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三帝国- 第3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百多!要知道,现在的芬兰,也仅仅有114架飞机而已!

    虽然对面的苏联人有上千架,他们这点援助也杯水车薪,但是,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

    “德国是我们的好朋友!”卡扬德尔总统高兴地说道:“我们非常感谢贵方的支援!”

    “还有,如果有必要,我们将提供一个山地师。”勒布将军继续说道:“但是,因为某些原因,他们暂时不便立刻调动过来,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行,而且,他们需要穿着贵方的军服作战。”

    还有一个山地师!芬兰的地形,大部分都是山地,山地师是最合适的了!德国的帮助,让卡扬德尔无比的高兴,现在,哪怕就是德国要求芬兰和德国结盟,芬兰也会无条件地同意!

    但是,对方的意思也很明白了,这一切的支援,都是保密的,德国,不能和苏联人撕破脸皮。

第六百五十一章 军事顾问(加更)

    这和当初西班牙内战不同,德国和苏联只是各自派出部队,在西班牙交手而已,而现在,可是在苏联边界,双方直接动手过招,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所以,武器装备,可以提供,反正几乎都是法制的。

    飞行部队,也能提供,这些飞行员来自各个国家。

    但是,地面部队,只有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才能提供,而且提供的时候,必须要极度的隐秘,打着芬兰部队的旗号。

    似乎,德国人是为了主持公道和正义,才不远千里,不计报酬地支援芬兰的,事实当然没有那么简单。

    如果芬兰知道这场战争就是德国秘密挑起来的时候,绝对不会这么万般感谢了。

    这场战争的起因,已经无从得知了,最先冲突的人,几乎都死了,双方各执一词而已,在芬兰人眼中看来,这就是苏联人的阴谋而已。

    支援芬兰,对德国有什么好处?

    好处多了,只要在芬兰拖住苏联,苏联就没有能力在苏德边界制造摩擦!同时,这次苏芬战争,是在高纬度地区爆发的,战争会进行很久,一直到冬季。

    德国缺乏在寒冷地区作战的相关训练,芬兰现在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寒冷条件下,飞机如何保养,保证出动,士兵如何御寒,如何作战,都是可以在芬兰得到经验的。

    这样,以后在进攻苏联的时候,才不会抓瞎!

    至于山地师,那也是同样的考虑,毕竟现在德国只有山地师还在空闲之中,同时,勒布将军,几乎就是德国山地师的奠基人。

    看着对方无比兴奋,勒布将军继续说道:“第一批的物资,很快就会到达,现在,让我们商议一下,首先就是有关卡累利阿地峡地区的防守。”

    现在,苏联人可是夸下海口,半个月就要解决芬兰问题的,当苏联的物资运输到位之后,进攻就会开始了,这种时候,必须要用一次有力的反击,将苏联人的进攻打退。

    听到了勒布将军的话,曼纳海姆元帅皱了一下眉头。

    芬兰是不希望落入苏联的掌控,才不得不奋起反抗的,可以说,只要有可能,他们就不希望打仗,谁愿意和苏联这种怪兽作战?

    而现在,德国的支援,是让他们很感激的,但是,如果德国想要靠这种方式,来控制芬兰军队,那绝对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尤其是现在,这位德国将领,倒是不把他当做外人,上来就要谈如何防守的问题,难道他是想要夺取指挥权?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可得提前说清楚。

    “我们预计,这里会是苏联军队进攻的重点,同时,芬兰在这里已经设置了曼纳海姆防线,但是,防线现在还是不够厚实的,我觉得,当我们把这些武器运输到了之后,要立刻加强这里的炮火,尤其是反坦克炮的部署,必须要密集一些!”

    勒布将军在滔滔不绝地说着,作为一名防守阵地战的专家,他早就看出芬兰人的防线的不足了。

    但是,没有人回应他。

    说了半天,他才意识到了气氛有些不对,他抬起头来,看着曼纳海姆元帅,正在看着他。

    “这些,都是我个人的意见。”勒布将军终于知道自己犯错误了,提起防守战来,他就有很多的想法,忍不住全部要变成现实一样,尤其是,有了德国提供的这些武器,足以让前线的将士们的防守更加轻松。

    德**队,不但善于打进攻作战,同时也善于防守!作为最出色的防守大师,勒布将军刚刚说多了,毕竟,这里不是柏林,他只是来帮忙的而已。

    听到他这么说,曼纳海姆元帅的脸色才缓和过来:“勒布将军,您的意见很正确,希望您可以帮助我们,这样,我能委任您为我们的军事顾问吗?”

    干脆,现在就将身份确定下来,让这位擅长防守的将军,当己方的军事顾问。

    这只是顾问而已,具体的作战,依旧是要由曼纳海姆元帅来拍板,这个必须要明确,可不能等以后,变成了受柏林指挥了,那样可就不好了。

    如果德国人答应,那是最好的,如果不答应,那己方也不能交出权力去,因为主权和苏联人交战,结果政权受到了德国控制,那还有什么意义?

    总统卡扬德尔也点头,示意这个决策不错。

    “既然这样,那我就接受了。”勒布没有反对,答应了下来:“希望以后,我们可以携手,共同努力,打赢苏联人。”

    勒布当然没有想过要来夺取对方的指挥权,他从柏林出发的时候,希瑞克给他的意见,就是来帮助的,可不是来夺权的。

    “好,那我们现在就具体商议吧,刚刚您说,要将反坦克炮布置到前沿?”曼纳海姆元帅看对方接受,也改变了刚刚的态度,现在的确,策划好如何防守,才是关键的,前线的情报表明,情形相当不乐观了,有可能苏联人在最近两天,就会发起进攻了。

    北方的战斗,眼看就要开始了,现在,双方就像是冬天里被晒干的柴火,只要一个小火星,就能够被点燃。

    而在南方,在地中海,一场大火,已经被点燃过了。

    英国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但是,法国舰队,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尤其是他们的旗舰敦刻尔克号,尾部的轮机舱都废掉了,至少要上船台,折腾个半年才能活过来。

    让苏尔将军站在舰桥上,他已经从敦刻尔克号,转移到了斯特拉斯堡号上,白天的一次撞击,让它的舰体受了些损伤,但是依旧可以航行。

    望着夕阳,让苏尔将军的眼神中,全部都是愤怒,英国对法国的背叛,让法国海军刻骨铭心,今日一战,永远都不会忘记!

    “将军,达尔朗将军向我们发来了新的命令。”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一份电报,被递了过来。

    命令,地中海舰队,在夜间出航,突袭直布罗陀英国基地,将所有携带的炮弹,都砸到英国人的头上!

    当看到了这个命令的时候,让苏尔将军顿时眼睛就直了,想着被英国人堵在门口狂揍的感觉,让苏尔将军就感觉到这口气一直就出不来,而现在,终于有机会了!

    “将这份命令,传给整个舰队,我们要让英国人知道偷袭我们的下场!”让苏尔将军说道。

第六百五十二章 直布罗陀

    伊比利亚半岛南端,地中海沿岸的一个狭长半岛上,坐落着一块三角形岩石地区。

    这里既无河流和泉水,也无耕地,居民所需蔬菜、粮食和淡水全靠外部供应,可以说,几乎没有人愿意在这里生活。

    但是,这里的地理位置却相当重要,其北部与西班牙的直布罗陀区相接,东、西、南三面濒临地中海。其中南部朝向直布罗陀海峡,该海峡是扼守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海上通道的咽喉要地。

    不错,这里就是直布罗陀。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这里尽管只是一块资源匮乏的弹丸之地,英国和西班牙却为此争夺了300多年。

    直布罗陀是直布罗陀海峡北岸的桥头堡,能够有效扼制海上航道。它距海峡南岸的休达港仅十几公里,封锁海峡易如反掌。

    尤其是,随着苏伊士运河通航,直布罗陀海峡与苏伊士运河一起发挥缩短大西洋与印度洋、太平洋之间的海运距离的作用。

    1588年,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海战在英国和西班牙之间进行,最终以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告终。这场战争树立起英国作为世界头号海军大国的地位,“日不落帝国”的根基也就此奠定。

    英国的崛起从此开始,之后,在1704年,英国联合荷兰发动对西战争,并攻占直布罗陀,这里成为英国殖民地。

    从版图上看,直布罗陀是完全在西班牙领土上的,却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所以,这些年来,西班牙从未放弃收复直布罗陀主权的要求,可惜,一直就没有什么进展。

    作为日不落帝国,英国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现在,英国在直布罗陀更是修建着各种军事基地,这里是英国最看重的战略要地之一。

    可惜,英国的舰队,已经没有以往的那种荣光了。

    随着h舰队的覆没,英国的海上霸权,再次面临严重的挑战,包括地中海的霸权!

    英国人一直都在焦头烂额,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就是连法国人,也居然向他们发起了进攻!

    也许,在英国人眼里,他们没有去打别人,就已经不错的了,尤其是法国,在他们的眼里,本来就是法国做错了,他们居然投降了德国,居然和自己的敌人站在了一起!

    法国海军,应该全部转移到英国来,接受英国指挥,这样才是正确的!

    至于法国人居然还要反击,这的确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太阳,慢慢地从西边滑落下去,当落日的最后一丝余晖,消失在了西面的海面上,整个直布罗陀,也进入了黑暗之中。

    这里本来就是弹丸之地,甚至可以说,现在直布罗陀里生活的居民,主要是靠给英**队服务而生活的,而现在,天刚刚黑,这里就消停了。

    如果看地势图的话,就可以发现,一道巨大的山脉,几乎是占据整个直布罗陀的东部和中部的,这就是直布罗陀岩山。

    它就仿佛是突然凭空出现的一样,像一个耸立于海面的岩山一样巍然屹立,世界上很少有地方能比直布罗陀岩山更令人难忘了。

    这座高1396英尺的高山,属于侏罗纪时期的石灰石山,雄伟壮观,是大约5500万年前非洲板块与欧洲板块猛烈碰撞的产物。

    所以,这座岩山,也就是一个不错的易守难攻之地了,尤其是,当英国占领了这里之后,修建了复杂的地下出口与隧道系统,可以说固若金汤。

    否则,西班牙人早就出兵把这里占据了。

    同时,在这座岩山的西部,就是平坦之地了,也是天然良港,主要的居民,都是居住在岩山西侧的中部的。

    虽然在市区的北部,就有一座发电站,专门供给整个城市使用,但是,在这种时期,优先供给部队电力,普通市民到了夜间,就处于摸黑的状态了。

    高高的岩山上,一座mk lv…mk vl型雷达,处于工作状态,源源不断的电力,通过它的天线,辐射出去,转变成为了电磁波,扫描着海上。

    这个时代里,德国的无线电技术已经走到了前列,尤其是晶体管的研制,让德国跨越了这个时代,同时,英国的电子技术,也是有特色的。

    在35年,英国就同样发明了雷达,而现在部署在这里的,就是专门为了海军岸防部队研制的海面搜索雷达。

    只要占据了直布罗陀,就能控制这里的海峡,也就相当于卡住了地中海的咽喉,这个战略要地,英国一直都很重视。

    现在,在机房里,几名英国士兵,正在值守着。

    雷达的旁边,还有大功率的探照灯,一般来说,他们只有在雷达发现目标之后,才会开启探照灯照射,毕竟,雷达比探照灯观察得距离要远得多了。

    时间在一点点地过去,雷达兵不断地揉着自己的眼睛,这种任务,是相当枯燥的,也是相当费眼的。

    突然,他面前的雷达屏幕上,一片雪花。

    瞬间,他就是一愣,接着,就不由得纳闷地喊道:“约翰,咱们的机器又出故障了!”

    这个时代的雷达,可靠性是相当低的,经常会出现各种故障,一般来说,电子管烧掉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对雷达兵来说,会检查故障,也是一项基本的任务。

    听到了他的喊声,约翰走到旁边的机柜里,打开了外面的门,里面,是密密麻麻的电子线路,可以看到一个个的“灯泡”在亮着,这些灯泡,就是电子管了。

    哪一个黑了,说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