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大仙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都市大仙君- 第4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真是这样那可就真怪不得你,那现在呢,事情是不是办妥了,如果办妥了的话是不是可以继续之前的签售计划了?”苏威再次问道。

    “还不行,事情遇到点麻烦,过几天还的走。所以我趁着今天有空过来看看你,顺便也问问专辑销售的怎样了?”徐应龙沉声说道。

    “虽说签售的事情对销量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毕竟很多歌迷都是兴冲冲的等着你现场签售,但是你却爽约了,这让很多歌迷很是失望,但总体而言销售情况还是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截止今天下午五点半,你的首张个人专辑在网上共销售出703万张,而实体店的数据也同样强悍,卖出了428万张,另外还有各路明星预定的110万张,总销量已经突破了1200万张。”苏威兴奋地说道。

    “1200万张,真有这么多?”徐应龙也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

    也难怪连徐应龙这样的仙君大人也是如此的惊讶,要知道近几年华夏音乐市场虽说总体上还算不错,整体市场甚至已经突破了三千多亿华夏币,数字音乐市场规模达到了500亿元,同比增长了不少,远超电影以及电视行业。然即便是数字音乐市场规模增长迅速,但实体唱片市场依然堪忧。

    不单单是华夏,就是放眼整个世界,就算是娱乐行业最为发达的欧美地区唱片行业的处境也同样岌岌可危。这并不是音乐本身出现了问题,而是人们体验音乐的方式发生了改变。我们不妨回想一下,在十几年前人们都通过什么方式听歌?收音机?cd机?

    再想想我们现在听歌的方式,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在电脑前打开音乐网站,或者用手机里的音乐app。当想明白其中的差别我们就能理解唱片行业为何衰落了,就是因为人们体验音乐的方式变了。

    曾经,去逛音像店就像逛时装店一样,是人们正常的消费项目。而在智能手机和音乐流媒体盛行的当下,去传统唱片店买cd,无论从时间还是金钱的角度都是一种性价比很低的行为。

    音像店能提供的唯一体验就是挑几张热门大碟放在那儿,你可以戴上店里的耳机试听几首,如果呆的时间长了,还有可能遭到店员和后面排队人的白眼。

    想听音乐的人如今已经无需跑去实体店购买唱片,不仅因为时间、人力成本太高,更根本的原因是,网络能给到的购买体验,唱片店却给不了。例如试听,试听唱片可能性不大,你如果不买的话老板是不可能让你打开包装的。但现在音乐的试听直接在网上就可以完成了,所以唱片想从网络回到实体店已经不可能了。有了网络提供的免费音乐,如今的听众已经很少再花钱去买音乐听了,即便一张cd的价格仅二、三十块。

    在这样的变革面前,唱片业不可避免的衰落了。不要说徐应龙这样的新手了,就算是那些天王巨星的专辑销量也很一般。就拿眼下华夏在音乐方面最受国人认可和追捧的周大天王来说,其个人专辑的销量大多在200万到400万张之间,仅有一张达到了五百万的销量。

    这并不是贬低周大天王的个人魅力和赚钱能力,事实上周大天王粉丝遍布世界各国,涵盖老中青各个年龄段。而他的赚钱能力更是大家有目共睹,自己身价巨亿不说,每年入账都以十亿计。

    但即便是他这样的天皇巨星,在大势面前也无能为力。因此一个月前徐应龙对外宣布要发行首张个人专辑的时候人们猜测销量不可能达到500万张,而那已经是人们已经很看好徐应龙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九章:信誉第一(第二章)

    第六百六十九章:信誉第一(第二章)

    徐应龙惊讶的表情让苏威很受用,他和徐应龙认识的时间也不短了。尽管苏威的年龄要比徐应龙大一些,但是一直以来徐应龙都是处变不惊,一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表情,就连苏威自己有时候也觉得自己不如徐应龙沉稳。今天能看到徐应龙如此惊讶,苏威当然高兴了。

    “你们没有统计错?真的是1200万张的销量?”徐应龙再次确认道。

    苏威笑了笑说道:“这些数据都是我们的工作人员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统计出来的,虽然不敢说没有一点出入,但是上下浮动不会超过1000张。”

    “这怎么可能,就算是华夏唱片最辉煌的时期也没有出过如此高销量的专辑吧?”徐应龙惊讶地说道。

    “呵呵,你也太小瞧唱片行业了。唱片繁荣的那些年,专辑超百万销量不是难题,上千万也是常事儿。当时,专辑几乎像是流水线上的工业品,歌手拼命录,灌制线拼命灌录,只要上市就会销售一空。当时一张口水歌的磁带也动辄卖到几十万张,甚至上百万张。那时候是卖方市场,只要内容制作出来,是不愁销路的。那时候,不但歌手明星受人崇拜,就连那些在唱片工厂打工的人也是前景光明令人羡慕。”苏威道。

    二十年前徐应龙才三四岁,当然对当时的唱片行业不怎么了解,于是略带怀疑地语气说道:“真有这么火?”

    苏威笑了笑说道:“还真的就有这么火,当时大家都在扒歌带。每一次都赚的盆满钵满,那时候可以说是唱片行业最赚钱的最黄金的时代!”

    “扒歌带?”徐应龙皱着眉头说道。显然是没听过这个词。

    苏威当即解释道:“扒歌带算是一种模仿和抄袭的雅称,即用临摹的方式将欧美或港台流行音乐的旋律、配器记录下来。再交由本土乐手和歌手演绎。二十多年前,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类似的出版社和公司,但竞争并不算激烈,因为市场实在太大了。这些公司的主要的工作就是扒歌带,老一辈的通俗歌手都唱过扒歌带的歌曲。”

    接着苏威又说道:“而且当年的唱片制作费用非常低廉,制作一张专辑仅需花费一、两万元,节省一点甚至都用不了一万元。而当时市场上的cd批发价是7、8块,一张唱片动辄百十多万的销量,算起来收入是非常可观的。当年做唱片发行的。就像是前两年做房地产的,一些人白手起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变成土豪。不过说真的,你的这张专辑的销量确实令人震惊,虽然放眼整个世界还不能说傲视天下,但是在华夏唱片史上也算是独领了。”

    “哦,1200万的销量还不能登顶巅峰?”徐应龙惊讶地问道。

    “1200玩的销量在华夏确实已经很牛叉了,最近这二十年确实没有人比你的更高了。但是华夏毕竟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娱乐行业更是方兴未艾,根本不能同欧美相比。别人据不说了。mj知道吧,他绝大多数的专辑都比你的这张销量要高!”苏威道。

    “mj是谁?”徐应龙问道。

    苏威像是看怪物一样盯着徐应龙看了好一会儿,确定他没有开玩笑之后才说道:“mj就是迈克尔。杰克逊,他的首张个人专辑《off the wall》在全球市场劲销2000万张。至今其个人唱片的全球销量已超过3亿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专辑《thriller》甚至累计达到了1。1亿张,被写入吉尼斯记录“全球最畅销专辑”。另外还有猫王等多位欧美明星的专辑达到了几千万张,所以说你的这张专辑的销量也就能在国内吓吓人。同国外的那些天皇巨星相比可就差了老远!”

    “不过你也不要气馁,毕竟时代不一样了情况也就不一样。华夏唱片市场起步晚。赶上了唱片工业蓬勃发展的末代狂欢,但也与世界唱片一起迎来了衰退。据相关统计。从90年代末以来,国内的唱片销量每年都以40%左右的份额下降。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你能改变的。毕竟现在早已不在把唱片当作唯一的饭碗了,版权、商业演出等附加在音乐本身的价值才是音乐界更加看重的。”

    徐应龙笑了笑说道:“我没什么好气馁的,唱片业的衰落并非是音乐的衰落,只是音乐载体的更迭。只要音乐会继续活下去,其他的都不重要。在数字音乐时代,音乐从制作到传播都会更加便利,因此音乐不仅会活下去,还会越活越好。”

    其实徐应龙心里还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他看重的压根就不是钱。钱对他来说就是一堆没有任何意义的数字而已,到现在徐应龙都不知道他自己有多少钱,赚不赚钱对于徐应龙来说一点影响都没有。徐应龙最看重的是自己的音乐能被多少人接受,能有多少人因为他的音乐而喜欢上他这个人,进而为他增加多少信仰之力。

    如果可以的话徐应龙甚至都想过免费发行专辑了,只是这样做的话只会让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看轻他以及他的音乐,到时候口碑没赚到反而被人黑个底朝天,那可就不美丽了。

    不过眼下的情况徐应龙已经很满意了,1200万张专辑虽说没有达到华夏人手一张,但是其覆盖率已经很牛叉了。看轻现在才不过十来天而已,这张专辑的潜力还没有完全激发出来。

    更何况徐应龙现在的销售范围只限于华夏本土,海外连一张专辑都没有卖。当时主要是考虑到国外观众几乎都不知道徐应龙这个人,根本就不会有人购买他的专辑。况且华人的音乐向来也只能在华语流行区开拓市场,而不像欧美的那些天皇巨星可以全球范围内开拓市场。不过有了现在逆天的销量,定然会引起国外音乐发烧友的注意,到时候他的专辑在国外销售也就水到渠成了。

    销售依然不成问题了,但是苏威却担心徐应龙能不能及时将几百万签名搞定,要知道这都十多天过去了,徐应龙连一张个人签名的专辑都没有给他弄来,网上已经有很多歌迷提出了抗议。毕竟星光娱乐已经收了他们的钱,按道理说专辑早就应该到他们的手里了,但是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没有接到快递发货的消息,换了谁都会不高兴的。

    苏威将自己的顾虑和担心说了出来,不过徐应龙似乎一点都不着急,他告诉苏威,签名的事情马上就会搞定,不过需要他要尽快将上百万张没有签名的空白专辑送到他家去。百万张签名专辑对于别人来说或许是一个浩大的甚至无法完成的工程,但是在混沌空间百倍的时间加持下,这根本就不是事儿!

    这个对于苏威来说不过是一个电话的问题,徐应龙话音刚落苏威就拿出电话给运输部门的经理打了个电话,让他立即从仓库里提货一百五十万张,然后送到徐家大宅去,而且还要求务必今晚完成任务。为了提高工人的积极性,苏威不惜开出三倍的工资待遇。

    看到这家伙着急的样子,徐应龙不由的笑了,看得出苏威确实有点着急了。毕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便是信誉,答应人的就应该办到,哪怕付出再高的代价。只要有信誉在,那么哪怕是公司倒了,最后总有一天还是会东山再起的。如果一个企业连最起码的信誉都没了的话,那这个企业可就真的完蛋了,不会再有企业和他们合作了,路将会越走越窄,最后直至把自己走死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章:唱片行的强心剂(第一章)

    第六百七十章:唱片行的强心剂(第一章)

    专辑的销量出乎意料的好,不过目前这个消息只有苏威自己以及负责统计数据的几个工作人员知道而已,其余人尽管都知道专辑火了,但是却不知道具体卖出去多少张。当然了,内部人员都不知道,外面的那些网站媒体自然也就更不清楚了。

    原本专辑上架之初,每天星光娱乐都会向媒体通报销量,但是当专辑销量达到八百万张的时候苏威就命令公司负责宣传方面的经理停止对外通报。原因是苏威现在还不大清楚徐应龙到底是个什么意思,要是换了公司的其他艺人苏威自然不会顾及其它,出了这么牛叉的成绩,他定然会动用公司全部的资源进行宣传,顺便再炒作一番。

    但是谁让这次涉及到的艺人是徐应龙呢,同徐应龙搭档这么长时间,苏威对于徐应龙的性格也算是有所了解。说实话,在苏威眼里,徐应龙这个艺人的身份完全是在打酱油,或者说是玩儿票性质的。

    苏威在娱乐圈混了也有小十年了,在小工作室待过,也在央视这样的巨无霸单位待过,见过的艺人没有以前也有八百。不管是已经出了名大红大紫的天皇巨星,还是那些刚刚出道还没有打出名气的小明星,大家在机会面前都一球样。只要有机会出名,哪怕是头破血流哪怕是绯闻漫天,大家都不会在意,只要出名就行。

    但是徐应龙却不一样,尽管他出道的是时间也就半年有余。但是徐应龙有好多次可以扬名立万的机会,只是面对那些别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徐应龙表现出来的懒散和不屑让苏威惊讶。甚至有时候苏威还能明显的感觉到徐应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