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军工霸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军工霸主- 第6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

    陆维军被卢嘉栋问得哑口无言,他很清楚中**队的现状,虽说这些年有了很大进步,许多新装备和新战法得意运用和实施,但却在内部争议很大,走得并不顺畅,反而是传统体制和战法依旧在贯彻和发扬,

    以至于有些部队都趋于僵化,很难想象这样的部队被拉倒高技术条件下的战场上,能有几成的生存率?陆维军本就皱紧的眉头因卢嘉栋的一番话,愈发锁死,然而在下一刻,陆维军骤然舒展,转而眉头一样,盯着卢嘉栋不无埋怨的说道:

    “嘉栋,我说的军队的那个硕鼠,可你怎么又扯到军队战斗力上了?”

    “难道不是一件事吗?”

    陆维军话音刚落,卢嘉栋的反问便接踵而至,这让陆维军不由一愣,可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卢嘉栋的话便再次在他的耳畔响起:

    “在我看来其实是殊途同归,无论是硕鼠还是军队战斗力,最根结地都是咱们这支军队能否打赢未来的高技术战争,能战,我们的自信、荣誉和传统便能保持,反之必然会出现种种瞠目结舌的丑事,满清的八旗军便是如此,一只硕鼠被抓,谁又敢保证没有第二只,第三只?”

    听了卢嘉栋的话,陆维军再次沉默下来,他明白卢嘉栋的意思,从伊拉克西南部沙漠撤退的这些日子,卢嘉栋曾不止一次的向他说起军队体制改革方面的事情,对此陆维军虽说也觉得很正确,但还是希望走一步看一步,毕竟这种改革不同于经济体制改革,所牵扯的实在太过庞杂,比之几年前的百万大裁军还要艰难。

    然而卢嘉栋却不这么认为,既然中国即将完成百万大裁军,为什么不趁热打铁,对军队体制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要知道想要将手中的先进武器装备发挥出最大效能,没有一个先进的对体制做支撑是永远无法实现的,

    伊拉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师承苏联的垂直指挥体制在现代化战争中显得过于臃肿和笨拙,根本适应不了高强度的战争节奏,以至于很多性能先进的武器装备在伊拉克手中跟废铁没什么区别,

    当然“猎鹰”防空导弹系统除外,不过这也是得益于卢嘉栋等人的幕后指导,要不然也会在这个体制中被联军达成零件,正因为如此,想要在未来掌握主动,改革现有军队体制势在必行,更何况当下的海湾战争的冲击力也非常强大,足以压制国内传统的保守派,再加上百万裁军的余威尚在,两相结合,军队体制改革的阻力已然降到最低:

    “江首长派你和周睿等人来海湾担任观察员,我想不单单是为了看一场堪比好莱坞的战争大片这么简单,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不是犹豫,实在是困难太大。”

    陆维军仰头将杯中的水一饮而尽,对着卢嘉栋苦笑一下,伸出几根手指,在卢嘉栋的跟前比划着:

    “你知道我们一年的军费是多少?不到两百亿美元,而人员却将近四百万,光一年的被服、口粮就要耗去军费的五分之一,核~~武器是咱们国家的安全基石,每年的巨额维护费用也要保证,至于其他的军舰、战机那一件不是一年数十万的吞金兽,不到两百亿美元的军费,真是一份钱摔成八瓣才勉强够用,

    的确,如你所说,国内有很多老将军,老干部对军队体制改革抱有成见,可为什么有成见?归根到底还是落在钱上,别的不说单说你们东北重型工业集团生产的‘猎鹰’防空导弹系统,光一枚裸~~~~弹就高达三百万人民币,

    要配备齐装满员的一个营就需要几个亿,若是将配套的通讯指挥系统也一并组建起来又是上亿的投入,要知道咱们国家的领土范围可不是伊拉克和沙特能够比拟的,区区几个营的‘猎鹰’防空导弹系统就能支撑起整个国家的防空体系,

    咱们是有几个战略方向,数千公里的庞大纵深,十余个至关重要的工业城市和经济中心,想要保护这么多战略目标,光靠几个营的‘猎鹰’系统显然不够,可大规模装备,不到两百亿美元的军费,又根本不现实,所以当周睿将调研报告呈交上来后,首长们只扫了一眼装备单价便不约而同的摇起头来,再加上你们的‘猎鹰’系统还未真正成熟,便以这个理由将其否定。”

    这回轮到卢嘉栋愕然,其实他一直对“猎鹰”防空导弹系统没有通过军委调研而耿耿于怀,特别是那句整体技术并未达到军队要求的实战能力,始终让卢嘉栋心郁难平,虽然嘴上不说,

    但心里却暗暗憋着一股劲儿,想要用真刀真枪的实战,好让国内的军方看看,“猎鹰”防空导弹系统是经得起实战检验的,却没想到,技术指标只不过一个无关紧要的借口,真正的缘由还是落在那个任谁都无法回避的“钱”字上。(未完待续。。)

第九百零九章 定点清除(下)

    得知真正的原因后,卢嘉栋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旋即发出一声深深的叹息,按照他原来的想法,经过十余年改革开放的中国,至少能够撑起中等军事强国的架子,实现装备和军队架构的初步更新应该不成问题,

    而后以此为基础,达到对域外敌对势力的威慑,最终扭转冷战之后,长达二十多年的战略困局,却没想到在这个最为重要的战略节点上,中**队的变革脚步依旧被一条名为“缺钱”的绞索给缠住,刚刚听罢陆维军的话后,卢嘉栋也不是很理解,难道十余年的积累一点成果都无法办到吗?不过很快卢嘉栋就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如果是在后世的话,卢嘉栋未必能想得明白,或许还会义正言辞的腹诽几句,然而他来到这个时代,并融入这个时代,所以他更能感受到这个时代的机遇,同样也能体会到这个时代的无奈。。。。。。。。

    十余年的改革开放的确让中国的经济实现腾飞,同时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财富,按正常的情况来说,利用这些财富足以让军队拥有抵御高技术战争的初步能力,就如同印度和伊拉克一样,只要将钱撒到国际军火市场上,有的是人帮你帮这件事办成。

    然而拥有闪亮的刀锋,就意味着拥有超强的战斗力吗?海湾战争无异于将这个疑问给出了最为贴切的答案,那就是用钱永远也买不来国防现代化,既然无法用金钱去买现成的军事装备,那就只有自主研制一条路;

    可这条路却是极其艰辛且漫长,特别是在初期的积累过程,往往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来完成,时间更是以十年为计量单位,而中国所选择的恰恰是这么一条艰辛之路,原因无他,唯自力更生尔。

    只是中国在这条路走得并不顺,究其根本还是基础水平太弱,其实道理很简单,西方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用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来打磨和积累相关技术,早就达到如火纯情的地步。

    而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一直饱受外敌入侵,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也不过是1949年以来的40年,就算中国人再长出两条腿,也不可能用短短40年的时间,在两手空空的前提下,完成发达国家两百多年的技术积累,

    正因为如此,中国在航空、造船、电子、自动化、软件、计算机等等方面存在诸多短板,而这些短板往往就是军队各项改革的必备硬件,对此,老一辈领导人看得很清楚,并为此制定了诸如863和“火炬”计划,为的就是发展中国的基础科技。

    只不过中国的底子实在太薄,以至于在发达国家斯通见惯的技术,拿到国内便是足以填补空白的前沿科技,特别是航空工业尤为如此,苏联五十年代投入生产并装备的图16“獾”式中程轰炸机,

    中国航空部门直到80年代中期,才完全实现国产化,并达到空军使用标准,要知道那可都是五十年代技术,就算如此,中国航空部门也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将其完全吃透,还有歼七战斗机,从六十年代得到相关图纸和样机之后,也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最终完成国产化,并在80年代中期开始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止是航空工业,其他工业类别也是一样,都在进行着技术积累的漫长过程,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财政有很大一部分被投入到这些基础研究的项目中去,或是对外引进,或是自主研制总而言之,在各种有利经济发展的明目下,将大把的资金扔进基础技术的深坑当中。

    这绝对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许十年,二十年也未必能出一个成果,而这也是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十余年之后,中**队的发展好似原地踏步,哪怕是到了21世纪初也没有太大的改变,

    直到2010年之后,中**事装备才呈现井喷式发展,一艘艘军舰横列在船台上,一架架新式战机展翅翱翔,以至于让很多人都有种眼花缭乱的感觉,中国怎么在短短几年之内便拥有必将超级大国的技术实力?

    其实并不是中国打了兴奋剂,能在四五年间具备超越时代的能力,而是在漫长的投入、积淀和摸索后,终于在这几年内开花结果而已,所有的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润物无声,但却默默的在夯实嵴梁,加固身躯,直到真正崛起那一刻才平地惊雷震撼世人。

    只是在平地一声吼之前,是漫长的等待与无尽的寂寞,当然还有天文数字般的投入,正因为如此,小平同志的那句“军队要忍耐”还不如说是“军队要等待”,等待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等待支撑嵴梁的技术一项项成功。。。。。。。。

    “看来最重要的还是时间呀!”

    良久之后,卢嘉栋意味深长的点了点头,说实话,他并不想就此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战略节点,可现实的境况却又让他不得不如此选择,诚然他卢嘉栋是独一无二的穿越者,身负远超这个时代的军工技术,

    可他终究只是个人,并不是神,简单的枪械、火炮依靠着后世接触到的资料还能应付一二,然而随着现代化战争理论的逐步完善,所需要的装备系统也越来越复杂,就算卢嘉栋知道其中的构成,也并不清楚内中的原理,终究还是需要数十万计的军工技术人员蚂蚁搬家似的一点点将其攻破,而在这之前,除了等待还能有什么?

    还有争取时间!

    既然不能面面俱到,那就只有以点带面,用他的所学在一两个领域内取得优势,从而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全面升级,进而影响全局的发展,以前卢嘉栋推进项目时也是这样做的,但出发点却是在求快,即以最快的速度,让中**工崛起。

    而现在,恍然大悟的卢嘉栋已经从求快,求速转为求稳,求质,快固然重要,也容易出出成绩,可快的后果并不一定真的能让军队战斗力得到提升,就拿万山航空所研制的歼轰9来说,无论从数据还性能,以及实战表现来看,都称得上是一流战机。

    然而在歼轰9一系列光鲜的外表下,却是发动机故障频发,机体寿命不够,整体结构偏弱,大修间隔时间异常短暂,事故率和报废率奇高,总而言之好好的一款歼轰9根本不具备持续作战能力,

    歼轰9之所以如此,究其原因正是配套产业链上的几个关键技术始终无法突破,导致歼轰9就如同一个早产儿,空有光鲜的架子,其内部却羸弱不堪,而这也让海空军头痛不已,刚装备不到一年便停飞了三次返厂大修,使得万山航空所根本无暇探索新一代战机技术,将资源全被锁在羸弱的歼轰9身上。

    类似的问题卢嘉栋不是没有想过,可眼看着90年代一步步走进,相似的史又再次扑面而来,就让卢嘉栋不顾一切的加快脚步,然而今天听了陆维军这番话,他才终于明白,原来老一辈和高层不是没有看到情势的发展,只不过他们是想把根基打得更牢,基础扎得更稳,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若无厚积又怎能薄发?如果自身拥有无可匹比的强大实力,一两个只会偷偷摸摸的硕鼠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我就知道你是个聪明人!”陆维军见卢嘉栋一语道破内中深意,不由得微笑点了点头:“没错,我们最重要的就是时间,发展的时间,在这一点上,你卢嘉栋做得比我们这些职业军人还要好!”

    听了陆维军的话,卢嘉栋微笑不语,但神情上却没有许久以来的焦虑感,因为从陆维军意味深长的话语中,卢嘉栋已经知道最核心层的长远战略,既然与自己的不谋而合,那就没必要让自己背负太多负担,毕竟这个国家,这个军队不是他一个人能撑得起来的。。。。。。。。

    “叮铃铃~~”

    正当卢嘉栋和陆维军你一言我一语谈论着未来的军队发展规划时,桌上的电话却突然响了起来,陆维军即可停下话头,对着卢嘉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