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胜、肩、戡、刘、杀,克也。(转相训耳。《公羊传》曰:“克之者何?杀之也。”○戡音堪。)
  '疏'“胜肩”至“克也”。○释曰:克亦胜也。《诗·周颂·敬之》云:“佛时仔肩。”克也。又为杀也。皆谓得胜而杀之。转互相训耳。“《公羊》”至“之也”。○释曰:《公羊》者,在隐元年。经曰:“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传曰:“克之者何?杀之也。”
  刘、、斩、刺,杀也。(《书》曰:“咸刘厥敌。”秋猎曰,应杀气也。《公羊传》曰:“刺之者何?杀之也。”○,鲜。刺,次。)
  '疏'“刘”至“杀也”。○释曰:《说文》云:“杀,戮也。”斩者,文二年《左传》曰:“狼覃取戈以斩囚。”馀皆具注。“《书》曰”至“之也”。○释曰:“书曰:咸刘厥敌”者,《周书·君》文。云“秋猎为”者,《释天》文。云“应杀气也”者,言秋气肃杀,故名“秋猎为”。《大司马》云:“中秋教治兵,遂以田”是也。云“《公羊传》曰:刺之者何?杀之也”者,僖二十七年传文也。经云:“公子买戍卫,不卒戍,刺之。”故传云此也。
  、{面虫}没、孟、敦、勖、钊、茂、劭、π,勉也。(《诗》曰:“文王。”{面虫}没犹黾勉。《书》曰:“茂哉茂哉。”《方言》云:周郑之间相劝勉为π钊。孟未闻。○音尾。{面虫}音密。钊音招。劭音邵。π音泯。)
  '疏'“”至“勉也”。○释曰:皆谓劝勉也。敦者,厚相勉也。勖者,《邶风·燕燕》云:“以勖寡人。”劭者,勉力也。馀皆见注。“《诗》曰”至“未闻”。○释曰:云“《诗》曰:文王”者,《大雅·文王》文也。言勉勉乎不倦,文王之勤,用明德也。云“{面虫}没犹黾勉”者,以其声相近,方俗语有轻重耳。《邶风·谷风》云:“黾勉同心。”云“《书》曰:茂哉茂哉”者,《皋陶谟》文也。《书》作懋。茂、懋古今字也。云“《方言》云”以下者,案彼云:“钊、薄,勉也。秦晋曰钊,或曰薄,故其鄙语曰:‘薄努犹勉努也。’南楚之外曰薄努。自关而东,周郑之间曰π钊,齐鲁曰勖兹。”是也。
  骛、务、昏、,强也。(驰骛事务皆曰勉强。《书》曰:“不昏作劳”,“不畏死”。○骛音务。音闵。强,其丈切。)
  '疏'“骛务”至“强也”。○释曰:皆谓自勉强也。骛谓驰骛。务谓先务。二者皆以力勉强。孙炎曰:昏,夙夜之强也。“《书》曰”至“畏死”。○释曰:云“《书》曰:不昏作劳”者,《盘庚》文。云“不畏死”者,《康诰》文。
  ●卷二·释诂下
  、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犹央也,语之转耳。《书》曰:“非台小子。”古者贵贱皆自称朕。《礼记》曰:“授政任功,曰‘予一人’”,“畛於鬼神,曰‘有某甫’。”言,见《诗》。○,五刚切。台音怡。下同。)
  '疏'“吾”至“我也”。○释曰:我者,施身自谓也。此皆我之别称也。者,郭云:“犹央也。语之转耳。”《说文》云:“女人称我曰央。”由其语转,故曰。《邶风·匏有苦叶》云:“人涉否。”吾者,孔子曰:“吾自卫反鲁。”身者,我之躬也。余者,《邶·谷风》云:“伊余来。”馀皆见注。“书曰”至“见《诗》”。○释曰:云“《书》曰:非台小子”者,《汤誓》文。云:“古者贵贱皆自称朕”者,《大禹谟》云:帝曰:“朕宅帝位。”禹曰:“朕德罔克。”屈原亦云:“朕皇考曰伯庸。”是贵贱皆自称朕。《史记》秦始皇二十六年定为至尊之称。汉因不改,以迄於今。云“《礼记》云:授政任功曰予一人。畛於鬼神曰有某甫”者,皆下《曲礼》文。云“言见《诗》者,《周南·葛覃》云:“言告师氏,言告言归。”是也。
  朕、余、躬,身也。(今人亦自呼为身。)
  '疏'“朕、余、躬,身也”。○释曰:身即我也。郭云:“今人亦自呼为身。”舍人曰:“余,谦卑之身也。”孙炎曰:“余,舒迟之身也。”僖九年《左传》云:齐侯曰:小白余。杜注云:“小白,齐侯名;余,身也。”《邶·谷风》云:“我躬不阅。”
  台、朕、赉、畀、卜、阳,予也。(赉、卜、畀,皆赐与也。与犹予也,因通其名耳。《鲁诗》曰:“阳如之何。”今巴濮之人自呼阿阳。○畀,必二切。阳音。予音与。)
  '疏'“台朕”至“予也”。○释曰:予即与也。皆谓赐与。台者,遗与也,读与贻同。朕者,我与之也。赉、畀、卜皆赐与也。《说命》云:“梦帝赉予良弼。”《风·干旄》云:“何以畀之。”《小雅·天保》云:“君曰卜尔,万寿无疆。”“与犹”至“阿阳”。○释曰:云“与犹予也,因通其名耳”者,《说文》云:“与,党与也。”“予,推予前人也。象两手相与之形。”今经典多以“与”为“推予”,故云因通其名耳。云“《鲁诗》云:阳如之何”者,《汉书·文志》云:鲁申公为诗训故,是为《鲁诗》。其经云“阳如之何”,申公以阳为予,故引之。云“今巴濮之人自呼阿阳”者,以时验而言也。
  肃、延、诱、荐、饣炎、晋、寅、荩,进也。(《礼记》曰:“主人肃客。”《诗》曰:“乱是用饣炎”,“王之荩臣”。《易》曰:“晋,进也。”寅,未详。○饣炎音淡。荩音烬。)
  '疏'“肃延”至“进也”。○释曰:皆谓进道。延者,引而进之。《射义》云:“子路出延射。”诱者,道而进之也。《召南·野有死》云:“吉士诱之。”荐者,进献也。《月令》云:“先荐寝庙。”馀皆见注。“礼记”至“进也”。○释曰:云“礼记曰:主人肃客”者,上《曲礼》文也。郑注云:“进客谓道之。”云“《诗》曰:乱是用饣炎”者,《小雅·巧言》文。云“王之荩臣”者,《大雅·文王》文。云“《易》曰:晋,进也”者,《晋卦》彖辞也。
  羞、饯、迪、,进也。(皆见《诗》、《礼》)
  '疏'“羞饯”至“进也”。○释曰:谓进与也。羞者,《曲礼》云:“闻子有客使某羞。”饯者,进饮食之名也。迪者,以道而进也。者,《周颂·丰年》云:“畀祖妣。”
  诏、亮、左、右、相,导也。(皆谓教导之。)诏、相、导、左、右、助,也。(谓赞勉。)亮、介、尚,右也。(绍介、劝尚,皆相佑助。)左、右,亮也。(反覆相训,以尽其义。○相,息亮切。音虑。)
  '疏'“诏亮”至“亮也”。○释曰:诏者,《大宗伯》云:“诏相王之大礼。”亮者,《大雅·大明》云:“凉彼武王。”左、右者,《周南·关睢》云:“左右流之。”相者,《乡饮酒》云:“相者二人。”此皆谓教导之也。教导即赞勉也,故又为。《说文》云:“,助也。”不以力助,以心助也。郭云:“绍介、劝尚,皆相佑助。”孙炎曰:“介者,相助之义。如人之左右手,故以介为左右也。”《大雅·生民》云:“攸介攸止。”故转为右。左、右即亮也,亦皆谓佐助。反覆相训,以尽其义。亮、凉音义同。
  缉熙、烈、显、昭、告、,光也。(诗曰:“学有缉熙于光明。”又曰:“休有烈光。”○,古迥切。)
  '疏'“缉熙”至“光也”。○释曰:显者,光明也。《大雅·假乐》云:“显显令德。”说文云:“昭,日明也。”《大雅·云汉》云:“昭回于天。”皓者,亦日光也。,火光也。《小雅·无将大车》云:“不出于。”“《诗》曰”至“烈光”。○释曰:云“学有缉熙于光明”者,《周颂·敬之》文。又曰“休有烈光”,《周颂·载见》文。
  ︱、巩、坚、笃、、虔、胶,固也。(︱、虔皆见《诗》、《书》。《易》曰:“巩用黄牛之革,固志也。”然亦牢固之意。○︱,苦黠切。音牵。)
  '疏'“︱巩”至“固也”。○释曰:皆牢固也。︱者,确固也。巩者,《说文》云:“以革有所束也。”坚者,刚︹之固也。《论语》云:“不曰坚乎,磨而不磷。”笃者,厚也。物厚者牢固。者,亦牢固之意。虔者,恭之固也。胶者,所以固物。《小雅·隰桑》云:“德音孔胶。”“︱虔”至“志也”。○释曰:云“︱、虔皆见《诗》、《书》”者,《酒诰》云:“︱毖殷献臣。”《大雅·韩弈》云:“虔共尔位。”云“《易》曰:巩用黄牛之革,固志也”者,案《革卦》云:“初九:巩用黄牛之革。”《Т卦·六二·象》曰:“执用黄牛,固志也。”文与此异。然则郭云“固志”者,所以释《革卦》之“巩”,非谓《Т》之“固志”。
  畴、孰,谁也。(《易》曰:“畴离祉。”○畴,直留切。)
  '疏'“畴、孰,谁也”。○释曰:皆谓语辞,不为义也。又犹言谁人也。《论语》云:“君孰与不足。”《陈风·墓门》云:“谁昔然矣。”(注)“《易》曰:畴离祉”。○释曰:《否卦·九四》爻辞也。往往、皇皇、藐藐、穆穆、休、嘉、珍、衤韦、懿、铄,美也。(自“穆穆”已上皆美盛之貌。其馀常语。○往音旺。藐音邈。衤韦音衣。)
  '疏'“往往”至“美也”。○释曰:皆谓美盛也。少仪云:“祭祀之美,齐齐皇皇。”郑玄云:“皇皇读如归往之往。”彼言皇皇,则此往往也。《少仪》又云:“言语之美,穆穆皇皇。”《曲礼》云:“天子穆穆,诸侯皇皇。”郑注皆云:“行容止之貌”。然则皇皇、穆穆者,皆言语容止之美盛也。《大雅·崧高》云:“既成藐藐。”毛传云:“藐藐,美貌。”休者,《大禹谟》云:“戒之用休。”又曰:“嘉乃丕绩。”《儒行》云:“席上之珍以待聘。”衤韦者,叹美也。懿者,《周颂·时迈》云:“我求懿德。”铄者,《周颂·酌》篇:“於铄王师。”是皆谓美之常语尔。
  谐、辑、协,和也。(《书》曰:“八音克谐。”《左传》曰:“百姓辑睦。”)关关、雍雍,音声和也。(皆鸟鸣相和。)勰、燮,和也。(《书》曰:“燮友柔克。”○辑,集。雍,於恭反。勰音协。)
  '疏'“谐辑”至“和也”。○释曰:皆谓和同。协者,《说文》云:“众之同和也。”关关、雍雍者,皆鸟鸣音声相和也。《周南·关雎》云:“关关雎鸠。”《邶风·匏有苦叶》云:“雍々鸣雁。”勰即古文协字。“《书》曰”至“柔克”。○释曰:云“《书》曰:八音克谐”,《虞书·舜典》文。云“《左传》曰:百姓辑睦”者,案僖十五年及成十六年皆云:“群臣辑睦。”其是乎!云“《书》曰:燮友柔克”者,《周书·洪范》文
  从、申、神、加、弼、崇,重也。(随从、弼辅、增崇,皆所以为重叠。神所未详。○重,直龙切。)
  '疏'“从申”至“重也”。○释曰:随从、申重、加弼、弼辅、崇充,皆所以为重叠也。《大雅·凫》云:“福禄来崇。”
  觳、悉、卒、泯、忽、灭、罄、空、毕、罄、歼、拔、殄,尽也。(觳,今直语耳。忽然,尽貌。今江东呼厌极为罄。馀皆见《诗》。○觳音学。罄,苦计切。歼音尖。)
  '疏'“觳今”至“见《诗》”。○释曰:此皆谓终尽。觳,今直语耳。忽然,尽貌。《左传》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云“今江东呼厌极为罄”者,以时验而言也。《说文》云:“器中尽也。”云“馀皆见《诗》”者,悉者,《说文》云:“详尽也。”卒者,终尽也。《卫风·日月》云:“畜我不卒。”泯者,灭尽也。《大雅·桑柔》云:“靡国不泯。”灭,绝尽也。《小雅·正月》云:“宁或灭之。”罄者,《说文》云:“器中空也。”《小雅·蓼莪》云:“瓶之罄矣。”空者,《小雅·大东》云:“杼柚其空。”毕者,《小雅·无羊》云:“毕来既升。”歼者,舍人曰:“众之尽也。”《秦风·黄鸟》云:“歼我良人。”拔者,搴除使尽也。殄者,《诗》云:“邦国殄瘁。”
  苞、芜、茂,丰也。(苞丛、繁芜,皆丰盛。)
  '疏'“苞、芜、茂,丰也”。○释曰:皆丰盛也。苞者,草木丛生也。《禹贡》云:“草木渐苞。”芜者,繁芜也。《洪范》云:“庶草蕃庑。”芜、庑音义同。茂者,茂盛也。《小雅·天保》云:“如松柏之茂。”
  {秋手}、敛、屈、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