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52铁血中华- 第5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维仁的妻子是奥斯曼帝国皇室出身,虽然这时代的奥斯曼皇室女性已经没有了百余年前能够操纵政治的能量,不过基本的训练还是有的。这位公主坐在丈夫旁边,除了最初向韦泽行礼之外,知识抱着自己的儿子,不让他乱闹而已。

    韦泽也不在乎这位公主在旁边,中国和英国一样,都希望奥斯曼帝国能够吸引住俄国的全部注意力。俄国这只双头鹰如果不南下,那就是东进或者西进。西进就要撞英国,东进则会和中国作战。虽然英国和中国都不怕俄国,不过能不打仗那是最好的。至少现在中国和英国都没有消灭这个冰原上北方强国的打算。

    “你怎么看这次战争的?”韦泽问李维仁。

    军校里面对此次战争已经有了不少讨论,李维仁不仅仅是防御战专家,也是研究奥斯曼帝国的专家,他参加了几乎每一次讨论。韦泽一问,李维仁立刻答道:“此次俄国的战役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奥斯曼帝国从高加索地区尽可能的撵走。虽然不太确定俄国到底想在高加索地区南下多远,不过驱逐奥斯曼帝国在阿塞拜疆地区的所有的力量,把阿塞拜疆变成俄国进攻奥斯曼帝国的桥头堡,我认为这是俄国的打算。”

    讲述着大家讨论的结果,李维仁还仔细的观察着韦泽的表情。看到韦泽对此并没有太大反应的时候,李维仁赶紧说道:“都督,您怎么看?”

    韦泽慢悠悠的说道:“从战役角度,大概也就这么多了,这些方面上也别无新意。我其实考虑的是另外的一件事,俄国这次这么急匆匆的动手,是不是因为他们自己现在好不容易搞了点工业化,所以担心奥斯曼帝国在这方面奋起直追。”

    从单纯的战争角度来解释俄土战争很容易,双方是几百年的世仇。从1676~1681年开始的第一次俄土战争,两国在两百年来每隔十几年两就打一次大战。其间的小规模战斗更是不计其数。俄国想夺取黑海通往地中海的航行权,如果夺取不了,那也得让黑海进入地中海的通道变成非军事通道。也就是说,不允许英国和法国的舰队进入黑海打击俄国海军。

    “走吧,咱们去书房说。有地图,说起来更容易。”韦泽站起身。

    李维仁让自己妻子带着儿子和韦泽家的人说话聊天,他跟着韦泽去了书房。有些话可以让他老婆听到,有些话则完全没必要让一个外国公主听。

    两人铺开地图,韦泽大概讲述了一下当下的基本情况。

    英国人之所以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开始支持奥斯曼帝国,所图的就要封锁俄国海军进入地中海。从战略上讲,俄国人挺悲催的。俄国眼瞅着就能控制进入北大西洋与地中海的航线,北大西洋经济圈与地中海经济圈都是现在世界上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迈出这一步,就能让俄国在这两个地区拥有巨大的发言权,可这一步就成了天涯。英国现在的战略就是决不允许俄国人迈过这道门槛。

    中国人几千年来就是西太平洋霸主,当这个霸主开始衰落的时候,欧洲各国就要来捞一笔。中国光复了,再次回复历史地位的时候,欧洲各国也就认了。这不仅是一个实力问题,也是此时欧洲对西太平洋的认知问题。他们内心深处也认为这一带是中国的传统势力范围。被中国夺回这一带固然让欧洲人很不爽,却没能让欧洲人觉得这是不可理喻的问题。

    俄国就不同,欧洲人一直认为奥斯们帝国是这一带的主人,不管十字军东征怎么打的热火朝天,口号也是重夺圣地。从这个口号上就能看出来,欧洲承认阿拉伯势力在这一带的实际控制权。

    “就是说,俄国是想破坏奥斯曼帝国的工业发展?”李维仁听了韦泽的看法之后做了一个小总结。

    韦泽微微皱着眉头,“俄国这个国家也没什么工业史,所以他们能否有这样的认识,我不太确定。如果俄国只是觉得现在国力强大了,有能力打败奥斯曼帝国,实现他们逐步南下的梦想。这个理由也没问题。不过万一啊,万一俄国人的战略认识水平有所提高,他们能够看到一个工业发展的问题。那战争的形态又不一样了。”

    李维仁很想跟上韦泽的思路,不过这的确比较难。所以李维仁放弃了自己不擅长的方向,他问道:“都督,你觉得俄国如果不是想简单的在阿塞拜疆地区有所作为的话,他们会怎么办?”

    韦泽在地图上波斯国土的左上角用手指划了一道,“俄国会想办法切断这条铁路。”

    李维仁看着地图上的那条铁路,这是中国人修建的铁路,从中亚直通奥斯曼帝国。理论上,中国人从南京上火车,根本不用走海路,可以直接坐车坐到距离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隔着一条海峡的地方。这条海峡就是博斯普鲁斯海峡,是黑海通向地中海的唯一通道。

    现在不仅俄国在依靠外国的输出在搞工业,奥斯曼帝国也在中国的输出下有了一些工业。中国在西北建设了一些工厂,工厂的产品通过这条铁路卖到中亚的波斯与奥斯曼去。李维仁有些理解了韦泽的态度。如果俄国把这条铁路切断的话,那不仅是更深入的控制了波斯,还阻断了中国通向奥斯曼帝国的商业通道。这是中国很在乎的问题。绝对可以称为是很重要的事情。

第65章 乱站队(三)

    李维仁知道自己的才情能力不过是普通的水平,距离韦泽具备的深远眼光相距太远。俄国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在李维仁看来就是一场很普通的战争而已,韦泽能从其中看到太多李维仁看不到的东西,这是李维仁最佩服韦泽的地方。不过李维仁并没有打算去学韦泽,他选择了他认为自己能够承担的范围。

    “都督,您是我的授业老师。我这当学生的太笨,理解不了那么多东西,不过我绝对服从都督您的命令。您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李维仁心里这么想的,也这样直接的讲了出来。

    听了李维仁的表态,韦泽笑起来,“看来你想在奥斯曼帝国建功立业喽。那边可是真的期待你能去帮一把呢。”

    李维仁并没有为自己辩解,辩解的对象是韦泽的话,任何辩解都毫无意义。那么多牛人在韦泽面前都乖乖低头,李维仁不觉得自己有任何理由比那帮人更有必须让韦泽都为之讨论的价值。他就说了真心话,“都督,没有您的点拨,我这辈子也就那么混日子了。可现在我真的想有所建树,我想沿着您指给我看的道路往前走,看看我能沿着这条道路走多远。”

    “我现在不会派你去。”韦泽答道。

    “那么我能期待一下么?”李维仁说道。

    “可以期待。”韦泽笑了起来。奥斯曼帝国在科威特的事情上很不合作,韦泽可以接受奥斯曼帝国不支持中国在巴士拉地区扎下脚。不过韦泽不能接受奥斯曼帝国在科威特这块地上和中国玩弯弯绕。中国需要在科威特得到长期落脚点,即便是不得到国土,也得得到石油的全部开采权。

    但是这件事韦泽也是有些犹豫。这年头的石油不是21世纪的石油,价钱能够炒到一个天价,这年头的石油其实是很便宜的资源。一般来说,五到十桶石油的价格大概能买一个油桶。中国的电焊技术开发出来不久,石油分馏的技术总算是有了保证。硅藻土吸附硝hua甘油制成的安全炸药已经开始退出炮兵的行列。三硝ji甲苯已经正式取而代之。

    东南亚石油分馏之后可以得到大量的苯基化合物,中国对东南亚石油利用水平大大提高。中东石油对中国的影响只在于分离出柴油。而且这点钱对于中国来说其实不算啥。不过韦泽心里面就是有这么一个疙瘩。他就是想把科威特拿下之后在这里不要钱的采油。明知道这想法实在是小孩子气,可韦泽就是没办法克服这种想法。

    李维仁并不知道韦泽的心结,他已经表了态,得到了韦泽的正面回应。李维仁就识趣的告辞了。

    李维仁走了,沈心就来了。见到了韦泽之后,沈心立刻表态,“都督,我服从命令去北美。”

    韦泽对这些年轻人很满意,他们的服从度远胜那帮老家伙。韦泽笑道:“你现在也肯定走不了,去北美不是简单让你去坐镇,先把宣传搞起来再说。而且我让你做的调查,你做的怎么样了?”

    “谷贱伤农啊!”沈心用有点夸张的语气说道。

    民朝的农产品价格随着全面扩张而一跌再跌。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油水一足,对口粮的需求自然暴跌。以腌萝卜和水烫青菜下饭的话,吃二斤米毫无压力。先来半斤肉,那就只能吃半斤米或者半斤馒头了。就算是没有半斤肉,来上二两油炒菜,什么饭都吃不下二斤。这就是一个很无奈的现状。人民饿的太久了,民朝的廉价粮食真的让广大人民群众消除了饥饿感。

    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是个阶梯状态,消除了威胁感之后就需要吃饱,吃饱饭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要有钱买消费品。而国家的低粮价让农村的消费能力大大降低。

    韦泽笑道:“我听说最近各地都是一个说法,农村苦啊!”

    沈心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苦不苦这是个比较出来的东西。要是和沈心投奔韦泽那年比,这时代已经是做梦都想不到的时代了。现在想饿死个人的难度太大,那得多懒或者多倒霉才能被饿死。可不过30年前,甚至不用30年,十几年前,在光复军势力范围之外的中国地方上饿死个人也不是啥稀奇事情。

    可这并没有让民众满足,此时人民感觉到的是,“没钱,买不起想买的东西,这日子太苦了!”

    沈心是军政出身,他不认为拿饿死人的时代和现在比是聪明的做法。正因为有那时候的民不聊生,才有光复军摧枯拉朽般夺取天下的基础。若是把没饭吃当成一个常态,那民朝准备重演满清的老戏码么?

    沈心说道:“都督,我做调研的时候,农业部门的态度是民众不够配合,让他们学着改良土壤,采取新的耕种方式,他们觉得太辛苦。以前是工程兵们能够做这方面的工作,现在的局面不同了。工程兵根本没有精力搞那么多的工程,地方上的水利建设已经够强化了,可是还不够。倒是工业部门的年轻同志提出了一个建议,干脆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农业税吧。废除了农业税,等于是全国范围内的农民收入变相提高了30%。这样的话,农民的实际收入和购买力都大大增加。不说别的,一些大件,农民是真的消费的起了。”

    在这个时代提出废除农业税是需要极大勇气的,即便是改天换地到如此程度,旧有王朝被推翻,旧制度被砸碎。可农业税毕竟是几千年的历史,也占了现在民朝税收总量的20%左右。废除农业税注定要引发一场全面的政治地震。沈心也是经过反复思考和讨论,鼓起极大勇气才敢对韦泽这么说的。而且废除农业税不是没有前提,东北就没有农业税,只是东北率先完成了主粮统购统销。而且农民必须完成耕种合同才行,若是完不成,那就得有个说法。

    沈心忐忑不安的听到了韦泽的回答,“废除农业税不是任何问题,搞农业实物征收,目的是要有国家储备粮,避免大范围的饥荒。想废除农业税就得把宣传工作做好,国家不可能无条件的废除。”

    “那都督的想法是……”沈心按捺住激动的心情,赶紧问个清楚。

    “废除农业税,必须和强制义务教育结合!谁敢不让孩子上学,谁敢不让女娃上学,这个农业税就必须收!”韦泽把他想的条件给拿了出来。

    沈心差点被这话给逗乐了,读书在中国传统想法里面是好事啊,怎么就成了需要用农业税来当做惩罚性手段了呢?不过沈心毕竟是沈心,遇到看似好笑的事情时不会立刻本能的笑出声,而是用脑子想了想。然后他也就明白了。

    养活孩子接受义务教育是件支出很高的工作,现在生孩子没原先多了。因为原先孩子死亡率太高,生七八十来个,没结婚之前夭折一半并不稀奇。现在仅仅是能吃饱一项,就让死亡率快速降低。家里五六个娃闹腾着,谁也受不了啊。沈心家生了三个,不算太多。回到家之后三个娃就让沈心觉得头大如斗。

    政治部的李铭恩生了六个娃之后都要崩溃了。部门里面计生工具是免费的,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热销的计生工具品牌名为杜蕾斯。李铭恩在这方面的需求比较大,所以领的很勤。于是背地得了个诨号“杜老师”。

    韦泽之所以能服众,是因为他不仅指出问题,还能拿出相当程度解决问题的办法。城市里面有父母学习班,讲得是怎么做父母。不管让父母们的认知水平提高到一个什么程度,这些年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