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52铁血中华- 第4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诸葛亮骂王朗?”参谋长疑惑的问道。

    没过太久,光复军就把两副担架抬到了宿州城下。淮军也不敢开城,他们从城头上垂下绳索,好不容易才把担架上的人体弄进城。江忠源先让医生照顾重伤的刘坤一,转头看到他弟弟江忠濬的尸体,忍不住放声大哭。

    亲弟弟的死对江忠源的打击太大了,驻守涡阳的江忠濬手里面的兵力甚至比宿州的江忠源还多,江忠濬的死意味着涡阳也完蛋了。淮军在淮北的根基已经算是被连根拔起。

    “大帅!”刘坤一呻吟着说道。

    江忠源收住悲声,赶到自己的副手旁边,没有逼问到底发生了什么,江忠源说道:“你好生休息!”

    刘坤一紧握着江忠源的手,用尽力气说道:“大帅!还请大帅赶紧想办法冲出去,我们是前来救宿州的时候糟了光复军的伏击,涡阳现在尚未失守。大帅只要能冲到涡阳去,那还有可为。大帅,你赶紧走吧!”

    见刘坤一如此气息奄奄的时候尚且以江忠源的安危为最关心的事情,江忠源的眼泪再次涌了出来。他安慰道:“放心,涡阳守得住,宿州也守得住。”

    刘坤一明显没有心情与江忠源这么一唱一和,他艰难的说道:“大帅,不一样了。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这是刘坤一的真心话,昨天下午光复军完成了合围,战斗随即展开了。十分钟后,刘坤一气息奄奄的躺在地上,他的左手按着腹部,绝望的看着被硝烟遮盖了的天空。他也是身经百战的勇者,可这熟悉的战场给了他完全不同的感受,这里不再是任由热血男儿们纵横驰骋的地方,而是活生生的地狱!

    在看到光复军貌似准备靠近的时候,淮军率先开炮。即便是打不中,至少也在表示一种态度,淮军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没多久,在淮军的火炮射程之外,光复军的火炮开始向淮军的阵地猛烈的倾斜起炮弹来。

    然后刘坤一就被一发弹片在腹部划开一道口子,再然后刘坤一就躺在地上看着淮军被猛烈的炮火炸的七零八落。飞溅的弹片,泥土,被气浪掀到半空的淮军士兵,还有空中不时飞舞的人类零件。

    冷兵器时代那种甚至有点诗情画意的战场不见了,淮军勉强掌握的排队枪毙的战场也不见了。大炮决定一切的战场再没有了任何人类的怜悯,只剩这些钢铁怪物用凶猛的火力摧残一切投入战场的人类。刘坤一不是想到死亡就会吓得浑身颤抖的人,他太多次挥舞着武器带兵冲杀,如果与光复军面对面的作战,刘坤一不会有丝毫的畏惧。但是战争已经不再给刘坤一这种机会,想与光复军近身作战,首先就得刘坤一能够突破火炮的猛轰,抵达光复军身边才行。

    随着血流不止,刘坤一觉得视野里面越来越昏暗,近在咫尺的爆炸声、惨叫声都变得遥远起来。他的意识越来越单薄,整个人呈现出一种近似昏迷的状态,连伤口的疼痛都开始感觉不到。也不知道这样的状态下有多久,刘坤一觉得有人在拽他,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喊:“这里还有个活的!”

    刘坤一此时也懒得去说什么,也没有做出自己表示的力气。他心里面想,就让我这么死吧。在这个念头之后,刘坤一什么都不知道了。

    等再醒来的时候,刘坤一就发现自己被固定在担架上出现在宿州城外。从宿州逃去涡阳,再从涡阳回到宿州,这一来一回的往返对刘坤一来说却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在被送到宿州城下的时候,刘坤更感到了深刻的绝望。如果光复军重视他的话,自然是把刘坤一下狱或者杀头。身为淮军著名的将领,刘坤一就如同破烂一样被交还给淮军,光复军对淮军的态度也可见一斑。

    刘坤一也不知道光复军用了什么妖法,至少在光复军那边的时候,他的伤口还不怎么痛。进了宿州城之后,伤口处是越来越痛了。忍着剧痛,刘坤一努力说服着江忠源,“大帅,你身负我等淮军兄弟的重担,你若是失陷在宿州,我们这些死了的淮军兄弟们到底该怎么办?你若是比我们先死,我们以前跟着你的辛劳岂不是白搭了?”

    **剧痛,心灵绝望,刘坤一的话听着有种震撼人心的惨烈,江忠源听了之后眼圈一红,眼泪涌了出来。淮军也算是比较先进的军队,到这个地步江忠源已经看清楚了局面。光复军既然开始行动起来,满清再没有还手之力。

    在光复军只拿下淮河以南的时候,满清若是能以举国之力荡平陕西的太平天国,现在大概还有一战之力。可在北京的旗人集团依旧是毫无动作,只靠了淮军、湘军、僧格林沁的蒙古八旗苦苦支撑。

    光复军则是从容的整顿他们已经占领的地盘,花了三年时间平定了地方,完成了土改,而满清朝廷的局面与三年前有什么不同呢?可能唯一的不同就是北方四省在和捻军的拉锯战中被打得更加残破而已。

    此时留给满清的时间已经耗尽,光复军终于出手了。满清朝廷也就只能这么一步步的迈向覆灭。江忠源一个人可以为满清尽忠,因为他相信人应该从一而终,可效忠于江忠源的淮军们所图的不是壮烈的死,而是战争的胜利,以及战争胜利之后更好的生活。眼下的局面来看,这等想法无疑是痴人说梦。从这个角度来看,江忠源无疑对不起淮军上下跟随他的兄弟。跟了江忠源之后,他们不仅没有能够获得胜利,还会因为曾经是淮军的一员而在未来遭受更多的痛苦。

    认识到自己是把淮军兄弟推下火坑的罪魁祸首,江忠源觉得五内俱焚,他只希望自己能够早早死了。如果江忠源在十几年前早早死了倒也一了百了,现在亲眼看着无法扭转的破灭一步步逼近,就算是现在死了,到了地下又怎么向兄弟们交代呢?

    也就在此时,光复军的骑兵只带了弓箭靠近城下。淮军很久没见过人使用弓箭了,而且他们也没有攻击光复军骑兵的勇气。前几天晚上的回忆远没到忘光光的时候,黑夜变成了白昼的威势,以及那暴风雨般的炮击。淮军的神经已经无法接受那样可怕的攻击了。

    光复军骑兵把一支绑了信的箭射上城头,接着拨马回转,回光复军的军阵去了。士兵捡起箭,把纸交给军官。军官刚忙把纸送给了江忠源。

    江忠源打开一看,信上面的字迹极为纤细,没有权限,没有威胁。只是把文天祥的《正气歌》给抄了一遍。

第179章 淮军挽歌(八)

    “都督,你发《正气歌》给江忠源是要尝试劝降他么?”陆军司令胡成和问韦泽。

    韦泽心说,没文化,真可怕!我像是那种良善迂腐之辈么?韦泽一个朋友的曾祖母的爷爷就是江忠源,所以韦泽对这个其实很重要但是名声不显的太平天国人物有过关注。

    那位朋友提起他曾祖母的时候感叹道,江家的姑娘给人家做妾室,因为生病落下残疾,照样带着儿子女儿被婆家赶出家门。当然,这个也读过书,感受过生产力落后的万恶旧社会的家庭投身革命,在新中国成功的再次成为社会中坚的一员。提起万恶的旧社会,韦泽那位21世纪的朋友除了唾弃还是唾弃,唾弃的还有理有据,充分证明了社会进步对个人认识水平的提升。

    所以韦泽知道江忠源性子耿直,很有江湖豪侠的气概。除非江忠源真的认清了局面,决心痛改前非,否则看完了亡国之后文天祥写的《正气歌》,江忠源只有死路一条。

    想归想,韦泽说出的话却是另外一件事,“放心,老革命不如新革命这个还有考虑的空间,但是我绝对不会弄出革命者不如反革命的事情来。招降纳叛从来不是我们的手段。”

    听韦泽把自己小心思给戳穿,胡成和脸上也有点讪讪的。历朝历代在王朝覆灭的时候都难免有投降的人,而这帮人摇身一变成了新朝新贵的例子可不少。在讨论对捻军的安排时,光复军内部就有不少人说起此事。捻军的确有比较丰富的骑兵作战经验,到底该怎么用这些人。

    俗话说一扎没有四指近,光复军当然不想任用体制外的人,更不用说让那帮人在体制飞快的获得地位。大家对捻军尚且如此,对淮军更不可能有额外的开恩。只是韦泽曾经对左宗棠青睐有加,尽管最后还是安排左宗棠从基层干起,可左宗棠是以预备党员身份参加工作,还是韦泽当的入党介绍人,这个可就不一样的。听韦泽明确表态不会对江忠源网开一面,不仅仅是胡成和,其他同志也都放心不少。

    胡成和那讪讪的劲头也就维持了不到一分钟,身为陆军司令,若是心眼小,那日子就不用过了。在党委会议上,人人都有过反对过韦泽意见的经历,反对起胡成和更不会有心理压力。

    “解决了淮军之后下一个解决谁?”胡成和问。

    “我觉得把苗沛霖给解决了吧。”韦泽指着地图上的德州说道,“占据了德州,就有了直接打到北京城的通道。到时候北京震动,我们的部队北上压力会小很多。”

    这个建议充分考虑了效率,抢地盘的时候就得有效率。太平天国在汉中聚集了相当规模的兵力,摆明了是要应对占据了四川的光复军。根据光复军的情报系统,太平天国消灭了回人的主要武装力量,陕西刀客们系统性清洗了西北各地,除了新疆之外的大乱都消除了。太平天国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完成了使命,在选项中正式出现了“让它完蛋”的选项。

    韦泽解释着自己的看法,“现在湖北、安徽、徐州三个军区囤积的物资很充足,财政预算远没有超标。打到十一月份好像没什么问题。”

    一说起预算,胡成和突然想起件事,他笑道:“都督,日本德川幕府最近跑来哀求我们出兵,听说他们第二次长州征伐战失败了啊。要不要从他们那里捞一笔补贴军费。而且吕宋清洗当地土人的事情还没着落呢。我看资料,原来西班牙人也是靠日本浪人清洗岛子的。”

    即便知道胡成和是在调侃,韦泽正色的摆摆手,“那个先不用着急,想介入日本有的是机会。当下要务就是赶紧解放北方四省,海军造船要好桦木。甚至不用说关外,辽东半岛上就有的是这种好木料!”

    一提起海军,军委立刻就来了精神。现在是1867年,距离1870年至多还有三年。光木料自然放干就得两三年时间,大量军舰造起来也需要时间的。荷属东印度的地盘可不是一般的大,吕宋和兰芳省加起来都没有那么大。把这么大的地盘吃进肚里,那又能解决多少问题啊。

    “曾国藩怎么办?”海军司令林家俊立刻问道。他是最关心海军建设的人,所以他格外注意收集最新战局。

    “湘军么,我觉得湘军不会跟淮军一样,到了这个时候他们会跑路吧。”韦泽做着自己的判断。

    就在韦泽与军委的同志讨论着曾国藩的时候,曾国藩也在与湘军讨论着自己的出路。光复军北上的消息震动了湘军,在湘军上下看来,这几年光复军好像完全失去了进取的精神,只是满足于占领的南方地盘。

    这是情报不足的问题,湘军当然不知道此时的光复军正在东亚以及东南亚大力扩张,甚至都插手到了北美。当然,即便是他们听到了些消息,也根本搞不清楚光复军插手的地盘到底在何方。

    但是光复军既然开始行动起来,这就不会是小动静。淮军使者们的想法自然是请求湘军立刻南下援助淮军,湘军上下并不接受这种说法,所以将领们都看着曾国藩,希望曾国藩能够明确的说出反对的说法来。

    “捻匪旦夕就要覆灭,我等须得抓紧动手,把捻匪诛灭才行!”曾国藩冷着脸说道。有江忠源这样的忠义之士把守淮北,曾国藩才能放心的在河南作战。原本湘军觉得涡阳是他们千辛万苦打下来的,没理由交给淮军接管。这两年淮军在收粮后都会把军粮运给湘军,湘军再也没了批评的意思。因为湘军都知道,他们自己是办不到这么讲义气的事情。

    至于曾国藩本人对江忠源格外的信赖,早在二十几年前,他就如此评论过江忠源,“吾生平未见如此人,当立名天下,然终以节烈死。”他是这么讲的,也是这么信的。

    此时的河南战局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关键时期,捻军被僧格林沁与湘军追到几乎山穷水尽的地步,只要再加把劲,就能把捻军给歼灭了。如果此时放弃追击捻军,转而去救淮军,那结果就是淮军救不了,捻军也能重整旗鼓。曾国藩绝不会允许这等事情发生。

    更重要的是,如果以淮军全军覆没为代价,湘军还不能平定河南。那么之后的战争就真的没办法打了。光复军只要招降捻军,就能利用捻军给湘军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