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52铁血中华- 第8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经历过三十几年战争的王明山没有韦坤这么文艺感觉,他不觉得竹子和中国文化的必然联系。倒是韦坤这种毫不迟疑的工作风格让王明山有不小的冲击。王明山笑道:“别光说这些过五关斩六将的事情,走麦城的事情也说说。”

    这话让周围的年轻同志们脸上忍不住露出了些情绪的波动,一部分年轻人觉得王明山这老头子倚老卖老,着实讨厌。还有一部分年轻人不理解王明山这话的目的何在,平日子王明山并非一个如此尖酸刻薄之人。

    “走麦城,那是天天走。罄竹难书,所以我这才种了竹子,生怕记录的材料不够。”韦坤根本没有丝毫的气恼,反倒是开起了玩笑。这玩笑虽然也算是应景,但是过于就事论事,反倒没能逗得大家露出笑容。

    “哈哈!”反倒是王明山笑了。当然,王明山笑的原因也不是这个说法好笑或者逗乐,而是韦坤的表现至少没有丝毫因为感到委屈而气急败坏的意思。身居高位这么多年,见过那么多人起起伏伏上上下下,王明山知道想办到大事的人要能受得了委屈,而且还不能是那种强忍怒气。心胸这玩意看不到摸不着,但是真正拥有的时候,又是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当然,这可以说是韦坤身为韦泽的儿子,所以有恃无恐。只要他没做出什么,谁都动不了他的地位。王明山发觉自己要是年轻十岁,就会这么认为。现在王明山认为,越是认为自己无人能动的货色,越是脆弱到根本无法面对失败。韦坤露出的这股子完全不要所谓面子的态度,真心有点他爹韦泽的味道。

    这就是皇家子弟的气派么?王明山忍不住生出一种感叹。但是片刻间他就知道这看法其实不对,韦泽家的六个孩子都不是自家请先生教育,全部是和其他人一样在学校上学。王明山的孩子中就有与韦坤一个学校的,就孩子所讲的韦坤,其实是个正常的孩子。

    “把竹笋拿给食堂,给大家填个菜。”王明山对秘书说道。说完之后,他又不想坑了韦坤,所以他质疑道:“这竹笋的味道如何,我不知道。不过那些黑人懂得怎么摘笋,怎么保存笋么?若是笋放坏了,我就要拿你是问!”

    韦坤的脸上终于出现了动摇的表情,他连忙说道:“这个我还真没想到,书记,若是不好吃你骂我就好。”

    王明山哼了一声,然后忍不住看了看周围那帮年轻人,那些年轻人中超过一半人的表情让王明山有些失望。韦坤犯错也很正常,王明山针对事情本身提出问题也很正常,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交流。超过一半的年轻人的表情都露出过分紧张或者‘原来如此’的那种非基于解决问题的表情。王明山其实是希望自己能对这帮年轻人一视同仁滴,不过在这样的比较之后,王明山只能对那一部分能够正常应对工作的年轻同志给机会了。

    竹笋按照传统处理方式剥皮之后浸泡起来,时间不长,汁水也没有变质。这道有着传统中国风味的菜肴让中国人员都生出了怀念的情绪。吃饭的时候,韦坤对祖鲁王国的黑兄弟们竟然能被伪装的白人混进城区感到意外和好笑。笑完之后韦坤评价道:“这些人不适合现代战争。”

    王明山点点头,“这种部落武装,大概就是地头蛇而已。我知道一些广西云贵当地部落的事情,刚解放的时候好言好语和他们接触,这帮人就自以为是的敢杀害我们在那边的工作人员。当地稳住了平地地区的群众之后,就开始派兵围剿山区的部落。最初半个月,这些人还能靠着地形熟悉顽抗一下。撑过半个月,他们没吃没喝,跑不动,被部队轻松给围住抓走。”

    “英国人大概没有我们当年的天时地利人和。”韦坤答道。

    “派他们去抢地盘就是错的。”王明山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看法。

    “那我们就和英国人谈判好了。英国人只要同意,我们两国就能就决定南部非洲的命运。”韦坤并没有放弃的意思,“祖鲁人好歹是我们的狗,打狗也轮不到英国人打!”

    王明山赞同韦坤的这个态度,“英国人大概不会认同我们的意见。”

    “英国反对我们,是因为他们的战略就是以我们为敌人的战略。他们的每一个战术上的退让,都是对战略的一点否定。英国人不认同我们才是正常。所以我们这次就直接告诉英国人,他们的战略要是维持与中国为敌,就不妨把话说明白,然后我们派兵过去直接解决英国的开普敦殖民地。这样的话,南非的问题一次性解决。就算解决不了,那接下来也就是中国大舰队和英国大舰队打一场。如果英国大舰队被全歼,英国对非洲大概就是跟斗败的狗一样远远的叫一番……”韦泽说这些的事情语气冷淡,王明山最初的时候露出了笑意,片刻后,王明山就收起了笑容。韦坤说出的就是战略层面上的事实。

    “你这么讲的话,英国人大概会生气吧?”王明山问韦坤。

    对这个问题,韦坤诚恳的对王明山说道:“王叔叔,您这样的老一辈开国功臣遇到威胁的时候才会生气。我们威胁英国佬,他们来不及生气。在战略上他们没有赢面,他们更多的反应是害怕。”

    第二天,英国使者抵达了南瞻市。双方的会谈很快就展开。会议最初,英国佬满口的仁义道德,不提自己对布尔人与祖鲁人的战争,反倒是大力抨击中国在南部非洲的军事威胁。韦坤也不客气,上去就给英国佬把战略决定给讲了一番。

    王明山注意观察着英国代表的表情,他认为英国人的表情应该是生气,而在生气之下是隐藏不住的恐惧。那名英国佬根本不敢对战略问题有丝毫的触及,他气急败坏的嚷道:“我不接受你们的威胁!你们的威胁是没用的。”

    韦坤冷笑一声,“以我们民朝的角度,不是朋友就是敌人。既然英国并不坚持一个与我们友好的战略,我们就只能制定消灭英国的应对政策。英国人的所作所为都能证明你们也是这样考虑问题的。如果你们此行的目的不是表示要和我们在南部非洲维持一个友好的长期政策,剩下的事情就没的谈下去的必要。消灭开普敦殖民地,占领整个南部非洲就是我们唯一选择。现在你们可以回去做准备,要么赶紧滚回欧洲。要么等着在不久后的战争中被打死……”

    就在韦坤准备说出“现在你们可以滚蛋”的话之前,英国代表后面坐的那一排人中有人忍不住发言了,“阁下,您的态度能够代表民朝的正式策略么?”

    韦坤盯着那个从位置上来看根本不算什么的家伙看了片刻,这才继续说道:“我不代表官方策略,我们已经有了官方策略。用我们中国的话来讲,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豺狼来了,等待它的是猎枪!你们的选择很明确,结果也很明确。现在,你们可以……”

    那个后排的人从容站起身,用比较生涩却能听懂的普通话说道:“阁下,民朝是怎么对待朋友的呢?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相应的案例。高丽一直是中国的属国,他们绝不是你们的朋友。暹罗已经承认了民朝的宗主国地位,他们也不会是你们的朋友。越南一直对民朝非常抵抗,你们利用法国人,坑了越南一把。夺取了越南南部。我想你们也从来没有把他们当做朋友。日本是民朝对抗英美的前哨,支持虾夷共和国是一种必然而不是偶然。他们也不是民朝的朋友。”

    凡是在民朝手下还能活条性命的国家被这位英国人一一道来,对他们和民朝之间关系的分析非常贴切,韦坤和王明山都静静的听,脸上甚至露出了微笑来。

    “至于中国的敌人是个什么下场,不用阁下强调。我们知道,我们知道的。南洋的欧洲殖民地被血洗,远东和北美北部的扩张。现在美国作为中国的敌人,大概是会被杀光。成为你们的敌人,就会遇到毫不留情的对待。我们也知道。”讲述着民朝的残暴时,那位英国人的声音并没有愤怒,只是没有了讲述民朝一众附庸时的嘲讽味道。

    “如果贵国只是想用你们的力量血洗世界,那么就请你们直说。以贵国的力量,有什么能让你们感到畏惧的对手么?我们认为没有。但是我相信以贵国的力量,你们必然是文明的国家。请不要用我们以前和现在做的那些残暴的事情来指责我们,我所说的文明国家,是那种知道尊重条约和协议,并不以单纯的暴力摧毁一切的国家。我相信贵国是个文明国家,所以我想知道贵国是怎么对待朋友的。”说完之后,英国的发言者从容坐回了后排的位置上。

    王明山和韦坤忍不住对视了一眼,看得出英国佬对此次谈判不是敷衍了事,而是真的有所准备。哪怕是面对韦坤表现出的强硬态度,英国佬也没有准备破局或者灰溜溜的回去。

    与英国佬的准备相比,王明山知道自己这边准备的不足。是的,等到北美战争结束之后,中国就可以派遣军队在南部非洲吊打所有敌人。但是现在北美战争并没有结束,王明山现在不管吆喝的再响,都只是空泛的威胁。光复军虽然有不让敌人开第二枪的态度,不过光复军一贯‘不开第一枪’。

    在心里面准备新的说辞,王明山端起茶杯来准备用喝口水来延迟一下时间。茶杯刚送到嘴边,王明山就见到韦坤站了起来。“你们难道没有看到民朝一直对英国有绝对的尊重么?”

    要不是王明山的涵养好,他差点被咬灌进嘴里的水给呛到。几十年前,王明山跟着队伍抵达广州,光复军就开始准备与英国人打仗。中英双方的战争打打停停,各种其他领域的争斗则从未停止,到现在都快40年了。双方的仇恨是有的,尊重又从何而来呢?

    “如果我们没有对英国有期待,我们早就可以中断英国到印度的航线。如果我们没有对英国有期待,你们的马来殖民地根本不可能存活到现在。而英国方面到现在所表示的一切,都是希望能够让局面恢复到以前英国独霸印度洋的时代。这种想法和态度既不尊重更不友好。如果英国人真的希望友好,我的看法是,你们放弃争夺印度洋霸权,承认你们控制印度以及开普敦殖民地的现状。然后和我们讨论关于金伯利以及兰德金矿的所有权。如果你们承认我们对兰德金矿的控制权,我们也愿意承认你们在金伯利的矿产所有权。”韦坤平静的讲完了他的看法之后,坐回到椅子上。

    整个会谈大厅里面鸦雀无声。必须说,如果英国承认中国的印度洋霸权,这个条件并不算是苛烈。但是正如韦坤所说,英国人并不肯承认中国在印度洋的霸权。这是英国上百年努力的结果,一朝间就放弃。他们绝不能接受。

第460章 南非之殇(七)

    “今天发言的那个人是中国皇帝陛下的二皇子,你们确定没错么?”英国代表团里面针对白天的事情做着讨论。为首的是那位半途出来讲话的人员,虽然白天坐在后排,现在他坐在首领的位置上,英国代表团的其他人根本没有任何反对的意思。

    不仅没人反对,面对这位‘低阶官员’的问题,负责事务工作的英国官员立刻答道:“殿下,那个人的确是中国皇帝的二皇子。”

    “他的态度能代表中民朝政府的政策立场么?”这位被称为殿下的英国代表摸了摸漂亮的小胡子,有些不确定的问。

    “就中国公布的制度,决定权并不在皇族手中,因为中国不存在法理上的皇族。按照民朝宪法里面规定的制度,这个民朝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共和国,而不是帝国。与英国不同,中国是君权民授而不是君权神授。”政务官回答的非常清晰,如果是21世纪的话,英国政务官无论如何不会像现在一样把君权神授讲的理直气壮,甚至有种神圣的感觉。

    对君权的来源问题不置一词,英国的殿下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觉得中国二皇子哄骗我们的可能有多大?”

    殿下的问题让英国谈判团体暂时陷入了沉默,二选一的答案看着简单,回答起来从来都非常沉重。更何况中国方面提出的内容直接与基本战略相关。中国的基本战略当然是要称霸全球,英国到现在还没有讨论过是否要更换基本战略的问题。至少到现在为止,英国的大战略依旧是称霸世界。坚持这个战略的结果大概是与中国来一场你死我活大战。

    沉默啊沉默,英国官员们要么开口喝茶,要么低头抽烟。作为欧洲顶级的官僚体系,谁都不敢在这样的事情上造次,身负谈判重任的殿下才是可以发话的人。

    “安排一下,我想和中国的二皇子谈一次。”殿下也承担起了发号施令的责任。

    “是!”事务官们都松了口气,殿下承担责任,真心是再好不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