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52铁血中华- 第5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李新开了个头。日本大使心里面紧张起来,这才是他觉得应该发生的事情,中国开始要价了。

    李新从容的说道:“我觉得中日双方的互信不够,在现在的情况下,我们即便说不向萨摩藩出售军火,贵国也未必相信吧。”

    日本大使试探着说道:“那么贵国想要怎么样呢?”

    李新轻拍着书桌,慢悠悠的说道:“我认为中日两国应该有一个全面的和平友好条约,我们并不要求日本臣服于我们,甚至也没有指望日本能够在中国有事情的时候以提供军事支持。不过,我认为中日两国没有任何必要走到敌对的角度。所以和平共处,互相不参加针对对方的军事同盟,我认为这是对两国都有利的选择。”

    说完之后,李新从书桌中拿出了一份文件,“如果大使阁下有兴趣的话,可否看看这样的条件能够作为中日友好的基础。”

    日本此时远没有西化到要脱亚入欧的程度,所以上层对于汉字还非常熟悉。或许他们不能用普通话朗读中国文件,但是直接读中文还是没问题的。驻华大使不仅能读懂中文,还能说一口比较流利的普通话。

    看了头几条内容,日本大使就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这是要求日本全面承认中国现在主张的版图,里面与日本的领土主张有直接冲突的就是库页岛。满清在北方的经营非常差,所以争夺库页岛的不仅有俄国人,还有日本人。单从上库页岛的次数,一百多年来日本可是远胜中国。现在中国要求日本明治政府承认中国对库页岛的主权。并且承认中国在北太平洋的全部主权。这就意味着日本从此之后只拥有库页岛与北海道北边的四个大岛。以现在北海道的地位,明治政府实际上控制线只到了津轻海峡。

    从李新拿出早就草拟好的文件来看,中国是早就有准备的。明治政府若是不答应,“中国商人”就会继续向萨摩藩出售军火。

    再继续向下看,日本大使的脸色也没有变好。中国的条件是中国不会参加针对日本的军事同盟,日本也不得参加针对中国的军事同盟。这个看似公平的条件本身也很扯,现在的世界上谁会吃饱了撑的去针对日本,有意向针对中国的列强倒是很多。日本有机会通过参加一些组织牟利,而中国根本不用在这方面有任何担心。

    至于通商通航,看似和平,实际上对现在的日本只是沉重的压力。欧洲已经通过贸易掠夺了大量日本的硬通货,中国一旦加入,日本就会遭到进一步的掠夺。

    “我会告知国内。”日本大使答道,这些事情已经超出了日本大使的决定范围,必须由日本政府做出决定。

    李新靠在苏丹牛皮制成的皮椅靠背上,补充了一句,“其他友好合作可以以后商量,我们认为第一条有必要及早讨论出结果。”

    这才是重点。对于非敌意与通商之类的事情,中国并不在意。即便是日本真的签署了条约,他们也大可承担为其他国家提供信息之类的事情。所以当务之急就是领土,一旦领土敲定,中国在东北亚就不存在领土纠纷,这会让国家省出很多精力。

    事情比较紧急,为了能节省回国之后的各种时间,日本驻华大使亲自回东京处理此事。等他到了东京,就发现明治政府上层呈现出普遍激动的情绪。这是明治政府第一次用国民军对抗士族军队。以北海道的经验,经过训练的国民军队能够压倒士族军队。因为国民军队数量大,经得起大量消耗。至少明治政府认为士族军队是被庞大的国民军给消灭的。

    这次与萨摩藩的部队一动手,明治政府就发现事情未必如同他们所想的那样。在士族与虾夷共和国的战争中,士族军队被摧毁的太彻底,明治政府并没有想到精锐武士在战争中的作用。

    这时代里面士族虽然多,真正精通剑术的武士却很有限。令明治政府泄气的是,日本的精锐武士大部分都是反明治政府的。新选组、回见组、彰义队,这些聚集了幕末剑术高手的一众武士们都退往北海道,加入了虾夷共和国。就明治政府得知的情报,这帮人未必真的认同共和制,却对现在北海道的制度和生活很满意。他们暂时没有让幕府复辟的打算,顶多希望能让德川家和旧幕府人员迁到北海道居住,让他们过上比较优越的生活。不管幕府能否到北海道,这些人绝对不支持明治政府。

    除去这帮人,剩下的剑术高手基本都在萨摩藩。明治军与萨摩藩的战斗中,双方的武器相差无几,在弹药供应方面萨摩藩也没有处于劣势。几乎一统萨摩藩的示现派出了好几百名高手,在枪炮对打完,白刃战登场的时候,这些高手们的作用大大超出政府军的意料。

    国民军战斗意志只能说普通,又缺乏这种核心部队。当第一线的政府军遭到武士们砍瓜切菜般杀戮之后,整个士气立刻就崩溃了。九州岛上的政府军逐一败北,最后被撵出了九州岛。政府军的海军虽然占据全面优势,可陆军顶不住,总不能指望军舰开上陆地吧。

    日本驻华大使前去找大久保利通的时候,得知伊藤博文正在苦劝大久保利通和已经重病的木户孝允。木户孝允要拖着病体亲自到九州去说服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干脆要担任镇抚使亲自去面对西乡。即便谈不上弥漫着失败主义情绪,但是现在的战争压力非常之大。如果讨伐战不能顺利取胜,政府很担心各地的士族们会群起相应。若是四国的那帮人也起来要求四国自治,明治政府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使者好不容易见到忙的焦头烂额的大久保利通,把中国的条件交给他。大久保利通倒是没有立刻做决定,而是把这个协议拿到了御前会议讨论。讨论了两天之后,明治政府最终同意了中国有关领土的要求,其他要求暂且以后再谈。使者也能理解这些,明治政府继续和中国纠缠这些北方领土毫无意义,日本就算是解决了所有地方势力,难道就能有挑战中国的力量么?

    如果不能断绝中国与萨摩藩的军火贸易,九州征伐战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获胜。在这个时候,必须先解决一个问题。

    1878年2月12日,中日在东京签署了《中日友好条约》,首先确定了两国的边界问题,中国最终确定了北方领土的划分。这是中国最关心的一件事,协议签署之后,中国就中断了对萨摩藩的武器贸易。

    日本怎么内战,中国一点都没兴趣。不过2月14日,中国得到了消息。明治三杰之一的木户孝允在东京病逝。随着这个人的去世,日本的局势变得更加微妙起来。

第352章 欲静而不止(十七)

    1878年的3月19,在多瑙河流域设置行营的俄国前线朝廷下达命令,要求围困普列文要塞的俄军与保加利亚军再次发动进攻,一定要拿下普列文城。被围困十个月而没有陷落,普列文城在欧洲的战争史上也写下了一笔。十个月基本到了被围困者的极限,这十个月也让俄国在欧洲金融市场上的卢布、股票、战争债券跌倒了极限。内线作战的奥斯曼帝**队比俄国少,普列文城又靠城内的储存过活,战争压力远比俄国小很多。俄国必须依靠俄军的勇猛为俄国岌岌可危的金融信用止损。

    很恰巧的,3月20日,中国的使者风尘仆仆赶到了沙皇的行辕,向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递交了中国方面对于尽快确定中亚边界的建议。

    “我国认为现在是和平解决中亚问题的最佳时机。”中国使者率直的说道。

    所有听到这话的俄国人心里面都在大骂,对中国来讲,这的确是最佳时机。俄国现在最不愿意的就是中**队进来横插一杠子。俄国已经开辟了多瑙河战线与高加索战线,如果再开辟一条中亚战线,俄国的日子不用过了。

    俄国并没有正式把中亚吞并,很多地区仅仅是俄国的保护国而已。中俄之间在瓜分中亚的问题上有共同利益。双方也进行了多次谈判。巴尔克什湖,俄国人不要了。巴尔克石湖东北那片河流密集的山区,俄国人也不要了。中国要求和伊朗接壤,俄国人捏着鼻子认了。双方谈不拢的地方在于中俄国双方都要求独占咸海。俄国宫廷认为中国人这次是要来硬的。

    “我们放弃对咸海的要求。”中国使者说道。

    “哦?”俄国行辕里的所有大臣都愣住了。以当下中俄两国的力量对比,中国处于一个绝佳的机会。在这个时候中国居然开始退让,这无疑有助于中俄两国达成领土划分。

    要是从韦泽21世纪时空来看,中国拿出的方案大概是把中亚五国所在的整个中亚地区用右上到左下的斜线分成三份,中国拿走了东边的那一份。包括咸海在内的西边两份都给了俄国。中国得到了与伊朗交界的土地,俄国也把中国挡在了里海与咸海之外。

    俄国人还是很不爽的,中亚地区富裕的那部分基本都被中国一刀割走。而且连带着新西伯利亚地区也被中国砍走了一大块。这也没办法,当年俄国人趁着满清与英国开战,逼着满清签署了割地条约,所以俄国人最清楚这种趁火打劫应该怎么干。居于劣势的一方其实并没有还手的力气。

    “条约确定是中俄边界划分么?”俄国外长专门强调了条约的名称问题。

    “确定。”中国使者答道。

    俄国外长还有些担心,他追问道:“如果其他国家询问中国,这条边界以西的土地归属……”

    “我们中国会明确告知,我们中国认为那是俄国领土。”中国使者明确答道。

    没等俄国外长松口气,中国使者继续说道:“但是……”

    这个“但是”让俄国外长再次紧张起来。

    “但是这只是我们中国在条约中确认的内容。如果俄国和其他国家在这一带有了军事冲突,我国并不会为了确保边界之外的土地归俄国所有而出兵。这点还请贵国弄清楚。”中国使者认真的解释着中国的立场。

    废话!你们想出兵,我们还不愿意呢!俄国外长心里面骂道。在表面上,俄国外长还算客气。瓜分中亚某种意义上也是胜利,英国人对俄国试图独占中亚非常不满。中俄以法律文件的形式正式瓜分中亚,俄国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把中亚大片土地纳入俄国的版图。以眼下的局面,中国占据的那几块土地紧挨着印度与阿富汗,就让英国人的不满向中国发泄吧。

    为了防备中国的军事行动,俄国暂停对普列文的进攻。4月1日,战争再次开始。普列文城再次迎来了俄军的猛攻。

    猛烈炮击加横队进攻,俄军的战术半年来也没有丝毫进步。又是两千米距离开始的单发步枪对射,又是500米内开始的密集单发步枪对射。俄军冲到了距离普列文防线200处,奥斯曼军的机枪和连发步枪开始猛烈射击。

    俄军如同割稻子般被打倒在地,可这次俄军也有了新意。紧跟在第一波横队后面的是一百多挺加特林机枪,这些机枪组成的环形阵地在大概两百米的距离上对着奥斯曼军的堡垒开始猛烈射击。

    看着密集的敌人,李维仁的瞳孔忍不住都有些收缩。暴风骤雨般的子弹不仅在猛烈打击着俄国人,奥斯曼军也在经受着残酷的考验。机枪和步枪向着射击孔攒射的时候,碉堡也未必是安全的。在堡垒上面的阵地上拼命射击的奥斯曼军遮蔽更少,伤亡更大。

    因为所处的位置,李维仁看不到俄军的子弹把防御阵地的外壁上打得土石乱飞,仿佛暴雨打在岩壁上迸溅出的水花。防御阵地上的火力点在这样的猛攻下被压制住,数万沙皇的灰色牲口不顾生死的猛冲,在机枪的掩护下越来越逼近了防御阵地的外壁。局面转眼间就岌岌可危。

    “命令喷射部队开火!”李维仁此时完全没想到旁边站着奥斯曼??努里帕夏,身为防御司令的他高声喊道。

    经过半年的训练,奥斯曼军部队在要塞防御上倒是颇有进境。在李维仁下令之前,各个防御部队指挥官都已经感觉到事情不对,几乎在要塞传出命令的同时,预设的喷射部队阵地上就腾起了团团烟雾。

    中国的罐头名义上是罐头,实际上与中国国内那种玻璃瓶装的罐头完全不同。用香料和食盐仔细腌制的风干牛羊肉装在用两条铁箍箍成的木桶里面,一桶下来就得有五六十斤。木料不错,铁箍也很实在。结实的木桶填满泥土沙石就能当作垒工事的绝佳材料。现在这些木桶外面缠了大量麻绳。内里填上火药,摆好角度。木桶桶口塞上炸药包,就变成了臼炮。

    嘭嘭的闷响声中,一个个点燃的炸药包飞出了防御阵地,落在潮水般涌来的俄国与保加利亚士兵中间。火炮的射角射程有限,对于防御阵地边缘的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