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胜耳传修心七义论讲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胜耳传修心七义论讲记-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业果;并细审业力之强弱,增长善之业力,遮止恶因,惟恐其不尽;勤修善事,
惟恐其不圆;如是奉行,思维决定,在座间修;串习取舍,在下座后修。又前二
科思暇满难得,念死无常,是破除现世贪著,为出三涂苦因。本科与思维生死过
患,兼明破后世贪著,为出离生死轮回因,此应了知。

    四、思维生死过患者,如前所说,由思维业果而生决定信,后行十善法,暂
遮三恶道之门,即得人天道增上果。如帝释或大梵天,大自在天等天王,岂非至
幸。然尚非究竟利乐,同彼帝释等仍未出离三界,未离生死苦,尚无纯乐,仍以
苦为自性,报尽还堕,不得自在。吾等过去生中,修十善业,曾生天道,但今仍
在生死轮回中,天道、阿修罗道与人道、亦同在生死轮回中。故三善道,虽已暂
脱三涂苦,而未出离轮回之苦。轮回,藏文曰「苦瓦」,是轮转义。以何轮转,
谓众生负有漏蕴身,以烦恼业力为绳,牢牢系缚,而为轮转。如负荆棘者,欲求
放下,须先解其系缚。众生解脱生死轮回,亦须将烦恼业力,及有漏之蕴身之系
缚解除。梵文生死与轮回是一名词,说生死,即有轮回,说轮回亦包生死。此生
死轮回,一依因,二依果,三依助伴,如是安立。依因,是依烦恼为因,助伴亦
依烦恼,由烦恼为近取因,并依烦恼为助伴,而取蕴身果。并由是展转引生未来
之烦恼继续不断,故生生不已,苦永无尽。欲离生死苦,须先断烦恼,近取助伴,
与解除此取蕴身也。众生为烦恼近取取蕴身所受诸苦,菩提道次第论,说修思维
流转生死苦分二:

    一、思维流转总苦  二、思维别苦

总苦内又分二

    一、为八苦  二、为六苦。今讲第二分六苦,六苦又可摄而为三,本教授中
与道次所说稍异,详细可参考道次。何者为六:

    一、不决定  二个不厌足  三、数数舍身
    四、无间受生  五、无伴侣  六、盛衰不等

可摄为三者

    一、于流转中不可保信。
    二、于彼之安乐受用亦无厌足。
    三、从无始而庄也。

    一、不决定者,众生于轮回中,为冤为亲不决定,为损为益不决定,为美为
恶不决定,颠倒纷纭,有何意义可得。龙树菩萨云:轮回颠倒中,父常作我子,
母常作我妻,凡有神通之阿罗汉,即可知其因缘。目犍连化缘,行至一家,见一
妇抱子食鱼而足踢其犬,而说偈曰,「口食夫肉足踢母,怀抱冤仇为爱子,轮回
颠倒真可笑」。盖此妇之夫,喜食鱼,今等流感果,受报为鱼,而为妇食。其所
抱之子,乃其夫手刃之仇人,而为其妇之所贪恋者,而妇之母,临死恋其室庐,
复受生为守庐犬。颠倒至此,一何可笑,此犹通前世而言,即现世可见者,冤亲
亦属不定。有前半生为亲爱,后半生为冤仇者,有去岁为友,而今为敌者。以一
人言,或先贱而后贵,或始富而终贫。如是等等,皆无一定,皆现世轮回中不定
过患,刹那生灭,无意义可言。

    二、不厌足者,众生贪取利乐财色名位,常无满足。经说众生不厌足过患,
如饮盐水以止渴,饮愈多而渴弥甚,到头乐极生悲,苦果现前。如上说,转轮圣
王分帝释天王半座犹不知足,以取而代之一念,下堕世间为犬是其一例。彼转轮
圣王,于堕落时,以原有通力,预知将受生为犬,彼时曾作是言,此我以不厌足
过而得此果,愿我后生,勿再不厌足,将死言哀,堪资警惕。

    三、数数舍身者,众生从无始以来,数数取身,数数舍身,从无一定。或过
去曾取天身,而现得贫身,或转轮王而降为世间奴仆,有百千亿眷属天子天女围
绕,而贫身孑然无依。转轮王威光煊赫,无有比伦,而庸奴跼蹐难堪,彼等皆有
神通,预知生处,其苦可知矣。即如吾辈,今者以前生稍具福德,生此人道,以
后能再得人身否,诚不可必。或今食美馔,而后则堕地狱,饮烊铜铁汁,今处光
明而后堕黑暗处所,于生死中,颠倒不定。

    四、无间受生者。思无始受生,自无量数。曾取身为人父母,为爱护子女,
泣啼悲泪,积如大海。或与冤仇争斗,头颅支节,堆积高等须弥。及在畜生道,
所食饮污秽不洁之物,亦如须弥大海。若复不思生死过患,仍是颠倒轮回,如上
诸苦,尚方兴未艾。经教云,「一切众生,轮回生死,烊铜铁汁,量如大海水」。
我今不明生死过患,不脱诸苦,未来无量烊铜铁汁,正待我一一吞食无尽也。

    五、盛衰不等过患。在生死轮回中,盛衰无住。佛说生死轮回,终归衰损,
言到头只有归于衰损之一途,昔之崇楼杰阁,瞬为断瓦颓垣,世间事大抵如斯也。

    六、无伴侣过患。生时亲眷满前,死后无一伴侣。生是一人来,死时一人去。
黄泉独往,一切皆非,而世人于生死轮回,犹多留恋不舍者,哀哉。

    上来说总苦,此外有别苦。依菩提道次第论,此苦有八,今但略说,不复诠
次。寂天云,「于苦不思维,不主厌离心」。宗喀巴亦云,「应于诸苦应思维,
生起厌离不再受,此厌离心无间断,是即名为出离心」。皆言先思生死等苦,乃
起厌离。此厌离串习成熟,即出离心也。修学者,于思维苦时,要令心生感动。
心依所缘(即过患总别诸苦),而感动有力。如缘悲者,必到落泪地步,始是感
动之征。如是思维感动力,渐近出离心边。有若两相摩擦,发生暖相,名为取暖。
依此长时精修,不能取暖,宜速修供养,礼拜,积资,忏净等,此是秘密教授。
历此再修。必能取暖。取暖如成,此心照见世问一切荣名利禄等,如刀锋上蜜,
有舐者,必伤其舌。然此取暖,仅修出离心初步象征,非即出离心生起也。感动
取暖后,其力倍增猛利,若不可遏止,心生厌离者,此是出离心将生起象征。然
尚有造作,尚不得力,故名为有造作出离心,一名相似出离心。直至功夫纯熟打
成一片,于上座正修中,此猛利厌离之念继续流注。因无间断,即下座后,亦复
触缘而生。如是非有造作,任运厌离,恒常持久,乃说名无造作出离心,一名真
实出离心也。此取暖、有造作、无造作三阶段,非仅出离心如是修。以此为量,
可赅修一切法。将令真实出离心生起,先思生死过患。将思生死过患,须先思生
死中所有诸苦,但思总苦,如前所说,犹嫌未足,须更思别苦。

    今先说别苦中地狱苦。修学者,虽知有地狱苦,然徒知无益。须深刻思维,
心生感动,有如亲历地狱,身受其苦。非只思地狱苦如是,思他苦亦然。思地狱
苦时,想我临终如睡,中阴如梦,取地狱身如梦中醒。想如梦取中阴身,有四大
分离苦。地大分离时,见大地崩裂,土块纷飞而来击我。水大分离时,见大海翻
腾惊涛坌涌而来溺我。火大分离时,见劫火炽然,狂烟烈焰而来烧我。风大分离
时,见劫风吹动,震天撼地而来荡我。斯时我之身心,受苦至剧,瞥见焰摩王,
及诸鬼怪,逼令我投铜铁炽然,可怖险处。忽如梦醒,而受生为大热地狱有情。
倘取身微小,其苦尚小,而我身大如山。,倘取身坚固,尚可挣扎,而我身脆弱,
不任支持。诸恶鬼狱卒,以刀剑斫我,枪矛刺我,烊铜灌口,铁烙烧身。碎以铁
椎,煮以汤镬,旋磨中转,大火中烧。乃至寸寸脔割,节节支解。凡此诸苦,使
是暂时,尚可忍痛领受;无如地狱寿命,历千百亿万年,长期受苦,真到难堪。
又想受生为大寒地狱有情,见大地悉是寒冰,我身受冰块皱裂,血肉狼藉,如红
莲花,历受诸大寒苦。大略如热地狱所受,惟此寒彼热,为相微有不同耳。次思
饿鬼道,此中夏季,虽月亦热如大火,冬季,虽日亦寒过层冰。夏热冬寒二苦俱
受,此中有情,赋形颠倒,非止一次。或头下脚上,胸后背前,躯干膨亨,质同
枯木,头大如斗,喉细于针,鬼母一日产五百子,有繁殖苦。饥渴如焚,喉中出
火,终日奔走觅食,得世间粪秽脓血,则嗅而食之,然往往被大力鬼神攫夺,点
滴不得入口,有饥渴苦。复思畜生道,以水族数量为最多,强吞弱,大噬小。其
余如愚痴、寒热、鞭挞等苦。世问所见,可以类推,此不必述。

    复次人道亦苦、入胎、处胎、出胎、老、病、死、等苦。亲属不遇,冤仇偏
逢,有怨憎会所苦。意乐者,常求而不得,有求不得苦。正相贪爱而生别离,有
爱别离苦。又贫苦,富亦苦,天趣外道,希生天得乐,而佛说未脱离轮回。终不
离苦,外尚有多种苦,可以自思自见,亦不备述。

    复次思阿修罗道,虽属善趣,依业得神通,略与天等,而嗔心独重,求天福
不得,亦有求不得苦。常事斗争,有斗争苦。与一切有情无缘,是无缘苦。又有
支解苦。

    复次,思天道诸天。报尽堕落,尤甚于人,以人道苦乐各半,尚知惜福,有
余福德,天道纯乐无苦,故于报尽时,以福德浪费罄尽故,犹如池去清水,惟存
污泥,故堕落较人尤速。下界天于报尽时,现花鬘焦萎,天身败坏,身失光明等
五衰苦。上界天定力所持,宜无所苦,然苦或甚于下界。如四禅天等,住四禅八
定天,劫风大火,不能摧烧,外道亦有能至四禅者。又无想天,非非想天,唯于
禅乐中住,然此上界诸天,以长往无分别定故,不能生妙观察智,无复继福业,
至禅定销灭时,往往下堕为愚痴畜生。即生人道,亦是愚人。或有托生上界天,
如无想等,误认为究竟解脱道,及定力尽时,堕境现前,追悔猛烈,因此不信有
道能出生死轮回,名为解脱者。由是谬执、邪见、谤清净法、堕地狱道,喻如仰
天而射,其箭愈高,堕力愈大。佛说下至地狱,上至有顶,不离生死,无非是苦。
前言如舐刀锋上蜜,此蜜即是上界禅乐,蜜尽触锋,则丧身失命。诸天未离行苦、
苦苦、坏苦,以烦恼业力未断,仍随转故。从三恶道至欲界天,皆有苦苦行苦等,
上二界色界无色界天,无此二苦,然有遍行苦,此苦较行苦尤细。行苦是属于现
行者,此属未现行,虽属上界蕴身,仍不能自在,而依转变,有堕落性存在故,
仍是以苦为其自性。佛说彼如大火边住,高岩边立,虽获暂逃烦恼,然定去时,
蕴身转变,易落火坑险处。修学者,应观三界有漏蕴身,仍以苦为自性,勿生贪
著,于一切世问圆满受用,皆起厌离。彼外道亦知厌离苦苦与行苦,然于细分之
遍行苦,彼外道不知是苦,所以不得超出三界。内道知有遍行苦,应思维修习解
脱道,断有漏流,猛勇精进。若不尔者,则同于外道,何为解脱道耶。即以戒定
慧三学为基础,善护别解脱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尤须护持摄
善法戒,愿令菩提心迅速生起。此菩提心教授,尤为急切应修之法也。

    以上说加行竟。

    第二正行者,即是本论修菩提心教授。此教授中,分胜义菩提心教授修法与
世俗菩提心修法。旧本多先说胜义菩提心修法,此依颇公大师根据宗喀巴所传教
授,先说,世俗菩提心修法。所以者何,世间因有少数利根上器,先修胜义,通
达空性,再以空性修菩提心者。但此大乘法,系为一般众生而说,故以先修世俗
菩提心为殊胜。阿底峡道炬论云:「先修方便,后修空慧」。所谓方便,即菩提
心。寂天入行论亦云,「先修方便菩提,后修胜义智慧。」皆说依次第修。盖如
此修者,更易成就,不致误入歧途。修学者,欲达空慧须经广大忏罪积福,否则
易入歧途。见堕常边,其患犹小。见落断边,则危不胜言。空性是有福德人方能
证入。故依过去诸大菩萨秘密教授,必先修方便世俗菩提心也。或称世俗菩提心,
或称菩提心,是一非二,惟文有繁简差别而已。至胜义菩提心反是诠表胜义,借
彼菩提心,安言名字。胜义亦译真实,故胜义菩提心,亦名真实菩提心。此真实
即是空性。真实菩提心,是说有菩提心之空。或见此真实菩提心名字,误谓此乃
是真正菩提心。彼世俗菩提心,尚非真正菩提心。盖不知世俗菩提心,乃是菩提
心本义。而胜义菩提心,转是借名。此误非浅。修菩提心,须先知菩提心之殊胜,
令生意乐。菩提心,为入大乘佛法工二之门。众生好大,学佛亦好大。如欲成佛,
则须有菩提心,此如有项则有头。既得菩提心,不愁不能成佛。菩提心是成佛阶
梯。彼精通五明,深入空性,具足神通,如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