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疏'“┪,木桂”。○释曰:┪,一名木桂。郭云:“今南人呼桂厚皮者为木桂。桂树叶似枇杷而大,白华,华而不著子,丛生岩岭,枝叶冬夏常青,间无杂木。”案《本草》谓之“牡桂”者是也。
  仑,无疵。(仑,便属,似豫章。○仑,音伦。)
  '疏'“仑,无疵”。○释曰:仑,美木也。无疵病,因名之。郭云:“仑,便属,似豫章。”案,便及豫章,皆南方大木之名也。
  椐,贵。(肿节可以为杖。○椐,音祛。责,起愧切。)
  '疏'“椐,贵”。○释曰:别二名也。郭云:“肿节可以为杖。”《诗·大雅·皇矣》云:“其柽其椐。”陆机《疏》云:节中肿以扶老,今人以为马鞭及杖,恒农郡北山甚有之。
  柽,河柳。(今河旁赤茎小杨。)
  '疏'“柽,河柳”。○释曰:柽,一名河柳。郭云:“今河旁赤茎小杨。”陆机《疏》云:“生水旁,皮正赤如绛。一名雨师,枝叶似松。”
  旄,泽柳。(生泽中者。)
  '疏'“旄,泽柳”。○释曰:柳生泽中者,别名旄。郭云:“生泽中者。”
  杨,蒲柳。(可以为箭。《左传》所谓“董泽之蒲”。)
  '疏'“杨,蒲柳”。○释曰:杨,一名蒲柳。生泽中,可为箭。○注“《左传》所谓‘董泽之蒲’”。○释曰:案《左传》宣十二年晋楚战于必,晋师败绩。“楚熊负羁囚知萦,知庄子以其族反之,厨武子御,下军之士多从之。每射,抽矢,,纳诸厨子之房。厨子怒曰:‘非子之求,而蒲之爱,董泽之蒲,可胜既乎?’”杜注云:“董泽,泽名。河东闻喜县东北有黄池陂。既,尽也。”是其事也。
  权,黄英。辅,小木。(权、辅,皆未详。)杜,赤棠。白者棠。(棠色异,异其名。)
  '疏'“杜,赤棠。白者棠”。○释曰:郭云:“棠色异,异其名。”樊光云:“赤者为杜,白者为棠。”陆机《疏》云:赤棠“与白棠同耳。但子有赤白美恶。子白色为白棠、甘棠也,少酢滑美。赤棠,子涩而酢,无味。俗语云‘涩如杜’是也。赤棠木理韧,亦可以作弓”。
  诸虑,山{木}。(今江东呼{木}为藤,似葛而粗大。○{木},音垒。)
  '疏'“诸虑,山{木}”。○释曰:诸虑,一名山{木}。郭云:“今江东呼{木}为藤,似葛而粗大。”
  ,虎{木}。(今虎豆,缠蔓林树而生,荚有毛剌。今江东呼为。,音涉。)
  '疏'“,虎{木}”。○释曰:,一名虎{木}。郭云:“今虎豆,缠蔓林树而生,荚有毛剌。今江东呼为。”或曰:葛类也。子如べ豆而叶大。
  杞,枸机。(今枸杞也。○机,音计。)
  '疏'“杞,枸机”。○杞,一名枸机。郭云:“今枸杞也。”《诗·小雅·四牡》云:“集于枸杞。”陆机《疏》云:“一名苦杞,一名地骨。春生作羹茹微苦,其茎似莓子,秋熟正赤,茎叶及子服之轻身益气耳。”
  元,鱼毒。(元,大木。子似栗,生南方,皮厚,汁赤,中藏卵果。)
  '疏'“元,鱼毒”。○释曰:元,一名鱼毒。郭云:“元,大木。子似栗,生南方,皮厚,汁赤,中藏卵果。”
  毁,大椒。(今椒树丛生,实大者名为毁。)
  '疏'“毁,大椒”。○释曰:毁者,大椒之别名也。郭云:“今椒树丛生,实大者名为毁。”《诗·唐风》云:“椒聊且。”陆机《疏》云:“椒树似茱萸,有针剌,叶坚而滑泽。蜀人作茶,吴人作茗,皆合煮其叶以为香。今成皋诸山间有椒,谓之竹叶椒,其树亦如蜀椒,少毒热不中合药也。可著饮食中,又用(又鸟)豚,最佳香。东海诸岛上亦有椒树,枝叶皆相似,子长而不圆,甚香。其味似橘皮,岛上獐鹿食此椒叶,其肉自然作椒橘香。”
  臾,鼠梓。(楸属也。今江东有虎梓。○臾,音庾。)
  '疏'“臾,鼠梓”。○释曰:李巡曰:“鼠梓,一名臾。”郭云:“楸属也。今江东有虎梓。”《诗·小雅》云:“北山有臾。”陆机《疏》云:“其树叶木理如楸,山楸之异者,今人谓之苦楸。”是也。
  枫,。(枫树似白杨,叶员而岐,有脂而香,今之枫香是。○。音辄。)
  '疏'“枫,”。○释曰:《说文》云:“枫,木。厚叶弱枝,善摇。一名。”郭云:“枫树似白杨,叶员而岐,有脂而香,今之枫香是”也。案《本草》唐本注云:树高大,叶三角,商洛之间多有之。是也。又《山海南荒经》云:有宋山者,“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谓枫木”。注云即“今枫香树”也。
  寓木,宛童。(寄生树,一名茑。○寓,鱼其切。)
  '疏'“寓木,宛童”。○释曰:寓木,一名宛童。郭云:“寄生树,一名茑。”《诗·小雅·弁》云:“茑与女萝。”陆机《疏》云:“茑,一名寄生。叶似当卢,子如覆盆,赤黑恬美。”是也。
  无姑,其实夷。(无姑,姑榆也。生山中。叶圆而厚,剥取皮合渍之,其味辛香,所谓无夷。)
  '疏'“无姑,其实夷”。○释曰:无姑,一名姑榆。其实名夷。郭云:“无姑,姑榆也。生山中。叶圆而厚,剥取皮合渍之,其味辛香,所谓无夷。”云“所谓”者,所谓《本草》无夷,一名无姑也。
  栎,其实求。(有求汇自裹。○求,音求。)
  '疏'“栎,其实求”。○释曰:栎,似樗之木也。求,盛实之房也。孙炎曰:“栎实,橡也。”郭云:“有求汇自裹。”《诗·秦风》云:“山有苞栎。”陆机《疏》云:“秦人谓柞栎为栎,河内人谓木蓼为栎,椒杀之属也。其子房生为求,木蓼子亦房生。”故说者或曰柞栎,或曰本蓼。机以为此秦诗也,宜从其方土之言柞栎是也。
  遂,萝。(今杨遂也。实似梨而小,酢可食。○遂,音遂。)
  '疏'“遂,萝”。○释曰:遂,一名罗。郭云:“今杨遂也。实似梨而小,酢可食。”《诗·秦风》云:“隰有树遂。”陆机《疏》云:“遂,一名赤萝,一名山梨也。今人谓之杨遂,实如梨但小耳。一名鹿梨,一名鼠梨,今人亦种之。极有脆美者,亦如梨之美者。”
  楔,荆桃。(今樱桃。)旄,冬桃。(子冬熟。)桃,山桃。(实如桃而小,不解核。○楔,音戛。,音斯。)
  '疏'“楔,荆桃”至“山桃”。○释曰:别桃类也。楔,一名荆桃。郭云“今樱桃”。《广雅》云:“樱桃,含桃也。”《月令》仲夏云“羞以含桃”是也。桃子冬熟者名旄,生山中者名桃。郭云:“实如桃而小,不解核。”
  休,无实李。(一名赵李。)痤,妾虑李。(今之麦李。)驳,赤李。(子赤。)
  '疏'“休无”至“赤李”。○释曰:别李属也。李之无实者名休。郭云:“一名赵李。”痤,妾虑李。郭云:“今之麦李。”与麦同熟,因名云。李之子赤者名驳。
  枣,壶枣。(今江东呼枣大而锐上者为壶。壶,犹瓠也。)边,要枣。(子细腰,今谓之鹿卢枣。○要,音腰。)齐,白枣。(即今枣子白熟。)贰,酸枣。(树小实酢。《孟子》曰:“养其贰枣。”○贰,音二。)杨彻,齐枣。(未详。)遵,羊枣。(实小而员,紫黑色,今俗呼之为羊矢枣。《孟子》曰:“曾嗜羊枣。”)洗,大枣。(今河东猗氏县出大枣,子如(又鸟)卵。)煮,填枣。(未详。)蹶氵曳,苦枣。(子味苦。),无实枣。(不著子者。)还味,念枣。(还味,短味。○洗,屑典切。填,音田。氵曳,音屑。还,音旋。念,音稔。)
  '疏'“枣壶”至“念枣”。○释曰:别枣类也。云枣者,目诸枣也。壶枣者,枣形似壶也。郭云:“今江东呼枣大而锐上者为壶。壶犹瓠也。”边,大而腰细者名。边,腰枣。郭云:“子细腰,今谓之鹿卢枣。”枣子白熟者名挤。实小而味酢者名贰枣。杨彻,齐枣。注“未详”。遵,一名羊枣。郭云:“实小而员,紫黑色,今俗呼之为羊天枣。”洗,最大之枣名也。郭云:“今河东猗氏县出大枣,子如(又鸟)卵。”煮,填枣。注“未详”。蹶泄者,味苦之枣名也。者,无实之枣名也。还味者,短味也,名念枣。○注“《孟子》曰:‘养其贰枣。’”○释曰:案《孟子》曰:人之於身也,“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今有场师,舍其梧贾,养其贰枣,则为贱场师焉”。赵岐注云:“贰枣,小枣,所谓酸枣。”是也。○注“《孟子》曰:‘曾嗜羊枣。’”○释曰:《孟子》云:“曾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是其事。
  榇,梧。(今梧桐。)
  '疏'“榇,梧”。○释曰:榇,一名梧。郭云:“今梧桐。”《诗·大雅》云:“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是也。
  朴,χ者。(朴属丛生者为χ。《诗》所谓“或朴χ栎”。○朴,音卜。)
  '疏'“朴,χ者”。○释曰:朴属χ缀皆木丛生之名也。郭云:“朴属丛生者为χ。”○注“《诗》所谓‘或朴χ栎’”。○释曰:或朴者,《诗·大雅》云“或朴,薪之之”是也。χ栎者,《秦风》云“山有苞栎,隰有六驳”是也。
  谓榇,采薪。采薪,即薪。(指解今樵薪。)
  '疏'“谓榇”至“即薪”。○释曰:郭云“指解今樵薪”,一名榇,一名采薪,一名即薪。《公羊》谓之“薪采”。《左传》云“不樵树”。《史记》云:“樵苏後爨,师不宿饱。”注云:“樵,取薪。苏,取草。”皆谓取草木为薪也。
  炎,速其。(炎实似柰,赤可食。)
  '疏'“炎,速其”。○释曰:炎,一名速其。郭云:“炎实似柰,亦可食。”《山海经》云:“堂庭之山多炎木。”注云“子似柰,而赤可食”是也。
  刘,刘弋。(刘子生山中,实如梨,酢甜,核坚,出交趾。)
  '疏'“刘,刘弋”。○释曰:刘,一名刘弋,其子可食。郭云:“刘子生山中,实如梨,酢甜,核坚,出交趾。”
  ,槐大叶而黑。(槐树叶大色黑者名为。○,苦回切。)
  '疏'“,槐大叶而黑”。○释曰:、槐一也。大叶而黑名,不尔者即名槐。郭云:“槐树叶大色黑者名为怀。”
  守宫槐,叶昼聂宵炕。(槐叶昼日聂合而夜炕布者名为守宫槐。○聂,音辄。炕,吁郎切。)
  '疏'“守宫”至“宵炕”。○释曰:此亦槐也。聂,合也。炕,张也。言其叶昼合夜开者,别名守宫槐。郭云:“槐叶昼日聂合而夜炕布者名为守宫槐。”
  槐,小叶曰夏。(槐当为楸。楸细叶者为夏。)大而,楸;(老乃皮粗者为楸。)小而,夏。(小而皮粗者为夏。《左传》曰“使择美夏”。)
  '疏'“槐小”至“夏”。○释曰:别楸夏之异也。楸之小叶者名夏。樊光云:“大者,老也,,措皮也,谓树老而皮粗者为楸。小,少也,树小而皮粗者为夏。”○注“《左传》曰:‘使择美夏。’”○释曰:案襄二年:“夏,齐姜薨。初,穆姜使择美夏,以自为榇与颂琴,季文子取以葬。”是其事也。
  椅,梓。(即楸。○椅,於寄切。)
  '疏'“椅,梓”。○释曰:别二名也。郭云:“即楸”。《诗·风》云:“椅桐梓漆。”陆机《疏》云:“梓者,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为梓。梓实桐皮曰椅。则大类同而小别也。”
  夷,赤У。白者У。(赤У,树叶细而岐锐,皮理错戾,好丛生山中,中为车冈。白У,叶员而岐,为大木。○У,山厄切。)
  '疏'“夷,赤白。白者У”。○释曰:У,赤者名夷,白者名白У。某氏曰:其色虽异,为名即同。郭云:“赤У,树叶细而岐锐,皮理错戾,好丛生山中,中为车冈。白У,叶员而岐,为大木”也。《诗·小雅》云:“隰有杞夷。”陆机《疏》云:“У叶如柞,皮薄而白。其木理赤者为赤У,一名夷,白者为У。其木皆坚韧,今人以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