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军嫂追夫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军嫂追夫记- 第1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煤球过得这样养尊处优,不水灵才怪!

    和那些军嫂这么一聊,时间已经到了九点多,再把作业写完就十点多了,朵朵困得不行,笔一扔就倒在床上睡着了。

    正是初秋,夜里的温度不冷不热,最适合睡觉了。

    纳百川在书房里合上书本,和往常一样,睡觉前都要进朵朵的房间看看她。

    朵朵睡得很香,大气的把毯子全卷在身上,脸也埋在毯子里。

    纳百川轻轻的在她床边坐下,把毯子往下拉拉,将她的整张脸露了出来,这样才好呼吸,然后俯下身,轻柔地吻了吻她光洁的额头,这才心满意足的回自己的房间睡觉去了。

    过了两天,朵朵请了两个军嫂去她店里工作。

    这两个军嫂一个叫田慧,一个叫卢秀敏,都是三十几岁左右,本份,而且还懂一点裁剪,她们俩家的条件在整个军属大院里和赵兰一样算是很贫困的一类。

    朵朵有她的想法,在人品可靠的条件下,请谁不是请,那还不如请家庭条件困难的,因为这份工资对她们来说能够起很大的作用,而对那些家境条件还可以的人来说这份工资没那么重要。

    田慧、卢秀敏和赵兰、姜荷花一样,很珍惜这份工作,干得兢兢业业,几天就上手了。

    这样一来,林永芳就完全能够专门负责裁剪,再加上有朵朵帮忙,虽然生意慢慢转往旺季,接的活儿一天比一天多,但能应付得来。

    林永芳和她的孩子们上个星期天过得既充实又愉快,可陶成安却形只影单分外可怜。

    因为一想到之前在李春华那里受的委屈,陶成安就不愿意回桃花村,所以上个星期天他是在单位的单身宿舍里度过的。

    自己在单位里虽然吃的差,但好歹能够吃饱肚子,可回到李春华那个大家庭,李春华有时连饭都不给他吃,饿肚子的滋味实在太难受了,因此他便在单位里度过了一个清冷的,但安静的星期天。

    陶成安星期天没有回桃花村,李春华他们还好,认为没回来就没回来呗,正好可以节约点粮食,还可以放心大胆的割肉吃,都没放在心上。

    可是于彩凤很是不安,她生怕上个星期他们做得太过分了,陶成安生气了,不再回他们这个大家庭,那她家才做了一半的房子怎么办,后续资金谁出?

    因此于彩凤竭力说服李春华,下次陶成安再回桃花村,他们一定要假装对他很好。

    李春华很不乐意,嘟哝着说:“这世道完全变了,做妈的竟然要讨好儿子!”但还是勉为其难的点头答应了。

    于彩凤背着李春华给陶成安写了封信,说是李春华不舒服,叫他星期天有空回来看看。

第297章红薯和饺子哪个好吃

    陶成安收到信后,很是担心李春华,虽然现在李春华把他当个摇钱罐,只知道要钱,可他小的时候李春华对他兄弟姐妹几个真的好,每次有点吃的总是先让她几个孩子吃,然后尽量让她男人吃,而她总是吃得最少。

    一想到那段艰难岁月,陶成安心中的怨气就消散了许多。

    陶成安度如年,好不容易盼到星期六了,到了下午,他提前两个小时离开了单位,拿着单位发的过中秋节和国庆节的补助十块钱,买了几斤月饼乘坐班车赶往桃花村。

    当陶成安抵达桃花村的时候,已经傍晚六点多左右,村里许多人家屋顶上空炊烟袅袅。

    陶成安疾步向李春华家里走去,有村民看见了跟他打招呼道:“成安哥回来了。”

    “嗯,这么晚了大牛还在忙啊!”陶成安寒暄道。

    “嗯哪,听说马上要包产到户,分给各家的自留地可以随意的扩大,我再去开点荒,多种点菜。”叫大牛的中年人应道,“成哥不是总是在星期天回来吗,怎么今天就回来了?”

    陶成安忧心忡忡的说:“我妈病了,我急着回来看她。”

    “李婶子病了?”大牛一脸惊诧,“成安哥是不是弄错了,我明明看见李婶子每天活蹦乱跳的,她今天早上还为陶二哥家的鸡啄了她家的菜和陶二嫂子吵了几个时辰的架,精神好着呢,怎么看都不像生病的样子。”

    陶成安听了这话,心中狐疑。

    到了家门口,于彩凤的七岁大孙子小狗子人小眼尖,在屋里就见到陶成安手里提的月饼,张开双臂,冲出屋子,喜笑颜开的向他跑来:“二爷爷,你手里提着什么好东西,我要吃!”

    陶成安把月饼举高:“这是月饼,但不能给你吃,要留着给太奶奶吃,太奶奶生病了,吃些月饼病好得快些。”

    小狗子委屈得直嚷嚷:“太奶奶没有生病呀,是小狗子生病了,小狗子前天晚上着凉了,拉肚子了的,所以这些月饼应该给小狗子吃。”

    陶成安闻言眉头蹙紧。

    走进屋里,家里人都在,大家见到他都笑得很不自然。

    特别是陶志强他们这些做晚辈的,纷纷站了起来,和陶成安打过招呼之后,全都开溜了,就连三弟夫妇和他大哥跟他客套的寒暄了几句之后,也都逃也似的走出了堂屋。

    陶成安扫了一眼饭桌,一大堆碗筷,于彩凤正手忙脚乱的在收拾,看来他们刚吃过了晚饭,不由得心中有点凉,自己今晚又得饿饭了。

    于彩凤见到他笑得格外夸张:“成安兄弟怎么今天回来了?吃过没有?”

    “我是收到信说妈不舒服,所以特意提前赶回来了。”陶成安把月饼放在饭桌上,在饭桌旁一张高凳子上坐下,“到现在还没吃饭呢。”

    于彩凤停下收拾碗筷,给他倒了杯凉开水,破天荒道:“还没吃啊,那我给你端点吃的。”说着就要向厨房走去。

    陶成安心中一暖。暗想,于彩凤还是有点关心自己的。

    李春华在一旁听得纳闷,也很不高兴,年纪大的人没病最恨别人说她有病,那不是咒她死吗?

    于是冷冷问道:“那封信是谁写给你的?”

    于彩凤忙停住脚步,抢在陶成安之前说:“是我写的。”

    她趁陶成安喝水的时候,直给李春华递眼色:“妈也是,生了病还不肯说,让我们做晚辈的怎么安心!”

    李春华虽没揪着这个问题不放,可是脸色阴沉。

    陶成安一口气喝完水,把杯子放下,见李春华板着个脸,以为她在生自己的气,怪他没重视她的病情,连忙陪着笑道:“我在城里听说妈生病了,心里急得什么似的,可手上也没什么钱,所以只能买几斤月饼给妈吃。”

    于彩凤的另两个孙子被她的两个儿媳硬拉着走了,就只有小狗子还趴在饭桌旁边眼巴巴的看着那些月饼。

    陶成安见他馋兮兮的,便拿了个最小的冰糖月饼给他。

    小狗子喜滋滋的捧着那个冰糖月饼坐在他身边的小凳子上吃。

    于彩凤把那些碗筷送到厨房里,就立刻端了一碗蒸红薯和一盘炒酸豆角回到堂屋,难为情的笑着对陶成恩说:“只剩下这些了,成安兄弟将就吃了吧,现在家里做房子,钱紧张,我也拿不出好东西来招待你,等我们家房子盖好了,我再做顿好吃的给你吃。”

    陶成安见有吃的,已经是意外之喜,听了于彩凤的话倍觉温暖,之前心中积攒的那些委屈和抑郁一扫而空,拿起一个冷透了的红薯咬了一口:“大嫂,咱们一家人别说两家话,妈说的对,你和三弟家现在正困难,我不帮你们谁帮你们!”

    于彩凤笑了几声:“到底是当干部的人,说话和思想就是有水平。”转身去了厨房洗碗。

    乡下的孩子难得吃到月饼,小狗子三下五除二就把手里的冰糖月饼给吃光了,他坐在小凳子上看陶成安吃红薯和酸豆角,天真的问道:“二爷爷,红薯和饺子哪个好吃?”

    李春华和陶老爷子一听此话,两人顿时变了脸色。

    因为有食物吃,陶成安的心情很好,他慈爱的摸了摸小狗子的头:“小傻瓜,当然是饺子好吃喽!”

    小狗子高兴的从小凳子上跳起来:“那我给二爷爷端饺子去!”

    李春华连忙吼道:“你这个死孩子,胡说什么,家里哪有饺子!”

    小狗子争辩道:“怎么没有!我们晚饭不都是吃的饺子吗!二爷爷刚进院门的时候就被我奶奶看见了,我奶奶招呼着大家伙赶紧把饺子收到太奶奶的房里藏着,你们当我不知道!”说着蹦蹦跳跳往李春华房里跑。

    陶老爷子伸手想抓小狗子,可小狗子滑的像条泥鳅一样已经跑进了李春华的房间,很快便端着一大盘饺子出现在房门口,嘴里还嚷嚷道:“二爷爷,快吃饺子,饺子真的好好吃!”

    一直冷眼旁观的陶成安见此情景,心像掉进了冰窟一样冷,他把手中没吃完的红薯重重扔在碗里,铁青着脸从凳子上站起来,转身就往屋外走。

第298章你来做什么

    于彩凤早在厨房里听到了屋里的对话,可是她根本来不及阻止,正忙着想对策,就见陶成安气冲冲的走出堂屋。

    此时她顾不得许多,急忙从厨房里冲了出来,硬着头皮拦住陶成安:“成安兄弟,这么晚了你要去哪里!”

    陶成安语气冷得像冬天的北风:“去哪里都好,只要不要再呆在这个家里!”说罢用力推开于彩凤,疾步走出了院子,不论于彩凤在背后怎么呼喊辩解,他都没有回头。

    陶成安一直走到不远处的一个湖边才停住脚步,在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两眼呆滞的望着眼前的湖水,痛苦的用双手紧紧抱住脑袋,思绪如波涛般汹涌,想到林永芳对自己的好和他自己家人对他的冷酷绝情,心中充满了后悔。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耳边除了秋虫的鸣叫和一两声夜鸟的叫唤,周遭一片安静。

    陶成安站了起来,茫然的看着黑漆漆的周围,发了了半天呆,厚着脸皮来到了林永芳的院子里。

    院子里黑灯瞎火,但很快陶爱国兄弟两个房间的窗户就亮了。

    陶爱国在屋里喝道:“是谁?”

    陶成安在外面难为情的闷闷应了声:“我。”

    屋里的人似乎感到很意外,隔了一分钟,两个房间的门都打开了,陶爱国和陶爱民兄弟两个都面色凝重的盯着他。

    陶爱国冷冷开了口:“你来做什么。”

    陶成安手足无措,半晌,指了指茅草屋,讪讪的说:“我想回屋睡觉。”

    “你是不是走错地方了,你要睡觉回奶奶那边睡去。”陶爱国冷冷的斜睨着他。

    陶成安难堪的低下头,嗫嚅着说:“我和你奶奶那边闹翻了,没地方睡了。”

    陶爱国讥讽道:“你是不是给奶奶钱少了才被他们赶出家门了?可我们这里又不是收容所,你找到这来也没用!”

    陶成安听了,发了一会儿呆,默默转身离去。

    陶爱国看着他落寞的身影,于心不忍,叫住他:“那你今晚就在茅草屋住一夜吧,以后别来了。”

    走投无路的陶成安大喜,连忙转身对着自己的大儿子说了好几声谢谢。

    陶爱国用又可怜又可嫌的目光看着他:“茅草屋外间爱家的床铺底下有个篮子,篮子里面还有十几个蛋,你自己打碗荷包蛋吃吧。”

    李春华对陶成安一向很狠,陶成安既然是从李春华家里赶出来,肯定没有吃饭。

    陶成安刚想说声谢谢,陶爱国兄弟两个已经先后把房门关了,很快屋里的灯就灭了。

    陶成安一个人五味杂陈的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便走进了茅草房,点燃了煤油灯,从陶爱家睡觉的床铺底下拖出装鸡蛋的篮子,一手拿着煤油灯,一手提着篮子来到厨房,烧水打荷包蛋。

    一口气打了八个,篮子里面也就只剩四五个鸡蛋了。

    陶成安爱吃甜食,想着上次孩子们给林永芳买过几包红糖,依着林永芳节俭的个性肯定是舍不得吃的,那些红糖肯定还在。

    于是他又去了茅草屋,进了里间,找了半天,终于在五屉柜的抽屉里找到半包红糖,连忙拿到厨房里,倒了一些红糖在荷包蛋里,用筷子搅了搅,吃了起来。

    陶爱国有些不放心陶成安,出门来看他,见他竟然拿了母亲的红糖煮了一碗红糖荷包蛋,很是无语,对他的那点怜悯之心顿时烟消云散。

    陶成安对这个家已经习惯于心安理得的索取、获得,即便如丧家之犬被收留,也丝毫没有多少感恩之心和惭愧之意,不然不会像扒本一样一口气打那么多荷包蛋,还把林永芳舍不得喝的红糖拿来喝,这要是在李春华家里,他可舍不得吃鸡蛋和红糖,得留着奶奶和大妈吃。

    陶成安看见陶爱国,冲着他笑了笑,解释道:“这些日子过得太苦了,所以才想吃点好的。”

    陶卫国一向大气不爱说人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