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52铁血中华- 第6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更残酷。

    经过三天的跋涉,队伍终于抵达会津藩。祁睿他们没有停留,而是继续前进。这次倒是有马骑了,不过前面的道路上就不那么安全,明治军在上百公里的战线上和北海道军胶着,大家控制的山区犬牙交错,谁也不知道会出什么事情。

    之后两天的路程上,远处的枪炮声成了家常便饭。祁睿看到其他同志的脸上神色始终是阴沉,他自己也觉得心头如有千斤巨石。行军途中,祁睿突然想起他的父辈们据说在战争中也能有说有笑。当年他听到的时候还觉得战场就是如此,等他真的在战场穿行的时候,什么叫做笑,为什么要笑。祁睿完全找不到任何理由。那种欢愉的情绪和战场格格不入,他现在完全怀疑那些老家伙们就是在吹牛。战场上谁能笑得出来呢?

    隆隆炮声中,一众人终于抵达了东京。日本的首都在祁睿看来大概是扩大了很多倍的县城。低矮的房屋,窄小的街道。非得说的话,甚至不如北海道的首府札幌。札幌好歹是中国帮助设计的,宽阔的街道,街道两边的五层楼房组成的生活区也有个中国二线城市的模样。

    北海道军在军部旁边给中国代表团安排了一个院落,很快就有之前的中国观察团成员过来给大家介绍情况。“冬季大雪季节马上就要到了,现在的选择只剩两个。要么和明治军决一死战,要么就推倒东北山区固守。两个决定里面哪个都不好下,山区看着好守,但是过冬的装备大概还没准备好。而且明治海军奸猾无比,极力骚扰运输线。北海道军倒是比较倾向在东京决战。”

    大概介绍了情况之后,就轮到这帮年轻人说话了。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稍微有些迟疑。

    “我……”“现在……”祁睿和李延年几乎同时开口,然后同时闭嘴。

    “你先说。”领导让早了半秒吭声的李延年先提出看法。

    “如果在山区防御的准备不够充分,守在东京的准备就已经充分了么?我听说没什么船只敢通过海路给东京运输物资。”李延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祁睿心里面一阵失望,他的问题和这个差不多。既然李延年先说了,祁睿接下来就没什么好说的。是不是找出些和李延年不同的思路?祁睿忍不住冒出这么一个念头。不过片刻后他就给否决了。大家都是行家,没话找话会被一眼看穿。既然如此,那就老实的承认自己的看法与李延年一样就好了。

    “北海道军觉得可以用吃水浅的船只运输物资,这样的话触雷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领导解释了当下的情况。看来北海道军真的不想放弃到手的东京。

    李延年听了这个说法,他也暂时沉默下来。

    “祁睿,你怎么看?”领导让祁睿发言。

    “我的想法和李延年同志一样,国内认为北海道军还是退回山区更好。东北这边是他们认为比较可靠的地区。东京只是一个争夺区。如果冬天在这里打仗,就要承担起市民的粮食供应,这是很招人痛恨的事情。既然如此,东京就是个包袱,丢给明治军或许更好。”祁睿说了自己的想法,前半段是他原本的想法。可后半段不由自主的就出来了。光复军对于人民的情绪很重视,这种想法并不稀奇。

    领导也没有特别的反应,看来他在这些方面上早就尝试过说服了。沉默片刻之后,领导说道:“现在北海道军觉得自己还能打下去,认为丢失东京对他们的声望影响很大。所以战局未必有利的时候,他们还是希望坚持……”

    “如果我们告诉他们,这是陛下的命令。这些人会接受么?”马晓明开口问道。

    “陛下并没有这样的要求。”领导答道。

    “那我们就向陛下发报,请陛下下达这个命令。如果我们经过调查研究,认为撤退势在必行。那就请陛下帮我们达成目的吧。”马晓明并没有因为要劳烦韦泽就有丝毫退缩。

    看着领导沉思的模样,祁睿心里面更受震动。他觉得自己是韦泽的儿子已经够敢作敢当,没想到在年轻一辈里面能够果断下决定的人有的是。从军事角度来看,这个决定并不能算错。只要中国的代表团的确可以经过调查之后做出判断,自然可以要求韦泽来做接下来的安排。只是从来没人敢这么干净利落的提出这样的解决办法。

    “其他部门下令不行么?”李延年看来也被这个建议骇住了,他连忙问。

    “如果其他部门下令能行,也可以考虑让其他部门下令。不过我觉得若是咱们的军委下令,只怕北海道军未必肯听。即便听了,也会提出诸多要求。陛下下令,他们一定会先服从。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这样最快。”马晓明爽快的答道。

    “在东京决战一定打不赢么?”钱大多也发表了意见。

    “几十万人已经在这一小块地方上打了几个月,能赢早就赢了。现在已经打成了烂仗,到东京的陆路运输线咱们刚走过,这条线很难支撑大规模作战,海上运输线又被卡着。东京已经是个大包袱。赶紧变外线作战为内线作战才是最好的选择吧?”马晓明继续陈述着自己的想法。

    祁睿在这些天的相处中发现马晓明是个非常能看透问题关键的一个人,平素虽然不太爱说话,一说话总能说道点子上,现在他的看法无疑直指问题核心。背着包袱打烂仗,是一种极为不负责任的态度。不管坚持这么做的人到底是基于何种看似非这么做不可的想法,错的事情就是错的。

    想到这里,祁睿说道:“要么我们再和北海道军的总指挥官好好谈一次吧。”

第183章 内外转换(六)

    土方岁三相貌英俊,即便是已经五十岁,即便头发已经花白,岁月只是让他增加了沉稳的感觉。身为剑豪,土方本人身材略显消瘦,动作轻盈有力,没有任何老迈的感觉。北海道军的军服以藏蓝色为基色,与中国的橄榄绿军服一比显得更庄重一些。加上土方岁三是个衣服架子的身材,看上去非常有军人的风范。

    负责前来游说土方岁三的是祁睿,既然祁睿建议与土方岁三好好谈一次,这件事就由祁睿来负责。是否撤退在北海道军中颇有争论,如果祁睿能够说服北海道军的陆军总长,剩下的问题就好办了。

    “我前来的目的是转达我军的观点,北海道军此时应该选择恢复最初的战略计划。控制日本东北部,在当地实施土改,建立起稳固的政权。并且依托日本东北与明治政府进行战争。”祁睿先把光复军的旗号亮明,若是土方岁三肯就此屈服,祁睿自然就能轻松立下大功。

    土方岁三对祁睿的话根本没有受到震动的迹象,他只是点点头,“我已经知道了。”看土方的意思,他大概是以为祁睿这个年轻人只是个来传话的人,话已经传到,祁睿就可以滚蛋。

    祁睿对这种大人物的作派见过太多次,他继续问道:“总长阁下,我们希望您能够选择撤退。所以我这次来的目的是希望能够说服阁下。”

    听了这话,土方岁三忍不住再次打量了祁睿几眼。这么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小毛头来试图说服土方岁三,这实在是有些大大的意外。土方岁三有些不耐烦的说道:“我想你大概知道,我已经拒绝过你们领导了。”

    “阁下,我是从南京来的。是由我国陛下授权我等前来视察战局,并且根据战局发展来判断如何做才能有利于北海道军。所以我等的意见将决定韦泽陛下的决定。在这种时候我当然希望能够说服阁下主动采取撤退的决断。”祁睿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索性就把这些搬出来试图压倒土方岁三。

    出乎祁睿的意料之外,他搬出这么大的后台也没让土方岁三有丝毫动摇。嘴角微微上翘,土方岁三露出了一个嘲讽的表情,“年轻人,既然中国的决定是支持北海道军。我们如果听从了贵国的安排,贵国会支持我们。我们不听贵国的安排,贵国还是会支持我们。不管你搬出谁来当幌子,我们都要坚持我们自己的选择。”

    碰了这么一个大钉子,祁睿登时不知道该继续说什么。其实游说别人一直不是祁睿的强项,遇到土方岁三摆出滚刀肉的姿态,祁睿更是觉得头痛。眼见事情马上就要到没了转圜的余地,祁睿干脆说道:“阁下,我方才如此说只是因为想让阁下明白我们是被韦泽陛下重视的人员。因为我觉得阁下完全没有准备和我商谈的意思,才不得不采取这样的态度。如果您觉得我有所冒犯,那我向您道歉。可我真的想和阁下好好讨论此事。希望您能够给我这个机会。”

    土方岁三不是被吓大的,面对祁睿这毛孩子的恐吓自然根本不会接受。不过听祁睿接下来的话还算是讲道理,而且他也确定了祁睿的确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代表中国皇帝韦泽的意思,他对秘书说道:“暂时不要让人来打搅我。”说完之后,土方岁三对祁睿说道:“请你用尽可能简洁的陈述来说说你的想法。”

    “北海道军已经过了力量顶峰,就如同一个人已经走到了山顶,不管他接下来如何的努力,只要还是继续走,就不可避免的会走上下坡路。这与个人的理念和期待无关,这只是一个很自然的规律而已。”争取到了时间的祁睿赶紧做了一个开场白,接着打开文件夹,拿出了一叠文件。

    抽出其中两页摊在土方面前,祁睿指着上面的曲线图做了一个小讲解。从数据上讲,北海道军的力量顶峰并不是把明治政府撵出东京,而是在于明治政府军在群马一带开战前的那一瞬。群马之战固然重创了明治军,北海道军的也付出了上万的伤亡。更重要的是,从那之后的北海道军必须要控制广大的地区,兵力密度大大降低,再也没办法为了某一个目标进行大规模的集中。

    坚守琵琶湖的选择就是走过了力量顶峰之后对力量下滑的本能应对。如果那时候北海道军看着还有什么优势的话,也只是一个相对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如果北海道军当时的力量还在向着顶峰前进的趋势,他们自然会选择挥军西进。

    “如果是以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北海道军当然可以说如果当时能如何应对,就可以继续胜利。可这种讨论已经进入单纯的战术级别的水平。战术是因为胜利而正确,战略则是只有正确才能胜利。既然北海道军当时无法做出继续西进的判断,定然是因为你们权衡利弊之后,认为继续西进不正确,至少是不那么正确。”祁睿这几年在军事理论课程上狠下功夫,想成为中级培训人员,基本功得扎实。这些看似玄而又玄的理论,真正有战争经验的指挥官都会真正认同。他现在期待的是土方岁三是一位合格的领导者。指挥官的水平越低,他的视野就越窄。哪怕是被委以陆军总长的职务,如果水平不高,他的视野触及的范围也只会限制在前线指挥官的领域。因为他能考虑到的大概也只有这么一片领域而已。

    令祁睿感到欣喜的是,土方岁三好像听明白了祁睿的意思。仔细看着中国方面根据北海道军提供的情报来绘制的图标,土方岁三有被触动的迹象。

    祁睿赶紧趁热打铁的讲了下去,“现在马上就要开始下雪,这意味着在这里作战的北海道军的力量补充速度会下降,力量走下坡路的迹象更加明显。北海道军会出现决战论,大概就是贵方的指挥部门已经感觉到更大危机。阁下,我们坚信贵方在做选择的时候一定会做出他们认为的最正确的选择,我对此毫不怀疑。但是战略问题的考量不是在战争打起来后根据事实来制定的,而是在战争发生前就做出各种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在战争过程中就只有修改执行,而基本不会对最初的方案做出整体调整。如果阁下出兵前并没有进行军队力量的数据化分析的话,我建议您抽出不算长的时间对此进行一个数据化分析。很多东西就能看得清楚明白。”

    土方岁三的确没有做过这样的纯数据分析,北海道军的发展固然是以光复军为样板,不过这种数据化分析需要大量数学人才,在十几年前的时候光复军自己都做不到这点。因为那时候光复军自己手里都没有这样的人才。别看祁睿现在如同专业人士般讲的头头是道,若不是他加入中级培训班最初的时候那一通恶补,他自己连个外行都不是,只能称为门外汉。

    土方岁三虽然不懂这些技术性层面的问题,他还算是一个比较合格的陆军总长。他很快约定让祁睿第二天和他来分析一下北海道军的力量轨迹。

    争取到这个机会之后,祁睿立刻和同来的学员们做了准备。第二天的时候就在北海道陆军部一众将领面前开始了分析。

    土方岁三之所以肯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