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52铁血中华- 第4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光复军此次围攻沈阳的战斗动用了五万部队,需要大量运输工具,公马作为战马,母马不太能猛烈奔跑,则作为驮马使用。

    后勤部门吧火炮卸下之后,立刻要求让马队返回马场。这一批的母马中不少都怀孕九个月,鉴于此时的情况,后勤部门心疼马匹。万一出了事情,那就是一尸两命。从效率的角度来说,小马损失了,顶多是18个月,母马损失之后意味着就要少三四匹甚至更多的小马。要是从“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角度,这数代乘下去,二十年的话那就不仅仅是两匹马的问题,而有可能扩大到三五十匹马的程度了。

    部队当让知道马场同志的担心,而且关外的天气的确比关内冷很多。南方的同志在北方渡过了一个冬天,不少入伍时间短的南方同志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大雪,而10月底的沈阳附近就有北京要下雪前的寒意。所以部队同意紧急调拨的马匹返回马场。总算是避免了“戎马生于郊”的事情发生。

    对于部队的马匹,部队的同志们自然有足够爱心与爱惜。但是对于敌人,这种情绪就不存在了。之前的情报工作虽然不是很好,好歹通过买卖木头的时候打听了一些消息,现在盛京的满人总数在25万到30万左右。五万光复军进攻这么一座城市,大家还是憋足了劲。

    打一场干净彻底的歼灭战,向都督献礼,向中央报喜。是此次战斗的口号。在盛京城外居然没有遇到梯次防御的阵地,这让指挥官们都松了口气。满清的战术依旧如此落后,如果是光复军把守这样的城市,城里面有十几万可战之兵,以城市为中心的一个防御体系定然扩展到城外至少二十公里的范围。更不用说满清到了盛京一年多,再慢的速度也该能够完成防御阵地了。然而满清居然还是采取固城自守的战术,虽然从战争角度来说愚蠢无比,可从光复军角度来说实在是省了太多的功夫。

    五万军队轻松包围了沈阳,先上阵的自然是炮兵。甚至在热气球充气还没完全之前,炮兵就开始按部就班的进行校射。炮弹不急不缓的发射着,炮兵射击诸元一个个确定。等到气球部队升起之后,天色已经暗下去了。北方的夜晚也来得比南方好像更早一些。望远镜中看着城头堆积着的石块之类的守城物资,观察员在寒风中打了个几个寒颤,但是大家笑道:“他们怎么不烧热水热油之类的玩意呢?”

    大家的玩笑其实来自光复军南下广东的时候,在赣州之战中,赣州守军就准备了热水热油这些传统守城工具。但是被炮兵一举给扫平了。有些倒霉蛋身上溅了好多热油,被烧成了火人。虽然现在的观察员只是听说有这么一回事,可火人在大家的脑海中实在是太容易想象,这个笑话就一直传到现在。

    天色黑下来之后,光复军布下了铁丝网与雷区,用以隔断沈阳城内逃窜的通路。北方司令部传达了“此次务须全歼,抵抗者杀无赦”的严令。没人要那些皇帝王爷投降的意思,但是也绝对不能放他们逃走。把他们给一锅端了,就是干部战士都知道的命令。

    天色黑下来之后,恭亲王奕欣府来了个太监。下午炮声隆隆,恭亲王奕欣担惊受怕,到了晚上炮击停止好久他才开始回家吃饭。他索性也不讲什么体面了,一边吃着饭一边接见。门帘一挑,进来的竟然是慈禧的心腹太监小德张,恭亲王奕欣就知道是西太后慈禧有什么话要讲。小德张带的话是请恭亲王奕欣到宫中谈事,恭亲王奕欣也只能答应。

    进了宫之后,慈安不在,慈禧请恭亲王奕欣到了她的书房,宫女太监在慈禧的示意下退出。恭亲王奕欣微微皱了皱眉头,其实最近一段慈禧也有勾引恭亲王奕欣的意思。不过恭亲王奕欣素来不喜欢慈禧,他心中敬重,乃至有点绮念的对象是端庄从容的慈安。慈禧容貌虽然不差,但是恭亲王奕欣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恭亲王奕欣正以为慈禧想做点什么,却见慈禧突然就给恭亲王奕欣跪下了。虽然不喜欢慈禧,但是慈禧毕竟是西太后,让太后向自己下跪那可是大事!恭亲王奕欣连忙想扶起慈禧,而慈禧顺势抓住恭亲王奕欣的手臂,她此时已经眼中有泪,“六叔,我求你件事!带着皇上逃出盛京吧!”

    “啊?”恭亲王奕欣愣住了。他本以为慈禧准备弄出些什么幺蛾子,可在他眼前的慈禧没有以往的阴狠,那因为绝望而有些惨白的面容,那眼中的热泪,此时倒是情真意切。见到这样的慈禧,恭亲王奕欣突然觉得慈禧也看着比较顺眼了。

    若是以往的慈禧,以她精于算计的个性,定然能够看出恭亲王奕欣的不同。此时的慈禧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些,她哽咽着说道:“六叔,我们都知道光复军绝不会轻易动手。此次他们大举而来,只怕不会善了。皇帝只是个孩子,留他在城内又有何用,不若送皇帝先离开盛京。我们大人守城就够了。能守得住城,我们自然请皇帝回京。可万一出个三长两短,大清就真的完了!”

    这话其实根本没有道理,皇帝若是不在京城,只能让人心浮动。不过慈禧此时不是作为太后来哀求恭亲王奕欣,她是以一位面临绝境的母亲身份来哀求恭亲王奕欣的。嘴上说的都是太后不得不说的话,可恭亲王奕欣明显能感觉到慈禧的绝望。

    虽然被慈禧的态度所感动,恭亲王奕欣却也只能说身为王爷,身为朝廷重臣的话。“西太后,此事还得由慈安太后下旨才行啊!”

    慈禧声音完全哽咽起来,“六叔,东太后就一句话,崇祯还肯在煤山自尽。我大清的皇帝怎么能这么临阵脱逃。可,可先帝不也去了热河么。六叔,此时能办到此事的只有你一个。六叔,我求你了!”

第246章 资本与权力(六)

    被人苦苦哀求的事情恭亲王奕欣遇到的多了,但是被一位母亲如此绝望的哀求,倒是他人生中的第一遭。作为一名主事的王爷,恭亲王奕欣完全感觉到了慈禧的情绪,他知道慈禧的能耐,也自认为自己是个杀伐果断之人。哭哭啼啼从来不是他认为自己和慈禧会真心做的事情,慈溪这个人会流血,但是却不会流泪。

    或许是对慈禧发自内心的不信任,恭亲王奕欣心中突然生出一股怒气,他想一把推开慈禧,然后痛斥慈禧不知进退,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口竟然想让皇帝先逃离盛京。就在他瞪起眼睛准备开口的时候,看到慈禧那哭红的双眼,看到慈禧那绝望的表情,还有那发自内心的哭声。恭亲王奕欣只觉得自己浑身力气都被抽空了,他鼻子一酸,眼泪也夺眶而出。

    满清的覆灭是一个持续了十几年的过程,自打太平天国起事之后,满清可控制的疆土就在不断收缩。太平天国分裂之后,崛起了更胜太平天国的光复军。满清朝廷被撵出北京,上层已经是感觉到穷途末路。

    现在最后的大城市盛京也被围困,国破眼看就要变成现实。恭亲王奕欣上要应对太后,下要领导朝堂。这个沉重的社稷压在肩头,他不能哭,甚至连哭都没想过。可此时的局面已经看不到丝毫希望,面对痛哭的慈禧,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恭亲王奕欣竟然也忍不住放声痛哭起来。

    “我对不起祖宗,我对不起皇上!我对不起祖宗,我对不起皇上!”痛哭中,恭亲王奕欣跟复读机一样哽咽着反复说出同样的话。

    慈禧没想到恭亲王奕欣竟然在此时出现了精神崩溃的迹象,她本来就是个极为有心机的人,方才的哀求固然是面对亡国的危机,面对自己亲生儿子面对死亡的命运,所以哭的情真意切。可在她内心的深处,一小块根基所在的思维始终保持着绝对的冷静。说服不了东太后慈安,那就只能说服恭亲王奕欣。

    可慈禧敏锐的发现,恭亲王奕欣此时的表现不是因为他被说服了,而是因为他的内心在重压之下崩溃了。此时的恭亲王奕欣很可能会同意慈禧的请求,但是那个人同意的人却不是以往精明强干的恭亲王奕欣,而是一个心理因为绝望而崩溃的恭亲王奕欣。如果那样的话,盛京只怕是真的守不住了。

    在恭亲王奕欣痛哭失声的时候,慈禧已经收住了哭泣,她看向恭亲王奕欣的目光中不再是哀求,而是一种震惊。

    “恭亲王,你若是觉得对不起祖宗,对不起皇上,那就打起精神,守住盛京。你要弄清楚,太祖的坟就在盛京。粤匪已经挖了先帝的坟,难道你还要眼看着太祖的坟也被挖了么!”一个冷静中带着怒气的声音在门口响起。那是东太后慈安的声音。

    按照现在满清小朝廷的地位排序,立于权力顶峰就是东太后慈安。恭亲王奕欣与慈禧也是性子坚毅之辈,一时情绪不能自控有些失态,可经由慈安这么一喝,两人也很快就恢复了起码的常态。

    慈安见两人还算是得体的给自己行礼,她径直走到主位上坐下。看着垂手侍立的两人,慈安凤目圆睁,语气是相当严厉。“我等满人起家以来,历经困苦夺了天下,你们这么哭哭啼啼,只会丢了祖宗的颜面。至于此时局面,哭管用么?”

    恭亲王奕欣此时已经擦干了眼泪,他连忙说道:“太后说的是。”

    “至于皇上的事情,此时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我等若是此时就让皇帝去齐齐哈尔,那盛京人心浮动,能守住的城也守不住了。”慈安不满的训斥着两人。说完之后慈安停顿了片刻,盘算了一阵之后她继续说道:“恭亲王,你挑选一支精兵,也探好道路。有个后备却也不是坏事。”

    慈禧眼睛一亮,她最担心的就是慈安不顾一切的死守盛京,北京都没能守住,难道这盛京就能守住么?只是几次明着暗着的与慈安提及此事,慈安都是一通训斥。现在见慈安终于松了话头,慈禧一颗心终于放到了肚子里面。只要早做准备,安全离开盛京想来也是有希望的。

    恭亲王奕欣也有同样的想法,既然这天下已经没戏,就得努力谋取东山再起的机会。想东山再起的前提是至少保住自己的性命。命都没了的话,那什么都没了。

    从宫里面出来,恭亲王奕欣就开始准备精锐,等着明天白天之后就想办法找到光复军包围圈上的缺口。此时的事情繁多,恭亲王奕欣忙到深夜才算能躺下休息。天色微明,震天动地的炮声就响了起来。恭亲王奕欣一个激灵就从床上爬起来。此时王府的家丁也跑进卧室,“王爷,外面开炮了!”

    光复军的参谋部几乎是一夜没睡用来选定计划。早上四点多部队全部起床,吃了热乎乎的早饭之后,进入攻击阵地。黎明时分,观测气球率先升空。阳光投向沈阳城的时候,炮击开始了。

    “这帮鸟人真的当过兵么?”炮击进行完第一个小时的时候,观察员都忍不住问旁边的战友。

    “管他呢,这次命令下了,抵抗者杀无赦!”战友答道。

    八旗兵们跟飞蛾扑火一样被炮火消灭一批,下一批在军官的驱使下继续往城头靠。气球上的观察员们视野广泛,看着这种单纯的送死,他们也不得不有些震动。但是战争就是如此残酷,为了贯彻自己的理念,无数人被驱使着踏入这被屠戮的战场。既然八旗兵们要顽抗到底,光复军也没有任何放过他们的理由。

    “关内的满人都不在了,盛京失守之后咱们的家人会有什么下场?当年咱们八旗入关杀了那么多的汉人,他们会放过我们么?”八旗军官们声嘶力竭的喊道。

    八旗兵们听着历史的回忆,也都清楚失败的下场。八旗靠屠杀夺取了天下,那么失败的报应就是遭到同样的命运。江宁、福州、西安,这些八旗聚集的大城到现在还剩下什么?至少不剩下满人了。汉人们生生不息,但是顽固拒绝汉化的满人自然不可能如汉人一样。

    但是血肉终究是敌不过钢铁的,上午十点,光复军终于占领了城墙。接下来的就是残酷的巷战。八旗军本以为依靠着坚固的院墙可以抵抗到底。可他们却不知道“未来”的历史上有过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有着巷战的应对,那就是穿墙战术。

    当八旗军重点防御院门的时候,光复军在围墙上用简易支架固定了炸药包,伴随着巨响,“坚固”的院墙顷刻就被炸开一个缺口,从缺口中飞进来的是手雷,一通爆炸之后,光复军从缺口中一拥而入,步枪快速射击之后就是刺刀战。

    下午两点左右,战斗就到了沈阳故宫之外。听着猛烈的爆炸声,小皇帝同治被吓得哭喊起来。慈禧抱住自己的亲生儿子,母子两人都在瑟瑟发抖。

    金殿上此时再也没有了大臣,他们或者派去前线,或者跑回家里做最后的抵抗。五万光复军的包围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