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52铁血中华- 第3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远远看出这座铁塔通体都在闪烁着美丽的光芒。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韦泽笑道。

    这话虽然是用了古诗,与当下的情况又极为贴切,大家纷纷点头赞赏。的确,随着越爬越高,整个广州城的夜景逐渐出现在大家眼前。一条条的街道上都有路灯,每个小区也都有灯火。白天看倒也未必有这么醒目,可夜色掩盖了房屋的普通外型,只能看到璀璨灯火的时候,所有人都真正感受到了其中有些惊心动魄的美感。就算是把天河搬到地面上来,也没有这样的感受。

    左宗棠屏息凝神的观看着,他从来不知道一座夜色中的城市竟然能有如此魅力。每一点灯火都意味着一个家庭,而这个城市中有着数以十万计的家庭,上百万的人口。在数十米的高空居高临下,令左宗棠无言以对。

    而已经到了塔顶的韦泽哈哈大笑,他背着手慨声念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左宗棠读过辛弃疾的词,他也知道那是描述南宋时期临安繁华的诗词。听韦泽念出之后,左宗棠发现自己竟然找不到比这更合适的形容当前美景的诗词来。

    “都督做的好诗啊!记下来,记下来!”庞聪聪凑趣道。

    韦泽摇摇手,“这是南宋的辛弃疾的青玉案,可不是我做的。”

    左宗棠早就怀疑韦泽的出身了,从情报上来讲,这位从百色走出来的男子没有任何功名,更没有读书的记录。韦泽或许认字,可他所展现出来的对诗词对历史掌故的程度,只可能是自幼就饱读诗书。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没有反复诵读品味诗词的经历,没有任何可能在看到景色的时候就背诵出最适合当下局面的一段来。

    青玉案的后半段是,“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与前一段激进奢华的风景相比,后半段才格外显出了孤高之意。若是简单的只会背这首词,那定然会忍不住全部背诵。但是韦泽却提都不提与眼前风景毫无关系的这段,可见他不是不知道,而是很清楚这段说出来只会大煞风景。这群高官里面可只有庞聪聪一个女性啊!

    韦泽越是个真正的文化人,左宗棠就越是高兴,心甘情愿为一个泥腿子效力的确超出了左宗棠的承受范围。可韦泽的学问到底从哪里而来,左宗棠对此越来越有兴趣了。

第162章 北伐前奏(三)

    “都督,我也不支持私人租地,但是大家谈起这能够剩下来都少功夫,我却辩不过大家。”王明山送韦泽回住处之后没有走,而是留在韦泽的住处谈起了工作。

    “左宗棠同志,给王明山同志倒水!”韦泽招呼道。

    “这就是那个左宗棠么?”王明山听了韦泽变相的介绍,忍不住惊讶的问道。

    “我就是楚军头子左宗棠。”左宗棠爽快的答道。跟了韦泽这么久,他的脸皮也有快速增厚的迹象。或者说左宗棠慢慢的把满清看成自己的前雇主,他已经把自己与前雇主做了彻底的切割。

    左宗棠这么朗利,王明山也没有什么好说了。广东省委书记揪着左宗棠的过去不放,这实在不是干工作的模样。

    三杯茶倒上,三个人坐在桌边。警卫员在门外看守,也不怕任何任何人偷听。韦泽从容的问道:“你觉得这里面有什么问题?”

    王明山答道:“都督白天说的一点都没错,土地租借给私人之后,他们想的是怎么赚钱,可不会是怎么经营种植园。这帮人懂种植么?这帮人动经营么?他们还是做着地主梦,觉得自己有这么一大块地就心满意足。我真不觉得他们会好好的经营。”

    这还是对地主们的彻底否定,左宗棠听多了此类的发言,倒也没有那么强烈的反应。等王明山说完,左宗棠忍不住问道:“地方上的同志也可以定时收税么!那帮人经营不下去,破产而已。”

    “破产之后呢?”王明山问。

    “呃?”左宗棠一时没有明白王明山的意思。

    “个人破产,他们不会觉得自己有错,定然是觉得政府对他们太苛责。而政府原本的目的是要提高种植园的产量,罚了这笔钱之后能如何?还是要继续搞种植园。而这时间就浪费掉了。所以都督说的没错,宁肯政府先把种植园搞起来,然后再租给个人管理经营。至少秩序建立起来了,管理也容易得多。”王明山坦然说道。

    韦泽有点无语,如果单纯的这么处理,岂不是政府花费巨大力量建成种植园,最后让租用者们各自获利。这也是很扯淡的一种营运模式。不过韦泽相信这并非是王明山的真正本心,而是王明山对直接租给土地的担心。至少韦泽希望自己没有看错王明山。

    左宗棠倒是没有韦泽这么沉稳,他根本不用考虑用人问题,所以左宗棠直白的讲到:“这又牵扯到一个资本营运的问题。国家前期投入那么多,怎么收税,怎么核算前期的投入成本。这都是问题。”

    王明山毫不犹豫的与左宗棠争辩起来,“前期投入可以按照折价来算,现在的核心是种植园若是建不成,国家对物资的估算就全打了水漂。连种植园都没有,何谈税收之说?”

    毕竟是负责实际工作的省委书记,王明山很轻松的就占据了上风。左宗棠可没想到自己被一个三十多岁的毛头小子这么驳斥,但是王明山的确抓到了重点,新政府要的是产出与产量,没有产出没有产量,其他的一切都谈无可谈。

    左宗棠看了韦泽一眼,他原本不理解广东省委书记为何是这么年轻的一个人,现在他竟然有点理解了。光复党的高级干部还真的不是白给的,至少嘴上不白给。

    韦泽此时能理解左宗棠的不爽,但是他更高兴于自己对王明山的安排是正确的。韦泽对左宗棠笑道:“左宗棠同志,做人做事的要点不是有上限,而是有底线。所谓有底线,就是大家知道自己的不足。人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在前,知彼在后。若是不知己,所有的基础都没有了。”

    左宗棠第一次听到韦泽如此称赞一位干部,哪怕韦泽是用非常含蓄的手段,采用与左宗棠交谈的方式来对王明山做出称赞。他愣了愣,开始品味韦泽的话。

    韦泽没有玩高深,他继续说道:“就如一个木桶,在木桶所处的形态稳定之后,决定木桶里面能装多少水的不是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木板。当然,更糟糕的是有人连木桶是用来盛水的本质都忘记了,那其他再也没有讨论的必要。”

    这话浅显直白,左宗棠完全能理解。不过他眉头微皱,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租地也未尝不是一个解决的办法。

    王明山并没有因为韦泽的称赞而高兴,他说道:“都督,现在不少同志的想法和以前不太一样,大家开始有点怕苦怕累了。”

    “我知道了。”韦泽点头答道。其实庞聪聪提出租地的建议之后,韦泽就明显能够感觉到这种变化,自己种地得多累啊,如果能够把土地租给别人种植,自己靠收租过活,那的确是非常轻松的选择。地主们或许还会面临佃农抗租的问题,拥有绝对优势的国家连这等担心都不强烈。谁能与全副武装的正规军作战,更不用说这支正规军是战无不胜的光复军。

    韦泽最反对的恰恰就是这种思维,“自力更生,丰衣足食”是新中国崛起的基础,那时候新中国内外交困,还不是靠自己奠定了基础,解决了问题么?现在中国甚至能够国内压力国外消化,比起韦泽所知的困境不知道好出去多少。或许就是因为这样,大家反倒期待更轻松的解决办法。

    “都督,你要不要和同志们说一下?”王明山试探着问道。他作为省委书记,承担的压力极大。自己开辟,那种辛苦是可以看到,可以想到,可以通过以往的经验估算出来的。把这些困难交给别人来做,至少表面上看着政府只需管理的严点就行,所有的困难都不复存在。选择走最困难的道路,那是需要强有力的号召力才能办到的事情。王明山有巨大的职权,但是他的号召力在这种压力面前无疑是不足的。如果此时韦泽能站出来说一句话,那真的能顶王明山说一万句。

    韦泽没有立刻答应王明山的请求,他端起茶杯慢慢的喝了一口,尽量理顺一下自己的思路。简单的下达命令对韦泽不是难事,他的号召力应付这等事也差不多足够。即便是有人反对,韦泽的命令也能基本执行下去。如果仅仅追求这个效果,韦泽根本不用有什么犹豫。

    但是韦泽很清楚,过去积累的信用就这么无限制的使用下去,要不了多久就会用光。正因为掌握着最强大的信用度,所以韦泽比谁都在乎这件事。

    “王明山同志,左宗棠同志,我有些道理想在组织内普及,所以我想先和两位谈谈,看看你们能否认可这种道理。你们愿意听听么?”韦泽问道。

    “请陛下赐教。”一听韦泽要讲道理,左宗棠就非常兴奋,在他看来,韦泽的道理的确有振聋发聩的力量。

    “这个道理是什么叫做科学。”韦泽开了个头。左宗棠与王明山都正襟危坐,认真的听着。

    科学,原指分科而学的意思,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关于发现发明创造实践的学问,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

    韦泽比较赞同卡尔??波普尔在《猜想与反驳》提出科学和非科学划分的证伪原则。科学和非科学的划分在波普尔这里得到了明确界定而且是一反常识的。非科学的本质不在于他的正确与否,而是在于它的不可证伪性。于是数学和逻辑学便被划分为非科学的。

    数学和逻辑学之所以被划分到了非科学的原因在于他们并不需要经验去检验它们,他们被休谟称为必然真理。而科学和非科学一样,都既包含着真理,又包含着谬误。

    就如牛顿三定律,在宏观世界中,这三定律能够解释物理现象。但是在量子学科里面三定律就不能应用了。因为三定律的基础之一就是一个确定物体的质量不会变化,而量子学科里面,随着速度的变化,物质的质量本身也在发生变化。

    但是牛顿三定律依旧被认为是科学的,这不是因为牛顿三定律本身在地球上依旧是定律,而是因为牛顿三定律是可以被“证伪”的。也就是说,只要能够拿出客观的实验结果,就能证明这三定律不成立。

    现在光复党还没有开发出自己的量子力学领域,韦泽举的例子就是“王朝千秋万代说”。

    讲述完了有关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之后,韦泽问道:“满清说大清千秋万代一统江山,这个说法是不是科学的?”

    左宗棠和王明山都努力开动脑筋,希望能够拿出一个回答。左宗棠最先开口,“我觉得这个说法大概是科学的吧。现在满清要覆灭了,这个说法能证伪。所以这个说法应该是科学的……”

    虽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是左宗棠怎么都觉得不对劲。

    王明山听了左宗棠的话之后先是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都督,我觉得这是满清强制别人相信的东西,这与是否科学无关啊!按照你所说的,科学是可以公开讨论的内容,满清能允许大家讨论这个问题么?”

    左宗棠对王明山的聪慧大为惊叹,可他也能听出来,王明山的观点是建立在对方才左宗棠所说的内容的反思之上的。左宗棠心里面感到强烈的不爽,有嫉妒,更有后悔。为何自己就不能多思考这一步呢?

第163章 北伐前奏(四)

    送走了王明山,韦泽坐在桌前看着一摞稿纸沉思。左宗棠在旁边劝道,“陛下,天色已晚。明日还有视察工作,今天你就别继续写了。”

    身为韦泽的秘书,他见韦泽就以这样的发呆开始,然后开始伏案疾书,接着就是一夜过去。如果从行动安排上来讲,韦泽在视察期间的确不合适这么做。

    “也是。”韦泽说完就拿起铅笔,在一张纸上刷刷点点的写下了他思路的大纲。

    经验科学应该服从一种证伪主义。证伪主义至少存在两个优点。

    第一,科学理论的表达一般为全称判断,而经验的对象是个别的。所以,经验如果用来证实理论,那么它将是无法穷尽一般的理论的。比如,再多的白羊也不能证明所有的羊都是白的,而只要一只黑羊就能证明所有的羊都是白的这个理论是错误的。所以,经验的真正意义在于可以证伪科学理论。

    第二,证伪主义可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