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三帝国- 第7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时事造就英雄,英雄又会影响时代,斯大林是一名钢铁之人,他的坚定的毅力,在带着苏维埃,要么胜利,要么灭亡。

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怪异的现象

    莫斯科的合围,就在眼前,当把莫斯科合围之后,莫斯科里面的守军,就都会变成瓮中之鳖,靠着常规的战斗,也可以把莫斯科拿下来。

    现在,希瑞克更多的眼光,已经放到了美国上,对美国的一系列的行动,也都在慢慢地展开,更广阔的天地,在等着德国去开拓。

    希瑞克兴致勃勃。

    “希瑞克元首,我们的情报机构,破译了最新的苏联人的情报。”就在这时,莱因哈特走了进来,满脸严肃。

    在现在,由于有图灵博士等人的帮助,由于已经有了电子计算机等等一系列的装备,德国的密码破译工作也进行得相当高效,一般来说,在对方更换密码之后,一个星期就能破解,这并不是受时间的局限,而是受接收电报数目的限制,只有接收到一定量的电报,才能够寻找规律。

    莱因哈特当然会分清事情的轻重,只有最重要的情报,才会拿给希瑞克看,比如现在,当希瑞克接过了情报一看,顿时也是脸色一变:“什么时候的?”

    “就在今天早上,我们接收到的最新的电报,破译出来的内容。”莱因哈特说道:“美国人居然把b…29轰炸机都给了苏联人,很怪异啊!”

    今天截获的无线电情报,就是第一批的b…29轰炸机,从美国西部起飞,直接飞往苏联远东,在远东中转之后,再从远东飞回乌拉尔山附近的空军基地。

    此时,第一批的b…29轰炸机,恐怕已经飞到了苏联基地了,为了掩人耳目,在远东,这批轰炸机会被刷上苏联空军的标志,同时被命名为图…4轰炸机。

    可惜,苏联人并不知道他们的无线电已经被破译,这最新的情报,跟着就放到了希瑞克的面前。

    这份情报,背后隐藏的东西很多。

    “b…29属于战略轰炸机,而美国人虽然支援了苏联,但是支援的都是破烂货,现在居然把这种最新的轰炸机给了苏联人,那肯定是有足够大的利益交换。”希瑞克说道:“不知道苏联人手里,有什么是美国人看得上的?”

    “最近,我们注意到苏联有一批学者,正在逐批次地飞往美国,是以考察的名义过去的。”莱因哈特说道:“难道苏联人是用他们的技术专家来交换的?”

    莱因哈特迅速地和最近的情报联系起来,好像苏联人给美国人的,就是这些技术人员吧。

    听到这话,希瑞克摇摇头:“如果是用技术专家交换,那最多就是个b…25,不可能是b…29,而且,斯大林是不会让自己手下的尖端科技人员去美国的,更何况,美国聚集了欧洲的很多技术专家,还有什么是美国人缺乏的,除非…”

    想到这里,希瑞克的脸色突然就变了,他当然想到了一种可能。

    当德国开始统治整个欧洲的时候,有相当一部分科学家辗转去了美国,毕竟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效忠于德国,而希瑞克也并没有太多的阻拦。

    后来,那些核物理专家,连同核基地,都被德国的远程轰炸机给葬送了,一劳永逸地解决了美国人的曼哈顿工程。

    如果说美国人缺的话,那肯定缺核物理专家,正好现在,苏联的核弹专家们正处于空闲状态啊。

    想到这里,希瑞克说道:“莱因哈特,命令我们在美国的情报人员,严密注意苏联人过去的专家考察队伍中,有没有搞核物理研究的,如果有,一定要想尽办法干掉他们!”

    听到这话,莱因哈特也是脸色一变,他当然也想到了这个可怕的情况,万一美国人抢先制造出来了核弹,那占领美国将会变得不可能,双方会利用核弹来做威慑,最终构成一个新的战略平衡。

    德国统治全世界的目标就会落空。

    “难道是这些核物理专家,让美国人情愿输出b…29的?”莱因哈特自言自语地说道。

    “那也不是,如果斯大林知道这些专家们值这么多的b…29,他怎么会舍得放走。”希瑞克说道:“一定是其他的东西,让我们的情况人员继续调查,同时,让我们的雷达网,严密注视苏联方向飞来的轰炸机,尤其是在夜间的时候。”

    那些轰炸机,是要来轰炸德国的,如果对方有头脑的话,就知道白天轰炸不现实,从而进入夜间轰炸模式,所以,到了夜间,一定要重视起来。

    到现在为止,德国已经研制出来了大批的高性能的雷达,足以保护住主要大城市的安全了,但是,建立覆盖整个德国占领区的雷达网,这几乎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任务,整个欧洲的领土是无比广阔的。

    “多布置机动雷达。”希瑞克向着手下的空军司令说道:“一定要提前发现苏联人的轰炸机的踪迹,不要让他们的阴谋得逞,同时,多派侦察机,提前找到苏联人轰炸机的基地,只要发现,立刻就过去轰炸,不管深入苏联领土多远,也要给我炸个稀巴烂。”

    类似于b…29一样的轰炸机,都是需要很长的跑道的,所以,只要将对面的大型空军基地都仔细搜索,一定会找到踪迹的,到时候,就将他炸掉!

    希瑞克是下定了决心了,一定要将这个威胁消除掉,同时,他心中有些不祥的预感。

    能够让美国人心甘情愿地输出b…29轰炸机,那说明苏联人肯定是提供了美国人足够感兴趣的,会是什么东西?

    核弹?按说不可能啊,要是苏联人有了核弹,那还会像现在一样处于交织状态吗?更何况,己方的核弹还处于最后的研制阶段,苏联人怎么可能比己方还要早?

    但是,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

    希瑞克坐回到了椅子上,闭上了眼睛,沉思着。

    如果苏联人获得了远程战略轰炸机,肯定会迫不及待地对德国进行轰炸,会选择哪里作为目标?

    柏林?

    如果真的敢去轰炸柏林,那自己也不用再装什么了,自己的轰炸机部队,早就准备好了。

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绕个圈更近

    季克西。

    凛冽的北冰洋的海风,顺着海岸,吹到了陆地上来,空气中带着潮潮的味道。

    虽然苏维埃的西部已经沦陷了大半,但是在远东,一直都很平静,自从诺门坎战役一战,岛国人接受了可怕的战斗结果,知道自己的实力根本就不能和苏联人抗衡,于是就放弃了北进的企图,从那之后,再也没有对苏联动过心思。

    这充分说明了流氓的世界里拳头就是老大的道理,教训对方一次,把对方教训怕了,以后就老实了。

    在离季克西的东部,不远的小镇,索科洛夫卡,就有一座新建的苏维埃远东军区的空军基地,此时,在夕阳之中,一架架的银色的轰炸机,正在从东方的大海上空飞过来。

    当机轮和土质的跑道接触上的时候,巨大的战机在继续地向前滑跑,一直滑跑了一千多米,才慢慢地停了下来。

    机舱的舱门打开,一名名的飞行员,从里面跳下来,此时虽然是夏季,这里的温度都不到10度,作为北冰洋上的一个港口城市,这里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是处于冰冻状态的。

    “团长,咱们加油之后,就该继续飞了吧?”等到下了飞机,飞行员n…s…利伯哥,向着自己的机长,同时也是整个飞行团的团长a…g…华斯尔茨耶哥问道。

    谁都不知道要飞往哪里,只知道要飞往远东,谁能想到,他们没有在勘察加半岛,也没有在符拉迪沃斯托克降落,反而飞到了北极圈内,在这里的一座北冰洋上的港口城市附近的基地里降落了。

    这里最多就是作为一个临时停靠点而已,等到加满了油,就该飞往目的地了,在利伯哥的意识里,他们虽然不会布置到莫斯科,也肯定会是在莫斯科后方五百公里内的一座城市,从那里,才能飞到德国本土去。

    这里太远了。

    “不,这里以后就是我们的基地了。”呼出了一口冷气,华斯尔茨耶哥说道。

    把这里作为基地?瞬间,利伯哥就睁大了眼睛:“团长,您在开玩笑吧?”

    这里可是在北极圈里面了,终年严寒,同时,补给也不通畅,怎么起飞轰炸?最要命的是,按照b…29的航程,从这里起飞的话,最多就是够得着白俄罗斯而已,根本就打不到德国人的本土。

    季克西,苏维埃东部,勒拿河的入河口,就在拉普捷夫海口处,这里的地理位置,无论如何都说不上好,没有铁路,只能靠内河运输,那是相当缓慢的,要供应一支轰炸机部队,似乎不太可能。

    为了这些新接收的图…4轰炸机,他们特意成立了第890轰炸机团,而利伯哥望着现在的团长,感觉是在说笑。

    “当然不是开玩笑。”华斯尔茨耶哥说道:“现在,所有飞行人员,立刻去会议室,我们的轰炸任务,会在二十四小时内开始。”

    会议室是新建立的,现成的砍伐周围的树林,直接用圆木造出来的,整个会议室看起来很新,一股松木的味道。

    “我们第一次的轰炸任务,就是慕尼黑。”当华斯尔茨耶哥把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在场的所有人都仿佛是看白痴的眼光一样看着他。

    “团长,您知道我们现在这款轰炸机的航程吗?”一名飞行员忍不住地喊道:“我们是要进行一次单方向的飞行吗?我们可以执行命令,我们不怕死,但是把我们这样好不容易得到的飞机投入这样的自杀行动中,我认为是不合适的。”

    从这里,飞到慕尼黑?那绝对是找死的单程航路。

    “当然不是。”华斯尔茨耶哥说道:“我没有想到,我的手下居然是一群饭桶,你们居然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想不通,我们为什么非得走这条直线航程,为何不能绕个圈?”

    说完,华斯尔茨耶哥的手,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就是这样。”

    绕个圈,反而更近!

    如果在平面上看,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在平面上,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是太简单的公理了,不需要证明,直接就是正确的。

    而在三维世界里,就不是了,其中是有捷径的,这就是绕个圈,对北半球来说,向北绕。

    如果从地图上看,好像是更远了,但是要是放在地球仪上,就能清楚地看到,当绕到了高纬度地区的时候,由于纬线圈小,反而距离会更近。

    (举个简单的例子,坐着飞机去美国,从地图上看,好像是直接飞过太平洋就好了,但是实际上没有航班这么飞,都是绕道北极,也就是阿拉斯加,再飞过去,这样反而会更近,不懂的读者大大建议拿个地球仪看看。)

    直线飞行,是够不着的,但是如果绕个圈子,从北极过去,反而会更近,同时,还有另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利用北极上空的高纬度的环流,来实现最经济的飞行方式。

    为何选择在这里作为己方的基地?

    德国人的侦察机,可以肆意地在苏维埃领土上空飞行,他们的飞行高度甚至能够超过一万五千公里,这个高度上,苏维埃没有任何飞机能够到,所以是不设防的,也就是说,苏维埃领土的大部分,都会被德国人看得清清楚楚,布置在那些地方的机场的话,很容易被德国人发现,之后,就会招来可怕的轰炸。

    相反,没有人会注意到这里。

    其次,除了这里作为基地很安全之外,从这里起飞,飞北极航线,德国人也绝对想不到,己方在北极上空飞行上千米,然后从芬兰上空飞过,取道波兰,直插慕尼黑。

    慕尼黑是德国内陆城市,本来防守力量就弱,而且重点防备的是东部,对从北部下来的飞机没有任何的防备,就这样,己方偷袭的成功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

    “各位,我们的首次作战,一定要旗开得胜,这关系到我们苏维埃的生死存亡。”华斯尔茨耶哥继续说道:“这次,我们会使用一种特殊的炸弹,摧毁整个慕尼黑!德国人对我们彼得堡所作的一切,现在我们要还回来!”

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运输潜艇

    对苏维埃来说,运输物资主要依靠铁路,但是季克西并没有通铁路,可以说,季克西主要就是为了北极航线上的船只提供一个临时的停靠点而已。

    苏维埃虽然土地辽阔,但是真正有人居住的还是欧洲部分,大部分的远东地区,根本就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

    所以,索科洛夫卡基地里面的物资运输,似乎就是一个难题,比如,航空燃油。

    苏维埃本来是不缺油的,但是当石油基地被炸之后,燃料的获得就异常地艰难起来。普通战斗机的燃料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