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经典期货市场技术分析 [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投资经典期货市场技术分析 [美-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以下图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工具都是较为基础的,传统的图表分析者当能一目了然。其中我们只采用了从第一章到第七章的一些原理。不过,其它图表分析技术也毫不例外地适用于周线图和月线图。比如,长期图表也可以用来研究长期性周期。艾略特波浪理论在长期图表上也一样有用武之地。在玉米和棉花的月线图图例中,就有5浪牛市的例子。
    在这些图表上,长期性移动平均线的应用还是个薄弱环节。作者几年前曾经做过一点尝试,实践表明,在周线图上大可采用10周和30周移动平均线来追踪长期趋势。这些平均线同股市分析中所采用的平均线大同小异,但是它们在期货市场上一直没受到重视。
    对长期图表,我们只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深入地研究一下就行了。在短时间内,长期图表上的价格形态变化甚少。因此,平时我们只需要对之略加观察,就足以获得有关的背景知识了。
    日线图依然是期货商的基本工具。对短线的操作者来说,日内图表也是大为得力的工具。本章的意图并不是要改变上述事实。无论如何,我们希望朋友们牢记的是,长期图表是对短期图表的重要补充,如果没有前者,我们将错过大量极有价值的价格信息。朋友们应当清楚,如果在我们的分析过程中把广泛性商品价格指数的研究也包括进来,那是很有益处的。
  目前人们已经日益了解了这些长期图表和指数的价值。当我们把它们与日线图共同使用的时候,我们的图表分析就具备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为技术分析在期货市场的应用增色不少。
  
周线图和月线图的实例

    在本章以下的几页中,有几张是长期周线图和月线图。这些图表在很大程度上可谓“其义自现”,无需另做解说。不过在图8。 5和8。6中,我们用到了一点艾略特波浪的5浪牛市的内容,但极为基本。图中所标注的,仅限于长期的支撑和阻挡水平、长期趋势线、百分比回撤、周反转、以及间或出现的价格形态等。
    随便翻翻这些图表吧,请注意,其中大量的历史资料在日线图上完全是看不到的。日线图与5年的周线图相比,缺失了80%的价格资料,同20年的月线图相比,丧失了95%的历史内容。好在现在朋友们就可以一睹这些历史资料的风采了,不妨体味体味结合使用它们从事分析的妙处。
















技术指标

    下一章,我们将探讨最流行的一种技术指标——移动平均线。这也是绝大部分趋势顺应系统的机关之所在。


第九章移动平均线

引言

    移动平均线这种技术指标,最富灵活性,适用最广泛。囚为它的构造方法简便,而且它的成绩易于定量地检验,所以它构成了绝大部分自动顺应趋势系统的运作基础。
    图表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我们很难核查分析者的成绩。因此,图表分析不太适合计算机。与此相反,移动平均线的规则却可以简易地编成计算机程序,然后,由计算机自动地生成各种买入或卖出信号。不同的图表分析者也许会对同一个价格形态到底属于三角形、还是钻石形,或者对同一个价格形态到底是倾向于看涨、还是看跌而争执不下,但是,从平均线得出的趋势信号却是精确的,不随我们的主观意志而变。
    下面,我们先为移动平均线下个定义。正如“平均’二字所指,它是最近10天收市价格的算术平均线。所谓“移动”,实质上就是指我们在计算中,始终采用最近10天的价格数据。因此,被平均的数组(最近10天的收市价格)随着新的交易日的更迭,逐日向前推移。在我们计算移动平均值时,最通常的做法是采用最近10天的收市价格。我们把新的收市价逐日地加入数组,而往前倒数的第11个收市价则被剔去。然后,再把新的总和除以l0,就得到了新的一天的平均值(10天平均值)。
    在上例中,我们只选用了简单的10天收市价的移动平均值。实际上,其它计算移动平均值的方法并不都如比简单。关于怎样才能使移动平均线效果最佳,还有不少间题。比方说,我们应该计算多少天的平均值才合适?到底该用较短期的呢还是较长期的呢?是否有一种广泛地适合所有市场的最佳移动平均线了或者是否每个市场都有一种最佳移动平均线?只有收市价最适合计算移动平均值吗?同时采用好几条移动平均线,是不是效果更好?是简单的移动平均线,还是线性加权的移动平均线,或者还是指数加权移动平均线效果最好?是不是在某些情况下移动平均线表现得好,而在有的情况下则表现一般?
  其实,围绕着移动平均线的用法,还有许多何题有待解答。在本章我们要解决其中的许多疑间,并且还要就移动平均线的一些最通常的用处列举示例。不过先要声明,这些问题迄今尚无严格的定论,我们将要交代的只是该领域现有的一些研究结果。
  
移动平均线:具有滞后特点的平滑工具

    移动平均线实质上是一种追踪趋势的工具。其目的在于识别和显示旧趋势已经终结或反转、新趋势正在萌生的关键契机。它以跟踪趋势的进程为己任。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弯曲的趋势线。然而,这里必须明确,正统的图表分析从不企图领先于市场。移动平均线也不例外,它也不超前于市场行为,它追随着市场。仅当事实发生之后,它才能告诉我们,新的趋势已经启动了。
    移动平均线是一种平滑工具。通过计算价格数据的平均值,我们求得一条起伏较为平缓的曲线。从这条较平滑的曲线上,我们大大地简化了探究潜在趋势的工作。不过,就其本质来说,移动平均线滞后于市场变化。较短期的移动平均线,比如5天或10天的平均线,比40天的平均线更贴近价格变化。可是,尽管较短期的平均线能减小时滞的程度,但绝不能彻底地消除之。短期平均线对价格变化更加敏感,而长期移动平均线则迟钝些。在某些市场上,采用短期移动平均线更有利。而在另外的场合,长期平均线虽然迟钝,也能发挥所长(见图9。 la和b)。


平均哪种价格?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所采用的平均值都是从收市价中计算得来的。一般认为,收市价是每个交易日最重要的价格,因此,在构造移动平均线时用得最普遍。不过朋友们也应该了解,有些分析者更愿意使用其它的价格。比如,有些人更偏好使用所谓中间价,即当日价格区间中点的价格。
    有些人也采用收市价格,但是他们是把每天的最高价、最低价和收市价加在一起,然后除以3,再代入移动平均值的计算式。还有些人则针对每天的最高价和最低价,分别求出两条移动平均线来,最后得到一条“价格带”。在这种方法中,有两条移动平均线,它们相互分开,中间形成了一条所谓价格波动的“容器”,或称“包容带”。稍后我们将探讨采用价格带可能具备的长处。尽管有这些变通的做法,在移动平均线的算法中,最常用的仍然是收市价格(或者说,结算价格)。在本章中,我们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它身上。


简单移动平均值
    所谓简单移动平均值,即算术平均值,它最常用。但是,也有人怀疑其效果。主要的疑问有两个。第一种批评是,每个平均值仅仅把它所覆盖的那段日子(例如最近10天)包括进来。第二种批评是,简单移动平均值对其中每一天都一视同仁。例如在10天平均值中,最近l0天中每一天的分量都同当天的一样,每天的收市价格都占有10%的权重。在5天平均值中,每天的权重都是20%。有些分析者认为,距当前越近的日子的价格变化应当具有越大的权重。
线性加权移动平均值
    为了解决上述权重问题,有人提出了“线性加权移动平均值”的概念。在这种算法中,如果以10天平均值为例,那么,第10天的收市价要乘以10,第9天乘以9,第8天乘以8,依此类推。这样,越后来的收市价,权重越大。当然,下一步,我们要把其总和除以上述乘数的和(在本例中为55:10+9+8十…。。。+1=55)。无论如何,线性加权平均值法依然没有解决前一个间题,即它仍然仅仅包含平均值移动区间内的价格(见图9。 2a和b)。
指数加权移动平均值
    这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平均方法,称为“指数加权移动平均值”,它一举解决了简单平均值法所面临的两种责难。首先,指数加权平均值给较后来的价格以较大的权重,由此,它属于加权平均值的性质。另外,尽管它给予过去价格的权重较小,却的确囊括了自期货合约上市以来所有的历史价格。不用说,它的计算公式很繁复,我们必须借助计算机来计算。乍看起来,既然指数加权平均值法不但同时解决了简单平均法的两个缺陷,而且在这两方面还翻出了新名堂,那么,它在上述三种方法中就该最合用。可惜,事实并不尽然。本章后面将要比较三者的优缺点。


单独采用一条移动平均线
    期货分析者最常用的是简单移动平均线。我们的讨论也主要集中于这种方法。有些期货交易商只采用一条移动平均线来产生趋势信号。在日线图上,我们把移动平均值伴随着每天的价格图线,逐日点出。当收市价格升高到移动平均值之上后,就产生了买入信号。当收市价低于移动平均值后,就出现了卖出信号。有些分析者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信号,还希望看到移动平均线本身也朝穿越的方向变化。
    如果我们采用非常短期的移动平均线(如5天或10天平均线),移动平均线就非常贴近收市价格的轨迹,并时常出现穿越现象。这些穿越信号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如果我们采纳这些极为敏感的移动平均线信号,就会导致较多的交易次数(因而交易费用更高昂),并引发较多的伪信号(拉锯现象)。如果平均线过于敏感,有些短期的随机价格变化(或称“噪音”)就可能会激发错误的趋势信号。
    较短期的平均值产生较多的伪信号,不过利弊总是不分家的,从另一方面来看,它能更及时地揭示趋势信号。这很合情理,因为平均值越敏感,则信号出现得越早。因此这里也有一番取舍的功夫。我们的窍门是,力求找出最合适的移动平均线,一方面它很灵敏,足以及时地产生信号,另一方面它又相当迟钝,足以避开大部分随机的“噪音”。
长期移动平均线同短期移动平均线
    通常,当价格处于横向延伸的区间中时,短期移动平均线的效果较佳。因为在这类环境下,价格基本上无趋势可循,短期的较敏感的平均线能捕捉更多的短线价格波动(见图9。 3) 。
    然而,一旦价格趋势形成了——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长期移动平均线就更为有力了。较不敏感的移动平均线(例如40天的)在跟踪趋势时,距离价格较远(因为它具有更长的时间滞后),这样,就不会在市场出现临时性调整的时候产生错误信号,从而,我们可以更长久地利用主要趋势。
    反过来,当市场出现短暂的调整时,较短期的平均线就会发出平仓了结的信号,或者甚至发出逆着当前主流趋势的买卖信号。前面我们曾说过,关键在于选择时间跨度恰当的平均值。到这里,事情就很清楚了,没有哪种平均线能够在所有的场合下都最合适。正确的选择是,当市场处于无趋势阶段时,采用较短期的平均线;而当市场处于趋势良好的阶段时,则采用较长期的平均线。
    下面我们把上述比较再深入一步。当趋势持续时,较长期的平均线表现较佳。但是在趋势反转时,它的缺点就暴露无遗了。因为较长期平均线较为迟钝,它原本是从更远的距离外追踪趋势的,这样才使之在趋势过程中,不与短暂的调整搅在一起一。也正因其迟钝,当趋势反转时,它也不能及时反应出来。因此,我们给出另一个推论;只要趋势持续,那么较长期平均线就作用良好,但是当趋势处于反转过程中时,较短期的平均线更适用。
    于是,我们清楚了,单独采用一条平均线的做法有好几处缺陷。也许组合使用两条移动平均线更好。不过,在讨论组合使用两条移动平均线的方法之前,我们还需要把移动平均线概念理解得更透彻些。以下先说说过滤器和价格带。
关于一条移动平均线的过滤器
    为了减少采用一条移动平均线时出现的拉锯现象,分析者在移动平均线信号上施加了过滤器。以下是其中几种具体的做法。

    1。某些分析者在采纳移动平均线的信号之前,不仅要求收市价格必须穿越移动平均线,同时也要求当夭的全部价格范围清晰地突出在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