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星高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猪星高照-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屯口寒暄了几句,年纪最长的二太爷把人全都叫到了祠堂里。

    祠堂很大,有三百平左右,加上两边的几间厢房足有五百平左右,这是老一辈人合力建起来的,每逢屯里有大事大家都会聚到这里。

    来到祠堂,因为曲建国是长孙加现任族长的关系所以跟二太爷坐在最前边,然后两旁按辈份分排而坐,感觉有点像旧社会的大家族。

    赵海峰和曲文坐在后边,悄悄的推了下曲文的手臂:“你家究竟是些什么人,感觉比旧社会的大家族还可怕。”

    曲文挠着头:“看见中间坐着的那个年纪最大的没有,他是我二太爷今年九十四岁了,听说原来是个山匪,再下来是我四太爷九十二岁原来是个国民党兵,七太爷九十岁原来是个农夫,九太爷八十八岁原来是个小商人,十二太爷……”

    曲文一口气将坐在前边的人介绍完,光是他还活着的太爷爷就有五个,后边爷爷奶奶辈的就更多了,而且正好是过年,屯子里所有的青壮年都回来,若大一个祠堂竟然不够站,辈份小的都站到了祠堂外。

    几个长辈在前边聊了一会,二太爷招手把曲文叫了出来:“文子,你媳妇呢?”

    曲文听见急忙把苏雅馨拉到前边,也不管她的脸变得有多红。呵呵笑道:“二太爷。她就是我媳妇,名叫苏雅馨,是我师父的外孙女。”

    二太爷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下苏雅馨,转头跟几位太爷级的人对了对眼,都满意的点了点头:“听说你师父是个鉴赏大师,那这闺女就是名门之后,长得文静秀气。不错不错,你娶到这闺女我又完成了一桩心愿,等将来到下边见到你大太爷又有一件值得夸口的事。”

    二太爷说完招手让苏雅馨走到前边,对她很认真的说道:“闺女,文子把你带回来,那你就是我们曲家的人了。这件东西你拿着,是文子大太爷当年留下的宝物。等你们正式大婚的时候我一定会替你们好好操办一场。”

    苏雅馨的性格文静易害羞,红着个脸乖巧的点了点头,接过东西退了回来,别说是她就连曲文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大阵仗,如果是正式结婚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苏雅馨刚一退下来,二太爷又转向曲文:“文子,你还记得我们的家规第一条是什么吗?”

    曲文听见立即答道:“不可背叛族人和兄弟。”

    “那第二条是什么?”

    “不可抛妻弃子。要善待家人。”

    “好。你都记得,那知道该怎么对你家媳妇了吧。”

    “知道。二太爷不说我也会好好对她的。”曲文猛点着头实话实说,从小家规背了不知道多少遍,万一忘记他老爸绝不会有丁点客气。

    “很好!”二太爷又说了个好字,挥了挥手让屯子里的人都先行散去,然后对曲文说:“文子,你跟我来。”

    “哎。”曲文应了声,让苏雅馨跟赵海峰几人先跟着他母亲离开,转身和曲建国一起走到了祠堂后堂。

    后堂要比前堂小一半,里边简单的摆着一张桌子和几张椅子,在最里边的墙角放着几个箱子,平常没有二太爷或曲建国的允许谁都不许进来。而曲建国平时都呆在龙城,所以都是二太爷一人说的算。

    跟着二太爷进来的除了曲建国还有另外四位太爷。

    等坐了下二太爷一脸正色的说道:“文子,听你建国说你拜国内的大收藏家为师,学到不少本事,太爷爷想考考你看看你都跟你师父学到了多少?”

    闻言曲文愣愣的望着二太爷,以前只知道他使得一手好刀,但没听说过他也会鉴定古玩啊。

    “二太爷你说。”

    二太爷没有出题而是向九太爷打了个眼色,九太爷随即从墙角的一个箱子里拿出两件器物,将外边的小箱子打开豁然是一件玉瓶和一个瓷碗。

    “文子,你给这两件东西断断代。”九太爷说道。

    曲文又愣了下,九太爷能说出断代这词说名他个懂行的人,最少懂得一些古玩行的说法行规,随即想想九太爷当年是个小商人,多少可能碰过些这类东西,能说出来也不足为奇。让他更诧异的是,几位太爷那来这些好东西。

    不用放出灵觉,光是凭经验来看,曲文就知道这两件不是一般的古玩,端祥了下说道:“几位太爷,我先说这个玉壶。这件玉壶为喇叭状高圈足,壶身呈长梨形,下腹大,劲部较细琢有两个绳状耳,壶身嵌满金花纹饰,器型修长典雅,华贵大方。按器型和纹饰来看应该是清中期的东西。”

    曲文笑了笑接又说道:“不过这件玉壶不是我们华夏的东西,它确切的名字应该叫作‘痕都斯坦玉器’。‘痕都斯坦玉器’其实就是‘伊斯兰教玉器’,主要来源于印度、土耳其、新疆等信奉伊斯兰教的地方,由那里的工匠制做出来的玉器就叫做‘痕都斯坦玉器’。而‘痕都斯坦玉器’在清代中叶受到清朝皇族的大力追捧,乾隆帝曾多次作诗赞誉,纪晓岚也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今琢玉之巧,以痕都斯坦为第一’,可见其在清代玉器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痕都斯坦玉器追求玉材纯净之美,一般一器一色,没有俏色做法,但部分玉器会嵌有金银细丝及红、绿、黄、蓝宝石或玻璃,呈现出典型的阿拉伯灿烂华丽装饰风格。玉器的雕工与华夏传统玉雕差异较大,玉壁一般极薄,花纹多般采用剔地阳纹,所有的隐起花纹都要磨去琢痕,使得整件玉器特别圆润。”

    “从乾隆33年到嘉庆22年的近50年间,全国各地向朝廷进贡了至少800件痕都斯坦玉器。同时清廷的驻外大臣也购买了一些玉器进献给乾隆皇帝。但痕都斯坦风格玉器因过度耗费材料且使用上容易毁损,因此乾隆皇商在晚期下旨停止制作。而清宫中的痕都斯坦玉器大多都收藏在乾清宫暖阁和圆明园殿座之中。可是这两个地方先后经历了一场大火和一场浩劫,致使清宫中的痕都斯坦玉器全数损毁流失。如今能找到的都是玉制器中的最精品。”

    曲文慢慢说完,九太爷点头微微笑了下,没有说话抬手示意让曲文继续说另一件瓷碗。

    曲文又看了看桌面上的瓷碗,正声道:“这件应该是咸丰年间的青花缠枝莲纹碗,目测而观直径在十五厘米左右,撇口、敛腹、圈足,外壁以青花满工绘满缠枝莲纹,四朵大的花叶上托着莲花,小花叶叶面呈双开裂,构图较为繁缛,青花发色浓艳,胎体细薄,釉色泛青,这全都是咸丰年间的青花瓶做法和特点。”

    曲文说着把瓷碗一翻,下边果然刻着“大清咸丰年制”。

    没等九太爷说话,曲文又继续说道:“咸丰年间可以称得上是内忧外患,内有太平天国,外有英、法等列强虎视眈眈。加上朝政**,生产凋敞,制瓷业愈加衰落,因此咸丰年间的制瓷数量极其有限,传世品更为稀少。”

    “咸丰青花瓷的造型与道光时期大体相同,但略显笨拙,民窑尤其明显,官窑器中则有少量精细产品。按这一件的胎质,釉色和落款来判断,应该是件难得的官窑真品。”

    曲文把两件东西鉴赏完毕,年代出处巨细无遗,等他说完几位太爷都露出欣悦的笑容。

    九太爷对二太爷笑道:“二哥我没问题了,你说吧。”

    曲文不知道几位太爷弄的是那出,好奇的转望着二太爷等他发话。

    沉静了会二太爷缓缓说道:“文子,你一定好奇为什么太爷们会有这些好东西吧,而且有这些好东西为什么家里还是这么穷对不?”

    曲文连连点头,他现在何止是好奇,简直是好奇到了极点。

    “二太爷你就别吊我的味口了,你老再不说我可得急死。”

    二太爷呵呵笑了会:“其实我们也不太懂这些玩艺的价值,老九懂一些,只知道应该值些钱,之所以拿出这两件,是因为老九只懂这两件。要说起这些东西,还得从几十年前的战乱年代说起。”

    *********************

    今天6000字完成,蛮民也想尽力写得更好,如果兄弟们觉得还可以的话给张月票和打赏吧,让蛮民也小小的兴奋一下,说不定剧情会随着大家的鼓励变得更有生色。(未完待续。)

第169章 老一辈的故事(二)

    二太爷开了个头却没接着往下说,转身向四太爷说了句:“老四先说吧,从文子的大太爷开始说起。”

    据曲文所知,四太爷原来和他大太爷是老乡,在战乱年代都被抓了壮丁,后来一起趁乱逃了出来,躲在这深山里再也没有出去。

    四太爷轻“嗯”了声,然后突然沉静了好久,似回忆起不堪的往事,脸上的神情有些苦涩,良久才缓缓说道:“其实我和你大太爷都姓韦,是河南洛阳人,四四年的时候被一起抓了壮丁成为国民党兵,起初我们跟小鬼子干倒也没什么,因为那些小鬼子欠操,你大太爷是个猛人,打起仗来不怕死,偏偏运气又特别的好,好几次挨了枪子就是没倒下,于是很快就被升到了中尉排长。等转眼到了四五年,好不容易打跑了小鬼子,大家还没来得急稍停一下又莫明其妙的打起了内战。”

    四太爷说到这突然变得愤慨起来,九十多岁的人把桌子拍得“砰砰”响:“打鬼子那是打侵略者,凡是有血性的男人都不会说什么,可是打内战是打自家兄弟。打了两仗之后你大太爷萌生了逃跑的念头,于是私下和六个过命的兄弟约定找机会趁乱一起逃跑。之后的战役我们都把抢抬高了半寸来打,看起来打得挺欢,其实都是在对天放空枪。我们随部队在河北全省跑了一大圈,四五年底的时候终于找到了一个绝好的机会,趁半夜部队被打散,几兄弟一块逃了出去。”

    “说来也巧我们跑到半路正好遇到个大户人家要逃难,大箱小箱的往车里搬东西。你大太爷见了对兄弟们说,回去以后铁定不能在家呆,连妻儿老小都要带走,可是逃命要钱,这钱从那来?大伙马上明白了你大太爷的意思,于是几兄弟跟着那一家人等到入夜的时候把人给绑了,因为怕暴露。每人只拿了些值钱的东西就离开。分别的时候大伙用子弹刻下了对方的名字交换留做纪念。希望以后还能活着再见上一面。”

    “我和你大太爷是同乡,所以结伴跑回洛阳,俩人白天里藏晚上跑,一路偷偷摸摸跑了大半个月才回到家,因为怕被人发现,我们只在家里呆了半晚就拖着妻儿离开了生活多年的老家洛阳。”

    “当时中原和东北战局最严峻,只有西南方较安全一些。于是我和你大太爷合计了下,决定带着家人逃往西南。可惜战火很快就延伸到了西南,我们刚落下脚又得跑,一落脚又得跑,就这么跑着跑着跑到了这边的大山里。”

    四太爷说到这便停了下来,由二太爷接起了话头:“你大太爷来的时候我们已经在这里建起了房子。当时遇到外乡人都得防着,因为大家都穷,饿到不行时为了一口饭都会杀人。你大太爷刚来的时候,我曾经和他干过一架,没想到自己练了这么多年的武竟然连一个外乡人都打不过。事后你大太爷把他夺来的东西拿了出来,说钱财都是身外物,他只想给家人找个能安生的地方。我见你大太爷有本事,讲义气。拖家带口的不容易便让他们留了下来。后来大伙儿按年纪排辈结拜成了兄弟,为了防止别人怀疑全都改成了曲姓。”

    听二太爷和四太爷说了大堆。曲文总算了解到些祖辈们经历的事,原来不光是二太爷,自己的亲亲大太爷也干过土匪的勾当,难怪自己这么喜欢诈别人的钱。

    “可是这里有几个箱子,难道里边都是空的?”曲文转头望向墙角的几口箱子,好奇的问道。

    二太爷哈哈笑了会:“当然不会是空的,这里边全是我们当年积攒下来的东西,你可以去看看。”

    曲文听见立即跑了过去,将五口箱子全部打开,里边放了很多东西,有金银器、玉制器,少量瓷器和一箱土枪、砍刀!!

    “二太爷,这……”曲文很诧异的指着箱子里的土枪和砍刀。

    二太爷又笑了笑:“你现在长大了,二太爷也不怕跟你实说,二太爷我当年是山里小有名气的山匪,不过我们不抢老百姓只抢有钱人。”

    曲文不用想也能知道,那年头若非逼不得以谁会去干这种随时会掉脑代的勾当,当时老百姓都穷,抢了也得不到什么,所以抢的自然全是有钱人。至于二太爷几人原来的身份,他早就从别人那得知,便没有多大惊讶。

    按二太爷所说这些绝大多数是他们当年抢来的东西,可是明知道这些东西这么值钱,为什么不早点拿出来卖改善一下生活。

    “二太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