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疏'“鬼,蛹”。○释曰:即蚕所变者,一名鬼,又名蛹也。
  见,缢女。(小黑虫,赤头,喜自经死,故曰缢女。○见,音演。)
  '疏'“见,缢女”。○释曰:见,小黑虫也。赤头,喜自缢,故又名缢女。《说文》云“蜕为蝶”是也。○注“喜自经死”。○释曰:经即缢也。《晋语》申生使猛足辞於狐突,乃雉经於新城庙。僖四年《左氏传》云:“十二月戊申,缢于新城。”是谓缢为经也。
  蚍蜉,大岂。(俗呼为马蚍蜉。)小者岂。(齐人呼蚁蚁蛘。){龙虫},丁岂。(赤蚍蜉。)'B230',飞岂。(有翅。)其子氐。(氐,蚁卵。《周礼》曰:“蜃氐酱。”○岂,鱼绮切。{龙虫},音聋。丁,直耕切。'B230',音尉。氐,音池。)
  '疏'“蚍蜉”至“子氐”。○释曰:此辨众岂及其子名也。岂,通名也。其大者,别名蚍蜉,俗呼马蚍蜉。小者即名岂,齐人呼蚁蛘。《方言》云:“蚍蜉,齐鲁之间谓之玄句蟓(驹、养二音),西南梁益之间谓之玄句,燕谓之蛾蛘(蚁、养二音),其场谓之坻,或谓之垤。”是也。其大而赤色斑驳者名{龙虫},一名丁岂。有翅而飞者名'B230',即飞岂也。其子在卵者名氐,可以作醢。○注“《周礼》曰:‘蜃氐酱。’”○释曰:案《周礼·醢人》职曰:“馈食之豆,蜃氐醢。”醢则酱之有肉者,故此云酱也。
  次'B18H',蜘蛛。蜘蛛,蛛蝥。(今江东呼蝥,音掇。○'B18H',音秋。蜘,音知。蛛,音诛。蝥,音谋。)土蜘蛛。(在地中布网者。)草蜘蛛。(络幕草上者。)
  '疏'“次'B18H'”至“草蜘蛛”。○释曰:此辨蜘蛛方言及在土、在草之名也。次'B18H',即蜘蛛别名也。又一名蛛蝥,今江东呼蝥。《说文》谓之'B260'蝥,作罔蛛蝥也。《方言》云:“自关而西、秦晋之间谓之蛛蟊。自关而东、赵魏之郊谓之蜘蛛。或谓之属臾(烛、臾二音)。”“北燕朝鲜洌水之间谓之毒蜍(毒、馀二音)。”郭又云:“齐人又呼社公,亦言罔公。”其在地中布网者名土蜘蛛。其作网络幕草上者名草蜘蛛也。
  土蜂(今江东呼大蜂在地中作房者为土蜂,啖其子,即马蜂,今荆巴间呼为,音惮。)木蜂。(似土蜂而小,在树上作房,江东亦呼为木蜂,又食其子。○蜂,音蜂。)
  '疏'“土蜂。木蜂”。○释曰:此辨蜂在土、在木之异也。《说文》云:“蜂,飞虫,螫人者。”其形大,在地中作房而啖其子者,名士蜂,又名马蜂。今荆巴间呼为。其形差小,在树上作房者,名木蜂,亦食其子。○注“音惮”。○释曰:嫌读为蛩之,故音之。
  贲,蛴螬。(在粪土中。)蝤蛴,蝎。(在木中。今虽通名为蝎,所在异。○贲,音费。蝤,音囚。)
  '疏'“贲,蛴螬。蝤蛴,蝎”。○释曰:此辨蝎在土、在木之异名也。其在粪土中者,名贲蛴,又名蛴螬。其在木中者,《方言》云:“关东谓之蝤蛴,梁益之间谓之蝎。”上文“蝎,吉屈”,郭云“木中蠹”。下文“蝎,桑蠹”,郭云“即吉屈”。然则贲蛴也,蛴螬也,蝤蛴也,吉屈也,桑蠹也,蝎也,一虫而六名也。以在木中白而长,故诗人以比妇人之颈。《硕人》云“领如蝤蛴”是也。
  伊威,委黍。(旧说鼠帚别名。然所未详。○伊,音伊。)肃蛸,长。(小蜘蛛长脚者,俗呼为喜子。○肃,音箫。蛸,所交切。,巨绮切。)
  '疏'“肃蛸,长”。○释曰:此小蜘蛛长脚者,一名肃蛸,一名长,俗呼为喜子。《诗·东山》云:“肃蛸在户。”陆机《疏》云:“一名长脚,荆州、河内人谓之喜母。此虫来著人衣,当有亲客至,有喜也,幽州人谓之亲客。亦如蜘蛛为罗罔居之。”是也。
  蛭柔,至掌。(未详。)国貉,虫。(今呼蛹虫为。《广雅》云:“士蛹,虫。”○蛭,音直反。)
  '疏'“国貉,虫”。○释曰:此蛹虫也,今俗呼为,一名国貉,一名虫。《说文》云:“知声虫也。”《广雅》云“上蛹,虫”是也。
  蠖,尺蠖。(今即就。○蠖,於郭切。尺,音尺。)
  '疏'“蠖,尺蠖”。○释曰:蠖,一名尺蠖。郭云:“今即就。”《方言》云:“资就谓之尺蠖(音即)。”郭云:“又呼步屈。”《说文》云:“蠖,屈伸虫也。”《易·系辞》云“尺蠖之屈,以求信”者,是也。
  果,蒲卢。(即细腰蜂也,俗呼为翳翁。)螟蛉,桑虫。(俗谓之桑曼,亦曰戎女。○螟,音冥。蛉,音令。)
  '疏'“果,蒲卢。螟蛉,桑虫”。○释曰:案《诗·小雅·小宛》云:“螟蛉有子,果负之。”果,一名蒲卢,即细腰蜂也,俗呼为翳翁。《方言》云:“蜂,燕赵之间谓之蠓翁。其小者谓之翳翁。”郑注《中庸》以“蒲卢”为“土蜂”。《说文》云:“细要土蜂也,天地之性,细要纯雄无子。”螟蛉,一名桑虫,一名桑曼,一名戎女。陆机云:“螟蛉者,桑上小青虫也,似步屈,其色青而细小,或在草莱上。蜾,土蜂也,似蜂而小腰,取桑虫负之於木空中,七日而化为子。”《法言》云:“螟蛉之子,殪而逢蜾,祝之曰:类我类我,久则肖之。”是也。
  蝎,桑蠹。(即吉屈。)荧火,即。(夜飞,腹下有火。○,音照。)
  '疏'“萤火,即”。○释曰:荧火,一名即。夜飞,腹下有火虫也。《本草》又名夜光,一名熠。《月令》季夏“腐草为荧”。腐草此时得暑湿之气,故为荧。至秋而天沈阴,数雨,荧火夜飞之时也。《诗·东山》云“熠宵行”是也。
  密肌,继英。(未详。)厄,乌。(大虫,如指,似蚕,见《韩子》。)
  '疏'“厄,乌”。○释曰:厄,一名乌,形似蚕而大如指。《诗·大雅·韩奕》云:“革金厄。”毛亦云:“厄,乌”也。○注“似蚕,见《韩子》”。○释曰:案《韩子·内储说上》七术其三日“信赏尽能”。云:“似蛇,蚕似。人见蛇则惊骇,见则毛起。然而妇人拾蚕,而渔者握,利之所在,则忘其所恶,皆为孟贲。”是其事也。
  蠓,蠛蠓。(小虫,似蚋,喜乱飞。○蠓,莫孔切。蠛,亡结切。)
  '疏'“蠓,蠛蠓”。○释曰:小虫似蚋乱飞者也,名蠓,又名蠛蠓。《列子》云生“朽壤之上,因雨而生,得阳而死”。一名醯(又鸟)。《庄子》云:孔子与老聃语。“出告颜回曰:‘丘之於道也,其犹醯(又鸟)与!’”郭象云“醯(又鸟)者,瓮中蠛蠓”是也。
  王,失。(即窒当,似蜘蛛。在穴中有盖,今河北人呼失。○失,大结切。,音汤。)
  '疏'“王,失”。○释曰:此蜘蛛之一种也,一名窒当。穴居布罔,穴口有盖,河北人呼失者是也。
  蟓,桑茧。(食桑叶作茧者,即今蚕。)由,樗茧,(食樗叶。○蟓,音象。,音雠。)棘茧,(食棘叶。)栾茧。(食栾叶。)亢,萧茧。(食桑叶者,皆蚕类。○亢,音杭。)
  '疏'“蟓桑”至“萧茧”。○释曰:此皆蚕类作茧者,因所食叶异而异其名也。食桑叶作茧者名蟓,即今蚕也。食樗叶、棘叶、栾叶者,名由。食萧叶作茧者名亢。
  翥丑钅,(剖母背而生。)螽丑奋,(好奋迅作声。○翥,者庶切。钅,呼暇切。)强丑捋,(以脚自摩捋。)蜂丑{欲虫},(垂其腴。○{欲虫},音俞。)蝇丑扇。(好摇翅。)
  '疏'“翥丑”至“丑扇”。○释曰:此辨虫属所生及所好之状不同者也。翥,飞也。丑,类也。虫类能飞翥者谓蝉属,皆剖坼母背以为孔罅而生。螽蝗之类好奋迅作声而飞,强坼之类好以脚自摩捋,蜂类好垂其腴以休息。《说文》云:“{欲虫},垂腴也。”腴即腹下也。青蝇之类好摇翅自扇。
  食苗心,螟。食叶,贷。食节,贼。食根,蟊。(分别虫啖食禾所在之名耳,皆见《诗》。○贷,音特。蟊,音谋。)
  '疏'“食苗”至“根蟊”。○释曰:此分别虫啖食禾所在之名也。李巡云:“食禾心为螟,言其奸,螟螟难知也。食禾叶者言假贷无厌,故曰贷也。食禾节者言贪狼,故曰贼也。食禾根者言其税取万民财货,故云蟊也。”孙炎曰:“皆政贪所致,因以为名也。”郭璞直以虫食所在为名。而李巡、孙炎并因恶政,则灾由政起。虽以食所在为名,而所在之名缘政所致,理为兼通也。陆机《疏》云:“螟似子方而头不赤。,蝗也。贼似桃李中蠹,赤头,身长而细耳。或说云‘蟊,蝼蛄也,食苗根为人患’。许慎云:‘吏冥冥犯法即生螟,吏乞贷则生贷,吏抵冒取民财则生蟊。’旧说云:‘螟、蟊贼一种虫也。’如言寇贼奸宄,内外言之尔。故犍为文学曰:‘此四种虫皆蝗也。’实不同,故分别释之。”○注“皆见《诗》”。○释曰:《诗·小雅·大田》云:“去其螟,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是也。
  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
  '疏'“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释曰:此对文尔,散文则无足亦曰虫。《月令》春日“其虫鳞”。郑注云“龙蛇之属”是也。
  ●卷九·释鱼第十六
  '疏'“释鱼第十六”。○释曰:案《说文》云:“鱼,水虫也。”此第释其见於经传者,是以不尽载鱼名。至於龟、蛇、贝、鳖之类,以其皆有鳞甲,亦鱼之类,故总曰释鱼也。
  鲤(今赤鲤鱼。)
  '疏'“鲤”。○释曰:今赤鲤鱼也。《诗》云:“岂其食鱼,必河之鲤。”是也。
  。(,大鱼。似覃而短,鼻口在颔下,体有邪行甲,无鳞,肉黄,大者长二三丈,今江东呼为黄鱼。○,张连切。)
  '疏'“”。○释曰:,郭义具注。陆机云:“,出江海,三月中从河下头来上。,身形似龙,锐头,口在颔下,背上腹下皆有甲,纵广四五尺。今於盟津东石碛上钓取之。大者千馀斤。可蒸为,又可为,鱼子可为酱。”《诗·卫风·硕人》云“鲔发发”是也。
  。(今额白鱼。○,音偃。)
  '疏'“”。○释曰:注云:“今额白鱼。”郭以目验言之也。《诗·颂》云“鲦尝鲤”是也。
  鲇。(别名是。江东通呼鲇为夷。)
  '疏'“鲇”。○释曰:郭氏云:“别名是。江东通呼鲇为夷。”案,此经鲤。、、鲇,舍人曰:“鲤一名。”孙炎曰:“一名鲇。”则是舍人以鲤、为一鱼。孙炎以、鲇为一鱼。郭氏以为四鱼者,如陆机之言。又以今语验之,则鲤、鲔、、各,皆异鱼也,故郭氏云。先儒及《毛诗训传》皆谓此鱼有两名,今此鱼种类、形状有殊,无缘强合之为一物,是郭氏所以异也。
  丰。(也。)
  '疏'“丰”。注“也”。○释曰:今重鱼也。与重,音义同。《诗·小雅》云:“鱼丽于,鲂丰。”是也。
  鲩。(今鱼,似鳟而大。○鲩,华板切。)
  '疏'“鲩”。注“今鱼,似鳟而大”。○释曰:舍人云:“丰,一名鲩。”郭氏所不取也。
  鲨,它。(今吹沙小鱼,体员而有点文。○它,音。)
  '疏'“鲨,它”。○释曰:鲨,一名它。《诗·小雅》云:“鱼丽于,尝鲨。”陆机云:“鱼狭而小,常张口吹沙。”故郭氏云:“今吹沙小鱼也。”
  囚,黑兹。(即白鱼,江东呼为囚。○囚,音囚。兹音兹。)
  '疏'“囚,黑兹”。○释曰:囚,一名黑兹。郭云“即白,江东呼为囚”者,以时验而言之也。《诗·颂》曰“鲦尝鲤”是也。
  ,酋。(今泥酋。○,音习。酋,音秋。)
  '疏'“,酋”。○释曰:,一名酋,即今泥酋也。穴於泥中,因以名云。
  坚,大;小者兑。(今青州呼小丽为兑。○坚,音坚。,音同。兑,音夺。)
  '疏'“坚,大;小者,兑”。○释曰:此即上文“丰”也,其大者名坚,小者名兑。故注云:“今青州呼小丽为兑。”丽与丰,音义同。
  丕,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