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军工霸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军工霸主- 第2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完卢嘉栋便放下电话,而站在他对面的刘亮却惊讶的看着办公桌后的卢嘉栋:“卢总师,小张参加工作没几年,提升这么快会不会”

    “当年我还没有工作经验呢!”没等刘亮把话说完,卢嘉栋便笑着回应着,随后抬起眼看了看站在面前的刘亮带着淡然的笑容继续说道:

    “而你被提升到车间副主任时参加工作才几年呢?只要是人才,有能力,无论资历大小该用就要大胆的用,当年的万山厂是这样,现在的新式坦克领导小组也是一样,要不然怎么保持蒸蒸日上的活力?”

    唯才是举是卢嘉栋一贯的用人原则,万山厂时的杨弘毅、胡庆华、刘亮,到现在赵成刚、张爱国无不是如此,既然要不断向上的进取精神,就要不断的引入新鲜血液,提拔合适的人才,而不是固守城郭暮气沉沉,要不然他心中的军工霸主之梦也只能是梦了。

    刘亮当然不知道卢嘉栋会想的那么深远,不过出于对卢嘉栋一如既往的崇拜与尊敬,刘亮还是点头受教:“卢总师,我明白了,我回去后就准备相关材料!”

    随后,刘亮又汇报了其他相关工作,卢嘉栋做了几个口头指示,并在几个递交过来的文件上签字后,刘亮便带着批示的文件和指示出去布置下一步的工作去了,目送着刘亮的离开,卢嘉栋给自己沏了杯茶水,然后靠在椅子背上啜了几口浓郁的香茶。

    整个人也顿时精神了不少,可当他想再次喝上几口时,办公桌上的电话忽然叮铃铃的响起,卢嘉栋只能放下茶杯将电话接了起来,随即听筒内便传来材料研究所所长秦景斌,兴奋而又激动的声音:

    “卢总师,我是材料研究所的秦景斌,报告您一个好消息,您提出的复合装甲,我跟湘南特钢厂的朱海峰朱副厂长已经取得重大进展!”

    “真的?”闻听秦景斌的话,卢嘉栋的脸上也展露出欣喜的笑容,作为新式坦克三大主要技战术指标之一的防护能力,卢嘉栋可谓是异常重视,因为在卢嘉栋看来,战场上的交战基本原则就是保护自己,消灭敌人,如果连自己的保护不了,根本谈不上去破阵杀敌,作为陆军进攻中坚的坦克更是如此,所以,在新式坦克整体性能指标的制定时,便把复合装甲列入其中,以便提升新式坦克的防御力。

    由于复合装甲的特殊性和技术的复杂性,卢嘉栋便把此项研制任务交给曾经参与新式装甲钢研发的朱海峰,以及在复合材料很有建树的秦景斌进行联合攻关,与此同时,卢嘉栋也几次前往位于羊城的材料研究所进行视察和指导,本来卢嘉栋想着最快也要半年才能有初步的成果,可没想到还不到三个月两人就取得重大突破,如此一来,就意味着新式坦克的研制进度将大大加快,这怎能不让卢嘉栋为之高兴:

    “那真是太好了,真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把如此复杂的技术给攻克了!”

    “说实话,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大的进展,还要多亏了朱副厂长的老师,北方机械厂的祝总工艺师,要不是他给我们提供了相关研发资料,我们也不可能这么快取得突破!”

    “祝总工艺师?”卢嘉栋对这个名字很陌生,不禁重复了一句,而电话另一头的秦景斌却依旧不减兴奋的神色,肯定的说道:

    “没错,就是祝总工艺师,现在我们已经造出四五块样品,下午就利用火车运往万山厂,利用相关设备检测一下,看看效果怎么样!”

    秦景斌嘴上说得谦虚,但言语之间那自信满满的气势却将前来万山厂测试当做一次隆重的表演一般,欣喜之情更是溢于言表,其实欣喜的不止是秦景斌,卢嘉栋也是一样,复合装甲可是他的一块心病。

    要知道复合装甲可是当今世界坦克防护能力中位于前沿的核心技术,不同于发动机、观瞄系统以及芯片和计算机,可以通过不同渠道进行引进,复合装甲技术作为各军事强国的核心军事机密,无不是禁止出口和技术外泄的,毕竟作为陆战之王的防护核心,

    如果被潜在的对手得知装甲防护的具体参数,那就等于把厚重的铠甲剥~光再去作战,胜负如何自当不言而喻,所以,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亦或是英国,都把最新的装甲技术严格的保护起来,禁止外泄,为此,不惜在出口的坦克装甲上做手脚,将其防御力降低,从而防止技术泄密。

    所以,当听到秦景斌在复合装甲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喜讯之后,卢嘉栋一颗心也随之落了下来,因为随着复合装甲的研制成功,新式坦克的骨架已经完成,接下来的血肉与内脏的研制进度就会大为加快,正因为如此,卢嘉栋也就没有再追问那位祝总工艺师,而是神色期盼的回了句:

    “那好,我现在着手准备,咱们等见面再详谈”(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六章 穿甲弹

    位于万山厂东南方一处被几座突兀的群山环绕的盆地内,坐落着几栋低矮的建筑物,笔直蜿蜒的铁路沿着山路隘口直通盆地之外的铁路主干线,就在宽敞的空地内则会不时的传出阵阵的轰鸣和爆炸声,身处安全区的工作人员则是脚步急徐,在安放在空地旁的各类检测仪器前往来奔波,一丝不苟的记录着仪器中的各项数据,而这不是别处,正是刚刚投入使用的武器装备检测试验场。

    这是万山厂搬迁三林,并扩大规模后的配套项目,毕竟万山厂已经发展成一个省重点军工厂,随着万山厂规模的扩大以及研发的装备越来越多,无论是万山厂本身,还是桂溪国防科工厅乃至更高一层的国防科工委、总参装备部,都觉得万山厂需要一个专门的检测试验场。

    尤其是在新式52倍口径155mm榴弹炮研制过程中,缺少独立的检验测试的局限性便更加凸现出来,于是在新式榴弹炮研制正在研发之际,作为万山厂扩建的配套项目,综合装备检测试验场便在万山厂东南方的盆地内破土动工。

    与此同时,军队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总体战略,优化兵力结构和强化战斗力,在几个试点地区进行有针对性的人员调整和改革,G军区作为试点之一,将部分单位和人员进行裁撤,这其中就包括设备日益落后的G军区装备测试大队。

    只不过这支与万山厂各型武器装备渊源颇深的装备测试大队在整体裁撤后并没有丢到自己的老本行,而是整体调入万山厂。成为万山厂新建测试场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正因为如此,万山厂的检验测试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具备了武器装备的综合检测能力。

    然而随着新式坦克领导小组和相关项目在万山厂启动。这个落成不就的检验测试场便成为新式坦克研制团队重要的检验测试场所,只是整体从军队划拨过来的原G军区装备测试大队的检测设备的技术水平太过落后,无法承担更为先进的装备测试任务。

    再加上兴建时的某些局限性,根本无法胜任新式坦克团队的全部测试要求,因此在新式坦克研制领导小组成立之前,卢嘉栋便提出检验测试场进行系统化的升级改造,经总参装备部的协调。

    很快一个团的铁道兵和两个营的G军区直属工兵便进驻三林。开始对万山厂的检验测试场进行改造,与此同时卢嘉栋通过布洛姆贝格和巴基斯坦等渠道,购置了一大批先进的武器装备检测仪器和设备。短短三个月的功夫,整个检验测试场可谓是焕然一新:

    “小卢,幸亏你花大力气改造这个测试场,还从国外引进一大批技术先进的检测设备。要不然呀。新式穿甲弹的进展根本不可能这么快!”赵如松与卢嘉栋并排在几个正在频频闪动检测设备前走过,兴奋的神色更是溢于言表,他如今可是检验测试场改造完成以来最大的受益者,毕竟他所主持的新式120mm反坦克系列弹药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作支撑,而引入一大批性能先进检测设备的测试场自然成了他极为强大的助力:

    “咱们研制的新式全装药长杆次口径尾翼脱壳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初速至少在每秒一千五百米以上,相当于几倍音速的高速,原先的设备根本无法检测,要不是新引进的那套高速探测设备能够准确的测量出初速和弹药在空中运行的姿态动作。新式反坦克弹药的研制进度必然要大大落后!”

    “设备再先进,也比不上赵教授的经验丰富。反坦克弹药能够顺利推进,赵教授可是功不可没呀!”

    当然,在新式反坦克弹药方面,光有先进的检测和制造设备是远远不够的,丰富的相关经验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要不然卢嘉栋也不会邀请在弹药和火箭推进系统方面的资深权威专家赵如松来领导和主持反坦克弹药的研制工作,只不过卢嘉栋的这番话让一同前行的赵如松的脸忽然沉了下来,进而停下脚步正色道:

    “小卢,怎么你担任新式坦克的总设计师后怎么也开始官僚起来了!”

    以卢嘉栋现如今在军工系统内的成绩和地位,这样的当面指责已经是不多见了,但赵如松却是个例外,除了他一以贯之无法更改的倔脾气外,他与卢嘉栋亦师亦友的关系也让他在卢嘉栋面前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根本不顾及卢嘉栋的职务和地位,而卢嘉栋也明白,要不是知心相交的好友,就算你去恳求赵如松多说两句他都懒得理会半分,就更不用说推心置腹的实话实说了,所以卢嘉栋对此也并不在意,就如同现在这样,见赵如松忽然面色沉郁,卢嘉栋并没有显得很诧异,反而依旧是带着淡然的笑意,进而反问道:

    “我说得可都是大实话,怎么又成官僚了?”

    “如果要说实话,那就应该把你对新式反坦克炮的贡献原原本本的说出来,我赵如松虽然年纪大,但也没老糊涂到不明事理,随意侵占别人成果的地步!”

    “我就是提出几个不成熟的建议,抛砖引玉而已,怎么就成了成果了?”

    “全装药长杆次口径尾翼脱壳稳定脱壳穿甲弹的理论技术是谁提出来的?钨合金钢芯的合金成分比例确定为90%的钨,7%的镍以及3%的铁又是谁提出来的?还有全装药的火药比例、轻质弹托的结构样式和分离原理、钨合金钢芯单体的十字尾翼的构成和飞行运动运算方程等等众多的新式反坦克弹药技术,你小卢还说是不成熟的建议,你还让我们这些搞弹药研究的人有脸再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吗?”

    赵如松见卢嘉栋依旧是气定神闲不以为意的样子,不免有些气结,要知道卢嘉栋在这几个月当中给了新式反坦克弹药研制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在相关的理论技术方面,提出很多极具开创性的建议。

    每一条拿出来都可以让人在弹药领域成为开创性的领军人物,其中一些甚至可以单独开创一门学科,然而这些在旁人开来足以成师成圣的东西,卢嘉栋却把当做引出玉石的板砖,这让一直对技术很是看重的赵如松有种要吐血的感觉,直觉得卢嘉栋实在是暴殄天物,因此才会这般的严肃无比的说出这番话(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七章 世上少了一个学术大师

    其实之所以如此,并不是真的指责卢嘉栋对技术暴殄天物,说来说去,赵如松作为老一辈军工技术专家,对下一代军工技术人才的成长还是很关注的,要不然他也不会放弃军工科研院所的高位,重新回到校园中去教书育人,为的就是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军工技术人才。

    也正因为如此,他和当年的杨弘毅一样,对卢嘉栋非常看重,只不过与杨弘毅那种只希望在军工系统做出贡献的宽泛期望不同,赵如松的想法则更为具体,那就是希望卢嘉栋能够专注于军工技术,尽量不要插足政治。

    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其中有着他几年前切身的经历,也有着他个人对技术的执着追求,但与这些相比,更多的则是他对卢嘉栋本身的看重,这一点从两人合作研发便携式火箭筒便开始了。

    之后的新式火炮和炮兵侦察校射雷达赵如松也多少了解一些内情,从而更加坚定的自己的想法,毕竟在他看来,像卢嘉栋这样军工技术全面,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强的年轻人十几年也遇不见一个,如果这样的人才能够潜下心来研究技术的话,说不定就是中国下一个军工技术领域的大师级人物。

    只不过卢嘉栋虽然对各项军工知识和技术都有相当的见解和想法,很多还极具开创性,可他好像只是把技术当做一个完成任务的桥梁,看似重视但却并不在意,很多的时候更是希望用这些技术来成全他人。

    要不然他主持了那么多武器装备的研制项目,怎么连一篇相关技术文章都没有,反到是参与的研制人员的技术论文频频发表,评先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