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52铁血中华- 第4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国资委部门的政治局委员们脸上登时露出了按耐不住的笑容,虽然面对着各种羡慕嫉妒的眼神,庞聪聪也毫不在意的露出了欢喜的笑容。这种委任绝非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庞聪聪自己努力争取到的。

    领着国资委的同志写了那份共识可不是庞聪聪在推诿责任,跟了韦泽这么多年,庞聪聪坚信韦泽不需要俯首帖耳的奴才,他需要的是有进取心的能干同志。对这种同志,韦泽从来不吝于给机会。那份共识就是要向韦泽表示国资委对经济发展的看法,要证明国资委的认识水平。当韦泽认同了国资委同志的理论水平之后,自然会给国资委机会。事实证明这种做法的确找到了正确方向,身为国资委主任委员,随着这个看样子需要好多年发展的内燃机产业,庞聪聪终于确立了她在国资委的地位。

    内燃机对政治局委员都是新东西,他们既不懂怎么制造,更不懂原理。韦泽发话之后,大家觉得自己没有这个金刚钻,自然不敢自取其辱的蹦出来拦下内燃机这个瓷器活。

    常委会议就不一样了,内燃机虽然是个重大突破,可常委们不用管具体内容,他们需要从政治的角度来讨论此事。毕庆山在常委会议上问道:“都督,为何一定要把内燃机这一块交给国资委?”

    “几年前大家应该都知道我曾经推动过对荷属东印度开战,甚至与英国人开战也在所不惜的事情吧?”韦泽说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

    常委们虽然有些更换,不过大家要么亲自参与过那件事,或者知道那件事。大家都纷纷点头。

    “现在的情况下,只怕不用我来推动,荷属东印度或者英国人敢试图卡住我们获取石油的通道,不少人就会主动要求对荷属东印度与英国人开战。我相信随着内燃机的发展和应用,未来会有更多人会持这种立场。”韦泽继续说道。

    到现在为止,中国国内并不产石油。一想到对中国非常重要的石油居然操控在别人手里,这些军人出身的干部们当然是大大不肯。自己现在尚且如此,以后的发展自然如同韦泽所讲的那样,更多从石油中得到好处的人绝不会允许任何国家威胁到中国的利益。

    不过这个问题与大家的问题有何关联?常委们很是不解。

    “我们的目标没有变,但是大家的态度却发生了变化。几年前谁能想到同志们愿意与英国人开战的理由竟然是石油呢?”韦泽继续解释道。

    几个参加过当时会议的常委都重重点头,几年时间弹指即过。目的都是要与英国作战,可当时的确没有任何人想到未来的发展会是现在的模样。

    毕庆山当年也是南下派的鼓动者,可他当时考虑到的其实是棕榈油与橡胶而已,石油什么的,他当时听都没听说过,更别说有计划的把其纳入到自己的计划体系里面。这种经历的确让毕庆山觉得恍然大悟,这种感悟对于他对世界与人生的认知大有帮助。可韦泽的解释与“为何一定要把内燃机这一块交给国资委?”毫无关系。

    毕庆山再次问道“都督,那为何一定要把内燃机这一块交给国资委?”

    “国资委管理国有资产,国资委管理国营企业。我现在可以给你很多理由,这些理由都是我说过很多次的。不过我之所以把这个交给国资委,是期待国资委能够通过工作逐渐完善制度。但是这件事呢,却不是那么容易讨论的。所以大家先让国资委干着,等他们干出些结果之后我们再讨论如何?”韦泽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这个理由某种意义上根本谈不上是理由,可联想起几年来大家对英国开战的思想变化,却有着一种强烈却很难解释的说服力。常委们中不是没有人想反驳,大家最后对此却没再说什么。

第278章 北边的麻烦(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代表就是蒸汽机的发展引发的社会生产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代表则是以内燃机与电动机的发明与发展引发的新的社会生产变革。

    1880年的时候,马叔在他伦敦大英图书馆对面的大平层复式房里面接受了《泰晤士报》的采访,记者询问这位欧洲著名的大学者,为何中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能够得到如此巨大的发展。难道社会主义制度真的比资本主义制度有如此大的优势么?

    马叔带着一种很含蓄的嘲讽微笑说道:“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研究的不多,所以优势到底有多大,我没办法进行评价。如果你真正想问的是中国与英国之间的胜负,我可以稍微评价一下。当中国的统治者韦泽主动把辩证唯物法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基础,并且始终如一的贯彻与推进之后,英国的失败就已经成为必然。”

    辩证唯物法是马叔创立的学说,此时的欧洲已经兴起了一个说法,韦泽完全接受了马叔的理论。所以马叔这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态度让泰晤士报的记者忍不住笑出声来,那是一种带了点嘲讽的笑声。马叔也随即笑了起来,他的笑容是那种看到了雷云将至前的晴空下依旧无忧无虑嬉戏的家伙时的怜悯笑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存在的基本特征有两个:一个是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另一个是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马叔的挚友恩叔说过,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对现存制度的不合理和不公平,对‘理性化为无稽,幸福变成苦痛’的日益清醒的认识,只是一种象征,表示在生产方法和交换形式中已经静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创立了唯物辩证法的马叔当然能够看透韦泽,这位在世界岛东端的中国大皇帝无疑坚信这些,他不仅在理论上提出将唯物辩证法更具可操作性的《实践论》与《矛盾论》两个部分,他本人更是拿出了一套解决的路线图。在1880年的时候,马叔把韦泽的路线图总结为四个中国字,“争霸天下”。

    1870年的韦泽并不知道1880年时候马叔对他的评价,即便知道了他也不会在意。从1869年年底开始,韦泽的主要工作就是领导着国资委与科技部门全力推进中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未来的道路早已经确定,西太平洋除了中国之外就只剩了英国一个强权,为了夺取整个西太平洋的原材料产地,为了把整个西太平洋变成中国领土,韦泽在一批比较靠谱的同志们支持下,开始强化中国的国力。

    对于中国的未来,韦泽与这批核心成员们有过交流,“解决内部问题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内部问题内部解决,一个是内部问题外部解决。想真正解决内部问题的只有内部解决,但是那个时间太长,在有机会外部缓解机会的时候,我还是决定用外部解决的方式先缓解内部压力。”

    韦泽说这个话的时候是1870年3月,北方司令部已经向南京拖拉机厂订购的一千台拖拉机,向南京汽车厂订购了五百辆解放牌卡车已经装上了和运油船抵达营口港。随着全国范围内对石油的需求暴增,国资委与军队都很清楚韦泽所指的“外部解决”到底是一个什么意思。

    反对外部解决的也不是没有,商务部就不太支持外部解决。中国的茶叶与丝绸外销的不错,随着中国的稳定发展,茶叶与生丝的内部需求量持续上涨。不管南方的丝绸与茶叶产量如何提高,产品都得到了很好的消化。如果中国与英国全面开战的话,对外贸易无疑会受到很大影响。

    对于商务部同志的立场,韦泽完全能够认同。所以他不去批评教育商务部,而是把商务部排除在了核心成员之外。

    “都督,水压机项目上投资太大,真的有必要继续这样投资么?现在很多单位都说水压机项目占据了太多的优秀人员。”庞聪聪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她就是个联络者的地位。把各种人力与资源进行有效调配。

    “几个水压机项目不能缩减,不管是曲轴还是炮钢,没有大吨位水压机的话都会有问题。柴油机用着用着曲轴断裂的事情你也不是没见过。”韦泽冷着脸答道。中国在材料学上一直不如外国,韦泽搞螺旋桨加工,他非常理解材料学的重要性。就现在的炼钢能力,耐高温高压的炮钢还需要大量投入。新的膛线与锥形炮弹上配合相应的纹理,这两项工作都得到了改进,炮击的准确度大大提高。但是那种精密的膛线面临着一个新问题,那就是磨损的太严重。

    现在全世界的炮钢水平也就是比锅炉钢稍强的级别,很多国家的炮钢甚至还不如锅炉钢。中国炼钢业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去年好不容易才算是全部完成了炼钢理论考试,只要把铁矿和手册里面讲述的辅料扔进炼铁炼钢炉里面烧就是炼铁炼钢全部的观念总算是得到了扭转。高级技术人员勉强有了金属结晶的理念。短期内想提高炮钢水平,除了研发出来的铬镍锰合金中碳钢之外,就需要上水压机改善合金内部结构。

    完成了1500吨水压机之后,305炮的退管装置也终于通过验收。韦泽不敢指望万吨水压机,好歹也先把3000吨水压机搞出来再说。3000吨水压机即便不能让305炮质量增加特别多,但是现阶段柴油机与汽油机的曲轴等重要部件总是能解决。

    看韦泽态度坚定,庞聪聪也明智的不再提出要求。事情的发展的确超出了庞聪聪的意料之外,她原本认为工业有了突破之后,投资回报会变的更快。可现实中,先于回报飞速增长的是庞大的投资。

    因为疯狂的开采荷属东印度的石油,炼油厂生产出来的煤油作为灯油在农村卖的相当不错。但是这种收入只是立竿见影的小收入而已,炼油厂的规模一扩再扩,现阶段那点灯油钱与炼油厂的投资相比只是九牛一毛,根本不足以弥补这些投入。唯一能够指望一下的就是北方军区对拖拉机的订单,军区在沈阳以南的地区开始大规模军屯,如果拖拉机能够起到作用的话,北方军区保证当年就能有收益。庞聪聪也只能“姑且”相信了。

    北方军区司令阮希浩对于自己的保证却很有信心,辽宁省基本被清理干净。广大的黑土地等着离别了上百年的汉人前来继续耕种。1870年1月,阮希浩与运输部队一起乘坐着卡车冒着大雪从北京开到了沈阳。路上车辆抛锚,熄火,水箱冻坏的事情发生了不少。至少有三成的卡车干脆就无法维修,用其他卡车和马匹千辛万苦的给拖到了沈阳。

    坐在驾驶室里面冻得半死,指挥运输部队的时候寒风几乎要把人冻僵,这些遭遇并没有降低阮希浩对卡车的评价。在阮希浩看来,卡车与拖拉机真的是天上掉下来的大礼。两百多人配合了马匹就能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面在冰天雪地里面越过千里,运输上百吨的物资。至少他这辈子还从没见过这么靠谱的陆路运输工具。所以阮希浩毫不犹豫的相信了技术人员对拖拉机的评价。

    不过到了3月,阮希浩更担心的不是马上要开始的春耕,而是北上舰队能否如愿拿下海参崴,控制整个库页岛。陆军此时刚在长春扎下脚跟没多久,以交通来讲,反倒是通过海路前往海参崴更加顺畅。

    此时与青岛号同级别的两艘军舰宁波号与梧州号已经加入了北海舰队,有这三艘精锐军舰领队,阮希浩又是放心又是担心。

    “给青岛号发报,问问他们到哪里了?”阮希浩对通讯参谋说道。

    “司令,还有两个小时才到约定的通讯时间。”通讯参谋提醒道。电子管的稳定工作寿命时间超过100小时还没多久,100小时听着唬人,其实根本不足以支持电台长期工作。一天24消失,100小时不过是4天稍微多一点。如果电台稳定工作连续工作没到1000小时以上,光复军在比较和平的时期也不太能接受这样的消耗。至少到现在,电台也没进行24小时无间断执勤。

    阮希浩当然知道参谋也是在委婉的建议不要这么沉不住气,他也不再强求,而是对参谋说道:“通讯结束之后立刻把消息给我。”

    三艘中国巡洋舰青岛号、宁波号、梧州号此时停泊在虾夷共和国控制的津轻海峡东端的海峡外部。青岛号的舰长终于明白了当时那个位置非常好的舱室为何要空着,不允许以任何理由占用。那是电报室。

    因为担心泄密问题,所以驻虾夷共和国的部队并没有配备电台,甚至连电台的存在都不知道。老式军舰上也没有电台,所以舰长们开始讨论一个问题,到底是让海军千里迢迢的用船把消息传递到国内,还是直接通过无线电把消息传递到国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