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52铁血中华- 第8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沈心点点头,他已经明白了这里头的问题所在。然后沈心说道:“都督,那技术培训工作也会是现在要重点抓的内容了吧。”

    见沈心已经明白了问题关键,韦泽笑道:“学习必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沈心,我们的宪法第二条是什么。”

    沈心回想了一下,然后率直的答道:“读完我就忘记了。”

    “学习和劳动是人民的权利和义务。”韦泽编写的宪法,他对此当然不会忘记,“记住,这不仅是权利,更是义务!”

    沈心离开韦泽那里,秘书在汽车上忍不住叹道:“沈部长,都督的要求是不是太宏大了?”

    “宏大?”沈心微微皱了皱眉头,“你家是什么成份?”

    秘书没想到沈心突然查起来了出身,可是把他吓得不轻。不过出身这种事情在档案里面都有记录,想瞒也瞒不过。秘书一横心,答道:“我家原本是中农,我父亲参军,退役后被分配到南京的工厂工作。”

    “那么四十年前都督起来革命的时候,你们家里能想到有朝一日你能听懂国家的政策么?”沈心慢悠悠的问。

    秘书登时为之语塞,以他家的出身,若是按照以前的社会情况,根本无法触及社会上层,更别说能够理解国家层面的政策。秘书本人的确努力,可在民朝屈指可数的高级官员面前,他可没胆量吹嘘他今天的成就完全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而且秘书本人也知道这根本不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

    秘书在沈心眼中根本屁都不算,他根本没有为难一个秘书的打算。倒是秘书的问题让沈心有所触动,他继续说道:“我到了今天的年龄,回头看看,觉得做了一场噩梦。那样一个垃圾般的社会真的存在过,而且还真的维系了一百多年。社会进步的如此之快,我相信都督的理想能实现。”

    秘书哪里敢去和沈心硬杠,听沈心这么讲,他连忙点头应道:“沈部长,您说的是!”

    韦泽并不知道别人在这样评价他,此时韦泽正和恩叔乘坐的火车马上就要抵达终点站天津。看到韦泽情绪饱满,恩叔也有些讶异,“都督,那艘军舰值得你如此重视?”

    “没错。海军的形态从此要发生巨大的变化,战列舰走进历史垃圾堆的倒计时,现在正式开始。”韦泽说着说着忍不住就露出了笑容。

    恩叔的好奇心也被勾起,他从不怀疑韦泽对军事的判断力。原本恩叔还认为美国人无论如何都能与中国进行人民战争,当韦泽嘲笑美国就是一群分赃山贼,根本不是人民,所以不存在人民战争的时候。恩叔心里面还是暗自嘲笑韦泽,希望看到中国侵略军被美国人民杀的落花流水的戏码。

    然而见识了中国的大一统到底集权到何种程度之后,恩叔就发现他对世界的判断并不准确。北美战争的进程也证明了这点,美国民团是一群占山为王的割据货色。各州拼凑出来的百万精锐在五大湖地区被数量和质量都占优势的光复军歼灭之后,美国实际上就是各自为战的局面。全中国各省的年轻人集结在一面旗帜下作战,占山为王的美国渣渣根本不理解大一统帝国的力量,所以被这股统一的力量一个个粉碎。

    专列直接开进了天津港区,早有部队封锁了车站通往码头的道路。迎接的车队把韦泽与恩叔送到了港口。一艘庞大的军舰停泊在港口,舰体上装饰着彩带,上面插着彩旗。韦泽健步如飞,恩叔有人扶着。上了军舰之后,恩叔很是意外。和那种炮塔林立的战列舰完全不同,这艘军舰的上部一片平坦,如同是巨大的长条形操场。在军舰右部有一个小小的塔楼。平坦的军舰甲板铺设着柚木甲板。两架飞机停在甲板上。

    “都督,这是用来做什么的?”恩叔很是讶异。

    “航空母舰,现在是侦查航母,装载的飞机全部是侦察机。每一个战列舰大编队里面都会有两艘或者更多的侦查航母。白天的时候,侦察机会起飞搜索周边上百公里的敌人。恩先生,您在军事上有着深刻的造诣,所以您一定知道。在海上,相隔几十海里,就跟睁眼瞎一样。我们的侦察航母并不完善,限制很多,技术也有太多不足。但是在一个全是盲人的国度里面,只有一只眼睛的人也能当国王。”之后一句虽然说得看似谦逊,不过韦泽得意的语气难以掩饰。

    “你准备派舰队到大西洋作战?”恩叔很快就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我有所准备。不过能实现怎么都得一两年才行。这种侦查航母本身还需要大量人员,飞行员,指挥员。要知道,判断飞机能不能起飞和降落,那需要非常有经验的飞行员。而这些飞行员,是一定要目睹很多悲剧。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就如同煤的形成,起初是一大块,最后是一小点。”面对恩叔,韦泽总是很有种文艺青年的感觉。因为别人听到这话,总是会曲解或者过度解释韦泽的想法。

    “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可以让这个国家永存么?”恩叔嘲讽韦泽的时候从来不会客气。

    “我们中国的历史让我们早就知道没有不灭的王朝。我建立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只是为了拉动技术进步而已。”韦泽根本不为所动的答道。

    “为什么你这样的纯粹的唯物主义者总让我感觉一种难以置信的荒谬。我一直认为纯粹的唯物主义者总是有些悲天悯人的情绪,而你更像是一位宿命论主义者。对于结果从不抱怨。”恩叔对韦泽的不正常忍不住有些抱怨。

    韦泽倒是没想到恩叔竟然会和传统欧洲读书佬一样说出这样的话来,他笑道:“因为我相信人民。就我看来,这个世界上有少数人的确有些是因为天生的脑补结构问题,天生就是社会意义上的坏人。不过大多数人在正常的时候,他们都是竭尽全力去做到自己能完成的极限。基于对人类社会的信心,我认为一切结果都没什么好抱怨的。对于那些纯粹的唯物主义者,他们的墓志铭难道不该是,那样真挚高尚的一代信徒已经死去,他们会缅怀自己的不幸,却没有怨恨。”

    韦泽这段文青味十足的话还真的给了恩叔些触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幸,真正不去怨恨的人却没有几个。也许韦泽已经做到了这个程度,但是他本人成为了无数人怨恨的对象。

    不过恩叔也来不及多想,韦泽可不是来发表感慨的。他到天津来的目的就是给这艘两万四千吨的侦察航母主持下水仪式,给有功的同志予以表彰。对建造过程中不幸遇难的工作人员表达哀悼。为接收船只的部队进行鼓励。恩叔觉得自己的体力甚至都不足制成参加完全程。

    最后一条就是新船下水仪式,一位女军人,一位船厂女工把香槟酒瓶砸在船头上。飞散的碎片和白色的香槟泡沫尚未落入海面时,欢呼声就响了起来,军乐声随即响起。船头上系的彩带一根根断掉,船锚升起,汽笛鸣响。在船体周围围着厚厚橡胶防撞垫的拖船牵引下,这艘两万四千吨的庞然大物离码头越来越远。

    落后的被先进的毁灭么?恩叔心里面的历史唯物主义情绪有些昂扬。热情、欢喜、科技、先进、战争、流血,这些东西依附在码头的新船下水仪式上。每个现场参与者以及未来面对着都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

    马叔曾经大大赞美过美国,马叔到死前始终认为韦泽会成为一个空前的反革命。现在韦泽这个‘反革命’马上就要摧毁美国了。眼前如同“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国家,消灭它又会是什么样的强大力量。或者如同马叔所预言的那样,这个国家的现行制度再也没能力解决制度本身制造出来的问题。一场彻底的社会革命,把人类社会推进**时代。眼瞅着周围生命力旺盛的国人群,恩叔知道自己真的看不到那一天了。

    韦泽没有在主持完下水仪式后立刻回北京,他上船看了船上的训练。结果起降的时候还是有一位飞行员因为阻拦的钢索断裂,飞机差点撞上指挥塔。韦泽倒是没生气,也没有批评什么人。得知飞行员倒是没出事,韦泽说道:“没人受伤就好。”

    出了这样的事故,飞行演练自然不可能继续进行了。韦泽又在船上巡视了一圈,才再次安抚海军人员,要他们放下包袱,吸取经验教训,尽快前进。

    折腾了两天,韦泽才回到北京。此时部委的同志们总算是和人大的同志达成了一个妥协。双方同意了基本要点。不过要在接下来的三年内完成工作。而且全面实施的一个大前提就是,北美战争结束。

第453章 北京会议(六)

    民朝社保预备方案公布后,立刻就以最高速度传往欧洲。和往常一样,泰晤士报最早报道了民朝国民兜底方案正式通过的消息,并且把这份方案主要内容一并刊登出来。

    德国俾斯麦首相搞出来的保险在欧洲曾经有很大影响,却也主要是以保险为主。退休金虽然覆盖面越来越广,俾斯麦设定的领取年龄却是在70岁以后。对于1890年的人类可预期寿命而言,大部分人都没希望领取退休金。

    现在中国的方案明确划分出了‘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三个明确的理念。泰晤士报对此大加赞赏,并且感叹,‘俺们英国在社会管理上就是太粗放,只知道胡子眉毛一把抓。’

    法国的反应同样激烈,报纸按照最近一年多的习惯,先把穷凶极恶的中国人痛骂一番后,接着评价,‘用食品券来实现社会保障体系营运,虽然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必然有人会贩卖食品券。但是食品券的应用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冉阿让的悲剧出现。’

    德国报纸最初两天倒是在保持沉默,随着各国都对中国的保障体系做出大量评价之后,德国报纸才酸溜溜的表示,‘中国只知道抄袭欧洲。不管是文化或者制度,我们看到的都是抄袭。这次社会保障体系,中国依旧是抄袭德国的制度。指望他们独创什么,实在是太难’。

    民朝在欧洲各国的外交人员当然不会对此做出啥评价,和这帮洋鬼子们争辩政策的优劣根本激发不了外交人员的兴趣,因为民朝外交人员相信民朝的政策绝对胜过欧洲佬的政策。例如,现在民朝眼见就要通过独霸北美来实现粮价下跌的结果,而欧洲佬因为北美战争的缘故,开始享受起一日高过一日的粮价。粮价上升的问题直接导致越来越多打着东非行政区区旗的大型货轮抵达欧洲港口,上面运输的不是苜蓿就是牛肉。

    东非行政区的苏丹三郡书记韦坤明显感觉到最近的生意好做许多,来自欧洲的船只到苏丹可劲的购买当地的苜蓿以及腌牛肉。苏丹港这地方气候非常干燥,屠宰牛后涂上盐,很快就能做出很不错的腌牛肉。苏丹港这地方还就是不缺食盐。

    此时一些意大利人坐在会议室里面,对着他们的新雇主做着报告。看得出,这些意大利人对于好多官员一起听他们讲话非常不习惯,所以说话未免吞吞吐吐。韦坤个人则是觉得这帮家伙们对于被迫吐露技术上的诀窍很不习惯。意大利也是文明古国,和中国一样,他们同样有种‘祖传手艺’的态度。

    “老爷,您看。”看得出,意大利人对于牵了牛到会议室里面做讲解并不喜欢,讲解的匠人眉头紧皱,“这里是蚊虫叮咬留下的痕迹,这里被蚊虫叮咬后伤口还化脓了。这里是牛蹭痒时不小心被树皮划伤的痕迹。还有这里,这里,这里……。好吧,可以把牛带出去了!”

    等牛被牵走,匠人松了口气,指着两张已经处理好的牛皮,对韦坤等人说道:“老爷,您看。左边的这张是苏丹当地的牛,右边这张则是意大利的牛皮。您可以看出不同来。”

    韦坤和一众官员都凑过来,仔细看去,果然看出了问题所在。意大利牛皮表面光滑,很少有受伤的痕迹。而苏丹本地牛皮则是如那头牛一样伤痕累累,哪怕是经过匠人的仔细处理,还是相差许多。韦坤他们很清楚好牛皮与劣质牛皮之间的价格差距,意大利匠人们制造的皮具在欧洲大大有名,利润也很高。而苏丹的牛皮就是卖不上价钱。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韦坤直截了当的问道。

    “老爷,在我们意大利,用于皮革的牛多数都放到比较高的山上去养。那里的温度比较低,蚊虫也少。只要不缺水,注意给牛洗澡。牛皮就能有很高的质量。”工匠吐露了他所知道的技巧。

    韦坤和其他人对看了一下,见到大家都很认同的模样,韦坤说道:“好吧。我们和你们签约。”

    意大利匠人露出了意外的表情,他们没想到事情居然会发展到这样的地步。最初的时候,这些人是因为在意大利不好难找工作,看到了意大利银行担保的招工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