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52铁血中华- 第5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印度洋舰队司令部领会了一下韦泽都督的精神之后,提出了自己的领会结果。海军的想法比较单纯,中国如果彻底摧毁了英国本土的港口,英国人还会投降。现在把印度的港口炮击一番,对英国本土毫无影响,这难道就逼着英国投降了么?最大可能就是让英国人怒气攻心,更快的跑来和中国决战。能与英国尽早决战倒是一件好事。

    在五天的航行中,舰队遵守了命令,高高挂着法国旗航行。直到孟买港之外才降下法国旗,升起了中国旗。

    率先扑上去的是巡洋舰,舰艇不在乎高速航行大量消耗燃煤,以最快速度向着尚未有任何反应的孟买港杀了过去。首当其冲的是三艘木壳帆船,也不知道里面运的是什么。能确定的是桅杆上挂着英国旗帜。冲进港口的巡洋舰已经放慢了速度,就在1000米的距离上,采用直瞄射击的方式轰击商船。

    爆裂弹呼啸而出,两秒内就和商船来了亲密接触。剧烈的爆炸把半边的木壳整个给炸飞了。海水从奔腾的冲入敞开的豁口里面一拥而入,不到三分钟,船就沉了。根本不看自己的战果,巡洋舰继续向前杀进海港,一面开,一面对挡路的船只猛烈开火。战列舰与重型巡洋舰跟在后面,向港口内前进。

    孟买港最醒目的建筑物不是港口内的海关大楼,而是那一个接一个的仓库。300炮和260炮毫不留情的向着那些仓库猛烈开火。以中国海军现在的炮击水平,仓库一个接一个的被命中,高温瞬间就引燃了棉花,仓库地区转瞬之间就变成了火海。

    巡洋舰们对这停泊的船只猛烈开火,木屑乱舞,铁片横飞,即便没有被立刻击沉,这些船只也都遭到了重创,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也完全失去了航行的能力。英国人已经知道在印度洋舰队在科伦坡遭到覆灭的消息,但是科伦坡还在继续战斗。通过海底电缆,电报不断发到英属印度当局这里,按照正常的作战模式,中国海军应该配合陆军攻克科伦坡港,而不是突然出现在孟买。

    当然,英国有很丰富的海军经验。科伦坡传来的消息中也有中国海军舰队消失的消息。英国也考虑到中国海军打击印度南部港口的可能性。但是按照10节航速的计算,中国海军不可能出现在孟买。然而不可能的事情就是发生了,中国海军不仅来了,还对孟买实施了炮击。

    港口外的英**舰终于开动起来,迎头遇上的就是中国巡洋舰编队。这八艘巡洋舰都是24艘里面挑选出来的优质军舰,此时都已经经过改装。钢与熟铁的附和装甲换成了价比黄金的镍镉渗碳装甲,装甲厚度虽然只有150毫米,防御能力与之前的300毫米符合钢甲完全一样。仗着这样的装甲,巡洋舰无视了英国海军的200毫米火炮,直接靠上去开始猛攻。英国的军舰上层在150速射炮面前转瞬就被打成了一片火海,指挥官参加过几年前的海战,知道中国150炮的厉害,其他尚未受伤的英**舰不得不避开了中国海军的锋芒。

    庞大的远洋贸易使得孟买几乎全年都处于繁忙的状态。南来北往的大小商船更是让附近的海域显得有些拥挤。蒸汽轮船散发的黑烟遮天蔽日,使得整个港口都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雾尘当中。虽然已是十月,地处赤道边缘的孟买一点都感觉不到寒冷。那些透过煤烟凝聚的雾尘的强烈阳光甚至能带给人以灼热。再配上海港城市所特有的潮湿,整个孟买恍如一个巨大的蒸笼。

    经过炮击洗礼的的孟买更是炙热起来,熊熊燃烧的港口仓库浓烟滚滚,火焰升腾,巨大的燃烧甚至暂时改变了风向,让陆地向港口吹来了一股炙热的熏风。光复军海军甚至都能感觉到这股风的炙热。

    “撤退!”丁汝昌并没有因为胜利而兴奋,熊熊燃烧的城市让丁汝昌中将脸色非常难看,即便是从窗户中传来的热意都没能让他脸上的寒意有丝毫融化的迹象。熊熊燃烧的孟买港口已经被摧毁了,战斗目标已经达成。可丁汝昌中将联想到的并非是胜利的光荣以及光荣带来的奖赏与晋升。并非是他不希望得到这些,而是战争的惨烈结果让中将内心感到了恐惧。

    现在战败的是英国,所以英国在印度乃至印度洋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孟买遭到了如此惨烈的损失。如果战败的一方是中国的话,那么中国富饶美丽的沿海城市又会遭到什么样的璀璨与破坏呢?

    海军的战争可不是双方的军舰,操纵军舰的战士们来一场残酷的战斗。那样的战斗极为残酷,甚至残酷到带上了一点美感。十几天前英国印度洋舰队在晴朗的天空下缓缓沉入海面下之前曾经进行过英勇的战斗,一些带着撞角的小型军舰在没有任何胜机的时候,甚至果断的选择撞击中**舰。然后在集火射击下被打得四分五裂,沉入了海中。对于这样英勇的作风和行动,丁汝昌中将有着发自内心的钦佩。

    可海军并非只有这种战斗,眼前所发生的战斗就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而只要海军还存在,这种形式的屠杀就无可避免。即便对敌国的外国人没有什么的怜悯,可丁汝昌中将却不得不考虑如何让中国避免这样悲惨的命运。

    在出发之前,中将心里面其实对韦泽都督所说的“向英国人学习如何统治世界的技术”颇有腹诽。对于英国有什么好学的?现在他有些理解到底要学习什么了。孟买港口聚集了庞大的财富,那是无数人辛苦耕作劳动才积累起来的财富。积累这些财富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毁灭这些财富仅仅需要几个小时而已。

    中将的命令很快得到了执行,一击得手,目的达成,中**舰没有停歇,巡洋舰追赶着英国海军。运气不好的被被打成了一座座火炬,运气好的军舰逃脱了中国海军的攻击。中**舰也没有穷追不舍。舰队调转方向,抛下熊熊燃烧的孟买港,驶离了到处都是破损和破碎船只的港口海湾。

    在少数还有余暇注视中国海军舰艇的目光中,中**舰以令人震惊的速度向西南方向进发,很快就消失在海平线下。

    孟买被炮击,港口损失惨重的消息传到伦敦的时候,大英帝国海军部正在举棋不定。八君权级战列舰已经下水,也可以投入战争。足以摧毁欧洲任何一支海军的强大舰队并没有摧毁中国海军的信心。另外,是否再开工8艘战列舰,也成了英国议会讨论的内容。

    1879年下半年,英国遇到了经济危机。八艘战列舰开工之前,英国钢铁价格暴跌。新型战列舰开工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这几万吨钢材,更是拉动了很多产业。靠这个刺激,英国勉强撑过了这次金融危机的开头。1880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再次有激化的迹象。此时赶上美国又开始造铁路,从英国大量进口钢铁。在英国眼中无法避开的金融危机竟然这么履险如萍的混过去了。

    英国一直认为中国的制度对付经济危机很有效,国家主导拉动经济发展就能无视利润问题的实施投入。中国报纸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是宣称今年开通了多少铁路,多少县城通了火车,明年开通了多少航线,能提供多少运输服务。如果英国也是这样的搞法,很多股份公司就要上市圈钱,要不了几年,大量股份公司倒闭的消息就会传来。而中国所有公司都是国有的,有国家大股东支持着,公司赔钱经营也不是问题。

    基础建设拉动经济发展,这在欧洲已经不是新闻。整个70年代崛起的各种垄断体系对此有过大量研究,研究结果就是只要能熬过这个赔钱期,到下一次经济兴盛的阶段,所有钱都能赚回来,只是整体利润很低而已。

    八艘君权级战列舰建造完工之后,积累了大量经验,新一代的战列舰设计有了很多良好思路。英国在考虑是不是趁着这次机会再造八艘下一代的战列舰。那时候与中国进行战争的胜算就会变得更大。

    得知英国印度洋舰队被歼灭,英国海军部就知道如意算盘落空,英国大舰队必须出击才行。这次如果能打赢中国海军那还好说,如果皇家海军战败了,那么短期内造舰计划就会全面搁置。在设计出能够胜过中国海军的战列舰之前,英国皇家海军的造舰会受到极大影响。

    海军部本来还想考虑一下是不是等新式军舰的拨款确定再说,中**舰炮击孟买之后,海军部知道,已经没有继续等下去的任何可能。英国皇家海军现在的目标已经不是消灭中国海军,而是先要守护住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印度国土面积只有两百多万平方公里,在英国的诸多殖民地里面不算大。可这两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几亿印度人,这些人生产和生活。前者为英国提供产品,后者购买英国人的产品。

    英国殖民政府扎根这几亿人的庞大市场,从这几亿人身上拼命的吸吮利益。来自印度殖民地的经济利益源源不断的为英国的血管里面输送营养。这才是印度存在的最大价值,也才是英国绝不能失掉印度的真正原因。

第362章 清算前的结算(七)

    八艘君权级战列舰驶出斯卡帕湾向着地中海而去,这是英国迄今为止最强大的舰队,主力舰总吨位就接近了12万吨。这时候绝大多数国家的各自所有的军用与民用船只加起来也没到12万吨。

    就在这些军舰向着战场进发的时候,中国驻英国大使吕成拜见了英国外长。此时中英恢复了战争状态,而且英国实质上对中国的贸易封锁也维持了七年之久。既然双方已经没什么可以在经济和民间交流上互相刁难,此次会谈就格外的率直。

    吕成大使认真的说道:“外长阁下,等到贵国最新的舰队遭到重创之后,不知道英国会不会秉承着理性认真的态度和我国进行和谈?”

    英国外长已经懒得对吕成的态度做出什么判断,外交可以很简单,双方外交人员单纯的作为传声筒存在。外交也可以很人性化,比较多的交流可以建立起相对良好的个人关系。虽然外交是完全代表了国家,可是对个人的信赖在很多时候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吕成在很多次的接洽之后被英国外交界认为是一个很率直的人,一个真正把外交当成自己职业的男子。得到了这样的评价,自然有与这种评价相配合的对待。吕成的话至少被英国外长听进去了,英国外长并不像以前那样,完全把吕成的话当成一种无耻的讹诈或者欺骗。

    英国外长问道:“是谁告诉您我们建造的新式舰队的消息?又是谁告诉您关于我们舰队出动的消息?”

    吕成大使答道:“我国一直在努力建造新式舰队,而且我国也一直在等待着与贵国的新式舰队进行战争。虽然战争很残酷,但是至少战争能够让我们明白和平的重要性。其实我国比英国更期待和平的降临,所以我国也不得不更期待战争。”

    这种充满了辩证法的话听起来颇有深度,用中国式英语说出来,甚至有点诗意。英国外长倒是有点相信吕成的话是真正代表中国的态度和立场。占据优势的一方,甚至有很大可能获得胜利的一方总是希望战争能够赶紧结束。战争结束意味着他们能够轻松自在的品尝和消化胜利果实的甘美味道。

    中国已经实际控制了加拿大与藏南地区,这两个地区对英国人来说是属于打草楼兔子的范畴,是扩张的行军途中顺手拿进口袋的好处。某种意义上来说,多这几块地不多,少这几块地不少。但是,这些地盘一旦落入中国人手中,那就有另外的意义。那不仅意味着进军的终止,还意味着中国可以从这些地盘出发,进攻英国。

    这种攻防转换的问题是很麻烦的,即便吕成大使和英国外长已经认真的讨论过双方的冲突所在,可英国人还是不认同让中国这么轻易的拿到这些土地。

    “那就是说,贵国会满足于这些土地喽?”英国外长问道。

    吕成大大的点点头,“是的,我们会满足于这些土地。而且我以前还说过,我国皇帝陛下认为英国是很伟大的国家,所以中国愿意与英国保持真正的和平,并且在贸易自由化上进行更多合作。”

    “用战争来推动和平么?”每次听到吕成这种傲慢的发言,英国外长就忍不住想出言讽刺一番。

    吕成还是那种完全听不出嘲讽的态度,他颇为欣赏的点点头,“就是这样,用战争来推动和平。我国皇帝陛下说过,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我国愿意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来推动和平的降临。当和平降临之后,我国同样会用坦率认真的态度和贵国交流,以明确我们两国之间的分歧,并且用和平的手段来解决分歧。例如,在苏丹,我们就没有让战争继续扩大化,而是让战争推动了和平的发展。”

    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