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52铁血中华- 第6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美国不也嚷嚷着言论自由么?难道美**方就没有喊过和中国战争的话?我们的军方发表一下看法有什么问题?更何况中**方对美国的担心并非没有理由。美国的宣传也好,军队调动也好,就真的完全友好?难道中**队在报纸上表明气愤都不行了?你们这可太霸道。”李新的回答并不客气。

    这种连口水战都不算的对谈结束之后,李新并没有把美国的事情放到心里。第二天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谈完了工作离开的时候,他和王明山聊起了此事。王明山的看法与李新相同,“要是老兄弟们真的想打仗,那就直接要求和英国开战不就好了。何必找美国当靶子。”

    李新微微点头,和英国打仗靠的是海军。老兄弟们大多数都插不进去手。能以陆军为主全面战争对象只有美国一家,他们才闹出这么一个噱头。

    央行行长与外交部长都不觉得这是多大件事,韦泽都督还在,韦泽都督铁了心要把退休制度贯彻到底。李新他们未必真的希望自己退休,不过真的惹恼了都督,这两个年轻的老兄弟估计立刻就能享受丰厚退休金啦。

    只有那么一篇文章发出来,上层也都没把这个当回事,李新认为这件事就到此为止。

    9月1日,纽约的街头上人来人往。一辆轿车车门外的后视镜上插着中国国旗,作为山寨大国,美国也有自己的汽车。不过这种汽车与其叫做汽车,还不如说是汽油机驱动的三轮摩托。因为马力的关系,美国汽车载重量很有限。没有外壳,只在座位上方有一个木质的遮阳棚。

    没有液压传动或者齿轮组传动,美国汽车的方向盘用很简单的传动装置。前排只有一个车轮,就是要让方向把控更加容易。中国的产品虽然远没有21世纪的那么“人性化”,可中国合金金属比较好,一些承力的齿轮组可以做的比较复杂。整个车体自然气派很多。

    汽车是新鲜玩意,美国也没制定针对汽车的交通法规。马车、牛车、自行车、还有汽车混在公路上。让本来就很拥挤的道路更是难以行动。

    中国司机不得不努力按动喇叭,希望能够尽快通过这段道路。就在此时,几个美国警察黑着脸走到中国大使馆的汽车面前。也不说话,警察抡起警棍就猛砸车窗玻璃。司机和随车护卫人员大惊,警卫立刻下车试图阻止暴徒警察的恶行。警察也不说什么,立刻对中国警卫大打出手。纽约警察越聚越多,人多势众之下,中国警卫没能抵挡住。除了警卫被打之外,连司机和大使也被纽约警察拖出来一通暴打。

    事后调查,美国方面声称中国方面率先动手。而之后解密的文件显示的内容完全不同。对于乘坐着豪车往来的中国人,美国方面积累了太多的羡慕嫉妒恨,当这种情绪到了顶峰的时候,以凶残野蛮著称的纽约警察就爆发了。

    大使被打,车辆被砸,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极为严重的问题。连不愿意立刻回南京的韦泽都不得不乘上赶回南京的火车。

第165章 危机扩散(七)

    一众年轻军官们表情讪讪的,看着一位快40岁的阿姨和差不多同样年龄的叔叔都用异常娴熟的动作进行数据归纳。左边是高高的一摞没有处理完的数据册,右边是垒的更高的处理完的数据册。

    算盘,标尺,各种计算用工具在两位专业人士手中被用的几乎要飞起,算珠的噼啪声,纸笔摩擦发出的沙沙声,还有计算用工具各种奇妙又精准的使用。这些人已经站了三个小时,即便是军人也觉得双腿难受,很想坐下。然而没人去坐,大家都不好意思坐下。

    又坚持了一个多小时,两人终于处理完数据。长长的数据表进行了核对之后,数据竟然没有任何不同。两人在统计表上签署了姓名,盖了印章。最后把数据交给了办公室里面的负责人员。

    负责人员没有立刻说话,等两位人员离开之后,他问道:“你们看懂了么?”

    年轻军人们一时不敢吭声,沉默了好一阵,祁睿说道:“看懂了一部分,没看懂的我尽量记下了。”

    方才有祁睿带头,大家都拿起了纸笔,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现在祁睿带头发言,年轻军人们连忙做了差不多的发言。

    “你们一定很奇怪,到中级班来进修,为何要先学这些统计的工作。我可以告诉你们,作为中级培训的人员,我们对你们很有期待。现在的战争是有多大工业能力打多大的仗,在战争中之前具备一定统计能力,对战争有帮助。”负责人员简单的讲述了一下,就让军人们下去准备明天的工作。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大伙第一选择都是立刻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连续站四五个小时,这帮自认为平素里训练有素的军人也觉得非常累。

    “咱们九个人干三天,不如人家一个人干三个小时。这差距也太大了吧?”胡行至首先叹息道。中级班基本都是年轻军官,大家嘴上客气,心里面自然有一股子傲气。在培训的第四天就遭遇这么大的挫折,没人觉得心里高兴。可不高兴又能如何?他们九人一组,负责处理数据。结果九个人干了三天,还没能完成工作量。

    领导没有当面批评他们,不过他们听到领导在旁边办公室对负责人员怒道:“你都弄了些什么人过来?”

    负责人员怒气冲冲的过来,但是他也没有发火,只是请了两位专业人士过来。于是就出现了之前的一幕。既然能被选到中级班,年轻军人基本素质都不错。大家知道自己不对,所以除了感叹和别人差距太大之外,没人敢抱怨一句。

    没等祁睿说话,旁边的一位年轻军人拿出了自己记录的内容,“同志们,咱们把见到的东西理一遍吧。”

    “好。”周少康立刻拿出了自己的记录内容。其他人不管情绪如何,都选择了加入学习讨论。

    年轻人坐在办公室的黑板前面,按照自己所见到的内容开始提出重点。黑板很快就密密麻麻的记满了内容。在他们讨论期间,负责人员在门外看了几次。等到快下班的时候,他静静的去了领导办公室。这次门没有开,而是给关上了。

    “那些年轻人开始讨论了。”负责人员一脸释然的表情。

    领导微微点点头。开门怒喝是工作技巧,若是领导冲到年轻人面前一通痛批,或许能镇住场子,可接下来那帮年轻人的主动性只怕也会飞到九霄云外。这种让他们知道自己不行,却给他们留些面子的做法是培训部门积累的基本工作技巧。

    当然,若是年轻同志们不能有效反思,领导就只能选择降低对他们的评价。等到评价降低到水准以下就开始清理。中级培训是一个淘汰的过程,与那种不学也得逼着学的教学过程并非一码事。

    “现在的年轻同志是越来越好了。”负责人员也大大松口气。他的职务更多偏重审查与引导,可这个职务上的想法更多是希望年轻同志能够过关。

    “以领导力角度,你觉得哪几个比较好些?”领导问道。

    “祁睿和那个李延年看着不错。很有主动性,在整个过程中都能以身作则。”负责人员根据自己的观察答道。

    李延年就是那位率先提出赶紧理一遍方才所见所闻的那位军人,虽然比祁睿慢了半拍,他在旁观的时候也拿出了纸笔开始记录。有这两个人带头,年轻军人们也有了模仿的对象。

    “祁睿和李延年……”领导下意识的用手指轻轻敲打着档案。祁睿出身南京,一路科班。从外表上看就是个上层出身的。李延年是河南一个小县城走出来的娃,15岁当兵,服役评价优等,后来上了军校。光看那年纪轻轻就有些坑洼的皮肤就大概能看出是个苦出身。

    城市与农村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小,那些上层家庭出身的孩子光看容貌就和农村出身的大大不同。骨骼、肌肉、肤色,还有不同的气质。祁睿若是脱下军装,换上普通工人的衣服,更像是技术人员。至于李延年,十有**会被看成是一名重体力劳动的工人。

    这就是光复军的现状,能够进入终极培训的年轻军人各有自己的特色,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要么就是祁睿这种自幼就在很好教育下成长起来的,要么就是苦出身,完全靠自己的认真与努力爬到这里的一批。父母都是工人的中间阶层的几乎没有。

    领导的手指停止了敲击,他说道:“培训内容按照既定的方案走。”

    负责人员一愣,他没想到领导居然这样命令,连忙问道:“现在不是有不同意见么?”

    “我觉得还是得按照既定方案走。不差那一时半会儿。”领导果断的断绝了讨论的可能。

    不管领导们怎么想,年轻军人们没经验,他们在列出了写满了黑板的内容之后发现,自己不懂的太多,单靠他们讨论根本不起效。就在大家抓耳挠腮的时候,祁睿说道:“我们请领导安排人给咱们讲课吧。”

    已经挨了一通狂批,大家心里面都有些发虚。被人评为无能已经很没面子,若是再用实际行动告诉领导自己就是无能,这与大家的自尊心大大抵触。沉默就是最好的表态,大家明显不认同这样的做法。

    “要不你去吧?”胡行至有些精疲力竭的说道。

    祁睿没有立刻回答,他转向了其他人,“同志们怎么看?”

    李延年答道:“我和你一起去。”

    有两个人表态,其他人也只能同意了祁睿的提议。领导听完了祁睿与李延年的申请之后,他仔细打量着两位年轻军人,最后用分辨不出意味的语气说道:“工作人员很忙,他们要抽时间比较困难。而且提出这样申请的不止你们一个组。好些组都提出这样的要求。”

    祁睿愣了愣,没等祁睿想出怎么回答,李延年认真的说道:“那些老师什么时候有空,我们就等他们。”说完之后,李延年立刻又补充了一句,“我们只想在下班之后求教。若是只有上班时间,我们就只能以工作为先。”

    “哼!”领导哼了一声,然后用完全公事公办的表情说道,“你们等通知吧!”

    出了门,祁睿忍不住对李延年竖起了大拇指,他压低声音说道:“说得好!”李延年的表态太合适了,祁睿自己都没能想起工作时间这码事。按照祁睿的想法,他觉得这次还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李延年说完之后,祁睿立刻想起,他们现在是在工作。既然是工作,自然没有占用工作时间的道理。

    李延年答道:“求人么,就得按照人家的方便才行。”然后李延年就看到祁睿脸上忍不住露出了讶异的表情。这种表情让李延年心里面一阵不爽,这种公子哥他见过的太多。在晋升的道路上,李延年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这帮人。他们优越的出身让他们根本没有求人的概念,这些人有个好爹妈,他们的世界就是别人到他们家请求办事的世界。

    哪怕是像祁睿这等掩盖的很好的公子哥本质上还是个公子哥,提到求人,祁睿能够只是露出讶异的表情已经属于很好的一类公子哥。李延年见过太多公子哥在这等时候脸上露出傲然或者蔑视,还有些狂的不知道自己是老几的家伙甚至会嚷嚷着:“那XX算老几,我家一个电话他就得乖乖听话。”

    机会以及机会带来的晋升对那些人来说只是父母手里权力来交换,甚至是更直接的命令而已。可对于李延年这样出身底层的人来说,任何机会都必须去争取,去申请,去恳求甚至是哀求。

    机会稍纵即逝,而且机会带来也未必是通向光荣的阳光大道。从河南南部一个穷的饭都差点吃不饱的农村处的年轻孩子,晋升把他带到了一群早就高高在上的人中间,接下来带给李延年更多的是被排斥的回忆。那个圈子对下层出身的人有种本能的排斥。

    李延年并非是个愤世嫉俗的人,但是这些年的经历让他自然而然的对上层出身的那些人有种排斥。所以直觉的感到祁睿也是那个高高在上的阶层,李延年不自觉的就拉开他与祁睿的距离。

    祁睿并不知道这位同组的同事为何这样,他有些讶异,觉得李延年这家伙有点怪。

第166章 危机扩散(八)

    领导的处置高效的很,培训课程安排在工作结束之后的时间里面。除了白天要继续大量不熟练的工作之外,年轻军人们还得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学习。

    李延年在这个过程中心情复杂,他发现自己积累起来如何“求人”的技巧正在被祁睿快速学去。想求人就得让被求的人高兴。想让人高兴可不是容易事,例如帮着老师擦黑板,例如给老师打水。例如给老师的凳子进行调整。在李延年的经验中,别看这些都是小事,对于个人的影响远比看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