能占住济宁,占住微山湖以东,这个王爷跑也跑不掉!”

    “那还得等多久才能知道光复军那边的消息?”中年男子的手下问。

    “快了,就这几天了。”中年男子答道,“这几天咱们加紧准备,只要消息一到就动手。”

    左宗棠并没有确定受否加入光复军。黑成刚说的清楚,他此行的目的不是劝降,而是邀请。如果左宗棠肯加入光复军,那楚军就不是投降,而是起义。这种尊重的态度也得到了左宗棠的欣赏。这位今亮有着超出常人的自尊心,他可没有把自己看做是什么蓬蒿之辈。哪怕是看到满清覆灭的命运,左宗棠也不认为随着这个朝廷而死是比丢失名节更可怕的事情。

    但是左宗棠对黑成刚很客气,这个穷苦出身的男子没有显赫的出身,也没有无与伦比的才气,但是这位男子有着左宗棠都不能不欣赏的正气。两天来,与左宗棠谈及天下的事情,谈及中国的命运。黑成刚的态度始终如一,国家制度的理念必须是让老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

    左宗棠原本根本看不起造反者,见到了黑成刚之后,他终于改变了自己的观点。一个能够秉持着最正常的理念,并且把这个理念贯彻到由己及人的地步。这本身就是一种正义。更何况这种正义并不是以要别人为光复党卖命,而是呼吁有同样想法的人跟着光复党一起向前走。这与满清的制度真的完全不同。

    黑成刚对没能说服左宗棠也没有什么失望的态度,他和气的与左宗棠告别,踏上了回徐州的道路。临行前,黑成刚最后留给左宗棠的话是,“左先生,满清解决不了当下中国的问题,这是被事实证明过的。若是左先生想为中国百姓解决面临的困苦,那就请来我们这边。”

    看着黑成刚的背影,左宗棠突然有种想叫住黑成刚的冲动。那并不是想与黑成刚一起前往徐州,而是想问问黑成刚是否愿意投奔左宗棠。孔子说过,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现在虽然不是春秋时代,没有统一在周天子之下的诸侯。然而这个男人即便出使敌营,也能不卑不亢,把自己的使命,想法,理念,完全贯彻在行动之中。如此人才,实在是让左宗棠非常欣赏。

    但是左宗棠没有这么做,因为他相信,既然自己在满清大厦将倾之时尚且不愿意当了二臣,那黑成刚也没有任何理由投奔左宗棠。左宗棠看得出,黑成刚对韦泽的忠诚甚至在左宗棠对道义的坚持之上。

    直到完全看不到黑成刚的背影,左宗棠才回营。此次黑成刚前来,楚军只有极少数军官才知道此事。但是楚军被撵出浙江,现在又丢了徐州,此时已经完全成了孤军。那些军官们最初也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